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唱处理
2021-12-28高红艳
高红艳
【摘要】我国古诗词类型的艺术歌曲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极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是文学与声乐的有机结合。艺术歌曲《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当代的经典之作,与之相应的存在价值是值得肯定的。通过对艺术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作品研究、人声器乐化模仿、花腔部分的方法和在进行演唱时对于声调和旋律的把控等方面进行细致化探究,进而在演绎过程中能够为歌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作品分析;器乐化;民族化;演唱分析
一、《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一)艺术歌曲《春江花月夜》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最初是一首琵琶古曲,被称为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名叫《夕阳箫鼓》,在这以后依照诗歌《春江花月夜》重新变更曲名。此歌曲是徐景新以作曲家彭修文编曲的《春江花月夜》弦乐合奏曲为基础,进行合理改编成的。徐景新巧妙地把西方音乐花腔女高的演唱特色同我国传统钢琴伴奏特点相融合,创作出了这首“中西合璧,人歌合一”的歌曲。
(二)作曲家简介
徐景新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因为自身家庭条件的因素,逐渐喜欢上了音乐。其是当代知名音乐家,创作的优秀作品非常多,重点涵盖钢琴协奏曲、民乐合奏曲、舞剧音乐等方面,有上百部电影以及电视剧配乐的丰富经验,是一名优秀的音乐艺术家。其经典代表作具备时代的印记。
二、《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特点
(一)歌词题材的选择
此代表作中所唱之词是引用唐朝伟大诗人张若虚所做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春江花月夜》。原本总共有三十六句诗词,本部代表作重点选用了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四句,对其完成了高度的概括:“江上明月升,江花点美景,春潮随波千万里,夜色沁人心”。短短的四句歌词,抒发了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内心所受到的触动,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并结合曲调表现了对这幅良辰美景的赞美。其余部分使用“啊”对景色进行渲染,“呜”来模仿笙、箫、笛、管等乐器的声音,给人以恋恋不舍、回味无穷的艺术感受。
(二)曲式结构及钢琴伴奏分析
本部作品从曲式方面来讲,是一个再现三部曲式。
前12小节为引子,钢琴运用倚音、同音反复的轮指技法弹奏,力度由p到mf,逐渐回到p。随后,人声用柔和的“呜”母音进入,与钢琴交织,为我们描述出晚霞渲染了天空,波光粼粼的极有意境的情景。
此作品的主段是第一部分的a段和第二部分。a段由四句诗句组成,构成这首作品的主题,钢琴伴奏旋律不断重复地缓缓下行,衬托着优美的歌声,这几句文字仿佛令我们已然处在美景当中。在前奏结束后,后面的伴奏使用琵琶音将音乐继续推高,同时以“啊”母音融入到伴奏中。渐渐地,伴奏越来越慢,越来越弱,最后沉静下来,a段结束进入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出现了一幅鸟语花香般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整段歌词运用“啊”母音同跳跃的旋律相融,形象地模仿鸟鸣声,与钢琴伴奏互相协调、互相衬托,伴奏内容类似于器乐曲。情绪从这里开始有较大的起伏并且第二部分有着比较大的规模,“啊”母音主要使用花腔唱法,音乐频率与之前截然不同。跳音连接着长音,配合九和弦的伴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气勃勃的画面。该段的钢琴伴奏运用许多重复音、重复句、装饰音、倚音、模进乐句等多种演奏手法,随着情景的推进改变力度以及音色,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特别是由钢琴独立完成的D段,是钢琴伴奏最出彩的地方,它模仿了《夕阳箫鼓》的一段,使音乐气势更加宏伟,不禁让人想起山河的雄伟壮丽,把音乐推向了高潮,进入尾声。
第三部分在D段钢琴的solo下引出慢板,即为第一部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同时在主题上再次发生递进,立体地为我们展示了其主题上的变化。钢琴使用极有力度的柱式和弦进行演奏,展现出了恢宏壮观的场面,将感情不断升华,描绘出一幅乘风破浪的情景。随后,钢琴伴奏逐渐归于平静,切换成十六分音符缓缓前进,引起听众的遐想,重新回归到了夜色朦胧平静的春江水面。使用钢琴来对变化的氛围进行烘托,只用那远处传来的“呜”字模仿箫声,好像从饱含诗情的画面重新回归到了缥缈之中,给人们提供了无限联想的空间。
综合全曲来看,伴奏根据不同的风格和内容需求,既要模仿民乐器的弹奏技巧,同时需要表现出《春江花月夜》相关的不同乐器音色特点,来体现民族的特色和中国的传统韵味。可是,本部作品除去非常经典的四句诗词的朴实旋律外,其它的歌词部分均借助“啊”字完成难度系数非常大的花腔,不断推动音乐情绪往前走,进而构建起徐景新歌曲的本色。
三、《春江花月夜》的演唱分析
(一)人声的器乐化运用
人声器乐化的模仿要求演唱者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练习,才能有着熟练和精湛的技巧,从而使表演跟所模仿的乐器音色相仿,难度极高。艺术歌曲《春江花月夜》关键就是利用人声器乐化的模仿对所要表述的情形进行描述,从而使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引子以及尾声板块,借助钢琴针对鼓声完成了模仿操作,借助人声针对箫声完成了对应的模仿操作。因此,本作品借助很多长倚音,使用于相同音上变化的音韵以及“呜”母音进行有机整合,使得其所演奏的箫声更为逼真。
谱例1
观察谱例,我们可以从中知道,这部分有大量倚音,即人声模仿箫声。这一段在演唱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气息,气要走在声的前面,声音不能太明亮并且应有空间感。在发声时,软腭要抬高、喉头放下,后咽壁立住,后腰拉住,注意头腔和胸腔的共鸣,声音位置高且要集中,用意识控制自己声音近似箫声。并且要关注速度与力度,使其能够跟钢琴进行较好的配合。
尾聲以及引子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二者的表演方法极为相似,然而要注意的是,这时表演即将完成,不能因此松懈对声音的把控,这样会使声音位置降低,从而使得声音不通透;应该在气息掌控方面更加慎重,也要注意力度的变化由强到弱,达到由近及远的音响效果。
(二)花腔部分的演唱技巧
花腔是美声唱法中一个重要的技巧特征,而这一作品将西洋的花腔唱法融于我国民族调式,使我们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这首作品与西洋的花腔音不同的是,其结合了民族调式,所以出现了较多的跳进音程。上述跳进音程,要求演唱者的基础非常稳固,并且可以对声音有着很好的把控。在演唱的时候,声音位置要统一,把每个音均匀地唱出它的旋律线条感。
谱例2
例如,这一部分花腔的演唱,它的速度较快,难度较大。因此,演唱时要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大兴奋状态;演唱时将软腭向上使劲抬起,利用后咽壁的力量和头腔的打开,把声音贯穿到后通道,笑肌上扬,嘴角稍微向后咧,使声音更加集中;小腹要收住,后腰要拉住,给予不断的呼吸,让声音流动起来。
(三)诗词与旋律部分的演唱分析
艺术作品大都是以生活为基础,对其的真实写照,想要逼真地展示出艺术形象,并且充分地表达艺术情感,需要歌唱者具备精湛的技艺。因为我国古诗词有着特殊的韵律,从而使歌唱者在演唱时要注意演唱的流动性和对气息的控制,同时在咬字方面上也要进行注意。即便这首作品演唱诗词旋律部分较少,其仍展示出了这首作品的精神所在。
谱例3
这部分就是本曲的核心之一。演绎该部分的时候,演唱者需要更多地注重意境的阐述。其次是声音的控制上,要做到声音统一并且富有张力。不用过分地去咬字,以免影响音乐的线条型和流畅性。第三部分的再现虽然与第一部分的词、旋律一样,但在情绪上是把这首作品推向了高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助“以情带声”的方式,在对第一部分相关音乐形象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逐渐把情感推向高潮,实现“声到情自到”目标,然后歌曲渐渐平静转入尾声。这时候要求演唱者不能放松下来,更需要气息和位置的支撑,平静地留给听众对月色的无限遐想。
四、结语
艺术曲目《春江花月夜》可以看作是一部具备浓厚中国韵味的作品,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后与西方音乐进行完美結合而形成的。中国古诗词改编成艺术歌曲,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通过研究这部作品,使笔者对这首作品的时代资料、作曲家、音乐特点和表演技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准确地演绎这首作品。这首作品要想完美地演绎,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此,我们应加强基础的稳固以及对其基本知识进行了解。这首作品之所以吸引笔者,是因为带有古韵味的钢琴伴奏与人声器乐化模仿的相结合,使这首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极富中国特色。
本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该作品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去研究。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既要学习表演技巧也要重视文化的积累和艺术修养的提高。笔者会在未来的生活中,积极进行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程萍.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声乐作品——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的艺术表现[J].东方艺术,2005.
[3]吴晗,徐景新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词曲解读及钢琴伴奏剖析[D].武汉音乐学院,2014.
[4]李娜.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征与审美价值[J].学理论,2009 .
[5]苏然.《春江花月夜》演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杨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