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内容表征、生成逻辑与路径构建

2021-12-28赵志业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和国家大众特色

赵志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新时代政治认同是指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政治系统的归属、认可和接纳。新时代政治认同不仅是政治系统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目前,学界在政治认同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集中表现在对政治认同基本理论和现实境遇的研究上,但总体上呈现出研究的形而上抽象表达且充斥着西方理论与西方话语。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中国语境、中国范式和中国话语的政治认同研究,是新时代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从新时代政治认同关涉的三个基本面向,即内容表征、生成逻辑和路径构建入手,勾勒新时代政治认同的中国图景,从而对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作出有益探索。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内容表征

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内容表征回答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认同什么”这一基本问题。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内容表征不是抽象的形而上表达,而是有具体内容指向的新时代中国语境的回答。具体而言,新时代政治认同主要包括政治主体认同、政治客体认同、政治价值认同及政治发展认同四个方面。

(一)政治主体认同

新时代的政治主体认同主要是对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即中国共产党掌握的国家政权、政府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认同。大众对政治主体的认同一方面表现为对政治主体的肯定性评价及认可、接纳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表现为大众在与政治主体的互动关系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新时代政治主体认同的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其中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新时代政治主体认同的核心。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P.42),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家政权的建立和政府的成立。基于此,政治主体认同研究集中在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研究上。

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2](P.69)。第二,大众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认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郑重选择、必然选择,是党和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2](P.72)。第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同只有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维护党中央权威,才能治理好中国共产党这一大党,才能治理好中国这一大国。

(二)政治客体认同

在理论上,政治客体认同主要包括政治绩效认同、政治规范认同和政治程序认同等。在新时代背景下,政治绩效认同主要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治国理政成就及各级政府在施政过程中取得的各种成绩的认同;政治规范认同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各项政策的认同;政治程序认同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运行过程中所遵循的各类程序的认同。不论是政治绩效认同、政治规范认同还是政治程序认同,在新时代都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展开。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新时代政治客体认同的核心内容。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根本‘坐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

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P.16)第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又根据中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强有力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现实、反映人民意愿、解决中国问题、适应中国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第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分别以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和精神力量的功能地位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得来的,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产物。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既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又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落脚点。

(三)政治价值认同

新时代的政治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政治系统对大众正当需求的满足关系。新时代政治价值认同就是对这一满足关系的认同。新时代的政治价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构成体,由政治价值基础、立场、目标、价值观、实践等构成。因此,新时代政治价值认同包括对以上构成体的认同。

第一,对政治价值基础的认同。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自然也是新时代政治价值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一方面体现为对具有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另一方面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根本性指导地位的认同。第二,对政治价值立场的认同。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价值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奋斗的目标、意味着依靠人民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意味着人民作为“阅卷人”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高评判者。大众对政治价值立场的认同就是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立场的认同,这一认同从根本上讲也是对大众自身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的主体性身份和价值的认同。第三,对政治价值目标的认同。新时代党和国家奋斗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即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的坚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价值遵循。大众对“人的解放与发展”这一政治价值目标的认同,既是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政治系统运行的关键,也是对自身发展目标的正确定位和认同。第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新时代的精神表征和共识体现,它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4](P.169)。这就意味着它不仅是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遵循,也是大众进行政治价值评价和自我发展评价的重要指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方面是对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具体内涵进行认同,避免陷入西方普遍主义价值模式的泥潭;另一方面是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精神实质体现在人的精、气、神、韵、行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强大的精神纽带,所以在政治价值认同中具有引领作用。第五,对政治价值实践的认同。新时代,政治价值实践的认同是大众用心中的“一杆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的政治自恰性(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政治行为结果在多大程度上与其政治理念和政治设计相符)进行评价,继而形成一种积极的价值肯定及其心理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因为政治价值实践是检验党和国家政治绩效的最高标准,因此,对政治价值实践的认同便是政治价值认同的关键所在。

(四)政治发展认同

新时代政治发展是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政治系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体包括“政治基础性的扩大,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提高,政治参与机会的增加,民主程度的提高,公民自由权利的保障和实施等等”[5](P.299)。新时代政治系统综合能力发展的核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继而推之,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同就是新时代政治发展认同的核心。

第一,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认同。这一方面体现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认同,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具体实施是由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现实和人民决定的,从而避免大众用西方的治理概念、治理模式、现代化模式来理解我国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另一方面体现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容的认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层次上由价值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现代化构成;在系统上由治理结构、治理功能、治理体系、治理过程和治理方法等的现代化构成。大众对国家政治体系现代化内容的认同就体现在对以上两个方面的认同。第二,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是指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等的能力现代化。大众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同包括对以上能力现代化的认同,归根结底是对国家治理发展水平的认同。

二、新时代政治认同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政治认同的生成逻辑回答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认同如何发生和发展”的这一基本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政治认同的生成是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政治系统发出政治认同、以人民大众为主体接受政治认同以及双方的互动和互构过程。具体而言,新时代政治认同的生成逻辑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利益性认同经由归属性认同向身份性认同生成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6](P.187)利益的实现既是大众追求的政治目标,又是大众进行政治认同的最直接动力。通过利益实现政治认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对既定利益的分配满足大众的利益需求,以达到政治认同。既定利益的分配包括直接利益分配和预期利益分配:直接利益分配可以使大众在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情境下产生热情的政治态度和即刻性的政治认同;预期利益分配作为一种远景式和憧憬化的利益分配图景描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凝聚大众政治共识和稳定民心的作用,在政治实践中将利益憧憬转变成大众现实利益的过程并达成政治认同。另一种是大众依法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从而在自身利益得到表达和保障的境遇中实现政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创造了与人民共享的丰富成果,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两个阶段”部署安排,在党和国家各种制度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大众利益表达和分配机制日趋完善,为新时代大众政治认同奠定了良好的利益基础。但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成为新时代大众政治认同的首要和必要条件。

利益性认同的核心是以政治绩效赢得大众政治认同。虽然建立在绩效基础上的政治认同能够解决一时的问题,但难以提供长期和系统的认同能量支持,而且,“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步觉醒,民众对政治绩效带来的利益考量将渐渐过渡到政治绩效带来的尊严考量,如何在政治系统中‘有尊严地生存’是有效性难以一时解决的”[7]。因此,从哲学角度而言,“有尊严的生存”是一种自我价值感知和实现的良好状态。这种良好状态的建立需要政治系统给予民众强有力的定向作用。这种定向作用的实现需要党和国家给予民众极大的归属感,即以实现民众的归属性认同为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政治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民众的归属性认同变得尤为重要。归属性认同的核心就是让大众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让大众体会到主人翁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以此来实现政治认同。如果说归属性认同建立在大众统一身份即“主人翁”的基础之上,那么基于阶层和价值多元的民众多样化身份认同则是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另一个维度。身份认同作为一种实践,“更多涉及基于文化或心理层面的平等权利,并不涉及基于阶级和经济等结构性因素的不平等”[8](P.228)。这就意味着政治系统对大众合理合法的、多样化的个人身份或集体身份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在对大众不同身份进行确证并对不同身份所表达的合理意义进行肯定的基础上实现大众的政治认同。

(二)从认知性认同经由意向性认同向实践性认同生成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众的主体自觉意识不断增强,作为价值主体的大众,对一切价值对象的判断也逐渐趋于理性。这就决定了大众的政治认同首先建立在认知性认同的基础上。认知性认同的过程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党和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政治信息进行输出。这里的政治信息不仅包括政治理论信息,如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各种政策等,而且还包括政治实践信息,即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作为。第二,大众接收政治信息并根据自身的政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进行加工,在“我—他”关系中形成自我与政治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和契合性,明确党和国家的人民立场以及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价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政治系统中必要的政治知识,把握自我在政治体系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从而逐渐形成对政治系统的认知性认同。第三,认知性认同的形成是一个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为政治信息的发出、接收、加工、反馈及调整的轮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基于政治认知的政治认同在广度和深度上逐渐提升。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政治认知都有正确和歪曲之区分。这里的“正确”和“歪曲”首先体现在源头上的政治信息是正确的还是歪曲的;其次体现在政治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最后体现为大众对政治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是正确的还是歪曲的。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达到对特定政治集团和政治系统的政治认同,以歪曲的立场和方式开展对大众的政治认知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政治认同必然是虚假的。我国新时代的政治认同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政治认知基础之上的,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人民立场决定的。

认知性政治认同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前提,它以理性认知为基础,其目的在于发现事实,“但事实在动因上是惰性的”[9](P.155),事实并不必然地或具有内在规定性地指导行动。也就是说,有正确的政治认知是一回事,激发大众对政治系统的正向情感和意志是另外一回事。这就过渡到了意向性政治认同这一维度上。意向性政治认同表达了大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政治系统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拥护、支持政治系统并准备参与政治实践的心理和行为倾向。积极的意向性政治认同的形成需要党和国家多方面的努力,其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价值旨归,事事、时时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政治作为,从而让大众形成心理上的归属感和情感上的支持,为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做过渡性准备。意向性政治认同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倾向,是大众实现政治认同的重要环节,最终将落到大众的实践性政治认同上。实践性政治认同一方面体现在大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政治系统的认可,从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建设;另一方面体现为在实践中检验政治系统的价值定位和政治作为,随着大众积极参与伟大事业的政治经验的积累,反复地感知、体验和领悟政治系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实现更加深刻和稳定的政治认同。

取M>max{2,2p,1+p}, 可知 由引理1.3、马尔可夫不等式、 p≥1、E|X|1+p<∞、条件(A1)和式(2.4)得

(三)从服从性认同经由理解性认同向建构性认同生成

权威与服从关系的建立是新时代政治系统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服从性政治认同也就自然成为政治认同的首要表现方式和重要目标。同时,从以党和国家为代表的实施政治认同的一方和以大众为代表的接收政治认同的一方的互动而言,服从性政治认同也是政治认同过程的始基阶段。这一方面是由国家的政治目标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大众的政治社会化要求决定的。具体而言,第一,安全和秩序是国家首要的政治目标,而服从性政治认同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就当下的国际形势而言,国外敌对势力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破坏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秩序,试图以此阻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开展;从国内形势而言,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容易滋生各种社会问题。这些国内外形势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安全与秩序构成威胁,最终损害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面对这些复杂的形势,党和国家需要以极大的政治权威建立大众的服从性政治认同,以此保障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一切工作,在保障国家安全和秩序的基础上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致稳前行。第二,大众的政治社会化需要建立对党和国家的服从性政治认同。人作为天生的政治动物和群居动物,共处于既定的政治环境和政治系统中,不管他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必须接受、顺从和适应政治系统既定的规范、价值意识和目标取向,在实现自身政治社会化的同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而被党、国家、社会和他人所认同。

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的服从,服从性政治认同都应该是政治认同生成的始基,因为没有对党和国家的基本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就失去了最本质的政治基础。但是,服从性政治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大众趋利避害的功利性动机而采取的一种政治态度或行为,因此,服从性政治认同自然带有不自觉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大众政治认同要实现自觉与稳定,就必须在服从性政治认同的基础上走向理解性政治认同。理解性政治认同意味着个体的政治经验要与党和国家传递的政治信息、开展的政治实践进行不断的互动和交融,这种政治“经验理解与被理解的互动、融合使得社会成员不断扩大认同的范围、修正认同的偏差、深化认同的层次”[10],从而使政治系统与大众在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形成共识、携手奋进的过程中形成政治认同的视域融合。这种视域融合的螺旋式上升与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更大更深的理解性视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大众在追寻政治价值与意义的道路上不断深化政治认同的过程。理解性政治认同体现出更多的大众主体性和自主性特点,理解性政治认同的深入发展必然走向建构性政治认同。建构性政治认同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这种认同过程体现为政治系统与大众之间的协商式互动。建构性政治认同以人民性、自觉性、形成性、反思性、建设性、互构性等为基础和特征,因此是一种更为积极、稳定和成熟的政治认同。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的路径构建

新时代政治认同的路径构建回答的是新时代背景下“认同如何实现”这一基本问题。依据内在生成逻辑,在宏观视野中进行政治认同的路径构建不仅是从整体上把握政治认同路径的内在规定使然,也是新时代语境下政治认同路径实现中国“化”和“话”的内在要求使然。

(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激发政治认同

利益的满足是实现大众政治认同的重要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大众的利益需求表现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激发大众政治认同就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第一,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性特点,夯实政治认同实现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1](P.158)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进行其他活动的前提,也是大众实现政治认同的重要物质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许多民生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党和国家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大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部分,夯实大众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

第二,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样性特点,拓宽政治认同实现的利益向度。美好生活需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广度和深度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党和国家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1](PP.11~12),从而拓宽大众政治认同的利益向度。

第三,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性特点,契合政治认同实现的利益价值取向。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实现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人民大众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这是美好生活需要最为根本的价值体现,也是大众政治认同最根本的利益价值取向。其次,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实现应该具有正当性。这一方面体现在大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法律范畴内是合法的,在伦理道德范畴内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不论是从党和国家来讲,还是从人民大众来讲,实现美好生活的方式、手段、途径都应该是正当的,只有如此,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认同才是积极健康的政治认同。

(二)以深入的政治教化推进政治认同

政治教化的“主旨是以自然的方式、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基础上”[12](P.8)开展政治教育,使大众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能够理性反思和审视现实的政治形态和自我状态,判断政治系统之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目的、意义及价值,在此基础上实现政治认同。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政治教化推进政治认同应着重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第一,把握政治教化的重点内容。新时代政治教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教化内容。第二,厘清政治教化的重点对象。在新时代背景下,全社会都是政治教化的对象,但其中最关键的教化对象是党员、青年和农民,这是由党员的政治先锋地位、青年的社会责任地位和农民的人口比例所决定的。第三,建立政治教化的长效机制。新时代政治教化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党中央要做好政治教化的顶层设计,加强政治教化长效机制建设(包括领导责任机制、组织实施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等),从而推进政治教化的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发展。第四,树立政治教化的高尚社会参照。从政治心理学视角看,人们在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存在模仿的政治效应。因此,在政治教化过程中,要发挥权威、榜样和精英的高尚社会参照作用,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感召和感化大众,从而让大众在模仿效应中实现政治认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高尚社会参照的树立一方面要与新时代的主题相契合,另一方面也要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让大众在内心深感是可以“够得着的”,从而引发大众的模仿效应。第五,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政治教化。今天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因其互动性、便捷性、个体性等特征,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需要紧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积极掌握利用新媒体开展政治教化的主动权,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渗透性以及新媒体信息内容的生活化、“短、平、快”等特点,优化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政治教化的方式和内容,引领大众政治认同的形成。

(三)以全面科学的制度体系建设定势政治认同

“制度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的基本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对社会权利—义务分配做基本安排;制度作为规则体系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基本程序和规则,并为社会提供基本秩序。”[13](P.4)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安排是制度的核心,“善的”制度体系在形式上体现出自恰和严密等特征;在内容上体现时代精神,以公平、公正的权利—义务分配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在执行过程中以高效、有序的治理能力为特点。因此,秉持 “善制”与“善治”的政治系统能够为赢得大众的政治认同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14](PP.1~2),在执行过程中已表现出多方面显著的治理优势,并得到大众的高度认可,这为大众政治认同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14](P.5),从而以全面科学的制度体系建设定势大众的政治认同。

第一,在全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发展大众的政治认同。“全面”二字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整体性,“坚持”和“完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延续性和发展性,“全面”“坚持”和“发展”的过程也是通过制度的完善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深入发展,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逐渐变小,大众的政治认同也会随之不断稳定和深入。第二,着重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让人民大众真切体会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政党,从而使人民群众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继而深化大众的政治认同。第三,秉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人民立场”,在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中实现政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和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形成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广泛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体会、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继而渗透、强化和建构大众的政治认同。

(四)以“一主多元”的文化认同固基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是大众对特定文化形态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它规定着特定群体(包括政治公共体)的基本价值取向,文化认同具有隐秘性、渗透性、深沉性、牢固性等特点,在对特定群体的形成、存在和发展方面发挥着凝聚与黏合作用。正是因为文化认同独有的特点和功能,所以它“是政治认同孕育的源泉与土壤,其直接关系政治认同的道义合法性与情感支持”[15]。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公民身份的多样化流变态势以及大众利益取向的多样化发展态势,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政治认同具有更加稳定的特征。

新时代以文化认同固基政治认同需着重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一主多元”的文化认同格局,为大众政治认同奠定全局性的文化基础。这里的“一主多元”格局强调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主”)指导地位下的多元文化认同格局,在保证文化认同的正确方向性基础上包容并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继而发挥文化认同的政治认同建构功能。第二,在“一主多元”的基础上,以民族文化认同为重点,为大众政治认同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共同地域经过长期的共同经济生活所形成的民族符号象征体系。它所体现出的利益表达和实现方式、思维习惯、价值理念,“总能在千万次社会实践的重复与强调中,以稳固的社会模式加以沉淀,内化为共同体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价值涵量”[16],因此在彰显其顽强的生命力过程之中体现出极大的稳定性。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民族文化认同基因为支点切入政治认同,有利于大众政治认同过程中的利益调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增强政治认同的可靠性、稳定性。第三,在“一主多元”的基础上,强调身份文化认同,为大众政治认同提供文化渗透路径。这里的身份文化认同不仅仅是宏观意义上的“公民”“主人翁”身份认同,还包括对微观政治与文化发展态势下生发的大众多样化身份表征与意义的认同。身份文化认同是大众寻求党和国家的认同、自我认同、党和国家予以认同的互动过程。由于身份认同的生活化特征兼具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个面向,能够在“被看见”“被理解”与“自我看见”“自我理解”的互动过程中向大众渗透政治认同。

(五)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强化政治认同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大众政治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上。中国方案是当今中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1](P.10)提供的“方案借鉴”,也是为全球治理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的“方案选择”。中国方案的价值表达生成了中国智慧。

从价值立场分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历程中,始终牢记为全人类解放事业做贡献的这一伟大宗旨,因此,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发展贡献力量的初心和使命。从理论逻辑分析,不论是国家发展理论还是全球治理理论,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都试图将西方理论推崇为唯一正确的理论,然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摆脱了西方理论的束缚,实现了对西方发展理论和治理理论的超越。从实践逻辑分析,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在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力量。“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行并向实践延伸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国在全方位地为全球治理作出表率和贡献。从未来发展逻辑看,“中国声音”将越发被国际社会所需要,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会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17]

实践证明,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高尚的、积极的、正确的智慧和方案。不断为人类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努力,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道义”“担当”和“责任”,从而激发了大众对党、对国家和作为“中国人”的信心与自豪感,激励大众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进而强化大众的政治认同。

猜你喜欢

党和国家大众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