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五项管理”提高育人质量
2021-12-29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既是“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他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战略擘画。近两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相关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接连出台,涉及德智体美劳全领域全方位,充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方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拳出击、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心。“五项管理”政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自今年年初开始陆续颁布的,涉及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要素。新学年是“五项管理”强势落地元年,如何落实这一组合式举措,提高中小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质量,促进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变革,是摆在中小学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第一,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五项管理”虽然以五个文件的形式颁布,但是其管理宗旨却都锁定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中小学校要紧盯新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着眼育人价值导向,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效率,转变工作作风,分析本质原因,采取可行措施,主动应对,寻求由知能训练向全面育人的转变,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与方法。
第二,中小学校负有“五项管理”实施的主体责任。“五项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和新延伸。一方面,学校管理要适应这些新情况,将其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范围;另一方面,要采取新举措,将其作为管理专项,据实深抓,落小落细。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科,甚至每个教师、每个学生,在“五项管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内容上所存在的问题不同,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一生一案,满足学生健康发展需要,保障学校管理行为重点突出,科学有效。
第三,中小学校要厘清“五项管理”间的相互关系,整体统筹推进。中小学校要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大局,健全责任机制,保持政治操守,增强政治定力,利用教研组织、课程设置、集体备课研学、国旗下讲话、班会、团队活动、文体竞赛、心理辅导、校规校纪制订、图书体育设备更新等形式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体会“五项管理”内涵;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于担当的健全人格、高雅志趣和高尚道德,远离低俗和颓丧;引导教师立足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新时代新格局和新发展阶段,争做“四有”好老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第四,中小学校要协调家庭和社会,提升“五项管理”落实效果。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五项管理”实施渠道的复杂性、实施主体的多样性、实施过程的艰巨性,拓展学校管理视野,加强多主体协同实施“五项管理”制度化设计,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形成共识,净化育人环境,合作完成育人目标,构建风清气正的基础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