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①
2021-12-28李霞
李 霞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辽宁 沈阳 110122)
农村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把广大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发挥统领的根本保证作用。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阐释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它植根于广大农村农民中、战斗在农村生产生活第一线,同农民群众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它既能倾听并反映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愿望,又能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于群众中,还能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精准生产、开辟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等实践活动,是党与农村农民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党与农村农民联系的最后一公里。可见,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重任、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应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有了质的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民生产生活发展致富的主心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及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与考验,有些方面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
1.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年轻党员和后备力量不足。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发展党员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党员数量不多,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层次不高,后期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年轻人以外出打工为主,对在农村本地发展致富信心不足,对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年轻党员的发展和后备力量不足。资料显示:尽管全国的党员总数在稳步增长,但农村的党员总数在逐渐下降,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时间发展不到合格的党员,党员队伍整体上呈现老化趋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创新思维、新的科技应用、传统模式的突破都离不开大批有知识的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和付出。如果农村党员队伍没有足够新鲜血液的补充,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影响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的发挥,也会给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2.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培养难度大,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目前,一些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不高,培养难度较大,具体表现在:一是政治意识不是很强,履行基层党组织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是很到位。无论是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两学一做”学习,还是带头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不足。这不但制约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的延伸。二是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本领不够。农村工作繁杂琐碎,而基层党组织大部分工作又与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紧密相连,一些村党组织书记往往以工作忙、抓经济压力大、无法分身为由,不去倾听百姓的诉求、及时回应百姓的求助,没能把百姓时时装在心中,服务意识不强;还有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不注重自身学习、能力提升,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和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过程中面对实际问题矛盾或工作中的新挑战往往显现出能力不足,甚至束手无策,出现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现象。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弱。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因年龄偏大、学历较低、阅历有限,创新思维不活跃,工作方法因循守旧,缺乏对市场经济的敏锐性,很难应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工作中往往很被动、无奈。
3.组织教育活动不到位,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有差距。一些基层党组织没能全面有序贯彻落实相关决定及中央、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在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规范、落实不全面、流于形式等问题;个别基层党组织内部责任不清、人员缺位、工作无计划、推诿扯皮现象等时有发生,重视抓经济工作、轻视学习宣传引领,导致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凸显。
(二)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从客观方面看,由于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性减弱。因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自主生产经营时,人们更多关注经济效益。为获取更多收入,大部分家庭土地由老年人耕种,年轻人、壮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在农村中生活时间有限,有的甚至几年回来一次,一些村子留守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孩子。所以,农村青年靠近党组织的思想积极性相对不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性也在减弱。
2.从主观方面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的影响力、吸引力在减弱。面对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在带领群众开拓致富新路、引资引智引才、精准扶贫扶智、提供贴心服务等方面能力明显不足,很难与时俱进。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时有畏难情绪,应对能力弱,甚至面对群众需求时逃避责任、敷衍搪塞,缺乏奉献精神;对上级还存在“等、靠、要”思想。长此以往,战斗堡垒作用很难发挥。
3.从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员看,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有些村干部、党员不注重自身学习提升,不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对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缺乏深入学习思考;对党支部成员及党员教育管理不严,对学习抓得不严,更别谈学深悟透。更有个别党员干部私心较重,总想从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中获取个人利益,既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又有损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措施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在坚持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的同时,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把握、精准施策。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建设措施。
(一)加大农村党员发展培养力度,加快生力军队伍建设
加大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力度。农村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乘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东风,积极引领那些回乡发展、热爱农村农业的大学毕业生、青年农民、退伍军人等树立信心,在农村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建功立业。在为他们提供各项政策优惠的同时,提升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着力在他们中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不断储备优秀后备力量,加快生力军队伍建设。
(二)注重顶层设计,在新生优秀力量中培养任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培养任用,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注重顶层设计、选优配优、多渠道遴选:一方面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力量,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空壳村派出第一书记,充实到基层党组织,凭借他们良好的素质、快速的学习适应能力及在实践中成长历练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为基层带来活力、为发展带来潜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引领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人难选、无人选”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发现、挖掘、培养本地年轻人及回乡创业人员,把他们中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化解矛盾能力强的优秀人员培养起来,让他们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同时把有工作责任心的、对群众有感情、群众拥护的、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要建立健全选人用人制度,同时要充分落实培训管理制度、大力实施保障激励制度。
(三)科学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1.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责任制。理清村级各类组织功能定位,实现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一是教育引导负责人担起责任,真正把组织建设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上级党组织把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作为干部评先选优、调整和提拔的重要依据。二是具体操作中做到职责明确、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即逐级分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目标,做到职责、任务内容细化和具体化,建立逐级负责、责任共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落实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责任制落实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让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法可遵,保障各项活动科学规范。二是建立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做到优秀人员抓党建促建设,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充满活力,具有凝聚力、战斗力;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建立正常增长机制,保障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等其他必要支出。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3.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保障改善民生、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建立健全争先创优激励制度,让那些党务工作能力强、群众服务意识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得到应有的激励与鞭策,让党旗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高高飘扬,充分发挥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