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强脊炎方联合针刺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不足证疗效观察※

2021-12-28曹志阳杨利学

河北中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肝肾证候针刺

曹志阳 杨利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0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由遗传、环境、免疫、感染等多种病因引起的多基因遗传病,主要易感基因为HLA-B27。临床多见骶髂关节炎,后可累及中轴关节,致使椎旁韧带钙化,脊柱新骨形成[1]。AS早期若未发现并加以控制则可进展至后期脊柱多关节僵硬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于AS尚无有效根治手段,临床可采用药物治疗缓解炎症,以及手术治疗矫正畸形,但临床疗效差强人意,部分患者对于治疗药物敏感性低下,不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高昂的治疗费用都是有待考量的治疗难题[2]。中医古籍并无AS这一病名记载,但在《内经》中大偻与AS症状相似,古代医家根据患者关节肿胀变形、活动受限等表现称此病为“龟背”“鼓槌”等,现代中医学家总结病因病机将AS归属于“痹证”范畴,称之为“尪痹”[3-4]。杨利学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针对AS的病因病机自拟强脊炎方联合针刺治疗AS,旨在改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治疗负担。2019年6月—2021年2月,我们在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基础上采用强脊炎方联合针刺治疗AS肝肾不足证30例,并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门诊(28例)及住院(32例)早期AS肝肾不足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0~50岁,平均(33.4±6.73)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6.31±3.09)年;对照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0~48岁,平均(34.02±7.37)岁;病程4个月~21年,平均(7.12±3.98)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5]:①伴有腰痛、晨僵症状3个月以上,活动后症状可改善;②椎体功能活动范围受限,低于正常水平;③胸廓活动度范围受限,低于正常水平。放射学标准:可见双侧≥Ⅱ级或单侧Ⅲ~Ⅳ级骶髂关节炎。若病患符合放射学标准及上述中一项临床标准即可确诊为AS。

1.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实用中医风湿病学》[6]。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辨证为肝肾不足证,主症: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局部痠痛,眩晕耳鸣,腰膝痠软,足跟痛;次症:肌肉瘦削,盗汗,手足心热。舌脉:舌红,苔少或剥脱,脉沉或细数。

1.2.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AS临床诊断标准及中医肝肾不足证辨证标准;30 d内未服用其他药物治疗者;排除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对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的患者;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4 排除标准 排除患有对本研究有严重影响的其他疾病(精神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其他风湿类疾病等)患者,排除不能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的患者;排除对药物不耐受,依从性差不能遵医嘱进行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40)进行抗炎镇痛治疗,第1个疗程0.25 g,每日3次口服,第2个疗程0.5 g,每日3次口服,第3个疗程0.75 g,每日3次口服,最大量为1.0 g,每日3次口服。临床密切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根据患者服药反应及耐药性随时调整剂量[8]。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强脊炎方联合针刺治疗。强脊炎方药物组成:熟地黄30 g,黄芪30 g,生麻黄6 g,白术12 g,肉桂9 g,鹿角胶9 g,当归12 g,白芍9 g,木瓜12 g,地龙6 g,芥子6 g,甘草9 g。随症加减:发热加生石膏12 g、知母8 g;关节肿胀加茯苓、牛膝各12 g;疼痛无改善或加剧加延胡索9 g、土鳖虫6 g;颈肩部出现明显疼痛不适、麻木加姜黄、葛根各12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针刺:主穴取夹脊穴、血海、肝俞、膈俞、足三里,配穴取委中、悬钟、阳陵泉、承山、三阴交、环跳、阿是穴,双侧穴位均取双侧。选用0.3 mm×50 mm针灸针(北京佳康时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直刺进针,行针手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以补法为主,患者有强烈针感为宜,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

1.3.3 疗程 2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中医证候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对患者中轴关节、髋关节、外周关节有无疼痛、僵硬无力等证候进行评分。①腰骶关节疼痛:无疼痛记0分;隐痛但可忍受记1分;疼痛明显伴僵硬记2分;剧烈持续疼痛记3分。②关节肿胀:无肿胀记0分;肿胀与附近骨性标志物持平记1分;肿胀超出附近骨性标志物记2分;肿胀明显伴活动严重受限记3分。③腰膝痠软:无表现记0分;轻微痠软乏力记1分;持续腰膝痠软记2分;腰膝痠软难以着地记3分。④晨僵:无表现记0分;僵硬时间<30 min记1分;30 min~1 h记2分;>1 h记3分。⑤睡眠状况:睡眠良好记0分;关节隐痛,夜间多梦记1分;疼痛明显,入睡困难记2分;疼痛剧烈,彻夜难眠记3分。2组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

1.4.2 功能评分 BASFI评分[9]是国际脊柱关节炎评定小组公认的的测量AS患者在过去7 d内的关节功能活动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能轻易完成活动记0分,不可能完成记10分。最后得分为各项分数之和/10。2组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

1.4.3 实验室指标 2组治疗前后均空腹采集肘静脉血,采用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仪(上海迅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检测ESR,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试剂盒购自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4 生活质量评价 应用中文版SF-36[10],从8个维度对患者进行评价,包含精力(VT)、情感职能(RE)、生理功能(PF)、精神健康(MH)、社会功能(S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通过标准公式转换得分(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该维度情况改善越好。公式:各维度得分=(实际评分-最低可能评分)/一般可能评分×100。2组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临床缓解: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减少≥70%,临床症状基本缓解;显效:中医证候评分减少≥50%,<7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中医证候评分减少≥20%,<5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中医证候评分减少<20%,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总有效率=(临床缓解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2.3 2组治疗前后ESR、CRP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ESR、CRP比较

由表3可见,治疗后2组ESR、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2.4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分,

由表4可见,治疗后2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2.5 2组治疗前后BASFI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BASFI评分比较 分,

由表5可见,治疗后2组BASF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AS是一种进展性慢性炎症,致残率高达20%[11]。因AS发病隐匿,临床诊断困难,往往确诊时已进展至疾病中后期。目前,AS尚无良好根治手段,临床多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缓解炎症,对于改善关节发僵、疼痛等症状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容易引发消化道反应、皮疹、神经功能紊乱等并发症。而应用强脊炎方联合针刺治疗早期AS患者,旨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价格相对低廉,且副作用小,极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医疗及心理负担。

尪痹这一概念由焦树德教授首次提出[12],泛指患者关节形态改变,骨质破损导致肢体功能异常的一类骨科病。“尪”意为形体畸形,脚跛或腰背僵化,AS也属于尪痹[13]。《素问·痹论》有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一理论为“尪痹”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公认的尪痹的总病因病机。风、寒、湿三气并非杂至人体即为痹,更要与人体筋骨皮肉、五脏六腑之形气相合形成寒痹、湿痹、风痹等,或与不同地区的季候、时令节气相合形成不同证型的痹证,如“春之筋痹,夏之脉痹,至阴之肌痹,秋之皮痹,冬之骨痹”[14]。尪痹证型复杂,病程漫长,临床治疗时应注意区分患者体质“阳胜则热,阴盛则寒”,区分疾病寒热虚实,辨证论治。风、寒、湿三邪常直中入里,首先侵犯人体骨骼等深层部位,随病程迁延,三邪逐步侵及筋脉皮肉,导致筋脉拘急挛缩。邪气稽留于体内,不断耗损人体正气,罹患日久则三邪化生痰瘀,阻滞气血运行,导致骨损筋伤。AS的发病基础在于肝肾亏虚。AS患者临床可见肝肾两亏、气血不足症状,乏困无力、嗜睡劳累、形体羸弱、腰痠腿软、脉细弱无力[15]。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肝主筋,肝肾同源,肾阳虚衰则精气不足,骨髓不盈,气血化生无源,正衰邪实,使肌肉筋骨失于濡养。长此以往正气愈衰,邪气愈盛,患者症状不断加重。筋骨皮肉、经络脏腑受到长久损害形成尪痹。阳气虚衰,机体卫外功能减弱,更易受外邪入侵,《素问·痹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即骨痹患者若复感外邪,邪气则留恋于肾,筋痹患者复感外邪,邪气则留恋于肝等,皆表明痹证患者更易感受外邪加重病情,机体运化失司,气血壅滞,经脉凝涩,甚则久瘀化热,使病情复杂化。杨利学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理论,综合考量AS病因病机,自拟强脊炎方,重于补益肝肾,强腰壮骨。方中熟地黄补益肾髓,养血滋阴;黄芪益气养血,消肿利湿;当归、白芍补血养元,柔肝止痛;肉桂、鹿角胶补肾益精,引血归元;地龙清热熄风;木瓜、芥子通络止痛,理气化痰;麻黄祛寒导滞;白术健脾益气,补后天之气以益先天之精;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本方重于补肾养肝的同时亦兼顾健脾理气,重视精血同源,以后天滋养先天,使其寓补于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养肝、通痹止痛之功。辅以针刺治疗亦注重于补益肝肾,疏经通络,夹脊穴、阿是穴主治腰背及关节疼痛;血海、肝俞、膈俞补血活血,除痹通络;足三里、委中、承山强腰壮骨;悬钟补益肾精;阳陵泉、环跳、三阴交除痹消肿,主治下肢关节肿痛。以强烈的针感刺激诸穴,可达到补益肝肾,强腰壮骨,活血通络,除痹止痛的作用,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肢体关节活动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强脊炎方联合针刺治疗早期AS肝肾不足证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证候。

CRP是常用的临床急性时相蛋白,可以很好地评价AS的疾病活动情况,CRP越高代表机体损伤的程度越重;ESR对AS的的诊断特异性较低,但可间接反映机体组织损伤和炎症程度[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ESR、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机体炎性反应得到有效控制。

BASFI评分是反映AS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治疗后2组BASF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强脊炎方联合针刺治疗早期AS肝肾不足证使患者躯体功能得到有效改善。SF-36是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被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生活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及卫生政策评估。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强脊炎方联合针刺治疗早期AS肝肾不足证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肝肾同源”理论,采用强脊炎方联合针刺治疗早期AS,本方法严谨考量AS病因病机,不仅仅注重于补益肝肾,也注重补气,补血,通络,利水等治法相互为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当以和血为要,健脾以利湿,寒湿祛、瘀血除则通经络、利关节,疼痛自消。应用针药结合肝肾同补法治疗早期AS,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肝肾证候针刺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两腿一分补肝肾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