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路径研究

2021-12-28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内江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师资队伍陕西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刘 晶

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高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了各个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国际化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方向之一。本文以陕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作为出发点,分析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三个方面阐述陕西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设路径,以期为陕西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设给出一些思路。

一、引言

现如今,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职院校日后发展的一个颇为重要的方向。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对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的不断学习,促使职业教育在我国能够蓬勃发展。由此,本文以陕西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出发,研究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深入合作和构建交流平台这三个方面,提出陕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设路径,期望能够为陕西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二、陕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尚不完善。

近年来,陕西高职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培训,以期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具体的做法有:把本校的教师派出国外,接受培训,学习外国的教学理念;引进外籍教师和外籍专家,以讲座等形式,对本校教师展开培训。可是当国内教师被派出国学习交流的时候,教师会因言语不通、教学理念相异、文化存在差异等原因,导致教师本人的学习或交流的收获甚少,多数只能学到一些表面的东西,远不能够满足国际交流和合作对国际化师资队伍的要求。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大都停留在表面,鲜有深入合作。

陕西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多数采用的是合作办学的形式。简言之,学生首先需要取得陕西某一高职院校的毕业证,即顺利完成学业;继而,该生可以申请与就读院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如果通过申请或考核,该生可以在国外合作院校继续学习,并可取得该校的毕业证书。由此可见,这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使得学生有机会取得双证,对能够去国外学习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然而,众所周知,国外留学的花费较高,所以此种形式更适合家境不错的学生,对于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留学的经济压力较大,所以这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进展和成效较小。

其次采用的是外出交流的方式。陕西各高职院校的外出交流方式以派遣教师和留学生出国学习为主,然而此种交流仅限于小范围合作,并且成效甚微。再次,还有部分陕西的高职院校采用的是引进外国先进教材的方式。然而,在教学观念不同和教学环境相异等因素的干扰下,引进的国外教材有可能没有办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导致有些高职院校本来的教学优势也无法体现,既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还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由此可见,上述提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其实都停留在了表面合作,深入合作较少,并且也无法保证国际合作和交流的质量。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缺乏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

以陕西各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例,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各自为阵,信息交流与共享仅仅限于参观学习等方式,途径单一,且不深入。各个院校之间缺少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再者,陕西缺少区域性教育的整体规划,这也是导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三、陕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建设路径

(一)建设一支具备国际化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陕西的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现方面,首当其冲的是要培养和建设一支具备国际化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首先,陕西的各院校可以为教师定期提供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并通过多种方式激励教师出国深造。教师可以通过出国进修、考察等方式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进行内化,形成适合本土学情的教育和教学理念[2],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鼓励本校的教师下现场,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动态。纵观目前陕西各高校间的合作情况,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国际合作院校,但是能够进行双语授课的专业课教师少之又少。除英语教师外,其他的专业课教师用英语授课普遍存在困难。因此,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对其进行英语培训,提高双语能力;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也需要自己行动起来,努力学习英语,不断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各高职院校可通过以上的办法,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双语双师”型教学团队。再者,陕西各个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聘请外教等方式,打造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广阔平台,努力建设一支具备国际化教学水平的教师团队。

(二)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加强深入合作。

陕西高职院校应该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形式,丰富交流手段,倡导深入的合作交流。更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倡导多边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陕西各高职院校不仅可以引入国外的优质资源,还可以进行跨文化交际,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和整合。这样一来,既能为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供窗口,也能“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质量,更能为国内外的人才市场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

其次,为了加强深入交流和合作,陕西高职院校在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时,可以大力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的话,外派教师可以开设汉语学习、诗词鉴赏等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一系列课程,也可通过举办中外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发挥人文外交的巨大作用。

(三)构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

对于陕西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出现的缺乏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的问题,可以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陕西各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资源共享。该平台主要用于收集、汇总、分析和发布国外各高校的国际交流的合作动态、政策变动等信息。陕西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该平台给出的信息,客观地做出相应的决策,信息共享也能使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缺乏经验或处于劣势地位的高职院校快速积累资源和经验,开展国际合作。其次,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能够对区域性教育合作交流进行整体规划。由于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可以把经济水平相似的地区整合起来,进行区域的宏观规划并整合现有的教学和合作资源,进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进而提高国际交流质量。

再者,陕西地处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应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针对西北地区信息渠道不够通畅且经费较少等实际情况,陕西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借助东部沿海地区的高职院校现有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用于培养优秀教师、促进院校间学生交流等方面,拓宽本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并实现东、西部院校学分互换,争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充分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东西部高职院校的共同发展,加快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各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本文从陕西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陕西各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分别从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尚不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都停留在表面,深入合作较少、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建设路径。首先建设一支具备国际化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确保办学和合作交流的师资质量;其次,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加强深入合作,开展多边多元化的合作;再次,构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实现东西部信息互通和共赢。相信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建设,陕西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笔者也期望本文能够为陕西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师资队伍陕西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国际交流与合作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