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百年演进与实践经验

2021-12-28王瑞王贤斌

理论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社会救助

王瑞 王贤斌

摘 要: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百年演进的政治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政党本色的实践遵循,反映了无产阶级政党治国理政的执政规律,也是百年大党肩负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责任使然。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救助理念经历了“救助为革命、救助保生产、救助促发展、救助重共享”四个历史阶段,反映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作重心的演变,指导着党的社会救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新形势下,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救助思想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推动社会救助理念的演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社会救助事业的目的性和过程性相统一,才能使党的社会救助理念达到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只有将社会救助的责任意识与“为民解困”的信念相融合,才能将党的社会救助理念更好地实践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中,充分彰显党的社会救助事业人民性的价值本质,凝心聚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救助;救助理念;救助政策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12-0017-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文化生产与大众美好精神生活建构研究”(20BZX021);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G21-3-ZX11);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SRIP)重点项目“相对贫困视域下农民精神脱贫的主体性建构研究”(2021SRIP2702)。

作者简介:王瑞(1994-),男,山西长治人,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城乡关系;王贤斌(1973-),男,合肥人,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光荣[1]。作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社会救助是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的社会救助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内容和救助重点已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救助理念与政策也将适时转变。鉴于当前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重任和社会救助发展的新形势,探究中国共产党跨越百年时空社会救助理念的内在意蕴、发展历程及实践经验,继续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治意蕴: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百年演进的话语指向

(一)政党本色: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的政党,尽管历经坎坷但不会改变其“人民”的特性;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即使成绩斐然也不会消磨其“人民”的本质;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历经百年风霜尽在书写“人民”的辉煌。从中共一大的“革命号”到中共十九大的“复兴号”,党始终把“人民”二字高悬在事业的风帆上。党依靠人民的力量开拓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价值目的是使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红船远航的时代初心。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救助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幸福和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党一切的社会救助政策都是紧紧围绕着增进民生福祉展开的。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社会救助理念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党的本质,体现着人民政党执政为民的政治逻辑,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宗旨的价值意蕴。无论是革命建设年代,还是在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制定出符合人民现实需求的社会救助方略,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实现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价值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彻底推翻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以革命为己任,这是党对人民开展社会救助的治本之策。新中国成立后,党以改善民生为宗旨,扩大社会救助的基础,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调整社会救助方法。党的社会救助政策日趋成熟,这离不开党的救助理念的正确指引,而党救助理念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党对人民性的内在坚持上。从解决“土地问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消灭“血吸虫”到全面构建社会医疗卫生体系,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助理念来源于党的宗旨,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心声。在党的人民性的社会救助理念指导下,我国全面建构起了人民的社会救助体系,构筑起了人民生活安全的重要防线,推进了中国社会救助事业的百年辉煌进程。

(二)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客观思路

中国共产党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治国理政,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规律来谋篇布局。中国共产党顺应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坚持将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具体性时代性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救助政策。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救助理念都遵循着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的客观思路,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深切实践。中国共产党以社会基本矛盾为执政导向,根据社会主要矛盾来更新社会救助理念,适时调整社会救助政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肩负解放人民的历史使命,围绕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制定出社会救助的根本之策,采取救助为革命的基本方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由于阶级矛盾依然存在,社会生产力亟待恢复,党的救助理念转变为社会救助服务于社会主义大生产。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采取社会救助推动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进入新时代,党根据我国社会矛盾的新变化创新了社会救助理念,注重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使我国社会救助理念适应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发展,契合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良性互动的发展规律。在党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党根据社会面临的不同任务形成相应的社会救助理念,这符合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总体思路。党遵循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规律来调整社会救助理念,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理论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内蕴着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兴国的执政逻辑。

(三)价值旨归:百年大党肩负人类发展的时代责任

无产阶级是世界上遭受剥削最深的阶级,也是世界上最应得到救助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也是具有先进执政理念的执政党,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负着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助理念与世界上其它资产阶级政党的救助理念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助理念旨在消除阶级压迫,消灭任何形式的剥削,使全体人民彻底摆脱贫困,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资产阶级政党的社会救助理念旨在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长久运行,其所出台的社会救助政策对人民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根本不会使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也无法使全体人民彻底摆脱贫困。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社会救助事业当作执政兴国的基本要务,并带领全国人民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救助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救助体系,成功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社会救助事业的向前迈进提供了宝贵经验。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巩固,为构筑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夯实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创新了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主体性相结合,注重引导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了社会救助的合力,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3]。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使全球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更加脆弱,全球社会救助事业的内容已经出现了新变化,世界性健康救助成为全球治理的新难题。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了国际社会治理贫困的信心,为世界性社会救助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3]。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愿为人类减贫进程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4]这充分体现出百年大党推动世界贫困救助事业向前发展的责任担当,也彰显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致力于造福全人类的价值追求。

二、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百年演进的探索历程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的演进伴随着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探索与实践,深刻反映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具有浓厚的中国本土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伟大创造,深刻体现着无产阶级政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党的社会救助理念的向前发展体现着人民创造历史的社会哲学,反映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双向互动的发展逻辑,展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党的实际工作中的贯彻与执行,筑牢了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发展基石。

(一)救助为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社会救助理念建构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社会风雨飘摇,中国工人阶级同全国劳苦大众一样,处于被压迫的社会底层,生活举步维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自成立之日起就深刻认识到医治中国社会的“药方”只能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和一切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才能使全体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彻底实现人民當家作主,使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工作中心,把社会革命作为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一切工作都以服务革命为基本目的,党的社会救助理念及实践主要是发挥其“工具性”价值,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去支援与服务革命,体现出党的社会救助理念时代性与自觉性的高度统一。这一时期救助理念是由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所决定的,也折射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社会救助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与政策的确立是以争取工人利益为出发点的,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深化而不断进行拓展与丰富。第一,社会救助的对象,逐步由一元走向多元,从单纯的工人阶级扩展到工农复合救助的范畴。鉴于工人阶级在“资本”的压迫下生活异常艰难,党明确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的革命奋斗目标,在全国各地组建工会组织,为工人阶级争取权利,改善生存境况。大革命失败后,党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将社会救助的重点由城市转为农村,带领农民阶级“打土豪,分田地”,把农民纳入社会救助的主体范畴内,以“工农”为重点,兼顾知识分子、开明绅士甚至地主阶级,使社会救助的对象得到了很大拓展。第二,社会救助的主题,从生产资料范畴中的“生产工具”“土地”转向了以“大生产”为核心的生产力范畴。党最早是从人民的直接利益出发,社会救助理念以生活补助为切入点,为工人争取报酬权、休息权和健康权,为农民争取土地权、收益权和生产工具权,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工农群众的生活状况。延安时期,为了解决战争物资的供给和改善边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党号召干部、部队参加生产活动。从1939年开始,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方针指引下,党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边区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满足了党和边区人民的物质需要,人民的经济负担得到减轻,打破了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第三,社会救助的项目,从工农基本生活救助的一重维度拓展至难民救助、医疗救助和军人优抚等多重维度。由于国家战乱,敌人搜刮,百姓涌入陕甘宁边区,党积极接收外省难民,分配窑洞、草棚、土地和生产工具,妥善安置避难群众。同时,党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也给予高度重视,设立卫生委员会,进行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提供免费医疗,开展清洁运动,减少了瘟疫、痢疾等疾病。对于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伤残军人及家属,党按照规定给予抚恤和补助,并在生产、生活照顾、购买物资及税收等方面给予专门优待,以减轻其生产与生活负担。

(二)救助保生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社会救助理念转换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在全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党[5],历史方位的转换为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供了政治保证,也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开启实质性构建的新纪元。新中国初期,土地问题仍然非常尖锐,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生产的重建,而“土地改革为发展生产力和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6]。为此,党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资料重新回到农民手里,这是党对农民群体的最大救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三大改造”新中国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变了工人的生活面貌,为社会生产提供了动力支撑。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逐步建构起包括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社会救助体系,以保障国家生产的持续推进。第一,在劳动就业方面,先后设立了如中央劳动就业委员会、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等专门的劳动就业机构,系统制定了失业人员的救助措施,协调生产所需的劳动力管理和就业工作,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提高职工的收入,人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第二,在文化教育方面,党已经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层面的客观需要,党以革命时期的扫盲学校为范本,增办学校,开展扫盲运动,兴办戏院等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第三,在医疗卫生方面,吸取了革命时期医疗卫生建设的经验,提出预防为主的医疗救助理念,将医疗救助主体确定为工农兵,提倡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为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建构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国家生产建设提供了健康保障。

党构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以促进生产建设为主要目的,并通过以生产为中心的救助原则促使社会救助体系顺利运行。根据我国城乡生产建设的差异性,党指导建立了城市和农村两个社会救助系统,分别开展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社会救助措施,保障了工业和农业的稳定发展,二者共同构成了包括生活困难的工人与农民、军人、儿童及老人等群体在内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主张的“先生产,后生活”发展理念,基本符合生产和消费的价值原理,为我国形成工业大生产格局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然而,当片面追求社会生产而回避人民生活需求的时候,人民民生的改善被逐渐边缘化,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初衷。党的社会救助理念也因此裹足不前而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党通过开展社会救助促进工业化生产建设以达到强国的基本目标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社会救助具有生活救助和生产救助的层次性,但不能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更不能用革命精神来代替人民对生活条件的客观需要,要在工农业的实践中将生活救助与生产救助统一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性提高。

(三)救助促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社会救助理念重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将提高社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和阶段性奋斗目标,注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这标志着党的社会救助理念得到了系统性的重塑,彻底矫正了社会救助理念的异化现象,并确立了“救助促发展、发展惠民生”的价值逻辑理念。党开始重新认识社会救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步强化政府对人民进行社会救助的责任担当。1982年12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提出:“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7]14这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社会救助中“人民性”的重新认识,党的社会救助理念开始注重人民群众自身发展的内在维度,体现出党“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党的社会救助理念的重塑,直接促进了社会救助体系的科学构建,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救助道路,推动了我国民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对我国贫穷与落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全局上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实,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将摆脱贫困作为社会建设的关键领域,通过“三步走”战略安排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紧密统一起来,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救助事业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20世纪90年代,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党开始推动构建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制度。1993年6月,上海开始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即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普及。2004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7]582007年1月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这标志着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之后,党中央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适应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化,不断完善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在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助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之,在此期间党的社会救助理念围绕着“发展”进行全面重塑,救助体系也是围绕着“发展”全面建构,社会救助方式已经从“生存型”救助转为“发展能力型”救助,体现了党的社会救助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历史统一性,社会救助体系走上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四)救助重共享:十八大以来党的社会救助理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总体思路,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彰显党在新时代对社会救助理念的继承与创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8]2020年3月,他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对因疫情防控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及时提供必要帮助”,要强化“六穩”举措,帮助困难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各项任务[9]。通过开展“积极的、共享型”社会救助,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有机统一。“共享型”社会救助理念强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和共建共享,重视发挥救助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核心,增强脱贫群众的生活可持续性。经过党的坚强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奋力拼搏,在建党100年之际,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10]。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1]。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离不开以科学的社会救助理念促进社会救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社会救助理念是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之举。基于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布局,党在社会救助的价值理念上,从强调经济发展、巩固执政地位为取向,逐步转向以着眼人民群众现实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准则。在社会救助的权利观念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救助不仅仅是劳动者应当拥有的权利,全体公民也能平等享受社会救助权利。在社会救助的制度设计上,凸显“体系化、社会化、法治化”的基本特征,即不断完善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八项制度体系;倡导与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参与社会救助[12]。同时,通过行政法规的方式来规范社会救助中的主客体行为和运行环境,促使社会救助走向法治化轨道。总之,新时代的社会救助政策,更加突出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推进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助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标志着党的社会救助理念进入了新的发展境界。

三、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百年演进的智慧结晶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救助理论与中国民本思想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救助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救助思想。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基本上都接受了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熏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中国革命前进道路留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主张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儒家知识分子深受“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的影响。尽管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封建剥削阶级深知人民力量的强大,历代贤明的君主都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作为政治警句,“轻徭薄赋”基本上成为封建统治精英集团的政治共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平天下”和“济天下”的文化基因,中国知识分子大都胸怀“天下苍生”,拥有“济世情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深受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政治信条而奋斗终身。

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中国共产党人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中国社会的“民本”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救助思想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救助思想扎根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指导中国社会救助事业向前发展。毛泽东认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13]毛泽东根据中国农民的贫困状况,创造性带领中国农民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彻底推翻了中国社会的旧制度,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将中国人民从剥削制度中解放出来,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救助理念。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党结合基本国情推进农民土地制度的改革,将人民从旧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党创造性地将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相结合,将中国“大同社会”的传统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融合,给“小康社会”的传统名词赋予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新内涵,化中国传统“济世情怀”为胸怀“两个大局”的文化支撑,诠释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救助理论,为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提供文化支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救助思想中国化,彰显了党在社会救助领域的文化自信,助推中国社会救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强的民生后盾。

(二)党的社会救助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其不同历史时期都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纲领,指导着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伟大事业,并取得辉煌成就。党的社会主义实践离不开党的纲领的指导,党的理论的完善也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党的执政理论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不是离开哲学的科学性去盲目地为现行的政治、实践作论证,而是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4]。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党的社会救助理念来源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深刻反映着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体现着党治国理政的实践逻辑。

党的社会救助政策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适应,这既是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执政准则,也是党尊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互动规律的重要表现,体现出党的革命理论和执政理论的内在统一性和时代延续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传统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农民受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生活贫苦不堪。中国民族企业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举步维艰,中国工人阶级在旧社会的多重压迫下受尽盘剥,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党根据社会的经济政治现实,主要采取“救助为革命”的救助理念:开展工人运动,通过“罢工”等斗争形式为工人争取合法权益,改善工人的生存状态;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农民运动,进行土地革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一方面着手进行“三大改造”,另一方面对人民进行社会救助。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党带领人民推翻了剥削阶级,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掌握在人民手中,中国开启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社会救助政策。此时,我国不发达的生产力滞后于新生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党开始动员全国人民开展生产运动,新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也以“生产”为核心开始全面建构。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通过调整上层建筑的方式来解放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以改革谋发展,党的社会救助理念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调整,社会救助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重塑。新时代,通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显,高质量的发展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开始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着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共享为中心的社会救助理念水到渠成。党的社会救助理念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阶段,更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激进的社会救助政策只会加重经济发展的负担,滞后的社会救助政策也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既不能忽略人民群众的主体需要,也不能盲目追求“高福利”“高标准”,而要充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真正彰显社会救助理念的价值旨归。

(三)社会救助理念演进的过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党的社会救助理念的演变,体现着事物向前发展的内在规定。事物的发展变化要尊重事物量的积累,汇集事物发展的积极要素,适当引导事物向前发展的路径选择,要避免激进性的强制推动,也不能消极地坐等事物的缓慢成长。社会救助政策如果采取消极性的救助政策,人民获得感下降,就无法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难以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国家现代化的整体性实现。倘若社会救助政策过于激进,则会挫伤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滋生消极懈怠的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定目标的实现。

党的社会救助政策要坚持救助过程的科学性和救助目的合理性的高度统一。社会救助理念要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目标,充分体现人民特性,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要义,深刻反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注重推行过程的科学性,要加强社会救助政策的顶层设计,综合制定救助政策,系统性解决社会救助领域的治理难题;注重社会救助政策推行的合理性,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对社会救助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和跟踪监控,实现政策执行过程和政策制定的价值目标的高度融合、高度统一和高度一致。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制定了合理的社会救助政策,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采取了激进性的执行措施,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和损失,也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作用,未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稳步推进社会救助政策,注重社会救助理念转向的合理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救助制度全面重塑。新时代,党创新社会救助理念,将“共享”作为新的社会救助原则,制定了脱贫攻坚的日程表,加强了精准脱贫的顶层设计,实现了扶贫目的性和脱贫过程性的统一,成功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使我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当下,党的农村社会救助理念充分体现共享原则,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努力实现救助目的的合理性和救助过程的科学性实践的和具体的统一。

(四)党员干部社会救助的责任意识与“为民解困”的信念相融合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的百年发展体现着党的宗旨的百年践行,是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百年政策转化,是党百年责任担当的现实回应。党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政策执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具有深刻人民性的社会救助理念。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助思想归根于党执政为民的执政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治国思想的理论规定,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归宿,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的历史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价值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助理念依赖全体党员干部去真切执行和深入落实,依靠全体党员献身于党的社会救助事业。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要增强政治意识,紧随党中央的步伐,积极投身社会救助事业,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救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100年来,从革命先辈的呕心沥血到劳动模范的辛苦耕耘,从“大庆精神”到“知青精神”,从党和人民众志成城治理洪水到新时代党和人民消除贫困,都得益于全体共产党员的接续奋斗。新时代,党的社会救助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根本方向上是相一致的,都是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具体实践,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员要本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15],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切实联系好基层群众,肩负起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重任,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履行好党组织联系群众的职责,巩固好党的执政基础。要胸怀“两个大局”,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情怀和人类情怀统一起来,把造福中国人民的信念和造福全人类的责任意识统一起来,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用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来规范自身行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自身实践,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实践社会救助事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社会救助公共产品和社会救助治理经验。要有国际情怀,在实际工作中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看问题,为整个人类的社会救助事业而奋斗,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救助理念的终极价值——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党的社会救助事业百年发展的演变历程,是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最光辉的篇章,是党百年峥嵘岁月的历史缩影,是党带领人民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见证。新时代,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突显,人口压力逐渐增大,城乡居民社会救助深度融合,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时代任务推动着我国社会救助政策不断走向优化。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15]。全党仍需要秉承“共享”的社会救助理念,优化救助政策,提供必要的养老救助、生育救助、健康救助和返贫救助等措施,以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激发人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匹配的社会救助体系,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民生基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3]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N].人民日报,2021-04-07(09-12).

[4]習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7(02).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6]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

[7]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2000-2004)[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7.

[9]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0(7):4-11.

[10]习近平.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0-01-12(01).

[11]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0-10-30(01).

[12]社会救助暂行办法[N].人民日报,2014-02-28(08).

[1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2.

[14]许全兴.实事求是:科学性与党性的统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1):66-108.

[15]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党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N].光明日报,2018-04-14(01).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社会救助
老龄化背景下保定市老年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研究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的有效性研究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社会救助多元化助力精准扶贫浅议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社会救助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的社工介入浅析
宪法视域下的社会救助立法研究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