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28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雷赐涛王青苗张小平

内江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毕业生育人思政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雷赐涛 王青苗 张小平

以“三走进”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政策宣讲、企业调研及深入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等方式,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创新思政工作载体,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及企业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新实践,有效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三走进”(走进社会接地气、走进企业知要求、走进家庭明学情)社会实践为载体,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及企业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新实践,有效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

一、明确协同育人目标要求,分类分工开展专项工作

通过走进企业,以了解毕业生工作状况、收集企业用人标准和用人单位对教育教学的意见,洽谈校企合作意向,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发展。

通过走访贫困学生家庭,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以寻求帮扶办法,解决学生家庭贫困,起到“助学 筑梦 铸人”的效果。

通过集中实践活动,进一步锻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积淀社会实践阅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内涵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认真开展实践过程,记录一线真实感受

首先是走进企业—服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由老中青教师组队,前往陕西省汉中市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汉中站,回访数名优秀毕业生。其间,教师们一同看望了正在引导旅客如何进行购票、验证进站、检票等操作的优秀毕业生。毕业生们肯于吃苦奉献,能够迅速转变角色,能够抓紧时间提升业务能力,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教师们一同见证了毕业生们能够将在校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之中去,能沉下心来,不断夯实业务知识,发扬“吃苦奉献 拼搏争先”的精神,努力在不同岗位中发光发热。

其次,走进家庭—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从建档立卡家庭、单亲家庭、孤残家庭以及学业困难、心理问题及家庭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等学生中遴选出部分学生,通过实地家访,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状况、经济来源及成长环境,体会到成长于偏远山区的学生生活上的不容易和父母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艰辛;通过与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并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育人的意见、建议;为困难学生送去温暖和支持,表达学校对学生的关切。

三、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增强育人本领技能

通过此次“三走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坚持“立德树人”的这一根本任务,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企业和学生家庭,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促进,进一步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2]。

通过回访企业优秀毕业生,了解到毕业生在企业的职业发展,基于学校三年扎实的本领和技能的积淀,在企业发扬着“吃苦奉献 拼搏争先”的精神,本着“做好一件件小事情、解决一个个大问题”的态度,稳扎稳打,赢得了用人单位领导的一致赞誉。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状况,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用人标准、用人信息和就业信息,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学生知识与技能、校内表现的一些建议和对教育教学的意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发现和开拓出新的学生就业渠道和领域,在主动服务企业的同时,寻求校企合作新机遇,促进学生就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走访贫困学生的家庭,了解了沿途村庄的社会经济发展,看到了学生成长的环境,也看到了作为山区孩子求学之路的辛苦和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不易。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中经济来源,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到家长和群众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传播学校教书育人理念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向、学生就业政策和资助政策的同时,为以后学校寻找更多困难帮扶、“助学 筑梦 铸人”的方法和途径明确了方向。

通过实践活动,寻求新的困难帮扶办法,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家庭贫困问题。通过与部分村庄的村民和学生家长面对面地交流,掌握了一些家长和群众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助于建立健全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群众期望的教育机制;通过实地家访,对贫困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有了更加细致而全面地了解,与学生、家长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四轮驱动的协同育人模式,同时,促进了学校“帮困 助学 筑梦 铸人”工作的精准化开展,提升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生命力。

总之,通过集中实践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还积淀了丰富的社会实践阅历,发挥共产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困难帮扶工作的创新发展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毕业生育人思政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思政课“需求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