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1-12-28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代高富蒲珊珊

内江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技能型证书工业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代高富 蒲珊珊 李 浪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1+X 证书制度的背景下,提出了工业机器人专业和1+X 证书制度相适应的教学改革策略。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工业机器人专业因为是近几年才开设,师资水平和教学模式都还跟不上,存在诸多问题。2019年,职业院校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 证书制度)制度试点工作,由此开启了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新阶段。1+X证书制度的核心思想是要求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想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的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的学习,并且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而工业机器人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1 目前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脱离社会实际,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时间还不长,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方面,都还很不成熟。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教学还停留在简单的示教再现型机器人教学上,然而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机器人。由此导致学校的教学,缺乏和企业的对接,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市场的调研不够充分,没有掌握到企业究竟需要的是哪种技能型人才,因此就没有把握工业机器人专业得教学重点,导致学校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学生毕业后就失业。

(2)实践教学薄弱,学生技能水平得不到提升。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工作是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对技能水平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就尤为重要。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重理论,轻实践,且实训课程单一,实训室设备简单,大部分院校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只能做简单拆装、电气安装和调试和单个机器人编程等项目,不能涵盖整个机器人行业的自动化设备,因此导致了学生技能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3)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因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起步晚,专业对口的教师严重缺乏,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同一个教师同时上好几门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课程,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教师知识储备不充分,教学粗浅。即使部分院校教师数量够,但大部分教师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也不太熟悉,基本都是靠自学和校外培训来熟悉工业机器人专业的相关课程,仅仅是了解一点工业机器人的理论知识,对实践的认知基本为零。高职院校在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教师数量和质量都不够,导致了教师队伍的落后。

2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1)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确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对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不再是技术含量低的操作工,而是精通计算机、电气控制、机械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复合型技能人才。1+X 证书制度的实施,目的是要让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工业机器人专业对人才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如设备操作工、维护人员、设备安装调试、测试人员等,需求量也很大。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结合市场的需求,合理配置专业课程,做到和社会对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2)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当地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合作。如学校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提供专业课程和师资等资源,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平台。1+X 证书制度的实施,要求学生必须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才能毕业,学生可以通过企业提供的培训平台来有效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同时,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让学校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人才,从而改进学校的培养模式,不断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3)大力培养师资力量,建立强大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由于工业机器人专业的特殊性,本身就非常缺乏教师,想要在短时间建立高水平的队伍,可以采用引进人才和学校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引进是指面向社会招聘有工业机器人实践经验的人才。学校培养是指通过对机电、电气或者自动化专业的老师进行培养,让他们参加校企合作的培训,让他们转为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教师。同时,学校也要建立有力的激励机制,让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有动力去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

3 结语

本文从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出发,讲述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然后结合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出了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和企业进行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强大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技能型证书工业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收录证书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工业4.0”之思考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