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 理论基础、 关键问题与策略选择

2021-12-29李新萍赵晓玉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理论课教育资源

李新萍,赵晓玉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渭南714000)

“课程思政”概念,由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政府于2014年首先提出,旨在有效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课程思政”建设,已经从上海发展到全国。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不断深入,就应当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根本指南与关键问题,立足实际,探索有效策略。

一、“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与根本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经典著作,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特别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都做过精辟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们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本质在于人的主体性,在于自由自觉的劳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劳动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并明确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主要涵盖了个体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举足轻重,因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7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高等教育,首先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之心,必须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重要作用的发挥,必然以所有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为基本前提,否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就可能会大打折扣,就可能会使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受到直接影响。“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目的就在于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专业课中“发声”,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各自“单兵作战”的教育教学模式,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孤岛效应”,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无缝对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表明,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课程思政”建设,只有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才能得到全面加强。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融入课程教学。[1]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指出了具体的方向和路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上,多次发表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讲话。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课程思政”是经由“全员、全课程”育人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从而达到立德树人之根本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课程思政”的主要内涵,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第一,“课程思政”的课程指所有课程; 第二,所有课程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 第三,“课程思政”要求每门课程都必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第四,“课程思政”要讲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 第五,“课程思政”要融于专业课程,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六,“课程思政”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效应。[4]在现实中,许多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南,使各门课程形成合力,使所有课程教学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所有课程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中,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涉及许多方面。在我们看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至少需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一) 关键问题之一: 专业课教师之德育意识的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所以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5]这就意味着,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就是“政治素质过硬”,然后才是“业务能力精湛”等等。所以,教师德育意识的不断提升,作为“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许多高校,在“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中,扎扎实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现实中,也还存在一些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推进的情形。比如,有的高校在“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中,往往只是简单地提出要求; 有的专业课教师,对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清晰,甚至觉得这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事实上,在新时代,每位高校教师,都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5]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专业课教师就应在设计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内容。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要素是专业课教师。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专业课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明显和突出的“有形”“无形”的优势。从“有形”优势上讲,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专业课在育人的时间和空间上居于优势地位。从“无形”优势上讲,专业课有庞大知识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可使育人工作变得有“温度”,有“厚度”,有“力量”,有超强的“亲和力”。因此,专业课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教学中认真贯彻立德树人的总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之时代重任。在我们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不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包括专业课教师在内的所有高校教师的要求。因此,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就要关注专业课教师之德育意识的不断提升。

(二) 关键问题之二: 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深入挖掘

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和积累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本身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发挥作用的过程”[6]; 那么,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对“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就具有某种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般地,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某种隐蔽性、渗透性特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如果专业课教师没有能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就可能会使“课程思政”工作难以有效推进。通常,对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可以从课程的文化背景、发展成就、典型事件、楷模人物的先进事迹等切入,把课程置于国家、社会、学校发展的背景之下,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与课程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一来,不同专业课程在知识体系上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都围绕着教育教学要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标准展开。事实上,在专业课教学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有机地融入其中,“寓道于教”“寓德于教”,传递正能量,不仅不会影响专业课的教学,而且会使专业课教学真正融入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当然,“课程思政”不是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简单地搬到专业课程中。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各有各的体系。“课程思政”也不是要将专业课程“思政化”,而是为了使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而专业课要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就必须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本来就包含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只不过,专业课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要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容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切忌生切、硬切。[4]

(三)关键问题之三: 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形成

“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使各门课程在教学中,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是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二是需要专业院系凝聚共识,三是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和引导,四是需要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换言之,“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各教学院系贯彻落实。事实上,唯有形成这种“大思政”格局,才可能使“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得到真正提升。从现实来看,虽然近些年许多高校都进行了协同育人的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有的地方,协同效力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比如,在有的高校中,有的职能部门围绕“大思政”的沟通协作还不够,在促进“大思政”格局形成中缺乏主动探索的动力。比如,在有的高校中,有的专业课教师与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协作还不够深入,两类课程同向同行局面的真正形成,还面临一些有待克服的障碍。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如何真正形成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又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如果没有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课程思政”建设就难以得到真正 加强。

三、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选择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方法策略。一般地,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选择,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一)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导力量。因为“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 2018年5月2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这里所说的教师,当然是指高校的全体教师。但若基于前述的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居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专业课教师不仅应当通过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使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学识,始终站在知识发展前沿; 而且更重要的是,专业课教师还应当在德育方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就意味着,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需要不断提升德育能力的只有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说高校的所有教师,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之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专业课教师德育能力的不断提升,只是因为,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工作展开的不可替代的主导力量,只是因为,“课程思政”工作的现实展开,主要以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为前提,而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在某种意义上基于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能力。因而,专业课教师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说,专业课教师之德育能力的不断提升,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在知识素养层面,既与自身的专业素养相关,又与自身的人文素养相关,且人文素养又与深入的“人文阅读”密切相关; 那么,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重视“人文阅读”,可能就成为专业课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德育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有研究发现,当前,高校教师的阅读尤其是“人文阅读”,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泛泛而读、休闲阅读较为普遍,潜心精读、经典阅读缺失; 随机阅读、盲目阅读较为普遍,有计划阅读、针对性阅读缺失; 意向性阅读、封闭式阅读较为普遍,日常性阅读、嫁接资源阅读缺失”[7]等影响阅读效果的情形。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应当通过自觉、认真、深入的“人文阅读”,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以利于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深入挖掘,进而为“课程思政”的扎实推进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构建完善的制度,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某种隐蔽性、渗透性特征,往往可能成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种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制约因素的化解,可以通过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集体备课来实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许多高校中,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集体备课工作推进困难。在这种情形下,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任,就现实地落在专业课教师的肩上。或者说,专业课教师必须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才可能挖掘、提炼和整合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这就要求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应当制定与完善利于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制度。总体而言,这类制度至少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激励性制度。通常,专业课教师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但对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能比较陌生,因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为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就需要运用激励性制度加以推动,比如可划拨专项经费、设置专项教研课题等,以激励专业课教师认真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专业课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动态调整制度。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非恒定凝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而,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在实践创新无止境的意义上,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过程亦无止境。因而,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要求专业课教师,对已挖掘的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定期筛查”,“查漏补缺”,及时更新,动态调整,确保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充分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育人作用。

(三)坚持统筹联动,形成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中,高校要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在纵向上,需要层层发力,形成共识; 在横向上,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同时,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遵循“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德育”的理念,要求各专业课程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注重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有机融合,从而有效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就意味着,至少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校要搭建好“课程思政”的育人平台。比如,学校可经常组织全校的“课程思政”研讨会、推进会、交流座谈会等,以及时进行总结和交流经验; 可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 可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树立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8]二是各职能部门要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比如,可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评先评优条件,纳入遴选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活动,纳入教师培训过程,纳入教学院系和教师个人绩效考核,纳入教师职务(职称)晋升等等之中,以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不断深入。

猜你喜欢

专业课理论课教育资源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