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廉洁意识教育的思考与研究

2021-12-28赖华陈福娇饶先发肖璟刘浩

高教学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新时代

赖华 陈福娇 饶先发 肖璟 刘浩

摘  要: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党和国家的青年力量。为了推进新时期党的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推动廉洁中国建设,高校要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廉洁教育,从健全机制、完善体系、丰富载体等多方面确保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工作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6-0185-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Party members and a youth force for building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anti-corruption work in the new era, create a good and harmonious social atmospher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integr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tegr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from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perfecting the system and enriching the carrier.

Keywords: the new era;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clean consciousness

廉洁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适当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廉洁方面的知识教授,营造廉洁氛围,并以此引导受教育者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法律以及道德规范。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则是高等院校通过各种方式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系统教育,以提升其廉洁意识、规范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反腐倡廉提升到关乎党自身的兴衰成败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廉政兴邦、防腐反腐意识在新一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层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他们是党员队伍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源泉,起着起承转合、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是“新时代的新答卷人”,为了确保他们在未来走出校门服务于祖国的建设时,能够及时发现思想领域中呈现出的多元化、功利化等特点,要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廉洁观,新时代高等院校在培养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时应当重视廉洁意识的培养教育工作。

一、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主要特点

作为党员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是党和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党员受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廉洁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可塑性

大学生党员一直处于受教育状态,成长环境多在校园,思想单纯,中国共产党无论是从入党动机还是培养过程方面都强调纯洁性,要求党员对于廉洁有着清楚的认知和理解。单纯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利于廉洁教育的开展,大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吸收廉洁教育的相关内容,形成正确的廉洁观念和处事原则。大学生党员因思想单纯、生活阅历简单,抵抗诱惑和问题承受能力都还有待提高,缺乏成熟的判断力。因此,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应当与其他群体的党员有适度的区别,应与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公职党员区别对待,要采取适应大学生成长阶段和特点的教育方式,通过正面教育与侧面教育相结合,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和廉洁意识的培养。

(二)开放性

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内容不像高中那样“有限”,更多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取,对于新鲜事物的出现与传播能够循序接纳,加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文化传播的速度愈来愈快,大学生党员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在看待问题方面也具备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当及时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党员既具有开放的学习心态,同时也要提高辨别是非和辨析负面信息的能力,避免其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

(三)成长性

大学生党员还处于接受教育的阶段,他们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公正廉洁意识教育也是大学阶段应当完成的使命,廉洁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党员思想更优秀、廉洁意识更强。大学生党员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对于廉洁的认知也会随着改变。廉洁意识的养成对于大学生行为的践行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需要加强指导,促使大学生党员尽早形成正确的廉洁价值观。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情况,适当调整廉洁教育的侧重面、内容及组织形式等。

二、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任何时候也都不能丢掉,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其中起着把关定向、掌舵领航的关键性作用,要坚决抵制和克服一切不良影响。但是大学生的意志力和抵抗力还很薄弱,其自身又有着思维意识活跃、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长期单纯的校园生活又导致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判斷力,增加廉洁教育的“戏份”,增强廉洁教育扮演角色的重要程度,通过经常性的锻炼,不仅会与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敏感性、政治判断力提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还关乎大学生党员能否坚定理想信念、能否塑造良好职业道德。大学生党员身上的责任和担子要能切实担负起来,学校、家庭、社会要帮助大学生党员系好从业的“第一粒扣子”,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每一项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意识意义重大。

(二)有利于保持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了很多重要的论述,对于维护党的肌体健康做了大量的指示批示,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引领和行动指南,让全世界、全社会看到了党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决心和意志,展现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党应有的担当和作为,让人们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来面目”,看到清正廉洁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他们是否具备反腐倡廉意識、“敬廉崇洁”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这支9500多万名的党员队伍来说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重要的一份子,要一直对自己进行“充电”和“加油”,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能耐住性子、稳住步子,不断加强思想建设,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者,必须肩负起时代重任。高校教育者作为大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监督者、保障者,应当坚持把提高大学生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中心环节,让人才培养的土壤更加厚实肥沃,让廉洁教育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不断推进未来党的事业的建设发展。

(三)有利于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

廉洁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我国自古一直倡导廉洁奉公的行为模式,一直致力于形成崇廉敬洁、知行诚信的社会风气,古有东汉王逸“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不受他人钱财的高洁品质、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直清白的高尚情操、于谦“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廉政观念,今有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基层党员干部焦裕禄、孔繁森,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从古至今,对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的考量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社会风气的展现,很多时候都能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集体意志和主要思想,是舆论导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指引作用,对纠正某些不良风气有着重要作用,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全民政治素养的普遍提高,才能实现社会风气更加良好。当前,廉洁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更加深刻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它的风向标和指路明灯作用更加明显,能够实现他们言行的规范和引导,在营造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讲诚信等良好社会风气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有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纵深发展

民族复兴的梦想越接近,管党治党的任务就越“沉重”。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当前的反腐形势进行了全面剖析和全方位展现,我们还没有到松口气、缓一缓的时候,反腐工作需要有驰而不息的精神和劲头。想要夺取最终的胜利,不仅要重视党政领导阶层的反腐败斗争,更要重视多方力量的协同增效,开展廉洁教育在反腐倡廉的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反腐败斗争从“治标转向治本、重惩处转向重预防”转变,开展好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是关键。高等院校是塑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圣地,一方面要把线上教育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其便利、实时、动态、互动的特性展现出来,让大学生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到廉政教育,自觉构筑起“防火墙”,坚决抵制不良思想和落后腐朽思想,在主观上的认可和客观上的行动结合后,才能真正发现大学生党员进行廉洁教育体现了我国反腐倡廉形势发展下基础性教育工程的完善,对于巩固核心和加强工作才能起到助推作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发展、人民自立自强起到重要意义,从文化传播层面上进一步满足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需求,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成长”土壤,对于相关体系的构建和相关制度的完善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青年党员也能身处其中并大受裨益,增进青年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与担当意识,让青年党员把小我融入大我,有理想、有担当,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做新时代“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硬核青年,展现了新时代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的面貌与风采。

三、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起步较晚,重视度需加强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洁教育工作是进一步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创新性举措,但长期以来,廉政、廉洁教育只针对领导干部开展,高校师生则被认定基本不存在廉政风险,忽略了普通教师党员和大学生党员这一群体,从而出现了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起步晚的局面。而事实上,大学生党员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青年时期形成的廉洁观对其发展至关重要。2005年1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正式出台,我国开始探索开展专项大学生廉洁教育,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紧接着,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由此大学生廉洁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也逐步在学校和青少年的建设中得到推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廉洁教育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教材撰写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大学中组织主体的多头性,高校从校党委、院党委到二级党委、基层党组织,再到作为具体执行者的一线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他们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这种多头共治的局面导致了职责不清,教育连贯性不强等现象的出现;高校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群体从廉洁意识建立到廉洁教育效果层次都不尽相同,在对待廉洁教育的重视态度也有着明显差异。虽说高校廉洁教育开展逐步关注到了大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的群体,但是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多数还是仅仅融合在众多大学生廉洁教育当中,受教主体的区分度不够,施教内容大同小异,缺乏针对性的系统教育方案,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并未得到更多的重视。

(二)队伍建设不到位,体系有待完善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廉洁教育。2007年3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自此廉洁教育开始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就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十分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大学党员而言,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培养模式,尽管当前已形成了有关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但针对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评价标准也并未得到规范,同时在廉洁教育操作中针对性培养队伍的匮乏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若想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借助教育的作用。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党员对于廉洁教育会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感觉它离自己很远,高校的重视和管理程度也不够,有的甚至连领导小组都没有建立,尽管有的高校建立了,但是每一级书记都不十分明确和知晓自己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参与其中的各个要素和各种力量未得到合理优化,没有固化下来好的经验和方法,教育的闭环管理总是悬于空中,看似热闹,实则没有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内容,廉洁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教育方式陈旧,实践性不强

当前开展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队伍多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支部书记等,在教育内容上与学生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学习衔接严重不足,导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脱节严重,同时高等院校只是简单地依靠专题教育或者相关学科的渗透性教育,而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也导致教育的重要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以至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出现重程序、轻细节,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加之现有的廉洁教育资源有限,覆盖的程度不够深,覆盖的广度不够大,廉政文化和廉潔教育似乎只有到了固定的节点才会引起高度的警觉,廉洁文化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机整合,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并未牢牢把握时代原则、思想原则和学习生活原则,关于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基本上只做了“表面文章”,有的甚至可能起到反效果。例如,高校通常开设的“反腐倡廉”讲座大多是一种应景式的理论讲授,与理论维度相对应的实践维度没有得到审视。理论的教化假使不能在大学生党员的日常社会境遇得到实践的考量,感性认识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它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这致使廉洁教育的效果被大大弱化,大学生党员接受的教育方式实践性不强,无法体验到廉洁文化魅力,甚至会导致知行不统一的情况出现。

四、加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廉洁教育工作机制,形成教育体系

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科学系统的工作机制是开展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基本保障,需要高校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一是建立工作领导机制。高校结合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成立廉政教育领导小组,把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到全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布局中,优先开展对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根据大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廉洁教育。二是强化监督机制建设。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大学生廉洁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予以推进,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三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学校制定监督考核机制,各职能部门落实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主体责任,并对教育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各项任务能够落实到位,形成全校齐抓共管、分步推进的良好格局。

(二)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体系,强化堡垒作用

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发展、管理和教育,尤其是廉洁教育,需要规范和加强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出阵地和堡垒作用。一是在党支部书记的选用和配备上,要坚持党性与德行挺在前面,要多方面考察其是否讲政治、顾大局、懂业务、愿奉献,同时就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二是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做好做细党员发展工作,把好党员发展关口,实现从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整体连续性培养。三是不折不扣落实好“三会一课”相关制度,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按时、按质、按量开展相关会议,组织相关学习,注重锻炼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主导者,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学识渊博的教师队伍,注重言传身教作用,用教师的言行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向上、廉洁自律。

(三)丰富廉洁教育形式内容,拓宽受益群体

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党员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结构等特点,要能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圈”,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成为他们肚子里的“蛔虫”,并在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方法的应用下,探索廉洁教育的创新形式和内容,扬长避短,更好地推动廉洁观念深入人心。一是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挖掘并利用QQ、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工作手段,将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影响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多途径、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拓宽党员学习渠道,有效实现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二是强化校地共建,充分发挥地方廉政平台的优势,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参与廉政理论研究。三是科学分析大学生党员思想动态,正向树立一些标兵模范,让他们有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以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带领,正向引导大学生党员。

五、结束语

大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洁教育的开展是教育系统在国家廉政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积极践行、符合新时代对高等院校的要求。如何发展和巩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体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党员中亟待研究的关键课题,对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是高等院校需要紧抓不放的头等大事。我们既要结合大学生党员群体的特点,立足于大学生党员开展廉洁教育的现实情况,又要能够跳出这一群体,探索廉洁教育在高校的“全覆盖”所遵循的科学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开展廉洁教育工作,进而实现长足的发展和持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蓉英.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209-211.

[2]刘天目,李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9):47-50.

[3]王建斌,刘楠.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路径初探[J].教育观察,2020,9(37):16-18.

[4]徐幼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廉政廉洁教育研究——以H大学为例[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38(2):70-74.

[5]谷亚楠.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42-43.

[6]杨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2):139-144.

[7]彭徐,唐林,李荐,等.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廉洁教育现场实践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1,38(4):101-106.

[8]吴成国,陈怡帆.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制度化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5):84-86.

[9]王小元,乐晨.中央苏区腐败问题的表现、危害及根源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9,40(4):16-20.

[10]付雅男.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11]王小元,李胜男.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39(2):81-85.

[12]许国彬.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20-23.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新时代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