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方位与方向感
2021-12-29邹毓颖王艳平
邹毓颖,王艳平
(1.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116025)
一、引言
旅游学科中,曾有关于地方感[1]、仪式感、异地感的研究,其中“感”是指主体的感受与感觉,并未强调客体的客观性; 如果要强调客观,那就转向感知需要讨论地方性或仪式本身了。本文提出旅游的方向感,个别文献也讨论过地理方向感,但其不是基于旅游视角。如果再细致一些就是方位感,“位”指关于位置的距离即远近。
但本文提出旅游的方向感,不是套用地方感、仪式感与异地感的文字体,而是从其旅游方域角度。以“鲁西南”为代表的这样一种名称现象,历史上的一些范畴类地名多具有方位成分,其与一个省一个市还不同,当然有些省的名字是方位性的,如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以前还有江南省。[2]而现在,新命名的一些地名中多没有方位意识。在已有的地名中,尽管北京、南京等是方位词,可日常生活中北京的“北”与南京的“南”这些感的“方位词”不会受到太多关注。思考型旅游者是不是会有这个意识,觉得这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属于旅游文化或文化旅游范畴,有意识而自觉性地选择这类旅游,可谓是文化旅游而不是生态旅游,具备这一意识则称为旅游文化。文化旅游是以旅游对象物和旅游资源作区分的,而旅游文化是以主体做区分的,区分于常住地居住的人。[3]
二、古人为何很关注方向
(一)方向带来结果
过去人关注方向,大约是与物质利益有关,物质存在于特定的方位,即哪里有什么。生产力落后时期,人们移步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获取东西,因而方向很重要。为何有方向的行走与物质占有有关呢? 即便是在人类之前,人猿时代为了食物也需要行走与辨别方向,因为食物在那些具体的地方。当然行走也或许为了防范危险,找个藏身之处。如此说来,“行”的结果是取得,是为了生存。北京林业大学马宝建副教授就把人的关于行走的认知称为走行观[4],可能就含有这层意思。马老师没有直接提出要对方向与方位进行思考,而是把重点放在走行本身上了,其实只要再追问下去就必然会涉及方向。本文关注的是走行的方向,而不是走本身。我们一般说“行走”,而马老师言“走行”,调一下词序是有意义的。“行走”是指为了目的快走,“行”代表目的,如同很多人在街上走,是有目的的,而走这个词的意思,是跑的意思,快行是走,因而“行走”的意思是,“目的”已定,接下来的前往越快越好。而“走行”不一样了,其强调的不是快,光快不行,而是不要忘了目的,是在强调行走的目的性,因而走行观提示着“快走的目的性”。
(二)方向决定路径
结果的取得是靠路径保障的,没有路径就没有结果,到达了才有取得。有些古人不自己生产食物,在人类早期很多民族都是游牧的,通过打猎与摘果子填饱肚子。似乎是不必要强调结果,因为只要路径对了,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
但也不能只停留在说“可能与辉煌的物质结果”上,具体怎么做,这也非常重要,总不能只说而不亲自行为,还必须指出那些“果子”都在哪里呢,怎么走过去,这就涉及方向问题。在我们的语言里,“引路人”“掌舵人”等就与方向有关了,因而重要人物往往被誉为指引方向的人。的确一旦走错路了,就到达不了目的地。对于军事、政治与商贸中心来说,确实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在一般情况下,通往自己要去的地方的路可能只有一条,搞不好就会走错了,那就是南辕北辙了。如果走错路之后即便是做了调整,但可能因此就让到达的时间晚了,东西或已被其他的“动物”捷足先登了。
(三)方向也是谈资
在人间聚落,尤其是当人口密度较大时,信息往往意味着话语权,因而信息也是资源,价值有时是由听众人数决定的,就如现在的微博大V,若有几千万名粉丝,应该就相当于意见领袖了。[5]当然若能给予人们物质上的好处,再加上传播作用,自然也会获得好评,可不是人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有权力位置的。有些人会为此走上一技之长之路的,即掌握一门手艺; 也有人立足于信息,以谈资获得被围观的待遇,这也解释了有些村民为何愿意在村口乘凉,边说话还可以同时看看谁进村、谁出村及同行者有谁。
故而有关东西南北中的信息,那个信息是什么,在哪个方向上,距离这里多远,知道这些都关系着此人在聚落中的话语权,知道者会因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方向上的事情是听众所关心的,没准哪天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去,因为人是动物,能动就可能去,故而方向上的事情按照现在的话来说确实是信息。故而在过去,一是老人们基于经验知道方向上的事,二是见过世面的人可能知道外面的世界。“见世面”这个说法其实也是在说,平时“村里人”都是活在“世里”的,即活在“世的内面以里”,而见世面是指“见世的外面”,从自己原先的世界中走出去,或者说见过外面人家世界的面,看来“见世面”也可以有两种具体情形,但走出去的意义是一样的。
实际上通过对方向认知的讨论,可以联想到人们对不同方向的理解也会是不同的,就如东方意味着什么? 而西方又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那个方向的画面感,其内容可能是大同小异的,但也不尽然。而南方北方又意味着什么。位于沈阳的北汤温泉这个“北汤”名字[6],应该说是基于对方向“北”的一个了解而得到了的,认为找到了健康就是找到北了,而温泉也确实带来了健康,北汤也位于沈北,也是在辽北,也自然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三、现代人失去了方向感
笔者认为现代人渐渐失去了方向感,在这一点上与古人不同了。究其原因,可有以下3点。第一是定居了,生于斯,终于斯,几乎一生不用外出,不会迁徙,也不逃荒了,只活在熟悉的环境中,而在经验之中是不需要方向感的,什么都是轻车熟路,闭着眼睛都可以走到; 第二是如今的道路都设有路标,跟外国学的交通解说系统发达,行者只需照着标牌走就行了,不用怎么关心方向,还有电子导航设备可用呢; 第三是可以花钱购买方向服务,因为经济发达了,可以让专车载客前往,可以雇佣向导,旅行可以通过旅行社。
如此说,提供便利是相当于消灭旅游者方向感的,可见发展带来便利也有好有坏,就如同送餐小哥让食者不出家门就能吃上送上门的饭,盒饭便当化的结果是食者失去了方向感,坐等就有吃的,而送餐小哥对大街小巷却越来越熟悉了,就如出租车司机熟悉城市的道路,而居民少知常住地东南西北了。大多数人越来越依靠“工具”来实现方向感,人们正在失去依据身体本能与记忆对方向的判断能力。[7]
且不论这个失去方向感的趋势是好是坏,至少这个趋势是存在的。当行者不再为走的方向对不对耗神的时候,那么节省下来的时间与精力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可以用来闭目养神,如闭着眼睛“行走”,在旅途中买的是卧铺票,而司机当然要睁大眼睛。行者当然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目的地上,更关心到达后的体验,而对途中就可以不管不问了。也即如今旅游者的行走责任是下降的,责任弱化是一个现象。
从人的全面发展上说,似乎是过去更好,因为过去的人是全面的,而从提高生产效率而言,如今的社会分工更细化了,就业率高,物质文明的积累成果也多,生活得更舒服了,技术钻研得更深了,社会的一体化与有机化也更加明显了,真可谓是过去现在各有利弊,但社会选择了进步。并非要回到过去,大家都想在城市里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便利与医疗条件,即便境界再高,真的能回乡村的又几何,但至少在语言、在遗产语境、在怀念上,以及通过旅游是可以提示那种方向感的。
四、旅游产品的方向性
在现代旅游产品研发中,应努力提示这种方向感,以弥补生活发展趋势中的缺失,旅游业应该具有怀旧意义(nostalgia)。至于如何在旅游产品之中体现这种方位元素,让旅游者有种方位感,本文在此还只是提一些想法,展示一些做法,也就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相关人士对方位的注意与重视。
第一,旅行社在线路设计上要有意识向旅游者特别是旅游咨询者提供单页的方向示意图,而不能只限于导游介绍和工作人员现场指示,或只限于文字描述。比如说“三区三州”大环线旅游,那是指哪里呢,把图拿出来就一目了然了。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位置而理解图上的“三州三区”位置,即 “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个省的藏区; “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那里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似乎就是以西南地区为主体,但更准确地说是指一个贫困度连片区。而旅游者若还有进一步的问题意识,还会进一步思考什么是州、什么是区。笔者理解的州,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其距离中心城市较远,但还比较“繁荣”,一般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商业还可以的“城市”,如现在还有广州、通州、延边自治州等。而区呢,往往是指一个行政划分,可以是指城市内的各区、旅游规划的分区,也可以是指大片土地但经济不怎么发达的地区,如藏南地区。
第二,交通公司也应有这个意识,不能仅限于安全与快速正点之考虑,还要深入思考交通的文化意义,懂得方位的心理作用,知道行走中的左右之分,要及时通告与图示此刻的位置,显示接下来将会遇到什么,还有多少时间到达等。笔者觉得在交通工具上显示即时的位置与方向,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大数据、虚拟旅游等技术支持。国内航班上为何很少显示飞机飞行中的位置,能够做到显示的航班很少,而做到制度化显示的航空公司很少,是因为国内客人不需要吗,那是个潜在需要,还是不值得向国内游客提供这项服务,不得而知。在发达国家的航班上,这项业务是从未停止的,显示屏一直可开,乘客可以自己动手调看,而国内航班对此可能还不以为然,这其实是体现了一种精神安全的关怀。在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求上,国内外差距很大。虽然在硬件上已相差不大,但是在管理层和员工的文化素质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第三,旅游接待地和旅游接待的旅馆酒店也要有这个意识。比如要有表示方位的看板; 在酒店房间的桌子上,也要有表示聚落和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分布图。日本的温泉酒店每个房间的桌子上都摆一张简图,客人坐在榻榻米的桌前都会拿起图看一看。在日式酒店的榻榻米上一定有一张方桌,旅游者在房间时也一定会坐到桌前随手拿起桌上的图。而在洋式有床的标准间里,靠墙靠边也有一张“办公桌”,桌子旁还有把椅子,但很少有人坐在那个桌子旁的,基本不坐那把椅子的,因为那样有种上班的感觉,故而人们总是坐在床上看着电视,或者坐在沙发上想点什么。
第四,要有步行的安排,通过体验以形成有方向方位的“心理地图”。旅游者在度假区内步行,围绕着住宿酒店“转悠”,这有助于形成地方感,也有助于形成“心理地图”。已有学者的研究认为“心理地图”的形成与地标、节点、道路、边沿、街块等有关。[8]而适度的步行,多一点自由时间用于街区“探险”与“探索”,当然有利于恢复方位意识。要鼓励旅游者从酒店里走出去,然后再自己想办法摸索着走回来。为了便于旅游者体验方位,笔者觉得有必要提示所在地的东南西北,日出为东,日落为西,中天为南,而夜间的北极星为北,觉得真可以在地面上标出这些方向来。同时要指出各个方向的地标,指出那些高大有特色建筑的位置。客人被带出去并被领回来的旅游,与客人自己出去并自己回来是不同的,后者是成功地实现了方向的自我价值的,是提升了一次自信,是一次有些复古的旅行。
通过讨论,本文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方向与方位感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意识,存在于古人对自然的探索之中,应重视这一意识,从人类学角度,将其纳入到旅游研究之中。第二,指出了现代人渐渐失去了方向方位感,是因为社会发展了,分工细化,人们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与技术,把方向感的重任交给“专门的司机”与导航软件,因而方向感对现代人而言具有怀旧意义。第三,可在旅行社、交通公司、目的地、体验项目等环节上思考,如何设置方向与方位提示,启发旅游者的方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