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竹枝词集》补遗
2021-12-28管新福
管新福
摘 要:2019年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编辑出版的《贵州竹枝词集》,是目前为止收录贵州竹枝词最为全面的文献,但亦有诸多漏收之作。近来笔者从晚近地方志和报刊文献史料中检得四位作者以贵州为描写对象的竹枝词四十六首,可进一步补充《贵州竹枝词集》的收目,以资竹枝词研究时的文献考用。
关键词:《贵州竹枝词集》 白泥竹枝词 贵阳杂诗 黔苗竹枝词 黔中竹枝词 补遗
中图分类号:I207.22;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1)04-125-130
对贵州题材竹枝词的搜罗整理,历来是竹枝词研究领域的重要关注点。贵州是我国几个少数民族高度聚集的省份之一,拥有异常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加之地理位置与竹枝词的发祥地巴渝毗邻,为竹枝词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环境。因此,不管是客居黔地的官员或商贩,抑或是世代居住在贵州的汉族文人,都会将描写笔触伸向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其特异风习,于是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黔地题材竹枝词。但学界对贵州题材竹枝词的专门辑录较晚,1997年潘超等编的《中华竹枝词·贵州卷》1录载了十七位作者所作竹枝词四百零五首,开贵州竹枝词辑录的先河,但仅收入少量知名作品;2007年丘良任等出版的《中华竹枝词全编·贵州卷》2大幅拓展,共收六十六位作者的竹枝词一千二百八十三首,增量两倍之多,但仍有不少漏收之作;2019年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编成《贵州竹枝词集》3出版,共收一百一十九位作者所创竹枝词一千九百零四首,是目前为止收录贵州题材竹枝词最为全面的文献。但由于竹枝词散见于各种手抄本、民间藏书、近现代报刊文献、文人专集别集等各类文献中,造成全面搜罗之不易,故所有辑录本都只能尽量收全,而不能网罗殆尽。《贵州竹枝词集》出版后,提供了研究贵州民风民俗的诸多阐释材料,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向德俊在《贵州竹枝词补遗及其文献价值述略》4一文中辑录了莫友芝、贝青乔、张澍等八位作者的四十二首描写黔地概貌的竹枝词,不啻为《贵州竹枝词集》的有益补缺。近年来,随着文献数据检索的便利,笔者发现民国时期一些竹枝词收于地方志和登于报刊杂志上,共检得四十六首,目前文献鲜有涉及,兹录于下,以资学界研究贵州竹枝词时考用。
一、詹官《白泥竹枝词》5四首
清末民初毛肇显纂《馀庆县志》收有描写馀庆县境内白泥塘的竹枝词四首,作者詹官,馀庆知县,岭南人。这四首竹枝词置于清代馀庆著名县令蒋深《折塘歌六首》之后。据民国《贵州通志·宦迹志》引清阮元修,陈昌齐、刘彬华等纂《广东通志》,詹官字焕宾,广东香山人。乾隆庚辰(1760)举人,由大挑知县,改发贵州,历署青溪、施秉二县,广顺、镇宁、开州三州,均有政声。后补馀庆知县,值岁荒,设法赈恤,存活甚众。创他山书院,宏奖士类。严缉奸匪,良善以安。宦黔十馀年,归里,贫如寒士。詹官《白泥竹枝词》四首内容如下:
(一)
西关过后又中街,尺咫牛场傍水涯。三六九期周复始,匆匆踏破旧麻鞋。
(二)
铜钗布服淡无华,妇女村妆俭可嘉。戚里自来相见惯,招邀只为煮油茶。俗以芝麻和清油采茶叶炒细研成末,煮水烹调,名曰油茶款客,以此为敬。
(三)
家家茅屋曳青帘,款客休言味不兼。自是膏粱汤最美,任伊醉倒价仍廉。
(四)
金鼓迎神响若雷,远村未至近村催。花衫窄袖诸苗女,笑指龙旗逐队来。俗每逢九月赛五显,远近悉至,神舆用两巨木,长数丈,数十人扛之而行,旋转跳跃,以为神人之乐。
詹官这四首竹枝词主要描写了馀庆民间喝煮“油茶”的习惯和农历九月迎神的习俗,具有民俗学的认知功能。馀庆县和今天黔东南的黄平县、施秉县等苗族聚居区接壤,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中间地带,对宦黔的江南文人而言,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江南在文化、民俗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容易诱发江南文人的想象表达和新奇书写。这些书写有时候是好,有时候是坏,有时候是真,有时候是假,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江南文人看待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习性时的矛盾心态,有猎奇、欣赏,有鄙夷、同情。这种心态代表着当时江南文人对黔中大地的集体想象。
二、阮崇德《贵阳杂诗》1五首
《贵阳杂诗》是阮崇德2因感佩洪亮吉(1746—1809)督学贵州的作為和贡献而作。洪亮吉乃江苏阳湖人,字君直,别号北江,经学家、文学家,毗陵七子之一,著述颇丰,后人编成《洪北江全集》八十四册行世。洪氏乾隆五十七年奉命督学贵州,被黔地偏远的地貌和落后的教育所震动,任内为贵州各府书院购置经、史、《通典》《文选》等书籍用于教学,提高了贵州的教育水平,故阮崇德对洪氏有“终日坐堂皇试士,评骘甲乙,弊绝风清。试各府,拔高等生,调入贵阳书院肄业。岁捐俸金,助膏火,购经史子集诸有用之书,俾资诵习”3的高评。阮崇德《贵阳杂诗》八首存五,兹录于下:
(一)
南明春色上城头,啼鸟声声杜若洲。偶向绿杨深处立,一堤烟雨酒家楼。南明湖
(二)
螺峰亭草碧于云,寒食城东笑语闻。笋蕨盘飧蚕豆盏,几家儿女上春坟。扶风山
(三)
南岳山高山径斜,山下参差十万家。游客年年到山寺,满山红遍刺梨花。南岳山
(四)
越人铜柱汉山河,铁柱牂牁见伏波。今日虹桥流水畔,古祠烟树夕阳多。鄂文端祠
(五)
一曲溪亭别梦遥,十年征客易魂销。贵阳古驿头桥路,红叶萧萧酒一瓢。头桥驿亭
《贵州竹枝词集》收有洪亮吉《贵阳元夕灯词》十首,洪氏于乾隆五十七年(1795)冬抵筑,该诗是他在贵阳过完第一个春节后的元宵所作,诗歌描写了贵阳元宵灯会的盛况,对黔地民风民俗进行艺术化的书写。而阮氏《贵阳杂诗》也是描摹贵阳周边景致和民间清明前后的食俗,如食用蕨菜、满山刺梨等贵州特色,有竹枝词的基调,和洪诗风格接近,二者可对照来读。
三、王锡晋(仲番)《黔苗竹枝词》1十七首
与本土作者相比,客居或宦游贵州的作者所作竹枝词也不少。王锡晋(仲番)《黔苗竹枝词》就是代表之一,一共三十二首,《国闻周报》卷首的刊载说明云:“王君仲番,随其先人宦游黔省,黔苗疆也,往来其间,山川风土,悉其梗概,为竹枝词三十二章,以纪其事,特为录出,公之于世。”2而《贵州竹枝词集》仅收有十五首,遗收十七首,每一首前面都有题解,现将其补录如下:
(一)倮
在大定府属,本卢鹿而讹,其姓有九,分黑白二种,黑者为大姓,蜀汉有济火,从武侯征蛮有功,封罗甸国王,即其远祖。其部长曰更苴,次则慕魁黑乍,职守文字,略同汉俗,性剽悍,为诸苗最。谚曰“水西罗鬼,击头掉尾”,言相应之速也。
九姓乌蛮短角齐,慕魁黑乍走征鼙。环营头尾休轻击,罗鬼传闻驻水西。
(二)西 苗
在贵阳府属,十月西成,合众于野。老翁善歌者执琵琶于前,男女青衣彩带吹笙。蹈舞随之,名曰祭白虎。
蛮靴乌笠走西东,白虎迎神报岁功。四尺铜弦双鬓雪,痴聋休笑阿家翁。
(三)狗耳龙家
在安顺大定间,男女结发,若狗耳状。立春日,植木于野,谓之鬼竿。未婚男女,剪衣换带,跳跃私奔。
狗耳了鬟马镫冠,竹楼深锁瘴云寒。侬心自绾同心结,莫向东风问鬼竿。
(四)硐葸苗
在古州,居大寨曰爷头。居小寨曰硐葸,善舟楫,听爷头呼唤,小有伤犯,爷头必罄其产。
团团布伞刷青油,硐竹篙竿燕尾舟。六十五司风浪险,累侬呼唤是爷头。
(五)僰 人
在普安州,男女皆衣褐,性喜佛,常诵经咒。
放下屠刀噩梦醒,木鱼敲处石门扃。同心合掌慈云下,口诵莲花般若经。
(六)平伐苗
在贵定,用乌头煮箭镞,腰弯弓,猎山涧中,祭享屠狗。雍正间,提督哈公元生征苗,用为向导,颇著战功。
乌头煮箭铁为弓,沙豆关头说战功。自古人才须驾驭,何曾屠狗不英雄。
(七)九股苗
在兴隆卫凯里司,身披铁甲,用铁皮裹身,携药弩,名曰偏架,三人共张一弓,矢无不贯,常于深山捕虎。
巉巉冰雪树根枯,猎火蛮云纵鬼狐。九子流星偏架利,暗飞铃索贯于菟。
(八)八番苗
在定番州,刳木作臼,名曰碓塘,仲春宴会,击长腰鼓为欢。
稏连村晚稼忙,大田鳞次稻云黄。秋风打叠长腰鼓,早向山桥筑碓塘。
(九)蔡 家
在贵筑、平远等处,夫死以妇为殉。
黄鹄歌残紫玉愁,他生连理此生休。南山有鸟高飞去,漫鼓琴心问白头。
(十)箐 苗
居倚山箐,青苗类也,男勤耕凿,女子衣服,皆能自织。
怪鸟呼人瘴雨间,密林深箐路回环。穿梭笼竹裁云布,抉石僮刀种火山。
(十一)东 苗
在贵筑、广顺等处,男女皆着半臂,仲春屠牛陈馔,延巫师祭神。
连山石角走嶙峋,云锦裁成半臂新。篝火野塘春祭散,漫将铜鼓赛江神。
(十二)傜 人
本粤西苗种,自雍正年间,迁居贵定、清平等处。居无定地,喜傍溪水,沿寨行医,祀神曰槃瓠,藏书曰榜簿,鸟篆鱼文,义不可解,风俗谨厚,道不拾遗。
图书榜簿久模糊,鸟篆鱼文事刻模。挂起傜灯春社静,药街云管祀糢瓠。
(十三)女 官
即倮正妻,称之曰耐德。首戴银丝花,拖长裙二十六幅。
锦伞呼云驿路开,珠幢油幕镇徘徊。长裙百折银花缀,骏马娇驮耐德来。
(十四)克猛牯牛苗
在安顺之金筑司,择悬崖凿硐而居,高百仞,构竹梯上下。耕不用牛,以铁锄代犁,亲死不哭,次年闻杜鹃声,始哀曰:鸟犹岁至,亲死不复来矣。坟前架屋数椽,置木主其中,曰家亲殿。
毛把锄犁代犊耕,悬崖千仞竹梯横。新坟夜扫家亲殿,肠断年年杜宇声。
(十五)水 仡
散处州县,祀鬼用草龙插五色旗,郊外祀之,居丧七日,延巫歌舞,谓之送七。
老巫槐笏玉腰圍,载酒人家送七归。乱卷鬼旗春社散,莫龙环咒白鸡飞。
(十六)八寨苗
在都匀府,女子于旷野构竹楼,名曰马郎房。男女以芦笙为约,相聚欢谑。
溪山稠叠蔼春阳,花布裁云巧样妆。一曲芦笙人不见,绿杨深锁马郎房。
(十七)紫姜苗
在黄平、清平等处,多入行伍,读书,不知为苗也。
金汁河边春柳长,勋名铁柱表蛮疆。摇笙歌舞升平世,不独训苗是姜姜。
以上十七首竹枝词是对《贵州竹枝词集》漏收王锡晋《黔苗竹枝词》的补遗,以供再版或修订时采用。
对于竹枝词的内涵,唐圭璋先生指出,其“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非仅诗境得以开拓,且保存丰富之社会史料。”1诗歌语言高度浓缩,但承载的信息量大。通观王锡晋三十二首《黔苗竹枝词》,属于中等数量规模的组诗,但其所涉地域广泛,几乎涉及了贵州全境,是对贵州风土人情、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族性的生动描摹,从“以诗证史”角度观之,不啻是认知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范式、生活方式的重要文献资料,其审美价值和文献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四、载言《黔中竹枝词·农村即事》1二十首
《黔中竹枝词》为署名载言的作者所撰,真名不详。从诗作内容来看,作者应该是经常深入民间、深谙农事之人。全诗描写了一幅旧时代民生维艰的图景,从中可见出黔中农村的旧时镜像,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
(一)
未识天光曙也无,几番牛角叫呜呜。披衣亟起开牛圈,屙屎声声连唤呼。农家重肥料,每放牛必呼屙屎,农亦听令。
(二)
扣衣无暇敞胸怀,带束其腰足曳鞋。脸未洗时发未栉,纷纷男妇水挑来。
(三)
嫩绿无妨陟彼冈,呼僮割草趁朝阳。一蓑煙雨半镰月,肥料家家预备忙。
(四)
淋漓臭汗滴田禾,当午阳光直射多。恰好山妻来搕饷,昂头食罢且高歌。
(五)
火镰夹子钢炼成,白石敲光火迸生。莫谓唼烟关细故,燧人遗制看分明。
(六)
阿妇栏边才喂猪,又听祝祝把鸡呼。休嫌逼业锥刀逐,养老还兼蓄幼孤。
(七)
打稻刚才喘息归,红边军帽扣柴扉。正粮未解商采买,俗称背手曰采买。老土一驼孝敬微。
(八)
昔日农场变匪窝,种成庄稼不收多。报官打匪浑闲事,兵去匪来唤奈何。
(九)
多谢官兵打匪劳,匪徒复到把房烧。从今不敢再言匪,敢乞先生留破窑。俗称匪曰先生,呼房曰破窑。
(十)
顺贼原来暂保家,兵来通贼罪名加。贼诚不愿愿兵否,兵贼贼兵孰较嘉。
(十一)
数日无粮腹正空,升粮换得卖鸡公。朝饔获饱夕仍饥,徒羡邻家有米舂。
(十二)
无端米粟贵于珠,八口嗷嗷庚癸呼。记得去年上仓日,粜将强半纳官租。
(十三)
田里新禾议卖花,未能解款欲搬家。敝亲昨日才归里,为说邻封款更加。
(十四)
两儿病疟卧床头,包谷吃新贻此忧。欲请大夫来诊脉,诊金何处可商筹。
(十五)
急如星火正敲门,昨夜区丁传令文。打稻虽忙权靠后,军粮只限月初旬。
(十六)
邻家阿大未曾归,翁媪伤心泪满衣。今早有人来报信,传言半路被拉肥。俗呼匪绑人曰拉肥猪。
(十七)
昨宵匪劫更烧房,一片荒焦瓦砾场。忽有红边军帽到,传言火速解兵粮。
(十八)
为富不仁重利贪,邻村放谷大加三。忍饥出视山原遍,包谷才红豆未蓝。
(十九)
农夫凭藉一条牛,性命全家在里头。为买食粮偏卖却,临歧不禁泪长流。
(二十)
莫笑侬为无病呼,吟成一幅难民图。行将共作沟中瘠,到此还分贵贱无。
该诗写于民国滇军据黔时期,和詹官、王锡晋等仕黔文人所作相比,诗作的艺术成就相对差一些。但竹枝词大多描写山野民俗和市井生活,风格并不以典雅为要,作为民国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生活真实描摹的文献,《黔中竹枝词·农村即事》展示了民国时期贵州的历史风貌,贵州大地的农村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兵荒马乱的时代特征,还是颇有认识价值的。
以上所补四十六首竹枝词,就诗本身而言,由于作者文化素养的差异,其艺术成色也参差不齐。但竹枝词本身并不以文学性见长,而以通俗性、大众性名世,主要作用在其“证史”价值。就地域层面的描写而言,呈现了贵州交通闭塞、大山阻断了对外交流,自然环境恶劣,民生多艰的境况;从文化层面来看,主要展现了黔地民族文化的拙稚性、朴实性、原生性、他者性、比照性等;就风俗层面来说,主要渲染少数民族原始而特异的婚俗以及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但不管这些竹枝词是夸饰还是写实,作者是实证还是旁听,都是人们认识贵州、了解贵州最为鲜活的历史资料,值得认真梳理和辑录。
笔者在《历代竹枝词中的贵州形象》一文中曾说:“以贵州为书写对象的竹枝词,大多为客宦贵州的外省籍人士所撰,它们展现了贵州层峦叠嶂,云生雾起的独特地理空间……以写实笔触强调贵州地理位置的偏远和民众生存的艰辛;亦以浪漫夸张手法活现了少数民族风情尤其是婚姻习俗、饮食文化的独特等等,内容包罗广泛,囊括古今。”1本文所辑遗的四十六首以贵州为描写对象的竹枝词,希望能为学界研究贵州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提供些许助益。
责任编辑:王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