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酒经考述

2021-12-28王永波刘浪

贵州文史丛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酿酒

王永波 刘浪

摘 要:酒经是伴随着酿酒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文献,主要包括记述各种酿酒工艺与分类,是对古代酿酒技术的科学概括。此外还有一部分酒经收录历代的酒史、酒典、酒事、酒器等,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具体呈现。唐宋时期的制酒业较为发达,人工制曲与酿造技术在理论和工艺上都有极大的突破,因而产生的酒经最多,也具有代表性。这些酒经除了极个别外,大都收录在元末陶宗仪编《说郛》卷九十四中。唐宋时期酒经的作者大都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如唐代的王绩、皇甫松,宋代的田锡、苏轼、范成大、窦苹等,因而在文字叙述上具有文学性,增加了可读性。同时,这些酒经又是当时酿酒技艺的真实反映,对研究中国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唐宋 酒经 酿酒 考述

中图分类号:G256;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1)04-07-17

中国酿酒技术历史悠久,与之同步的是各类记述各个时期酿酒技艺专书的出现,俗称为酒经。这些著述是对古代酿酒技术的科学概括。例如东汉贾逵撰写的《酒令》,郭芝撰写的《九酝酒法》,以及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等,记录了四十多种酒的制作方法,在当时酿酒行业具有指导意义。唐宋时期的制酒业在前代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与创新,人工制曲与酿造技术在理论和工艺上都有极大的突破。初唐欧阳询、令狐德棻奉诏编撰《艺文类聚》一百卷,其中卷七十二食物部酒类收录唐之前大量的酒典、酒经、酒事。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太平御览》一千卷,其中卷八百四十三到卷八百六十七饮食部,收录唐之前和唐代的酒典、酒经、酒事。这说明唐宋时期官方有意识地在保存相关酒史资料,虽为零篇断简,但也弥足珍贵。

除了《艺文类聚》与《太平御览》中记载的酒史资料外,唐宋时期个人有关酒经的著述也非常多,根据各种公私书目統计约有二十多种,这是中国酿酒史上珍贵的酒史文献,兹据相关文献,对这些酒经予以考述,以供参考。

唐代撰写酒经最早的人是初唐诗人王绩。王绩(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县人。生平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又作《醉乡记》,仅在刘伶《酒德颂》之后。《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一《王绩传》:“自是太乐丞为清职。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李淳风曰:‘君,酒家南、董也。’所居东南有盘石,立杜康祠祭之,尊为师,以革配。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1这里所说的“追述革酒法为经”,是指王绩以太乐署令焦革家酿酒法来酿酒。吕才《王无功文集序》:“君后追述焦革酒法,为《酒经》一卷,术甚精悉。兼采杜康、仪狄已来善为酒人,为《酒谱》一卷。”2太乐署令焦革善酿酒,王绩将焦革酿酒之法写成《酒经》一卷,后来又采纳杜康、仪狄所传酿酒技艺,撰写成《酒谱》一卷。现存三卷本、五卷本《王无功文集》均无王绩所撰《酒经》《酒谱》。衢本《郡斋读书志》卷十二著录“《续酒谱》十卷,右唐郑遨云叟撰。纂辑古今酒事,以续王绩之书。”3郑遨《续酒谱》十卷不见《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以及《崇文总目》著录,明代焦竑编《国史经籍志》卷三著录有郑遨《续酒谱》十卷,可能是从《郡斋读书志》中钞录。

汝阳王李琎善饮,开元年间在长安与杜甫、李白、贺知章等为诗酒之交,杜甫有《饮中八仙歌》,《八哀诗》其四《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以及《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三首诗纪事。李琎也是一位酿酒师,撰有两种酒经著述。元人韦孟《酒乘》一书开篇即为:“周公作《酒诰》一篇,卫武公作《宾筵诗》一章,汝阳王琎《甘露经》又《酒谱》一卷,……王绩《酒经》又《酒谱》二卷。”4宛委山堂重编本《说郛》卷九十四目录著录刘炫《酒孝经》、李琎《甘露经》,下注阙。北宋陶谷《清异录》卷下酒浆类依次收录《太平君子》《天禄大夫》《鱼儿酒》《含春王》《天公匙》《甘露经》《玉浮梁》等,其中《甘露经》下云:“汝阳王琎家有酒法,号《甘露经》,四方风俗,诸家材料,莫不备具。”5由此可知,李琎所著《甘露经》在北宋初期尚存,至迟在明末佚失,陶宗仪编《说郛》时即注明阙。

刘炫著《酒孝经》一书在宋人编纂的两种目录中均有记载。《新唐书》卷六十五《艺文志三》小说类著录“刘炫《酒孝经》一卷”,郑樵《通志·艺文略》第四食货类之酒类著录专书八部,分别是“《酒孝经》,一卷。刘炫撰。《贞元饮略》,三卷。《醉乡日月》,三卷。皇甫松撰。《醉乡小略》,五卷。胡节还撰。《令圃芝兰集》,一卷。阳曾龟撰。《酒录》,一卷。窦常撰。《小酒令》,一卷。《庭萱谱》,一卷。同尘先生修饮酒令谱,谓之《庭萱》。”6元代韦孟《酒乘》著录“刘炫《酒孝经》《贞元饮略》三卷”,明代袁宏道于万历年间撰著的《觞政》“十之掌故”曰:“凡《六经》《语》《孟》所言饮式,皆酒经也。其下则汝阳王《甘露经》《酒谱》、王绩《酒经》、刘炫《酒孝经》《贞元饮略》、窦子野《酒谱》、朱翼中《酒经》、李保绩《北山酒经》、胡氏《醉乡小略》、皇甫崧《醉乡日月》、侯白《酒律》诸饮流所著记传赋诵等为内典。”7从上述材料中可知,在宋代的目录中仅承认刘炫撰《酒孝经》,《贞元饮略》则不著作者名,元明时期把二书归于刘炫名下。《宋史》卷二百零六《艺文志》第一百五十九著录“窦常《正元饮略》三卷”,盖避讳故也。陶宗仪《说郛》卷九十四目录著录《贞元饮略》,下注“窦常,阙”。《贞元饮略》三卷从书名来看应该是酒令类著作,它的作者究竟是刘炫还是窦常,这里略作辨证。

除《宋史·艺文志》著录窦常《正元饮略》三卷外,《通志·艺文略》也著录窦常《酒录》一卷,《酒乘》著录“窦子野《酒谱》一卷,又《酒录》一卷”,《说郛》卷九十四目录著录窦革《酒谱》,这几个窦姓人物是否著录有混?窦常实有其人,《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五有《窦常传》,大历十四(779)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798)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元和初年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后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元和八年(813)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从窦常的生平事迹可知他的活动范围主要是中唐代宗、德宗、宪宗年间,在年代上与《贞元饮略》相符合。刘炫(约546—约613),字光伯,河间景城人。隋代开皇年间曾奉敕修史,后与诸儒修定五礼,授旅骑尉,旋任太学博士,卒于隋末。刘炫是隋代著名的经学家,曾编纂《尚书述义》等书,如果《贞元饮略》书名中的“贞元”是指年代的话,那它的作者是窦常的可能性较大。刘炫是经学家,他著《酒孝经》一书合情合理,窦常生活在中唐时期,他著《贞元饮略》存在着合理性。窦常除了《贞元饮略》外,尚著有《酒录》一卷,皆佚失。

元人韦孟《酒乘》所述“窦子野《酒谱》一卷”与明人陶宗仪《说郛》目录所列“窦革《酒谱》”是否为同一人?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第一章开篇举例唐代酒令专著,即有窦子野《酒谱》和《酒录》二种,并谓“这些作品都是一代酒令繁荣局面的见证”1。其实窦子野并非唐人,他是生活在北宋时期的士人。北宋诗人刘跂有一首七律《次窦子野韵》:“不辞身热野田风,水引膏环入眼中。曲米顾公多乐事,锄犁怜我有深功。博闻可但百间屋,爱客未嫌三斗葱。天麦毒人安敢献,莫令堂上一尊空。”2刘跂字斯立,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释褐亳州教授。哲宗元祐初移曹州教授。后历雄州防御推官,知彭泽、管城、蕲水县。绍圣初因其父入党籍,牵连免官。徽宗立始复官,卒于政和末。事迹见《宋史》卷三百四十《刘挚传》。由刘跂诗可知窦子野是生活在同时代的人物。《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一十五著录《酒谱》一卷,提要曰:“宋窦苹撰。苹字子野,汶上人。晁公武《读书志》载苹有《新唐书音训》四卷,在吴缜、孙甫之前,当为仁宗时人,公武称其学问精博,盖亦好古之士。别本有刻作窦革者,然详其名字,乃有取于《鹿鸣》之诗,作苹字者是也。”3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酒谱》一卷,汶上窦苹叔野撰,其人即著《唐书音训》者。”4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一十八《经籍考》:“《酒谱》一卷,陈氏曰汶上窦苹子野撰,即著《唐书音训》者。”5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所藏两种卢文昭校改本《直斋书录解题》均作“子野”,可见《酒谱》一卷作者为窦子野无疑。窦苹字子野,撰著《酒谱》一卷,《唐书音训》四卷。衢本《郡斋读书志》卷七:“《唐书音训》四卷,右皇朝窦苹撰。《新书》多奇字,观者必资训释。苹问学精博,发挥良多,而其书时有攻苹者,不知何人附益之也。苹,元丰中为详断官。相州狱起,坐议法不一,下吏。”6窦苹所著之书在刊刻时,时有误作窦革者,如元刊《经籍考》卷二十七著录《唐书音训》作者即为窦革,宛委山堂本《说郛》卷九十四收录《酒谱》,即误作为窦革,错误原因可能是苹、革二字形近易混淆所致。

《酒乘》还著录“胡节还《醉乡小略》五卷,《白酒方》一卷,胡氏《醉乡小略》一卷”。胡节还是唐代人还是宋代人,因资料匮乏无从考证,但此处著录胡节还两种卷次的《醉乡小略》,说明其书在当时颇为流行。胡氏《白酒方》一卷,与《酒乘》中记载的“宋志《酒录》一卷,又《白酒方》一卷”是否为同一书,待考。《宋史》卷二百零六《藝文志》子部所收有《醉乡小略》一卷,无《白酒方》一卷,韦孟所述不知何据。

唐代存世酒经仅一种,即皇甫松《醉乡日月》三卷。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人,为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志三》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三卷。皇甫松在《醉乡日月序》中说:“昔窦常为《酒律》,与今饮酒不同,盖止迟筹,寻弃于世。余会昌五年春,尝因醉罢,戏纂当今饮酒者之格,寻而亡之。是冬闲暇,追以再就,名曰《醉乡日月》,勒成一家,施于好事,凡上中下三卷。”1序中自称为会昌五年春某日酒后戏作,录当时饮酒者之格及酒令、酒事风俗等,并藉以寄寓与世乖违之情。全书三卷三十篇,今存十二篇,佚缺十八篇,其中《为实》《为主》《逃席》三篇仅二十多字,可能也是残篇。开篇《饮论》为综论,较为详细,其曰:“凡酒以色清味重而饴为圣,色如金而味醇且苦者为贤,色黑酸醨者为愚。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以家醪黍觞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醪灰觞醉人者为小人。夫不欢之候有九:主人吝,一也;宾轻主,二也;铺陈杂而不叙,三也;乐生而妓娇,四也;数易令,五也;骋牛饮,六也;迭诙谐,七也;互相熟,八也;欢骰子,九也。欢之征有十三:得其时,一也;宾主久间,二也;酒淳而主严,三也;非觥盂而不讴,虽觥盂而累不讴者,四也;不能令有耻,五也;方饮不重膳,六也;不动筵,七也;录事貌毅而法峻,八也;明府不受请谒,九也;废卖律,十也;废替律,十一也;不恃酒,十二也;使勿欢勿暴,十三也;审此九候,十三征以为术者,饮之王道也。其欢乐者,饮之霸道也。”作者在这里以酒喻人,以酒品喻人品,把酒的颜色不同分为圣人、贤人、愚人,又将喝酒比喻为待人之道,主人分为君子、中人和小人。还没有正式进入酒局之时,已经将酒品与人品合二为一,为酒席热烈气氛中的忧欢设下伏笔。喝酒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酒宴中宾主融洽欢乐,即所谓“其欢乐者,饮之霸道也”,如此才能达到喝酒尽兴的目的。喝酒当然要讲规矩,正如《为主》篇中所说:“主前定则不繁,宾前定则不乱,乐前定则必畅,酒前定则必严,时然后欢,人乃不厌。”酒席中少不了司号者与发令者,《明府》《律录事》《觥录事》三篇就比较详细描述酒宴中最为闹热的三种人。三人的分工很明确,“每一明府,管骰子一双,酒钓一只,此皆律录事分配之承命者,法不得拒”。“夫律录事者,须有饮材。饮材有三,谓善令、知音、大户也”。“觥录事宜以刚毅木讷之士为之”。为了保证宴席能在高潮起伏中持续进行,这些人的主导和各司其职是非常重要的。宴席中的高潮是酒令和划拳,《骰子令》篇:“大凡初筵,皆先用骰子,盖欲微酣,然后迤逦入令。”《说郛》本《醉乡日月》仅此一句,不足以了解当时的状况。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六《唐人酒令》:“予案皇甫松所著《醉乡日月》三卷,载骰子令云:聚十只骰子齐掷,自出手六人,依采饮焉。堂印,本采人劝合席,碧油,劝掷外三人。骰子聚于一处,谓之酒星,依采聚散。骰子令中,改易不过三章,次改鞍马令,不过一章。又有旗幡令、闪擪令、抛打令。今人不复晓其法矣,唯优伶家,犹用手打令以为戏云。”2可以补《说郛》本之阙。《手势》篇描写喝酒划拳绘声绘色:“大凡放令,欲端其颈,如一枝之孤柏,其神如万里长江。扬其膺如猛虎蹲踞,运其眸如烈日飞动,差其指如鸾欲翔舞,柔其腕如龙欲蜿蜒,旋其盏如羊角高风,飞其袂如鱼跃大浪。然后可以畋渔风月,缯缴笙竽。”与《手势》相连的还有《招手令》,其曰:“亚其虎膺谓手掌,曲其松根谓指节,以蹲鹗间虎膺之下。蹲鹗,大指也。以钩戟差玉柱之旁。钩戟,头指;玉柱,中指也。潜虬阔玉柱三分。潜虬,无名指也。奇兵阔潜虬一寸。井底平旦出之,破瓶,冰已结矣。”此外,《醉乡日月》中还有《改令》《令误》《旗幡令》《下次据令》《上酒令》《小酒令》等篇,惜已佚失,从这些篇目中可以窥知晚唐时期酒筵划拳风气之盛。

宋代酒经流传至今的约有十馀种,保存得相对完整,在内容上更多的是记载如何酿酒、各种酒名及其特点,有利于今人了解宋代造酒史的原貌。现存宋代最早的酒经当为北宋田锡所著《曲本草》一卷。田锡(940—1004),嘉州洪雅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著有《咸平集》五十卷,《宋史》卷二百九十三有传。《曲本草》一卷主要记述五代、宋初时期各种药酒的原料、作法及功能,共收录各地药酒十五种。这些药酒分别为广西蛇酒、江西麻姑酒、淮安菉豆酒、南京瓶酒、山东秋露白、苏州小瓶酒、处州金盆露、东阳酒、暹罗酒、枸杞酒、菊花酒、葡萄酒、桑椹酒、狗肉酒、豆淋酒。中国古代药酒起源较早,最早记载药酒方及制作技术的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中的《养生方》和《杂疗方》记载有疗效的药酒方三十五个。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三十卷记录药酒方八十多个,宋太宗下旨编纂《太平圣惠方》一百卷,收录了大量的药酒配方及制作方法。宋代以曲制酒的技术比较成熟,当时已经能用农作物如蓼汁、姜汁、绿豆、葱、川乌、红豆等制曲,两者相结合出现大量的用本朝制曲酿造的药酒,如《江西麻姑酒》:“以泉得名。今其泉亦少,其曲乃群药所造。浙江等处亦造此酒,不入水者味胜麻姑,以其米好也。然皆用百药曲,均不足尚。”《东阳酒》:“其水最佳,称之重于他,其酒自古擅名事。《事林广记》所载酿法,曲亦入药。今则绝无,惟用麸曲蓼汁拌造,假其辛辣之力,蓼性解毒亦无甚碍。俗人因其水好,竞造薄酒,味虽少酸,一种清香远达,入门就闻,虽邻邑所造,俱不然也。好事者清水和麸曲造曲米,多水少造酒,其味辛而不厉,美而不甜,色复金黄莹彻,天香风味奇绝,饮醉并不头痛口干,此皆水土之美故也。”江西、浙江兩地用米、蓼汁、麸曲与清水制曲。淮安则用绿豆制曲,处州用生姜汁制曲,说明宋代南方用农作物制曲生产药酒。此外,田锡在《曲本草》中还记载当时用枸杞、菊花、葡萄、桑椹、豆淋等健胃开脾、调解性热的药酒,反映了北宋初期制曲酿酒用材的广泛性及技术的高超,至今还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继田锡作《曲本草》一卷后,苏轼撰写《真一酒法》及《酒经》一卷。苏轼一生酷爱酒,存留有关酒的诗文约二百多首,如《饮酒说》《桂酒颂》《蜜酒歌》《酒子赋并引》《酒隐赋》《浊醪有妙理赋》等。他虽然不善饮,但善于造酒,而且乐此不疲,每到一处都选材酿酒,例如他在黄州酿“蜜酒”,在惠州酿“桂酒”“松酒”“万家春”,在儋州酿“天门冬酒”“屠苏酒”,都有诗文纪事。苏轼在黄州、惠州的酿酒技术似乎并不佳,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苏子瞻在黄州作蜜酒,不甚佳,饮者辄暴下,蜜水腐败者尔。尝一试之,后不复作。在惠州作桂酒,尝问其二子。迈、过云:“亦一试之而止,大抵气味似屠苏酒。”二子语及,亦自抚掌大笑。1

苏轼谪居岭南时自酿酒有真一酒,他似乎很喜欢,多次在诗文中记述。《真一酒并引》:

米、麦、水三一而已,此东坡先生真一酒也。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2

《真一酒歌并引》:

布算以步五星,不如仰观之捷;吹律以求中声,不如耳齐之审。铅汞以为药,策《易》以候火,不如天造之真也。是故神宅空,乐出虚,蹋踘者以气升,孰能推是类以求天造之药乎?于此有物,其名曰“真一”。远游先生方治此道,不饮不食,而饮此酒,食此药,居此堂。予亦窃其一二,故作《真一之歌》。其词曰:空中细茎插天芒,不生沮泽生陵冈。涉阅四气更六阳,森然不受螟与蝗。飞龙御月作秋凉,苍波改色屯云黄。天旋雷动玉尘香,起溲十裂照坐光。跏趺牛噍安且详,动摇天关出琼浆。壬公飞空丁女藏,三伏遇井了不尝。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俨如侍君王。湛然寂照非楚狂,终身不入无功乡。3

真一酒的具体做法,苏轼又作《真一酒法》:

岭南不禁酒,近得一酿法,乃是神授。只用白面、糯米、清水三物,谓之真一法酒。酿之成玉色,有自然香味,绝似王太驸马家碧玉香也。奇绝!奇绝!白面乃上等面,如常法起酵,作蒸饼,蒸熟后以竹篾穿挂风道中,两月后可用,每料不过五斗,只三斗尤佳,每米一斗,炊熟,急水淘过,控干,候令人捣细白曲末三两,拌匀入瓮中,使有力者以手拍实。按中为井子,上广下锐,如绰面尖底碗状,于三两曲末中预留少许,糁盖醅面,以夹幕覆之。候浆水满井中 ,以刀划破,仍更炊新饭投之,每斗投三升,令入井子中,以醅盖合。每斗入熟水两碗,更三五日,熟,可得好酒六升。其馀更取醨者四五升,俗谓之二娘子,犹可饮,日数随天气冷暖,自以意候之。天大热,减曲半两,干汞法传人不妨,此法不可传也。1

时隔不久,苏轼又写了一篇《记授真一酒法》:

予在白鹤新居,邓道士忽叩门,时已三鼓,家人尽寝,月色如霜。其后有伟人,衣桄榔叶,手携斗酒,丰神英发如吕洞宾者,曰:“子尝真一酒乎?”三人就坐,各饮数杯,击节高歌合江楼下。风振水涌,大鱼皆出。袖出一书授予,乃真一法及修养九事,其末云“九霞仙人李靖书”。既别,恍然。2

把自己酿造的真一酒还要弄个名目来历,这就有点故弄玄虚了。何为真一,在苏轼看来有两层意思,一为造酒用料简单,所谓“天造之真”“天造之药”;二为酒中含有天地阴阳妙理,所谓“稻垂麦仰阴阳足”,即稻穗下垂属阴而麦芒向上属阳,真一酒中阴阳俱全。真一酒于今失传,但从苏轼几篇真一酒诗文来看,它属于养生酒。

真正让苏轼在酒史上留名的是《酒经》一卷。《酒经》又称为《东坡酒经》,全文仅三百七十七字,是北宋酿酒史上的著名文献,对后世影响甚大。《苏轼文集》卷六十四《东坡酒经》:

南方之氓,以糯与糠,杂以卉药而为饼。嗅之香,嚼之辣,揣之枵然而轻,此饼之良者也。吾始取面而起肥之,和之以姜液,蒸之使十裂,绳穿而风戾之,愈久而益悍,此曲之精者也。米五斗以为率,而五分之,为三斗者一,为五升者四。三斗者以酿,五升者以投,三投而止,尚有五升之赢也。始酿以四两之饼,而每投以二两之曲,皆泽以少水,取足以散解而匀停也。酿者必瓮按而井泓之,三日而井溢,此吾酒之萌也。酒之始萌也,甚烈而微苦,盖三投而后平也。凡饼烈而曲和,投者必屡尝而增损之,以舌为权衡也。既溢之,三日乃投,九日三投,通十有五日而后定也。既定乃注以斗水,凡水必熟而冷者也。凡酿与投,必寒之而后下,此炎州之令也。既水五日乃篘,得二斗有半,此吾酒之正也,先篘,半日,取所谓赢者为粥,米一而水三之,揉以饼曲,凡四两,二物并也。投之糟中,熟撋而再酿之,五日压得斗有半,此吾酒之少劲者也。劲正合为四斗,又五日而饮,则合而力严而不猛也,篘绝不旋踵而粥投之,少留,则糟枯中风而酒病也。酿久者酒醇而丰,速者反是,故吾酒三十日而成也。3

苏轼在这篇《酒经》中完整地叙述了酿酒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法,包括酒曲的选定4,酿酒原料曲、水、米的比例和用量,酿和投的步骤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苏轼之所以要把米分为不同量的三份,分别蒸熟,放凉,拌曲,原因在于控制发酵,发酵太过酒易酸,需要继续投曲,加以适量的水把酒曲散开,这样就保证了酿造质量。根据发酵过程的不同变化,苏轼将制酒分为酒之萌、酒之正、酒之少劲、酒之成四个程序,关键在于要掌握投米时以舍为权衡,注意投米的间隔,即“三日乃投,九日三投,通十有五日而后定”,如此才能酿造出“严而不猛”“酒醇而丰”的优质酒。

苏轼的这篇《酒经》是用诗赋的文学形式写成的酿酒专论,全文用了十六个“也”字,增强了阅读效果,是一篇文学与科技相融合的名篇。洪迈《容斋五笔》卷八《醉翁亭记酒经》:“坡《酒经》每一‘也’字必押韵,暗寓于赋,而读之者不觉。其激昂渊妙,殊非世间笔墨所能形容,今尽载于此,以示后生辈。”在录完《酒经》全文后,洪迈又评论说:“此文如太牢八珍,咀嚼不嫌于致力,则真味愈隽永,然未易为俊快者言也。”1

跟苏轼《酒经》篇幅差不多的是林洪的《新丰酒法》,林洪是宋代著名诗人林逋七世孙,淳祐间以诗书画知名,对园林、饮食也很有研究,著有《山家清事》一卷,《山家清供》二卷。《新丰酒法》为《山家清供》中的一篇,其曰:

初用面一斗,糟醋三升,水二担,煎浆及沸,以麻油、川椒、葱白候熟。浸米一石,越三日,蒸饭熟,及以元浆煎强半,及熟去。又浸以川椒及油,候熟,注缸面,入斗许饭,及面末十斤,酵半升。暨晚,以元饭贮别缸,却以元酵、饭同下,入水一担,面二斤,熟踏覆之。暨晚,以木摆,越三日止,四五日可熟。其初馀浆又加以水浸米,每值酒熟,则取酵相接续,不必灰其曲,只磨麦和皮,用清水搜作饼,令坚如石,初无他药。仆尝从危巽斋子骖之新丰,故知其详。危君此时尝禁窃酵以所酿,以今所酿且给新以洁所酵,诱客舟以通所酿,故日而利不亏,是以知一酒政之微,危亦究心矣。昔《入丹陽道中》诗云:“乍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醉,尽日卧斜阳。”正其地也。沛中自有旧丰,马周独酌之地,乃长安效新丰也。

唐宋时期酿酒场所有两个新丰,一个位于长安临潼,王维《少年行》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即为证。一个位于镇江丹阳,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二“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即是。丹阳新丰酒天下闻名,南宋杨万里经过新丰镇时写下《暮经新丰市望远山》:“小市寒仍静,斜阳澹欲晡。偶看平野去,不是远山无。处处遮船住,家家有酒酤。朱楼临碧水,曾驻玉銮舆。”2陆游《入蜀记》卷一:“过新丰,小憩,李太白诗云:‘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又唐人诗云:‘再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皆谓此,非长安之新丰也。然长安之新丰,亦有名酒,见摩诘诗。至今居民市肆颇盛。”3杨万里诗与陆游之文证明了宋代新丰酒业、酒肆之繁荣。从林洪文中所述,酿酒中加入麻油、川椒、葱白、象皮等原料来看,他叙写的是黄酒酿造法。新丰黄酒之所以质量上乘,关键的原因在于“戒怀生粒,以全所酿;且给新屦,以洁所酿”,意思是每次酿酒不许杂以生米,酿完后要把工具清洁,注意通风保洁,这样才能做到“所酿诱客舟”,酒香诱人,故而酒客盈门。

宋代存世的酒经有不少是记录酒史、酒器、酒事之类逸闻趣事的。郑獬《觥记注》一卷专门记载从上古到唐宋时期各种名贵的酒器,并引经据典加以解释,算得上是一部中国酒器简史。郑獬字毅夫,号云谷,宁都梅江人。皇祐五年(1053)进士第一,曾任陈州通判,入京任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熙宁五年卒,有《郧溪集》三十卷,《觥记注》《幻云居诗稿》各一卷行世。《觥记注》一卷载文八十馀条,依次介绍了玛瑙瓮、琼杯、玳瑁盆、常满杯、赤玉瓮、玉杯、紫霞杯、水晶杯、文螺卮、玻璃杯、玛瑙榼、照世杯、鸾觞、青田壶、流花宝爵、车渠椀、暧玉杯、玻璃七宝杯、鸳鸯盏、鹦鹉铛、九曲杯、蓬莱盏、海山螺、舞仙螺、匏子卮、幔卷荷、金蕉叶、玉蟾儿、金凿落、不落、龙杓、香螺卮、莲子杯、注子、偏提、五位瓶、琥珀盏、药玉盏、荷叶杯、梨花盏、玉东西、金叵罗、火鸡卯杯、大虾头杯、蟹杯、棕杯、龟同鹤顶杯酒船、玉缸、双凫杯、金莲杯、白玉莲花杯、鞋杯、神通盏、了事盘、小海瓯、抵鹊杯、鱼英酒等百馀种古代酒器,是中国古代酒文化发展的真实反映。从内容上看,《觥记注》文字虽简略,但叙述有趣,多交代酒器的来历和容量,如:

南昌国献敬宗玳瑁盆。周穆王时,西域献常满杯。秦始皇赤玉瓮。汉文帝时,方士新坦衍献玉杯。唐时,高丽国献紫霞杯。渤海柃瘿盂。罽宾国献水晶杯。波祗国文螺卮。唐武德二年,西域献玻瓈杯。

这些有名的酒器往往都是邻邦贡献的,尤其是比较珍贵的水晶、玻璃材质的酒器。在容量描写上,主要是用升和斗来标注酒器,如:

爵者,容一升,周曰爵。觚者,乡饮酒之爵也,受二升。角者,以角为之,受四升。觯者,适也,当适可也,所以节饮。金屈卮如菜碗,而有手把子。觥者,受五升。《毛诗》注七升,罚不敬也。兕觥,以兕牛角为之。斚者,画禾稼之象,于上受六升,商曰斚。斗者,取象于北斗,受十升。卤者,中尊也,受五斗。彛者,上尊也,受三斗。罂者,下尊也,受六斗。甒者,纣臣昆吾作瓦器也,受五斗。罍者,象云雷,施不穷也,受一石。金罍,容一斛。山罍,夏尊也。

通过这些描述,对古代的酒器的作用和容量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了加强读者对酒器的认识,作者还在书中引用唐宋文人的诗句来形容,如引用李白、李适之、白居易等人的诗句,诗歌描写与酒器对比,有利于加深对酒器的认识。至于对酒器的工艺与用法的叙述,文字更显简练,如“蟹杯,以金银为之。饮不得其法,则双螯钳其唇,必尽乃脱,其制甚巧”。“南海出龟同鹤顶杯酒船,以金银为之。内藏风帆十副,酒满一分则一帆举,饮干一分则一帆落。真鬼工也”。可见历代能工巧匠们制作酒器的精湛技艺和巧妙构思。

张能臣《酒名记》一卷则是记载宋代宫廷上下及民间所酿美酒之名的专书。张能臣事迹不详,根据书中内容大致可以推断为生活于北宋末年。《酒名记》全书二十一条,先从京城开封写起,逐渐外延及各地,挑选代表性的各地名酒。如“后妃家”条谓:“高太皇,香泉。向太后,天醇。张温成皇后,醽醁。朱太妃,琼酥。刘明达皇后,瑶池。郑皇后,坤仪。曹太后,瀛玉。”“宰相”条谓:“蔡太师,庆会。王太傅,膏露。何太宰,亲贤。”先列具体的历史人物,再列所造之酒名,一人一酒。下列三京1、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东西、三州、荆南湖北、福建、广南、京东、京西、河外诸地各州府所产名酒。例如“三州”条:“成都府,忠臣堂,又玉髓,又锦江春,又浣花堂。梓州,琼波,又竹叶淸。剑州,东溪。汉州,帘泉。合州,金波,又长春。渠州,葡萄。果州,香桂,又银液。阆州,仙醇。峡州,重麋,至喜泉。夔州,法醹,又法酝。”可见宋代成都府所产名酒有忠臣堂、玉髓、锦江春、浣花堂这四种。书中“市店”条专记开封城内各酒楼所产酒名,具体有“丰乐楼,眉寿,又和旨。忻乐楼,仙醪。和乐楼,琼浆。遇仙楼,玉液、玉楼、玉酝。铁薛楼,瑶醽。仁和楼,琼浆。高阳店,流霞、清风、玉髓。会仙楼,玉醑。八仙楼,仙醪。时楼,碧光。班楼,琼波。潘楼,琼液。千春楼,仙醇。中山园子店,千日春。银王店,延寿。蛮王园子正店,玉浆。朱宅园子正店,瑶光。邵宅园子正店,法清、大桶。张宅园子正店,仙醁。方宅园子正店,琼酥。姜宅园子正店,羊羔。梁宅园子正店,美禄。郭小齐园子正店,琼液。杨皇后园子正店,法清。”这些具体的酒楼所产酒名,是研究宋代城市经济的珍贵文献。

宋代还有两种篇幅较小的酒经,即范成大《桂海酒志》和何剡《酒尔雅》。范成大于淳熙元年(1174)自知静江府转任四川制置使,在入蜀途中撰写成《桂海虞衡志》十三篇,其中《志酒》篇即《桂海酒志》,专记广西各地酒事。全文如下:

余性不能酒,士友之饮少者莫余若,而能知酒者亦莫余若也。顷数仕于朝,游王公贵人家,未始得见名酒。使虏至燕山,得其宫中酒,号金兰者,乃大佳。燕西有金兰山,汲其泉以酿。及来桂林而饮瑞露,乃尽酒之妙,声震湖广。则虽金兰之胜,未必能颉颃也。瑞露,帅司公厨酒也。经抚所前,有井清冽,汲以酿,遂有名。今南库中,自出一泉,近年只用庫井酒,仍佳。古辣泉,古辣本宾横间墟名。以墟中泉酿酒,既熟不煮,埋之地中,日足取出。老酒,以麦曲酿酒,密封藏之可数年。士人家尤贵重,每岁腊中,家家造鲊,使可为卒岁计。有贵客,则设老酒冬鲊以示勤。婚娶亦以老酒为厚礼。

虽仅二百六十馀字,但记述了广西的几种酒的制法及当地酒风俗,极具参考价值。何剡《酒尔雅》一卷仿照《尔雅》一书的体例,将有关酒的词汇加以训诂,例如释酒时说:“酒者,酉也。酿之米曲。酉泽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强相踧持也。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亦言造也,吉凶所由造也。”把酒跟人性之善恶相提别论,也是别出心裁的识见。

上述唐宋时代的酒经,或因文本佚失,或因篇幅不大,真正全面阐述酒生产的不多,且过于简略。在北宋出现过两种篇幅较大,论述较详,影响较广的酒经,即朱肱著《北山酒经》三卷、窦苹著《酒谱》一卷。朱肱(1050—1125),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浙江吴兴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历任雄州防御推官、知邓州录事、奉议郎,精通医术。政和六年(1116)以朝奉郎提点洞霄宫,召还京师,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卒。著有《伤寒百问》二十卷,《内外二景图》三卷,《北山酒经》三卷。《北山酒经》简称《酒经》,约撰写于退居杭州大隐坊期间。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著录“《北山酒经》三卷,大隐翁撰”,说明在宋代朱肱的“酒经”已经刊行,署名为大隐翁,没有用朱肱的本名。今存南宋前期浙刻本《酒经》三卷,一册,半叶十行十八字,双鱼尾,左右双边。从书中的钤印来看,明末为无锡藏书家秦柄所藏,钤“雁里草堂”“雁里子柄”二印。明末清初流入常熟钱谦益绛云楼,钱氏非常喜欢这部书,在内页钤“钱受之”“钱谦益印”“牧翁”“敬它老人”四印。顺治七年(1650),钱谦益、柳如是夫妇的小女儿在绛云楼玩耍时不慎打翻油灯,楼中所藏十万卷藏书几乎全都化为灰烬。绛云烬馀,钱氏检点残书,《酒经》三卷尚在,钱谦益在书后作跋语一则:“《酒经》一册,乃绛云未焚之书,五车四部,尽为六丁下取,独留此经,天殆纵余终老醉乡,故以此转授遵皇,令勿远求罗浮铁桥下耶?余已得‘修罗采花法’,酿仙家烛夜酒,视此经又如馀杭老媪家油囊俗谱耳。辛丑初夏蒙翁戏书。”1后来此书辗转经过徐乾学、季振宜、汪士钟、瞿镛等江南藏书家递藏,钤印十馀枚,后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山酒经》三卷,上卷为总论,中卷讲制曲方法,下卷论酿酒技术,三卷前后紧密相连。上卷属于总纲性质的综论,主要讲述酒德以及酿酒的技术要点。在北宋时期对于酒的起源争论不休,朱肱开门见山地认为:“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醪,杜康秫酒,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于此耶?”一个“盖”字一个“耶”字,说明他也拿不准,但大致不出这个范围,避免了无谓的纠缠。饮酒的范围和社会功能虽然很广泛,但饮酒须注重酒德,尤其是官员不能因为饮酒而误事。饮酒而不讲究酒德的典型是晋人,“至于刘、殷、嵇、阮之徒,尤不可一日无此,要之酣放自肆,托于曲糵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这些人以酒乱德不足以效仿。朱肱提出“得全于酒者”方为饮酒的至高境界,拈出王绩、刘伶、白居易、韩愈等人的说法来佐证,指出“得全于酒”是醉酒状态,这种状态不是酒后失态、酒后失礼,而是达到一种神全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平居无事,污樽斗酒,发狂荡之思,助江山之兴,亦未足以知曲糵之力,稻米之功”,发挥出饮酒的作用。接着论酿酒方法和理论,从《尚书》《礼记》中引经据典,古代酿酒讲究“五齐”“三酒”“六必”,说明酿酒历史悠久及工艺相当成熟。古人酿酒非常注重阴阳调和,“曲之于黍,犹铅之于汞,阴阳相制,变化自然”,按照阴阳学说,曲属于阴性,黍属于阳性,二者相遇产生变化。酿酒中的烫米法有两种,即正烫法和倒烫法,“春夏及黍性新软,则先汤而后米,酒人谓之倒汤(去声);秋冬及黍性陈硬,则先米而后汤,酒人谓之正汤”,这是制作酒曲的两种方法。投料时还要注意两个原则,即“酴米偷酸”与“投醹偷甜”,前者是说在制造酒母时要用酸浆、酸米,介质应呈酸性,后者是说投醹阶段不能有酸性存在,投入的米要甜,酿造过程中应当有糖份的出现,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制曲中的生物转化。此外,还涉及到酿酒中的用水原则,“著水无多少,拌和黍麦,以匀为度”“米力胜于曲,曲力胜于水”,要灵活掌握控水。温度原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用酵四时不同,寒即多用,温即减之。酒人冬月用酵紧,用曲少;夏月用曲多,用酵缓。天气极热,置瓮于深屋,冬月温室多用毡毯围绕之”,只有这样才能酿造出优质的酒。

中卷专门论述制曲方法,一共讲述了十三种酒曲的制作方法,分别是顿递祠祭曲、香泉曲、香桂曲、杏仁曲、瑶泉曲、金波曲、滑台曲、豆花曲、玉友曲、白醪曲、小酒曲、真一曲、莲子曲。朱肱将这些酒曲按制作过程的不同特点,划分为三类,即罨曲、风曲和小曲。罨曲是指在制曲过程中用麦穗等把曲饼掩盖起来让微生物发酵,风曲是指制作中要将曲饼置于阴凉处让风吹晾,小曲则合二为一,一般是先掩盖后吹晾。中卷开篇有总论,其曰:

凡法,曲于六月三伏中踏造。先造峭汁,每瓮用甜水三石五斗,苍耳一百斤。蛇麻辣蓼各二十斤,剉碎、烂捣、入瓮内,同煎五七日,天阴至十日。用盆盖覆,每日用杷子搅两次,滤去滓,以和面。此法本为造曲多处设,要之,不若取自然汁为佳。若只造三五百斤面,取上三物,烂捣入井花水,裂取自然汁,则酒味辛辣。内法,酒库杏仁曲止是用杏仁研取汁,即酒味醇甜。曲用香药,大抵辛香发散而已,每片可重一斤四两,干时可得一斤。直须实踏,若虚则不中。造曲水多则糖心,水脉不匀则心内青黑色;伤热则心红,伤冷则发不透而体重,惟是体轻,心内黄白,或上面有花衣,乃是好曲。自踏造日为始,约一月馀,日出场子,且于当风处井栏垛起,更候十馀日打开,心内无湿处,方于日中曝干,候冷乃收之。收曲要高燥处,不得近地气及阴润;屋舍盛贮,仍防虫鼠、秽污。四十九日后方可用。

这段文字主要交代制曲中的技术问题,包括制曲时间的选择,拌和面粉汁液的制作,调和面粉时的用水量,用药的两种方法,制曲温度的控制等。总论之下则为十三种酒曲的具体制作方法,以小酒曲为例:“每糯米一斗作粉,用蓼汁和匀,次入肉桂、甘草、木香、川乌头、川芎。生姜与杏仁同研汁,各用一分作饼子。用穰草盖,勿令见风。热透后,番依玉友罨法,出场,当风悬之。每造酒一斗用四兩。”交代得非常详细,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卷论述酿酒技术,主要讲了二十二个专题,分别是卧浆、淘米、煎浆、烫米、蒸醋麋、用曲、合酵、酴米、蒸甜糜、投醹、酒器、上槽、收酒、煮酒、火迫酒、曝酒法、白羊酒、地黄酒、菊花酒、酴醾酒、葡萄酒法、猥酒。前十五种为酿酒过程中的工艺介绍,后七种是以酿成的酒制作药酒。例如葡萄酒的制作方法,“酸米用甑蒸,气上,用杏仁五两(去皮尖),葡萄二斤半(浴过干,去子皮),与杏仁同于砂盆内一处,用熟浆三斗逐旋研尽为度,以生绢滤过。其三斗熟浆,泼饭软,盖良久,出饭,摊于案上。依常法,候温,入曲搜拌”。这种葡萄酒的制作方法至今都还在使用。下卷还附录有《神仙酒法》,包括武陵桃源酒法、真人变须发方、妙理曲法、时中曲法、冷泉酒法。

朱肱《北山酒经》三卷影响很大,之后约在宋徽宗政和年间,李保撰《续北山酒经》。《续北山酒经》仅为存本,前有李保《北山酒经跋》,其曰:

大隐先生朱翼中壮年勇退,著书酿酒,侨居西湖上而老焉。屡朝廷大兴医学,求深于道术者为之官帅,乃起公为博士,与余为同僚。明年,中翼坐东坡诗贬达州,又明年,以宫祠还,未至。余一旦梦翼中相过,且诵诗云:“投老南迁愧转蓬,会令净土变夷风。由来只许杯中物,万事从渠醉眼中。”明日理书帙,得翼中《北山酒经》,法而读之,盖有“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之语,与梦颇契。余甚异,乃作此诗以志之。他时见翼中,当以是问之,其果梦之,非耶?政和七年正月二十五日也。

下录李保诗一首,全诗为:“赤子含得天所均,日渐月化滋浇淳。惟帝哀矜悯之民,为作醪醴发其蒸。炊香酿玉为物春,投糯酴米授之神。成此美禄功非人,酣适安在味甘辛。一醉径与羲皇邻,熏然盈腹皆慈仁。陶冶穷愁孰知贫,颂德不独有伯伦。先生作经贤圣分,独醒正侣非全身。全德不许世人闻,梦中作诗语所亲。不愿万户误国恩,乞取醉乡作封君。几乎道已敢纪之。”《续北山酒经》仅存《酝酒法》一篇,收录四十六种酒名和曲名,无具体作法。

窦革《酒谱》一卷篇幅较大,全书十四题,分别为酒之源一、酒之名二、酒之事三、酒之功四、温克五、乱德六、诫失七、神异八、异域九、怪味十、饮器十一、酒令十二、酒之文十三、酒之诗十四1。后有总论,相当于后记,其曰:

予行天下几大半,见酒之苦薄者无新途,以是独醒者弥岁。因管库馀闲,记忆旧闻,以为此谱。一览之以自适,亦犹孙公想天台而赋之,韩吏部记画之比也。然传有云,图西施、毛嫱而顾之,不如丑妾可立御于前。览者无笑焉。甲子六月既望日在衡阳,汣公窦子野题。

甲子六月即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六月,则《酒谱》的编刻当在此时。《酒谱》一卷最先为《宋史·艺文志》著录,但流传不广,直到元末才被陶宗仪收录到《说郛》中。《酒谱》一卷内容广泛,包括酒的起源、酒的名称、酒的历史、酒的功用、名人酒事、性味、饮器、传说、饮酒的礼仪,关于酒的诗文等,分类排比,多采旧闻,读者一目了然,可以说是对北宋以前中国酒文化的汇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这部书的可信度很高,在于窦苹博览众书,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引用的书目主要有《神农本草》《黄帝内经》《诗经》《楚辞》《孟子》《说文解字》《尚书》《礼记》《淮南子》《抱朴子》《魏氏春秋》《吕氏春秋》《酉阳杂俎》《西京杂记》《史记》《汉书》《洛阳伽蓝记》《晋书》《三十国春秋》《韩非子》《世说新语》《宋书》《北梦琐言》《典论》《拾遗记》《博物志》《古今注》《论衡》《尸子》《南史》《开元遗事》《说苑》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作者还在书中大量引用诗文,仅唐诗就有李白、杜甫、皮日休、宋之问、张籍、白居易、韩愈等诗人的诗歌。汉魏六朝有关历史人物的饮酒趣闻则依据史书逐一征引,《酒谱》一书可称为汉魏到唐代酒文化的史料汇编,对研究北宋前的中国酒文化极具参考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黄万机

猜你喜欢

酿酒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面向酿酒自动化的蒸汽智能探测上料设备设计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更 正
AHSA1基因缺失酿酒酵母株的构建及其对生长的影响
青稞酿酒
酿酒科技杂志社邮购书刊
富含核糖核酸酿酒酵母的选育及其高密度发酵工艺
酿酒葡萄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焉耆盆地酿酒葡萄冻害的发生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