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有机水稻生态栽培关键技术
2021-12-28孟昭杰张莹莹孟昭伟方莹莹
孟昭杰 张莹莹 孟昭伟 方莹莹
(1.承德北巡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河北承德068156;2.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承德067000)
承德稻区处于冷凉单季粳稻区,种稻自然条件优越,但目前水稻生产过程较繁琐复杂,所生产的稻谷、品质较差、产量较低,不能较好的满足大众需求。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多年来承德北巡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根据承德自然生态环境特点,采用水稻生态循环栽培模式“秸秆还田→副产物糠麸、秸秆等作为饲料→饲养猪、羊畜禽→稻田放鸭→除草、除虫→畜禽粪便→有机肥→水稻”进行有机水稻生产,为当地农业生产绿色发展树立样板,对促进承德水稻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有机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工厂化育秧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劳动力的减少,在一家一户的小规模水稻生产中采用的塑料小拱棚育秧费工、成本高、管理技术不易掌握,秧苗易感病、质量差,直接影响后期大田产量,已经不能满足较大面积有机水稻种植,也不利于实现机械化作业。因此,采取工厂化塑料大棚育秧技术。秧棚采用9.5 m×50.0 m的大棚,东西走向,易于保温;在大棚的南、北面各留1 m换风口,并安装上防风布,用于调节温度;在大棚内安装喷淋系统;用旋耕机旋耕,平整秧床地面,铺施生物有机肥。此种秧棚设计简单、投入小、易操作,大棚内温度、湿度可控,不烤苗,秧苗整齐健壮。每个大棚可育秧苗2600多盘(每亩本田需要36盘左右)。
2 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
常规水稻种植在病虫草害防控上用药品种多、数量较大、次数较多,比较繁琐,生物农药使用量偏大,一般整个生育期要使用生物农药防治5次以上。这些问题直接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成本上升。而本技术的病虫草害防控方法是一种生态综合的防控方法,结合当地的土壤、水、肥料情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主要以农艺及物理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通过秸秆还田、稻鸭共育、施用有机肥、使用草木灰和生物菌液等方法,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活性,促使水稻健壮生长,增强自身抵抗力。用药品种少且数量小,节药效果比较显著,有很好的病虫草害防控效果。
2.1 病害防治
2.1.1 秧床选择 秧床地应为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具有较强保肥、保水能力,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旱地,可减少稻苗缺少微量元素和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用生物菌液1000 g对水500 kg制成生物菌稀释液,放置2~3 d,取100 g(50 kg/亩生物菌使用液)喷施在营养土上,盖膜,焖一冬备用。将秧床整理好后,撒施“上客上福”牌生物有机肥和5 kg草木灰(用来抑制病菌),注意通风保证温度、降低湿度。
2.1.2 秧棚外部设计 建设育秧棚时,在门口处设置1 m高防风布,两侧距地面1.0~1.5 m高处设置防虫网,可以防止北方冷空气的侵入,减少冷害及病害的发生。
2.1.3 水稻种子处理 用自制的生物菌液对种子杀菌消毒:将精选的稻种浸泡在由稻草、野草发酵半年后制成的液体有机肥内1 d,取出后再放入泥水草木灰液(由干泥、草木灰、水按1∶1∶1000的比例配置而成)中继续浸泡3~5 d即可。
2.1.4 苗期防控 自播种至出苗以保温、保湿为主,在秧苗出土后温度控制在30~33℃,注意通风。重点防治立枯病,主要依靠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壮秧及配合使用生物菌剂来进行。
2.1.5 插秧期防控 采用插秧机进行机械插秧,行距30 cm、株距10 cm,每穴4~5株,深2~3㎝。插秧时保持田面干时见地、湿时见水,逐渐延长灌溉间隔时间,可以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烂秧病、立枯病。
2.2 虫害防治
育秧期用60 g苦参碱对水40 kg除虫,喷施2次(育秧7 d后开始施用,隔2 d施用第2次)。插秧期(5月初)施入5 kg草木灰,插秧后用60 g苦参碱对水40 kg除虫,喷施2次。插秧7 d后,取100 g生物菌稀释液喷施秧苗,促进根部肥料释放。
秋季深翻,消除越冬虫卵,选用抗病虫品种,轮作倒茬,利用黑光灯、频振灯、防虫网、黄板、糖醋液等诱杀成虫。
2.3 草害防治
插秧期,缓苗15 d后进行机械、稻鸭除草。分蘖期,采用机械、稻鸭交替除草模式。喷洒叶面肥(如海星牌叶面肥,腐殖酸含量35%,Cu+Fe+Mn+Zn≥100 g/L,有机质≥10%)(6月初施用第1次,隔3 d施用1次)。
利用饲养的鸭和鹅来给稻田除草、松土及培肥的方法:在5月初插秧前把鹅放入水田7~10 d进行稻田除草、除虫,15 d后放入鸭子养至8月初进行除草、除虫。
3 节水灌溉技术
本田生产环节,存在管理技术粗放、关键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其一是灌溉技术落后,主要是大水漫灌,每亩灌水量都在1000 m3以上,水稻生长期间长时间保持水层,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打破了水稻的正常需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抗倒伏和抗病性等。通过控制灌水次数及保持水层,从而大大降低了水稻的用水量,同时也保证了水稻产量,在池塘设刻度尺,节水灌溉在整地、插秧、缓苗、分蘖期、灌浆期、成熟期等关键生育时期实施,其他时期不灌水。灌水量分别为整地、插秧期、缓苗期、分蘖期、成熟期均为3 cm水层,灌浆期6 cm水层。
4 节肥技术
本田生产环节管理技术粗放、关键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另一个主要表现为肥料用量大,平均每亩有机肥用量都在1000 kg以上。本公司自行研制“上客上福”牌生物有机肥,利用畜禽粪便,通过“堆积腐熟发酵→高温高湿无菌处理→加入生物功能菌种→二次发酵”而成,提高了传统有机肥的质量和肥效。亩施用750 kg,较传统有机肥施用量减少约250 kg,显著提高了有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结合秸秆还田和稻鸭共育,稻田肥力得到明显提高。
5 结论
我国的有机水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已建立初步相关的研究机构,研究成果也不少,但想建立较完善的有机水稻生产体系,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较欠缺。今后在品种选育及生物、物理及与养殖家禽、水产结合模式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突破。
在上述技术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了丘陵山区有机水稻生态栽培管理技术,集成有机水稻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立标准化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示范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实现节水、节肥、节药效果。生产的“北巡”牌系列有机大米达到了提供优质健康食品的目的。培训、带动周边农户,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