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一个甲子 敞开百年舞台
2021-12-28朱伟华
朱伟华
摘 要:贵州梆子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在舞台上消失的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十年代省文化系统对这一剧种进行过征集恢复工作,贵州省文化馆保存了一批当年的手抄稿。2021年这批尘封一个甲子的手抄稿整理后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让人们可以一睹贵州梆子的风采。文章即是《贵州梆子剧目集》的序,梳理了贵州梆子的历史,介绍了这批手抄稿的来源,对收录的二十一个剧目进行了分析。这项填补空白的工作对认识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的这一地方剧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贵州梆子 剧目 抄稿 百年舞台
中图分类号:I23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1)04-87-94
还记得2020年9月21日是个周一,我应邀到贵州省文化馆查看館里发现的一批手稿。负责此项工作的馆员展示给我一摞手抄稿,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抄录的贵州梆子剧目,字迹模糊,纸张泛黄,薄脆的格子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褪色的钢笔字,积淀着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尘埃。我小心翼翼地翻了几页,内容依稀可辨。早就知道贵州梆子,却从未见过贵州梆子剧目,省文化馆居然保存有这么一批数量可观的手抄剧本,实在是弥足珍贵,建议赶快拍照或扫描后打印出来,再深入审读。馆里对这项工作持续推进,2021年2月1日,就看到了厚厚一叠打印稿。怀着好奇心翻阅这批文本,虽然因字迹不清年代阻隔带来一些错漏,仍激动地意识到,省文化馆可能挖到了一个“富矿”!随着出版事宜的落实,写序的任务落到了我的头上,因为一开始就深度介入这项工作,不好推诿,但要认识这批抄本的价值,必须回顾梳理贵州梆子的历史,了解贵州梆子的演出状况,弄清这批抄本的来龙去脉。而我陷进后发现,要完成这个任务并不容易。
贵州由于建省晚,又是移民省份,本土成熟的戏曲形式并不多见,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命名的黔剧外,以“贵州”冠名的剧种也就是贵州梆子了。故贵州梆子又叫本地梆子,也被称为黔戏(区别于黔剧)和贵州戏。能以省名冠之,流布范围当然不会太窄,《中国戏曲志·贵州卷》记载贵州梆子“主要流行于贵阳、安顺、平坝、普定、盘县、贞丰、都匀、独山、遵义、黔西、铜仁、思南、印江、石阡、德江、沿河等地”1。然而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不但看不到贵州梆子的演出,读不到面世的贵州梆子剧目,连记录研究的文献也很稀少。目前除了《中国戏曲志·贵州卷》中相关记载,《贵州地方戏曲简志》中有一段“本地梆子”的记载2,还可在王恒富、谢振东主编的两部贵州戏剧史《贵州戏曲大观·剧种卷》1和《贵州戏剧史》2中了解一些脉络,王颖泰著《20世纪贵州戏剧文学史》3也有一些提及。相关研究论文仅见何平发表于《贵州文史丛刊》上的《贵州梆子的兴衰》4,我们对贵州梆子历史的了解,大多基于上述文献。
梆子即秦腔,又称西调,演出时以枣木梆击节,配以高亢凄厉的唱腔,激越粗犷。梆子初入黔是在明末清初,由孙可望、李定国之兵号“大西军”的南下带入,在黔地留下后慢慢适应本地观众而衍化。据说在清乾隆年间,贵州已流行秦腔、楚腔、石牌腔等各种戏曲混杂的乱弹戏,并产生了有较高技艺的戏班和名角。贵阳的名角杨宝儿随秦腔名伶魏长生进京献艺,曾名噪一时,被誉为“素靥娇憨,有柔媚昵人之态”“其技似莺雏学语”“两省伶工,都下素无闻者,今惟二童子(指河南水庆部的张喜儿、贵阳泰和部的杨宝儿),争妍竞媚”5。嘉庆、道光年间,贵州战事较少,经济上有较大发展,贵州梆子逐渐发展兴旺。嘉庆十八年(1813)李宗昉修纂的《黔记》卷一载有一首《竹枝词》:“条条板凳坐绿鬟,娘娘庙看豫升班。今朝更比昨朝好,烤火连场演下山。”该竹枝词记载了贵州梆子的演出盛况。据口碑传说,《烤火·下山》即是由秦腔等乱弹经过长期嬗变,逐渐地方化而形成的贵州梆子剧目之一。清嘉庆至道光末年,是贵州梆子的兴盛时期,到咸丰、同治年间,战事使贵州百业元气大伤,贵州梆子也随之衰落。光绪初年,贵州梆子得以复苏,但戏班无固定演出场地,只能在庙观、会馆承包酬神办会等短期流动演出。光绪二十年(1894)以后,湘剧的春和班、川剧的继新班等相继入黔,各地剧种互相竞争,贵州梆子在唱腔和服饰等方面无力抗衡,演出渐次冷落。光绪二十六年(1900),贵州梆子已呈衰败之态。光绪末年,贵州梆子已开始班垮角散。到了清末民初,贵州梆子终于淡出艺坛,但遗响并没有消失,其剧目、音乐、表演等散落在贵州其它剧种之中,对邻省的川剧、滇剧、桂剧等也不无影响。
口传贵州梆子的第一个戏班是清乾隆年间的万和班,经常在贵阳的大道观演出,常演的剧目有《困曹府》等,史载还有泰和班;嘉庆道光年间有豫升班;同治年间有老泰洪班;光绪年间有新泰洪班、高升班;光绪宣统年间有洪泰班等。演出剧目有《打硐送妹》《华山下棋》《困曹府》《马方困城》《六郎斩子》《打虎收孝》《彦章跑滩》《桑国会》《七星庙》《三打王英》《王英探山》《上关拆书》《下南唐》《金桥算命》《鞭责督邮》等。
1953年周总理曾关怀过贵州地方戏问题,当时的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桂百铸和凌公陆搜寻本地梆子艺人后裔,找到包净六,又通过包找到张光复、朱德玉、何成明三位,开始进行本地梆子的恢复工作。1954年贵阳市文化局组织第一次清唱会,在包净六家中坐唱,有张光复、朱德玉、何成明、罗绍梅、傅重唱、宁功六等参加,演唱剧目是《古城会》《高平关》《档亮》。1955年贵阳市文化局组织一个晚会,由何成明主演,剧目除上述三折外另加《打硐》一出,李彬如、李俶元、魏香庭、包净六、桂百铸等出席观看,继而开始对本地梆子的挖掘工作。在参加1955年的会演时,何成明演唱《古城会》,安顺玩友吴绍舟演唱《华山下棋》,接着参加12月的市会演,何成明获二等奖。1956年12月底,本地梆子参加了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馀汇演,剧目是《华山下棋》,吴绍舟饰赵匡胤,赵焱耀饰陈抟道人;《困曹府》,何成明饰演。《会演简讯》第八期载有何君辅、俞百巍撰写的《枯萎了四十多年的贵州地方戏》一文,提及贵州梆子一些历史人物,如泰鸿班名艺人王星坦,外号“幺妹花旦”的女角胡少琴,光绪末年据恶婆虐媳实事新编梆子戏《双棺材》的艺人方竹经等。《会演节目资料汇刊》上刊载了参演剧目《华山下棋》的脚本及剧照,《华山下棋》获演出二等奖,并在会演后作为义演剧目演出,由何成明扮演陈抟道人,吴绍舟扮演赵匡胤。1957年由贵阳市文化局组织成立了“贵州地方戏曲业馀研究社”,这里的“戏”特指贵州梆子(本地梆子),而“曲”专指文琴,即是对贵州戏曲中最有影响的两个剧种进行研究推广。研究社由赵少农负责,桂百铸任社长,何成明、罗少梅任副社长,卢佑铭教《烤红》《三击掌》《高平关》;彭玉清教《打硐送妹》。1957年至1958年2月,贵州戏曲业馀研究社演出三十余场,场场满座,据说是以梆子为主,文琴为辅,深受观众好评。1958年全国第二届戏曲剧目工作会议召开,倡导戏曲剧目工作应重视全面挖掘老剧种遗产。在此精神推动下,贵州省文化局戏曲工作室编印出一集《贵州省戏剧资料汇编》,记录了由本地梆子老艺人口述的《打硐》《洛阳斩单》《秦琼哭头》《王英探山》《三打王英》五个剧目1。
1958年贵阳市市长伍嘉谟召集市委统战部宣传部开会,讨论贵州地方戏建立问题,在以贵州梆子还是文琴戏为基础之间抉择。1958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贵州戏曲的初步探讨》2一书,作者刘芥尘在文琴和本地梆子基础上讨论贵州戏曲,对本地梆子的盛衰提出见解,列举了十一位有造诣的贵州梆子艺人。但从他为文琴单列四节而本地梆子只是与文琴放在一节讨论上,不难看出作者的取舍倾向。1960年省文化馆的前身省群众艺术馆编写了《关于我省地方剧种的材料》初稿,列举了包括贵州梆子在内的我省四个主要剧种,材料按照历史沿革、剧目、音乐、表演等方面扼要叙述,提供一些参考资料。1960年全国各省要选拔地方剧种进京,省委最终确定以文琴代表贵州地方戏,命名为黔剧。至此,贵州梆子失去成为贵州代表性地方剧种的机会。
然而,作为一个在本地有相当影响的剧种,正如《贵阳戏剧史料》二辑里《贵州梆子史话》一文所写:“艺术的魅力仍然吸引着人们,每周休息日纷纷都要聚会到老师家继续坐唱。民间的业馀活动,使这夭折的古老剧种,还不致断线。”同时省文化局、省文联、省群众艺术馆组成艺术研究室,仍在继续从事对本地梆子的挖掘整理工作。何平在《贵州梆子的兴衰》一文中提到:“1961年开始有郭可诹、关太平、肖自平、罗重廉,先后到贵阳、安顺、盘县、贞丰、普定,以访问玩友录音等方式,对本地戏的剧目和声腔做了搜集工作,就其源流等问题组织了座谈。”得到许多生动的口传资料,例如民国初期流传的俗语:“哪点有戏?大道观;哪一铺班子?泰洪班;唱哪样戏?草桥关;哪个的花脸?马树山;哪个的小生?田德山;哪个的小旦?叶三三。”这次调研“直到1962年7月,九个多月中总共发现了贵州戏爱好者五十二人,记录了贵州戏剧目九十二书;录取了六出单折戏,片段唱腔四十七段,大体上明确了贵州戏兴衰的轮廓,认识到贵州梆子是一个具有地方特点的戏曲剧种。”这次调研直接推动了贵州梆子演出的勃兴,何平的文章称:“这一年的9月,贵阳市在文化馆李馆长的支持下,在罗绍梅、武建民的努力下,又开办了文艺茶座,每个星期清唱一场,再度轰动了全市。如竹琴艺人黄艺凡平时也是卖满座的,唱梆子清唱这天,他只好不唱,因都来听梆子戏,没有座位,一些听众要求付茶费站着听,博得群众的欢欣。”3调研工作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本地梆子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范围排查,调研成果写成的《关于搜集整理贵州戏的工作报告》,是贵州梆子一份可贵的基础性研究资料,可惜后来遇到“文革”,附件散失残缺不全。
对于我们而言,了解这次调研活动一个直接作用,就是借由这些信息,可以准确推断省文化馆这批尘封剧目的来源。这批剧目总共有二十三部,抄本前分别写有收藏(编辑)单位、收集地区、藏本拥有者、口述者和抄录者等相关信息,来源地区除了贵阳,主要是安顺和普定,还有两本分别来自贞丰和黔西,这和前面提到的调研地区吻合;有两部标注有时间,分别是“1962年11月8日”和“1963年5月29日”,这正是调研工作结束之后;有四部剧目记录者是关太平,而关先生正是調研工作主要参与者之一,他任职的省群众艺术馆是省文化馆前身,这项工作当时就是由省群艺馆负责的。毫无疑问,这批剧目就是保存下来的当年调研工作成果。
弄清这些剧目的来源后,对这批历经半个多世纪流传到我们手中的剧目备添珍惜之心,对发现并提出保护利用的省文化馆工作人员心存感激,对付出辛勤劳动的戏曲前辈们更是由衷景仰。我们对这个曾经影响很大、有可能成为贵州地方戏代表的剧种并没有太多了解,尽管《中国戏曲志·贵州卷》在“贵州梆子”条款下提到“所收集到的剧目一百三十馀出”1,《20世纪贵州戏剧文学史》引用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二日《贵州日报》第三版的资料说“贵州梆子的剧目据说原有二百馀出”2,由于没有正式出版,我们很难看到一部完整的剧目,就连剧情内容提要,在《中国戏曲志·贵州卷》“剧目”栏目下也只能查到《打硐》和《华山下棋》两部。如今这批贵州梆子剧的面世,让我们可以一睹贵州梆子文本真实的面目,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惊喜。
在具体讨论这批贵州梆子剧目之前,我们先回到历史,将上世纪贵州梆子中兴又再度消沉的“编年史”叙述完整。1963年戏曲名家尚小云到筑讲学,提出要看有代表性的贵州本地戏,在贵阳金桥饭店礼堂演出了贵州梆子,剧目是何成明主演的《孝儒草诏》;武建民、夏萍扮演的《打硐》;省黔剧团演出的《三家店》。尚先生观后极为赞赏,提议贵州梆子应挖掘扶植搬回舞台。继而有关部门将何成明等请到省艺校,让黔剧班(即文琴)学员改学梆子,排练的剧目有《打硐》《七星庙》《打鸾驾》《秦琼起解》《拷红》等。1964年春节,该班赴罗甸、开阳、长顺、青岩、惠水等地巡回实验演出,获得广大群众欢迎。但刚刚复苏的贵州本地梆子难逃“文化大革命”的厄运。
1978年,徐绍琨、徐达双、夏萍等五位同志呼吁恢复梆子戏。1980年市艺术馆组成“贵州梆子业馀剧社”,招收并培训学员。同年8月贵州省戏剧家协会组织编写《贵州地方戏曲简志》,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有谢振东、柳逢春撰写的“本地梆子”部分,并将九板十三腔的典谱刊印出来。198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收入贵州梆子戏条目,在全国剧种中作了介绍。1982年贵州梆子戏剧队排练出《华山下棋》《三击掌》《拷红》等剧,省剧协邀请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木铎、肖晴、潘仲甫等研究员观看座谈,虽获好评但难以改变梆子队被解散的命运。
以上梳理,按近年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则,算是一个项目概况,而真正影响贵州梆子这个“项目”兴衰的,无疑是演员也即传承人群体。我们常常通过传承人谱系来呈现他们的关系。无独有偶的是,在《贵州戏曲大观·剧种卷》中,编者即以出生于1878年的桂百铸先生幼时亲见的老泰洪班班主王禄寿为第一代演员,梳理了贵州梆子十代演员的谱系。整理不易,难以割舍,故将这段内容简录如下:
老泰洪班第一代贵州梆子名生王禄寿,擅唱《刘备哭灵》《草船借箭》《华山下棋》《打硐送妹》《高关借头》等。他曾因贫寒穿草鞋演《刘备哭灵》中刘皇叔,打动巡抚当场脱靴相赠获“草鞋皇帝”美名。名旦张官保常与王禄寿配戏,擅长《打硐送妹》《烤火下山》《坐楼杀媳》《王英探山》等。花脸有叶三三,二路老生王六,丑角王七等,他们擅长《打瓜园》《逼妃立帝》《龙虎斗》《下南唐》《下河东》《五台山》等戏。
洪太班第二代演员生角杨二(假王禄寿),花脸肖大炮,旦角许二(喜喜),以及王贵发、雷老霍、胡少琴、蔡新龙、杨润亭等。他们擅长《打硐送妹》《独困曹府》《金桥算命》《大闹勾栏》《三打王英》《王英探山》等戏。
新泰洪班第三代演员生角王心坦,擅演《打硐送妹》《华山下棋》《斩黄袍》《秦琼哭头》《王英探山》《烤火下山》等戏。二路老生钟义发,旦角丁丁、刘幺妹,净角何花脸,武生魏文才等,常与王心坦配戏,他们擅长《打刀试刀》《上关折书》《洛阳斩单》《秦琼哭头》《草船借箭》《佘塘关》《拷红》《樊江关》等戏。何花脸后到云南入滇班,擅唱《札高跑滩》。
高升班第四代演员郭玉堂(外号牤子),擅长《马方困城》《彦章跑滩》《上关折书》《古城会》等戏。其妻旦角杨冬妹与之配戏,郭玉堂与月月红配过《打硐送妹》,由票友彭玉清操琴。
洪泰(川)班第五代演员周明先为郭玉堂的徒弟,后改唱川戏,教“天曲社”科生。
梆子班垮后,周明先教“天曲社”学员叫天红等,是为第六代演员。梆子戏曾影响过天曲社老师、川净吴晓雷。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920—1930),梆子戏保存在玩友集会、茶馆说唱及坛门道士中,仍有人学习演唱,如钟云仙、贾银仙、卢祐铭、张光富、包净六、李树义、武建民、司季云、李光乾、何相臣、何成明、谢耀燊、吴少洲、吕庆富、赵耀新、刘玉林、朱德玉等。这批人属梆子戏的第七代人业馀演员,他们也是在1950年代对贵州梆子进行发掘时复出的中坚力量。
1956年成立由桂百铸担任社长的贵州地方戏曲业馀研究社,有文史名宿李俶元、邹质夫、包净六、龙仲衡、曾俊福、刘芥尘、刘伯初、叶树青、曾纪烈、李树艺、彭云清、金郁文等人参加。研究社招了一批业余青年演员学习文琴和梆子,他们是刘玉珍、包珊、崔燕鹏、李剑青、杨淑懿、胡曼霞、王玉琳、苏文才、吴嘉林、徐达双、白志强、赵子强、邹秀忠、杨荣锦等人,他们应是梆子第八代传人,排演了《华山下棋》《烤火下山》《打硐送妹》《太白醉写》等剧。此后此班科生学习文琴为主放弃了梆子。
1962年后由羅少梅、武建民发起组建文艺茶社继续坐唱梆子,适逢尚小云先生来黔讲学观看了梆子戏并给与赞赏。后省艺校的黔剧班增加了梆子队,由何成明、张光复、卢祐铭、伍建民、司季云、徐少坤任教师和琴师,教授前茶社业馀青年演员和艺校专业学生,有夏萍、欧阳匡美、聂淑芳、兰瑞秀、刘正才、魏益全、魏世华、丁美玲、余开云、吴英碧、张丽玲、宋顺英、李玉萍、周慧琴、邱兰芳、李生锡、林筑英、孟东豪、谢世廉、陈小鹏、刘贵生、马渝生等人。学习演出了《打硐送妹》《鲁达除霸》《醉写吓蛮》等剧目,这是第九代传人。
1979年后经何成明、徐达双、徐绍昆等人筹办,办起贵州梆子业馀演出队,八十年代又招生排演了《拷红》《三击掌》《华山下棋》等戏。学员代表人物有花旦孙建英、徐俊英、周泽芬、杜芳玲、陈红艳;须生周俊、袁辅;花脸徐小荣、张申发;小生蔡启贵;丑行曾长江,这是贵州梆子第十代(业馀)科班,也是二十世纪最后一批贵州梆子演员。1
有了上面贵州梆子事件和人物的背景,面对抄本内容就有了较为清晰的参照系。这批抄本共有二十三部,其中包括六个重复的剧目,它们是《拜端阳》《立帝斩袍》《武家坡》《王英探山》《秋胡试妻》和《李密投唐》;而同样是两个本子的《杜十娘》情况不同,它由《归舟》和《投江》构成,是剧情连贯的两折戏。对于重复的文本,我们分别情况做了以下几种处理:第一是来源相同但其中一个是残本,如《拜端阳》两个本子均为彭钰清口述,其中一个不全故去掉只收一个;《秋胡戏妻》也是这种情况,故只收了完本。第二是来源相同内容差异不大,如《王英探山》均是彭钰清口述,所述内容差不多,收了内容较全的一个。第三种则是两个本子都收入的,这种情况有《武家坡》和《李密投唐》。《武家坡》两个本子的口述人一位是宋炳青,另一位是安顺的王天成。宋本有十四页多,王本只有九页,但都是完整本。王本后半部分省略较多,开始部分也没有宋本周全,然而两本的差别不仅在内容的繁简上,还有表现风格的差异。宋本无疑更完整更丰富,王本因流传在安顺,似乎更接地气。例如一开场众旦内白喊话,宋本的表述是“三姑娘武家坡前有人找你有话”;王本则加了调笑“三姑娘有人请你‘逗靶’”。薛平贵不给王宝钏书信时,宋本的王宝钏化用经典文诌诌地说,“奴将你好有一比”,“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别人带封家书,带不到,你传不习乎?”王本的王宝钏却痛快淋漓地开骂,“常言道得好来,家书抵万金,你擅拆人家的家书,要挖目剁手。”提到薛平贵八月十五修书,宋本说“薛大哥修书之时是指月为题”;王本却加了一句话,“我们薛大哥这几年在冒酸气,他是指月为题。”同样问薛平贵的情况,宋本薛宝钗的问题是“奴问他好来可还好?奴问他从容可从容?”王本薛宝钗关心的却是“三餐茶饭何人煮,衣服烂了谁补缝?”从中可以看到民间艺人因地制宜的发挥和改编。《李密投唐》两个本子,一个是陈潮海据武建民藏本记录的,另外一个是安顺李云成口述关太平记录的。这两个本子也都是完整的,基本内容差不多,和前一个例子相似,流行于安顺地区的剧本要简短一些。这两个本子还有一个差别是角色的设定,这折戏共三个人物,武本里面李密是净,李世民为小生,王勇为生;李本里面李世民还是小生,但王勇(字伯当,故称王伯当)为红净,李密为丑。因为这种角色设定,在人物台词上就有了细微的差别,李本中“丑角”李密的词白有了一些调侃意味。民间戏曲是艺人口耳相传的,本来就有很多内容的增减和差异性,重复剧目的对照阅读,增加了比较的乐趣。经过甄别筛选合并,我们在二十三个手稿中选定收录了十八个本子。
然而在我们这批手稿中,非常痛惜的是《送妹》是个残本,这个剧本一打开就写着“上接第一场《打硐》”,抄本是从“第二场追赶”开始的。该剧讲赵匡胤护送一位被强盗掳掠的女子回家,为旅途方便二人结为兄妹,剧情来源于《三言二拍》中《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中国戏曲志·贵州卷》在《打硐》的“内容提要”中介绍说:“该剧曾由贵州地方戏曲业馀研究社、贵阳市黔剧团排演。武建民饰赵匡胤,任素华饰京娘。此剧被列为贵州省艺术学校教学剧目。”1而《送妹》这个剧目抄录者就是“贵州省戏曲学校剧目组”,封面还有一段说明“行路一场,伍建民本加入了碑厅遇雨一节,为其他剧种的,有特点,故纳之。仅去其荒野兼更之需,戏词亦略作简节,求其紧凑。本剧目组指定周秦整理,因我组贵州梆子还是初试,不妥之需颇多,请大家指正。”这部剧无疑就是当年贵州省戏曲学校的教学演出抄本,我们从说明上还可以看到作为主演和教师的武建民,积极吸纳其他剧种内容丰富贵州梆子的努力。这部最重要的贵州梆子剧目的残缺,让我们非常遗憾。
幸而梳理过贵州梆子历史,使我忆起上世纪五十年代贵州省文化局戏曲工作室曾编印过一集《贵州省戏剧资料汇编》,收录了《打硐》《洛阳斩单》《秦琼哭头》《王英探山》《三打王英》五个剧目。因为不是正式出版物非常难找,各大图书馆询查未果,想到文化系统内部有可能保存,果然从省艺术研究院资料室找到了这本不足六十页薄薄的内部出版物。让我们惊喜万分的是,打开书发现《打硐》正是《送妹》缺失的第一场,《贵州省戏剧资料汇编》收且只收了这一场。至此,著名的贵州梆子代表剧目《打硐送妹》,终于在我们的努力下完璧。
除了将《打硐》补入,我们去掉重复的《王英探山》,将其他三个本子悉数收入。《三打王英》与《王英探山》内容上有延续性,但不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也一直作为两个折子戏演出,故作为两个独立本子收入;《洛阳斩单》和《秦琼哭头》内容紧密衔接,但一直作为单独折子戏,故也如此收入。这样,这本贵州梆子集一共有二十一个剧目。这些剧目绝大多数是一场的折子戏,《放葵生》上场人物不多,是一个老生和一个小生的对角戏;《芦花荡》《空城计》《尚香辞朝》是关于周瑜、诸葛亮、孙尚香的三国戏;《文王访贤》讲姜太公的故事;《九华宫》表现唐太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伯牙碎琴》是仅有三十八句唱腔的独角戏,却换用了四个调式,表达伯牙痛失知音的哀伤;《阳河堂》一剧类型有些不同,这部有四个男角登场的戏有很多对白,却只有很少的唱腔,不知是否由于这个原因,抄本未给人物注明角色行当。《王英探山》和《三打王英》是具有喜剧色彩的剧目,给演员较大表现空间,想必也是原因之一,这两部折子戏一直广受欢迎。《秋胡戏妻》和《杜十娘》是传统戏曲中非常有名的剧目,贵州梆子的这两个本子也成熟完整,文学色彩浓厚,人物形象生动,唱腔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情节连续的《洛阳斩单》和《秦琼哭头》虽然上场人物均有六个,但两折戏分别只有单雄信和秦琼开唱。面对兄弟的背叛杀戮二人痛心疾首,大段唱腔慷慨悲凉,单雄信最长的唱段有五十八行,秦琼的唱腔则达到八十四行,属于非常吃功夫的剧目。
这批本子中有四场戏的剧目是《打硐送妹》《立帝斩袍》和《拜端阳》,其中《拜端阳》一剧让人印象深刻。这个剧又名《白玉簪》和《尚書问婿》,讲尚书女儿李月英端庄贤惠,却受人陷害为夫君不容,老尚书通过端阳节接女儿回家机会,澄清事实使小夫妻和好如初的故事。此剧情节复杂人物繁多,是这批剧本中分量最重的。它上场人物多达十数人,而且男女老少各种人物齐全,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基本齐备(缺净行)。剧中有李尚书(老生)、女婿王玉林(小生)、小舅子李月光(二小生);李母(老旦)、李月英(小旦)、婆母(正旦)、丫鬟秋香(花旦)、媒婆孙婆(彩旦);诬陷者杜文有(丑)和门官、家院等配角,几乎每个人都有唱腔,连家丁甲、乙、丙、丁和门官也不例外。而其中主要角色的唱腔非常丰富饱满,李月英有一唱段长达六十二句,调式是西皮倒板转二字再转二板,将大家闺秀的委曲求全温良贤淑表达得哀婉动人。最令人赞叹的是老尚书端阳节深夜的一段华彩唱腔,调式采用属于散板的“倒板”演唱,整段唱腔长达二百一十行,百转千回、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老尚书要讲礼法、要顾面子又要护女儿周全的复杂心理与慈父心肠。看到受尽委屈的女儿,贵为尚书的老父亲先夸亲家再赞女婿,然后将皇家对自己的恩宠一一细述,无非是要为女儿张目替女儿求情。老尚书的一片爱女之心,在这段唱腔中表现得深沉厚重恳切动人。尤为感慨的是,贵州梆子艺人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如何铭记驾驭如此复杂的唱段?而体量这么庞大人物这么繁多的剧目,居然是由彭玉清老先生一人口述,需要怎样的艺术积淀才能达到这样的功夫!对身怀绝技的贵州梆子艺人由衷地心生敬仰。
《打硐送妹》和《立帝斩袍》都是赵匡胤的剧目。贵州梆子里赵匡胤的戏特别多,《贵州戏曲大观·剧种卷》列举的就有《陈桥驿》《华山下棋》《董家岭》《下河南》《下南唐》《打瓜园》《龙虎斗》《高关借头》《困曹府》《金桥算命》《打韩通》《打窦瑶》《打龙棚》《斩红袍》《斩黄袍》《打刀试刀》《闹勾栏》《全德记》等1。据说是因为孙可望进贵州时落脚贵阳,他是陕西人,军中有秦腔团,就命人专唱赵匡胤的戏,向人们预示他将来就是宋太祖。后来贵州梆子戏中流传很多赵匡胤的戏,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打硐送妹》。《打硐》这折戏在保存贵州梆子曲牌唱腔上很有代表性和贡献,它几乎把梆子所谓的“九板十三腔”2全都应用了。对于贵州梆子戏的唱腔,我们毫无实感不敢置喙,毕竟亲耳听过的前辈都已不在人世。所幸《中国戏曲志·贵州卷》中在“贵州梆子音乐”词条下收录了一些唱段,我们将其全部附录于此书中,使读者对贵州梆子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有些直观感受,也供有心深入研究者参考。而在这不多的唱腔中,《打硐》一折戏就收录了七段,可见这折戏用了梆子“九板十三腔”的说法不虚。我们也将《中国戏曲志·贵州卷》中仅有的贵州梆子脸谱收入,这里面就有赵匡胤的面具。宋太祖赵匡胤妆容奇特,红脸,两眉高悬入鬓,眉毛上黑下白,白中左有太阳右藏金龙;黑眉交结处有双倒钩成圈,圈中绘左右二白眉旋转相交。想必这些图案皆有象征含义,只是我们已不能解读了。赵匡胤角色定为红生,黑眼眶较一般生角为大,鼻若悬胆,唇上挂三绺黑髯,扮相雄伟玄妙。借助这些面具,也许我们对贵州梆子的舞台演出想象,能更生动直观。
这篇序写得很慢,资料查询整理、手稿勘校对照等等固然费时,也因为工作进展过程中多有滞重感。一个曾经在贵州大地上非常活跃,寄托了本地演员和观众许多喜怒哀乐且相对成熟的剧种,在不长的时段就完全销声匿迹,难免让人有惋惜和沉痛感。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是上世纪中叶一批热爱本地梆子的有心人抢救性记录的成果,就如同我们现在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所做的工作一样。这些都是记录历史和留给历史的工作,无论现在的我们和当时的他们多么痛心疾首勉力以行,许多变化和消逝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着。
如同在自然界有许多物种都已消失,我们今天只能看到化石;我们现在做的,是保存复原文化化石的工作。所以不厌其烦地梳理贵州梆子的剧目、事件和人物,是想尽可能地让人们了解认知那已不在当下时空存在的事物,留存些许那舞台上的光亮。
惟其如此,贵州教育出版社刊印的《贵州梆子剧目集》在2021这个特殊年份问世,实在是意义重大的喜事,它像一枚新化石被发现一样令人兴奋。它的付梓首先得益于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推崇尊重的大环境,使人们有了激活民间文化资源的动力;得益于省文化馆领导的重视和经办人员的敬业,使这批手稿没有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当然最得益于和最该致谢的是上世纪那批身怀绝技的传统艺人、有远见的工作主持者、认真负责的记录员、严谨细致的整理保存者们。因为这么多人的努力,使我们在一个世纪之后,还能看到这批搬演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前的传统剧目之原貌,还能重温本地梆子活跃于舞台的高光时刻。这无疑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工程,它让“贵州梆子”这个消亡于历史长河中的地方剧种因此变得可知可感,使我们可以一窥这个剧种当年的丰采。有幸见证参与这个过程,在我是不无欣喜且与有荣焉的。
责任编辑:王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