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州循吏化连阳

2021-12-29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连阳连山连州

王 航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粤北地区在古代与中原地区文化风俗差异极大,人口较少,环境闭塞,处于王朝治理的“内陆边缘”,也是官员的贬谪之所。 地区开发多依靠自身传统的发展机制,处于缓滞、守旧的状态。 在连阳(连州、连山、连县、阳山的合称),王朝官员的治理为当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以韩愈、刘禹锡、李来章为代表的一批中州籍官员为政一方,兴利除弊,深得当地各族百姓爱戴与尊敬。 连阳人民纷纷用建祠、命名等方式纪念上述中州籍官员。

一、韩愈: 有爱在民,政惠于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 民本思想是韩愈的思想核心。 《旧唐书》载: “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 ‘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 ’”[1]4202韩愈帮助当地居民解除了鳄患。 除此之外,韩愈还对不良民俗进行改良。 史载: “袁州之俗,男女隶于人者,逾约则没入出钱之家。 愈至,设法赎其所没男女,归其父母。 仍削其俗法,不许隶人。”[1]4203韩愈这种重视民生、劝恶从善的为官之道,不因个人沉浮而改变。

唐贞元十九年(803),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2]5255。 由于路途艰险,韩愈在路上颠簸两个多月才到达偏远的阳山。 在“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3]3794的恶劣环境下,韩愈没有因被贬谪而自暴自弃,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履行职责。 史载韩愈“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 移风易俗,教民以诗书礼义。 暇日与区册、区宏、刘师命等读书游钓”[4]451。 唐代李翱在《韩公行状》中亦称韩愈在阳山时“政有惠于下,及公去,百姓多以公之姓以名其子”[5]。 清代黄商在《登读书台》一诗中赞颂韩愈教化百姓之功: “民知礼义自公始,贞元迄今垂千年。 迩来风俗皆移易,草木郁葱山娟娟。”[4]637清代陈廷瑢《读书台》亦称“化到瑶蛮后,荒隅礼教成。 当时亲父母,此日重师生。”[6]表现出韩愈为粤北民族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韩愈故去近千年后的清代,文人墨客们依然对其在连阳的功绩念念不忘,赋诗纪念。

今人陈新璋在《韩愈传》中说: “由于韩愈的到来,后人曾把阳山改为韩邑,把湟川改为韩水,把牧民山改为贤令山,甚至还有望韩桥、望韩门、尊韩堂等纪念性的名字,多少可以反映出韩愈在阳山时政绩的一斑。”[7]韩愈在连州时作《燕喜亭记》,燕喜亭遂成连州名胜之首。 今阳山中学的韩退之庙、钓矶亭也与韩愈直接相关。

二、刘禹锡: 振起连州,流芳百世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为河南洛阳人,他一生两度被贬为连州刺史。 第一次是在王叔文革新失败后,“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2]5129。 第二次是在元和十年(815),刘禹锡由播州刺史“改授连州刺史”[1]4211。 在连州任职期间,刘禹锡深入实地考察,了解连州地理民风,他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写道: “此郡于天文与荆州同星分,田壤制与番禺相犬牙,观民风与长沙同祖习,故尝隶三府,中而别合,乃今最久而安,得人统也……罕罹呕泄之患,亟有华皓之齿。 信荒服之善部,而炎裔之凉墟也”[8]1011-1012。 连州自古为瑶族祖先“莫瑶”生活的地方,民风、气候与中州迥异。 刘禹锡主政期间,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查创作。 他创作的《莫瑶歌》云: “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 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溪,含沙不能射。”[3]3974作于同时期的《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云: “海天杀气薄,蛮军步(一作部)伍嚣。 林红叶尽变,原黑草初烧。 围合繁钲息,禽兴大旆摇。 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鹰虑奋迅,惊鹿时局跳。 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 箭头余鹄血,鞍傍见雉翘。 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3]3984这两首诗歌记录了唐代莫瑶的生活情况,成为日后学者研究广东瑶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与此同时,刘禹锡在连州创作了大量诗文,开创了连州重文兴教的传统。 在著名的《问大钧赋》中,刘禹锡写下“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8]1017的名句,激励连州士子奋进。 受刘禹锡大力推行文教的影响,连州学风日盛,一改往日颓靡之势。 约在元和十二年(817),连州人刘景登进士第,成为连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刘禹锡作诗称赞: “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光。”[8]239日后,刘景之子刘瞻于太和初年登进士第,且官至“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1]4605,位居宰相。 据乾隆《连州志》载,自唐大中至北宋皇祐年间,连州名人辈出,先后出现了刘瞻、邵安石、黄匪躬、黄损、陈拙、孟宾于、邓洵美等37位进士。 在唐代广东籍的48位进士中,连州有12位; 北宋时期,广东籍的127位进士中,连州有43位,时称“连州科第甲通省”。 连州文风之盛,始于刘禹锡主政时期。 《连州志·名宦传》评价曰: “吾连文物媲美中州,禹锡振起之力居多。”[9]卷6

今日,连州中学内设有刘禹锡纪念馆,供百姓瞻仰纪念。 2015年,中国刘禹锡研究会落户连州。 值得注意的是,在连州市北部的瑶安瑶族乡有一个古村叫洛阳村,洛阳村中有洛阳街村; 瑶安乡杨屋观村有一座洛阳桥; 瑶安乡政府所在地还有一个洛阳圩。 千余年时光已逝,当地百姓仍以刘禹锡的家乡洛阳为村落、小桥命名,足见刘禹锡对连州影响之深。 韩愈、刘禹锡两位文豪为连州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明代连州知州曹镐认为连州风气之开,“乃自韩昌黎、刘梦得二公始”[9]卷1。

三、李来章: 创办书院,立言垂范

李来章,字礼山,襄城(今河南南阳)人,是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康熙四十三年(1704)任连山知县。 在连山期间,李来章创办书院,教化百姓,关注民生,著书立言,为连阳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官从政方面,李来章无惧险阻,不改廉吏本色。 清代的连山,“水道险恶,山深雾浓……地僻俗野,物产鲜薄”[10]吴学颢: 《送李礼山先生令连山序》。 “猺(瑶)民错居,昌黎(韩愈)所谓天下穷处指阳山,而连与阳山比,境尤号难治。”[10]李铠: 《送礼山老弟之任连山序》但李来章“出宰小邑,捧檄怡然”[10]路仍起: 《奉饯礼山先生荣任连山序》,表现出乐观豁达的态度。 李来章好友吴学颢称: “君子之仕也,非为华膴而已,以行其志也。”[10]吴学颢: 《送李礼山先生令连山序》吕履恒称赞李来章: “夫吏者役于民,非役民者也,食人而不徒食于人也。 是故约己以厚民,地之远近、肥硗无所择焉。”[10]吕履恒: 《送李礼山先生令连山序》李来章在连山“课农桑,辟石田,兴徭(瑶)学,其将有爱人之化与荒服齐民,庶几家乐盈宁,人敦礼让”[10]路仍起: 《奉饯礼山先生荣任连山序》。

在民族治理方面,李来章推诚以待,注重民族团结。 李来章称: “瑶异类,亦有人性,当推诚以待之。”[11]13136任职期间,他亲自前往连阳八排瑶地区,详细考察各排的地势、环境、人口、语言、文化,绘制舆图,记录四至道路,著有《连阳八排风土记》一书。 该书是古代历史上唯一记录八排瑶风土人情的著作,今日仍是后人研究八排瑶乃至广东瑶族的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作为封建王朝官员,李来章着力推行汉化,革除当地的陈规陋习。 他根据排瑶百姓笃信神灵的特点,借助神威,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作《誓神祝文》,抄示排瑶百姓。 李来章称: “承命乾清,抚尔童叟。 夙夜战兢,无敢或苟,既包诚心,不惮苦口。 设誓鬼神,与瑶共守: 不食瑶粟,不饮瑶酒。 取瑶分毫,贼断吾手。”[12]140辩证地看,李来章作为封建王朝官员,囿于时代和阶级所限,不免有歧视瑶族的言行。 如他认为当地瑶族“形貌虽人,实与禽兽无异”[12]自序1,当地瑶书“皆鄙俚,诞妄不经”[12]144。 在推行化治时,李来章焚烧瑶书,破坏了民族文化,这是需要批判的。

在弘道化民方面,李来章兴文重教,创办连山书院。 任职连山期间,李来章从教民、养民、兵刑等方面改善社会状况。 他“恭撰《圣谕衍义》,置约宣讲,排延蒙师,授以小学、《孝经》,聊以云教也; 力田种树,劝谕奖赏,聊以云养也; 团练乡丁,分巡隘口,有罪必惩,不事姑息,聊亦云兵与刑也”[12]138。 其中,连山书院的创办是其大功。 康熙四十七年(1708),李来章捐俸银六两,创建书院。 书院正殿三间,祀有程颢、程颐、朱熹等儒学先师,匾书“洙泗源流”; 书院有讲堂三间,匾书“圣道昌明”; 有左斋三间,匾书“研经”; 有右斋三间,匾曰“读史”。 《清史稿》载: (李来章)“创连山书院,著学规,日进县人申教之。 而瑶民之秀者,亦知向学,诵读声彻岩谷。 学使者交奖曰: ‘忠信笃敬,蛮貊信可行矣。’”[11]13136

如果说韩愈、刘禹锡开创了连阳重视文教的先河,那么李来章则开创了连阳民族地区的书院教育。 作为封建王朝官员,李来章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歧视心理,但其多种举措无疑极大地促进了连阳地区的文教事业发展,推动了民族团结与进步。

四、其他人物

除韩愈、刘禹锡、李来章等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人物外,在连阳任职的还有张化凤等中州籍循吏。

康熙年间,中州河内(今豫北沁阳一带)人张化凤任连山县令。 他上任之时,连山局势动荡,“楚粤交讧,排猺(瑶)乘乱窃发,人心风鹤”[13]15。 张化凤到连山后,一面安抚百姓,一面安定边防。 他“单骑亲诣瑶排,晓以祸福。 诸猺(瑶)感激”[13]15。 五六年之后,民获安枕。 康熙十四年(1675),粤西伪将军孙延基兵围连州,众至万余。 “时邑城空虚,人心汹汹,或劝公暂避其锋,公不为动。 延基闻公清廉,亦不犯境,连赖安堵”[13]15。 此外,张化凤生活节俭,诚心对待士子百姓。 在他的教化下,连山社会安定,讼狱不兴。 史载连山“虽屡年军兴,征饷加派,民纵罢疲,俱勉力输纳,不敢累公。 公亦每为民申请。 于上或蠲销,或告减,至再至三,不得已而后征派”[13]15。 为教化百姓,张化凤劝课农桑,建立社学,禁服毒品,赈济饥民,宣讲六箴,清缴瑶税,助力婚丧,且“捐资迁建学宫,修理桥梁、道路,兴利剔弊,知无不为,且谦冲自处,毫无德意”[13]15。 文献记载表明,张化凤在连山任职期间十分注重缓和民族关系,以民为本,从生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促进了连山社会发展。

循吏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僚群体中的楷模,是王朝治理的中坚力量,而县令等地方官员的修为直接影响着王朝政策在地方的推行,关乎区域社会的发展和民心向背。 “令也者,去君甚远,其分邈而秩卑,而与民最亲,实任专而望崇也。 令之得行其志与否,一方安危系之。”[10]冉觐祖: 《送礼山李先生之任连山序》中州是儒家思想浸润最深之地,清廉务实、以民为本、坚忍不拔是中州籍循吏群体的共性。 在连阳的历史上,众多中州籍循吏为当地社会发展、民族进步、教育振兴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功泽百姓,享誉后世。

猜你喜欢

连阳连山连州
卖书
歌声中的古城更加美丽——原创歌曲专辑《最美连州等你来》出版发行
豆粕:天气不利助力美豆九连阳,国内需求好转库存下降
豆粕:天气不利助力美豆九连阳,国内需求好转库存下降
寿乡连州菜心甜 消费扶贫生活美
小城里的中国记忆
一名老警察的新追求:记葫芦岛市公安局连山分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春山
百万古砚:四人情感临考
连州见闻
赵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