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①
2021-12-28张华黄卓李斐
张华 黄卓 李斐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信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使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有资料显示,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际的标杆,从2001年开始生产,占本国GDP的8%以上,达到1120亿英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革新人才具有优势。美国纽约从事文化创新产业的人才在劳动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12%),人才来源主要是高等院校重视发展创新产业的相关专业,注重高品质、高素质的创新产业设计人才和创新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荷兰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口约50万,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7%,创意设计产业出口额在2007年初就达到GDP的7%。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质量、影响力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GDP中能够产生附加价值的产业比率从2004年的2.15%增加到2018年的4.30%,近两年的文化创意产业附加值才明显有所提高。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靠能够产生文化创意的人才,人才是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考察调研时指出,“现在文化和技术深入结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长,这既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必须格外重视”。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虽然逐年增加,但是人才培养却明显没有同步发展起来,“十四五”时期将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人才培养模式加速革新的时期。近年来,高校规模和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人才,但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大学特色和地区特色。办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创新人才与发展文化创新,而是为学校自身利益着想,使文化创新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高校应创新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深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及特色教学模式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融合的延伸产业,创意被视为其核心驱动力,人才是文化创新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处在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最高处。革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是辽宁省的重要发展路径,要在文化创意、数字传媒、影视、音像、动漫、旅游文化、建筑设计、广告装潢以及环境艺术等各领域有所突破。虽然辽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且资源丰厚,民间文化也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但与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相比,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各领域发展还处于被动与落后阶段,主要表现在人才市场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严重不足:
从量的方面看,文化创意设计学科的相关人才资源缺乏,文化产业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无法被满足。
从结构上看,人才结构对设计文化创意存在不平衡。文化创意产业不仅需要一流的创意设计人才,尤其需要高素质、精术业的文化创意产业运营、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使文化产业升级速度的优化不受制约。
从人才培养模式看,高校之间彼此雷同,千校一律,缺乏专业特色、学校特色、区域特色,培养模式也很陈旧,致使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供给停滞不前,亟须推陈出新,尤其是文创产业的成果亟须转化或孵化。
三、“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主要场所的高等院校,在培养大批量、高素质、精术业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文化新战略培养的重要指标,本文经过对比分析提出一些文创产业人才培养优化方案。
(一)完善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为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有必要改革基本教育实践体系,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课程的特色,将教育课程的实践、开放、职业的实践功能应用到课程中去。让学生参加各种展览会和创意项目的竞赛,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各种竞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教育能力,同时激发专业教师的教育热情,实现“以赛促教”。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学生参与专业设计实践的概率。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各层次赛事的机会和条件,迅速提高专业设计能力,实现“以赛促学”。加强文化创意专业学生实践相关锻炼,促使教师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结构优化且多元化,提高教育质量。
(二)突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
逐步地将大班、大课的填鸭式教学场景,改成能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产上的实践经验有效融合,构建以设计项目为中心的课程系统,建立与业界实际现场合作的教学环境,建立重视实践设计程序、包装教学、团体教学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导,团队授课、自主选课程包为特色的工作室制授课。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专业的认识及专业的抉择都可在工作室里获得。以教师队伍和虚拟事业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创作指导,在实践中执行典型的任务,对学生的革新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室内部装饰模仿公司的工作模式,打破座椅并排坐,无讲台,制定内部“框框”,进行讨论式的教学和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专业课更加活跃,更接近社会企业环境。实现了行业、企业无距离的整合。
(三)运用“互联网+”模式优化文创产品设计课程
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文化产品设计专业深度融合,进行课程改革,扩充课程内容的知识范围。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际市场上一些前沿的资料和发展现状,将企业的实际案例融入课程讲解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意设计和动手操作,结合专业特色,将课程内容分解精炼,融入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更上一层。同时注重收集往届文化创意优秀作品,以及国内外关于特色文创设计开发策略,开展课堂讨论、分析,集思广益,突破创新,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方案。
1.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线上线下混改课程建设。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和课程建设,将课程资料放到学习通平台,实现混合式课程建设模式。在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进行主题讨论、签到、抢答、投票等教学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将学习资源、经典案例以及相关知识点均发布到课程章节中,以便学生随时反复观看、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整合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碎片和知识碎片,提高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注重过程考核,加强课程考试改革力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将考核和期末考试过程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知识的实践方式相结合,以项目设计、培养等内容作为验证标准,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中心,通过学习平台直接学习的成果。对成绩过程、随时控制、有效的考核内容进行调整和理解,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学生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三方共同评价等进行成绩评价。
(四)构建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和教学特点,为文创大学生构建出更自由、更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空间,要把理论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多种学科知识结构相融合,多种能力结构相融合,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使原本地专业课程设置更有发展方向和空间。设置文创概论、发展等理论课程,让学生时刻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向、前瞻的科技创新理念。人才培养体系中,在课程讲授方面,确保所授知识点贴合文创产业的市场需求,突显出高等院校人才孵化器的实用意义;同时,还要从教学理念、学习方法以及师资团队等多维度、多元化体系开展实施创新工作,改革创新方面的学分的占比,对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重点培养,并给予一定的认可和支持,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沟通能力、专业技能、专业实践上都适应人才成长的需求。
(五)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在进行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时,应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采用不同的授教方式培养所需人才,主动与职能部门、企业、行业、学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形成优化的教育生态组合,运用产、学、研三位一体化平台构建出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们不仅可以在校园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战运用,还可以在科研机构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资源,将工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等企业要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校内教师负责讲授理论、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负责岗位实践的分开状态,构建将两者整合互补的教学团队,发挥教师的理论知识,企业的实践经验,共同进行课程设计,让知识的传授对接岗位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如何使设计成果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让学生下企业进行岗位实训,掌握工作技能,参与企业项目创新设计,或者为企业提供服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设计款式图,根据优选的设计图进行实际加工,使得设计图与企业的生产环节无缝对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承担起设计师的角色,锻炼学生独立解决从设计图到成品整个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的作品实现成果产业化。学生可以根据市场的反馈信息,对成果进行反思和改进。这也是对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检验,促使学生的设计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可以为企业解决一些难题,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一方面可以培养出视野广阔、思路开阔、知识结构完备的多维度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为我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新兴阶段。高等院校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环境、培养评价等都存在很多问题。高校有必要运用理论与实证融合校验、优化文创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