尊重学生自我建立的过程
——以《雾在哪里》为例
2021-12-29张文娟
○张文娟
近日,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9 课《雾在哪里》。在教学中,有两个片段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片段一】
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雾要把大海藏起来。
(出示: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师:雾悄悄地说——(学生接读)
师:雾淘气地说——(学生接读)
师:雾自言自语地说——(学生接读)
师:雾得意地说——(学生接读)
师:雾高兴地说——(学生接读)
课后第1 题的要求是“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这一题旨在通过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无疑在这里需要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达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那有问题吗?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这要求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学习,表现自己而非教师的理解。从上述片段来看,“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教师刻意暗示的。教师成了指挥棒,学生成了应声虫,只为揣摩教师的意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些《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提示无一不在强调学生自我建立的意义。
教师应思索学生怎样一步一步建立对文本的感知。换一个视角,我们从学生的角度着手,试图优化上述朗读教学。
(出示: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师:实话实说,你们在生活中藏过哪些东西?当时怎么想的?
生:我想和姐姐开玩笑,把她的文具盒藏起来。
师:雾和你一样淘气,请你来读一读!
师:还有谁藏过东西,当时是怎么藏的?
生:我藏过爸爸的打火机,想让他少抽点烟。我悄悄地来到走廊上,藏在花盆的底下。
师:雾和你一样机灵,请你来读一读!
师:还有谁藏过东西,当时什么心情?
生:我藏过同桌的作业本,紧张得不得了,生怕他会发现。哈哈,想看看他什么时候会发现。
师:既紧张又兴奋,雾和你一样顽皮,请你来读一读!
师:你们藏的是小物件,雾藏的可是大海,它成功了吗?往后读一读,一定会有发现!
生:它成功了,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师:看来,雾没有吹牛,真有这样的本事。再读这句话,试着模仿一下雾说话时的表情与动作。
师:看,这雾多能干,轻轻松松就把它们藏起来了。谁还有不一样的读法?
首先联系生活,回顾藏东西的经历,引导学生打开回忆的闸门,重温类似的情感体验。教师从不同方面引导,打开学生的思路,如“当时怎么想的”“当时怎么藏的”“当时什么心情”,丰富情感的体验,鼓励个性化阅读。这容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其次联系下文,学生读后面的句子,就会发现雾的厉害——“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看来不是信口开河,雾的确有这样的本事,试着模拟雾说话时的表情与动作。语气是概念化知识,学生难以理解与领会。模拟说话时的表情与动作,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外在表现,不仅有利于揣摩说话语气,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增添了朗读课文的情趣,思维走向了多元,个性得到了彰显。
【片段二】
(教师展示雾的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茫茫的一片。
师: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雾还想干什么?
生:把天空藏起来。
(教师指导理解“霎时”,用红色标出关联词。)
师:如果你来到大海边,你想把什么藏起来?仿照句子说一说。
(出示: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都看不见了。)
师:淘气的雾还把学校藏了起来,再来说一说。
(出示:雾把学校藏了起来,无论是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都看不见了。)
师:打开学习单,雾还会去哪些地方?又藏起了什么?动笔写一写。
课后第2 题是“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这一题旨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积累有特色的语言。教师无疑在逐层推进,由理解走向运用,遵循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在语言实践中体会、把握语用的规律。那有问题吗?有!
笔者不反对语言实践,比如在写字中学写字,在朗读中学朗读,在运用中学运用。但推敲一下语言实践,“把大海藏起来”“把学校藏起来”“把其他地方藏起来”,都是水平滑行,并没有实质性地推进。与其在重复环节花时间,不如腾出一点时间,关心学生究竟是如何自我建立的。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善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描述大雾笼罩下的景象。考虑低段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语言的侧重点放在词句上。课后第2 题提示我们,能够把握简单句子间的结构,能够积累有特色的语言即可。结构很简单,先说藏起了什么,再说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语言是难点,学生不懂什么是关联词,而关联词又是本课的语言特色。
从上述片段来看,关联词是红色标出来的,等同于教师直接告知。作为专业术语的关联词,本不应该在低年级课堂中出现,教学目的是建立对语言的感知,积累有特色的语言即可。教师应思考学生怎样一步一步建立对关联词的初步感知。换一个视角,我们从学生的角度着手,试图优化上述语言教学——
(教师播放有关大海的视频)
师:闭上眼,我们就是雾,飞啊飞啊,要把大海藏起来。开始干活啰,藏这个,藏那个,藏这里,藏那里,哪些东西看不见啦?
(学生自由发言)
师:对比着读一读,同样说景物看不见,课文写的与你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A.海水看不见了。船只看不见了。蓝色的远方看不见了。B.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生:作者用“无论……还是……都……”将景物连接了起来。
师:作者用一组词语将景物巧妙连接,使语言变得简洁有力。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这组词语的作用。
师:上面三句话连接起来了,可下面几句还是孤零零的,你能把它们连接到一起去吗?
生:无论是海岛、灯塔,还是礁石,都看不见了。
师:不一定要按照书上的数量来说,可以想说几个就几个。
生:无论是海岛,还是灯塔,都看不见了。
生:无论是海岛、灯塔、礁石,还是军舰、浪花,都看不见了。
师:学到就能用到,为你们点赞!哎呀,淘气的雾还把学校藏了起来,再来说一说。
(出示:雾把学校藏了起来,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都看不见了。)
师:打开学习单,雾还会去哪些地方,又藏起了什么?动笔写一写。
第一步想象画面,用想象学想象。在此之前,先播放大海的视频,为想象雾中情景做好准备。教师语言渲染,引领学生想象雾会把哪些东西藏起来。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梳理并呈现学生的发言。一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推动学生的想象;二是为了与课文比较,发现文本的语言特色;三是为了迁移运用,准备鲜活、充足的素材。
第二步对比阅读,凸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语言形式没有好坏之分,结合表达需要来选择,分开说为了增强气势,集中说为了表达简洁。教学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知道可以有另一种表达方式,以便在自主表达时能有更多选择。在对比的基础上,学生建立对关联词的初步感知,知道有些词语起到连接作用即可,不要出现关联词的定义和解释。
第三步最近迁移,在运用中强化对关联词的感知。运用之前想象的素材,鼓励学生运用词语连接事物,既符合课文原有的情境,又深化了雾淘气的形象。学语言就怕学死板,不能刻意突出“无论”和“还是”连接事物的数量,那样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有运用关联词的意识即可,可以连接两种景物,可以连接三种景物,也可以连接三种以上景物。这是为了及时检测学习效果,为自主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步拓展迁移,学习语言是为了走向生活,实现自主表达,彰显多元个性。上述片段中,教师处理得不错,借助文本内容的联想,展开广泛的语言实践。同样不要局限景物数量,学生能运用关联词表达即可。
综上所述,无论把握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还是学习有特色的语言,都要尊重学生自我建立的过程,自主去理解,自主去体验,自主去发现,自主去感悟。建立对文本的感知,建立对语言的感知。在这一过程中,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的,而是学生主动习得的,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