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融合建设方法与机制

2021-12-28四川仪表工业学校蒋志侨

内江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重庆市大师中职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李 波 蒋志侨

本文就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具体问题,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融合建设进行了实践和研究,提出了融合建设的方法和机制等可实施、可操作的做法。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教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职教20条》,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应发动和依靠教师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创新。但中职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一是教学改革创新缺乏高水平带头人;二是教学改革创新缺乏团队协同共进;三是教学改革创新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我校贯彻落实教育部、人社部有关深化教学改革和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要求,组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团队研修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融合建设的方法

(一)实施“四环攀峰”工程,推进大师校本化培养。

一是遴选培养对象。优选师德良好,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通过校本培训、企业实践、提升培训、技能大赛、教学改革等方式,提高知识和技能。二是校企联合培养。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元培养模式。在学校,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企业,强化岗位能力、职业素养。通过基础培训、综合培养、提升培养三步走,实现技能大师培养对象教学能力与技能水平的提升。三是推荐申报认定。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推荐申报技能大师,积极争取认定挂牌技能大师工作室。四是激励引领创新。以技能大师为核心,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带领专业教师共同研修的“学校和企业大师+学校骨干教师+企业技师”教学团队,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为主题,以培养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为主线,促进教师在“教学+教研+培训+大赛”中发展。

(二)实施“五级云梯”导向,推动团队任务式创新。

一是校本教改任务。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开展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建设、评价模式等教学改革。二是各级科研课题。在技能大师带领下,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各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与教学实际。三是企业技术服务。在技能大师引领下,教学团队对企业技术改造联合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服务生产实际。四是行业标准研制。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组织教学团队成员参加教育部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中职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人社部职业能力标准等行业标准研制。五是扶持薄弱学校。在技能大师指导下,教学团队与涪陵、城口等地区对口扶贫中职学校开展教学方法、专业建设、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帮扶活动。

(三)实施“职业使命”提振,激励团队跨界性成长。

一是制定考核办法。以目标导向,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考核办法,明确主持人、导师、学员职责和考核内容。二是实施多元评价。构建了学校、家长、学生、企业共同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该体系从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教研教改、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教师培养等多方面对教学团队成员进行目标考核。三是多种结果运用。按照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并将结果运用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培训提升、大赛指导等方面。

二、融合建设的机制

(一)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核双元”融合建设机制。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根本目的是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此前,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两张皮”,互不相干,只有建设的行为和“室”与“队”的建设成果,缺乏人才培养的成效。通过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融合建设”,不仅行动之果更加丰硕,而且育人成效更加显著。大师工作室主持人不仅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引领团队成员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得出快速成长。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核双元”的融合体系,“一核”即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核心,“双元”即以学校和企业为载体,共同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培养教学团队。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四环攀峰”成长路径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五级云梯”导向的能力提升的策略和“职业使命”提振的激励机制。

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经由遴选、培养、认证、领衔四个环节的“攀峰”行动,成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尖峰”人物。创新团队成员能力分初级、初级+、中级、中级+、和高级,其能力要求一次为一、一二、一二三、一二三四和一二三四五。对团队成员的激励,首重精神陶冶,恢弘其人生价值追求和教师使命担当。具体考核内容坚持把专业理念与师德摆到重要位置,尤其强调职业理解与认知、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和个人修养与行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体现在不断跨界,不仅在职业教育领域,而且在教育领域也有贡献,不仅在仪表类行业,而且在机械类行业都展露出高素质技术技能。

三、融合建设的成果成效

学校教师得到提高和锻炼,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增加了17%,其中培养重庆市技术能手2名,重庆市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重庆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重庆市教学专家工作室1个,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重庆市“巴渝工匠”1名,中职学科教学名师1名,重庆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1名。教学团队牵头研制了教育部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电气技术应用学生顶岗实习标准》,人社部《仪器仪表制造工职业能力标准》等国家标准。教师参加各类大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7个,市级奖项8个。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3项,全国机械行业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学团队成员课堂教学学生数达3251人,学生满意率达99%,指导学生136人参加技能大赛,获全国奖项14项,市级奖项29项。

猜你喜欢

重庆市大师中职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大师剪我也剪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大师版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