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词“到底”的语法化

2021-12-28武远佳

关键词:动宾主观性用例

武远佳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副词“到底”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有三种用法:1.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终出现某种结果;2.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3.毕竟(多用于强调原因)[1]。例如:

(1)维持了几天的僵局,到底还是无声无臭照原定计划分了家。孤儿寡妇还是被欺负了。(张爱玲《金锁记》)

(2)杨太太:“得啦,该说点正经的吧?局长,到底事情怎么办?”(老舍《残雾》)

(3)心里想道:这味儿倒许不错。离我坐处很近,一点气味也没有,到底是外国地方,虽然中国人也干净。(俞平伯《梦记》)

例(1)中的“到底”是时间副词,相当于“终于,最终”;例(2)中的“到底”是疑问副词,带有刨根问底的意味,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相当于“究竟”;例(3)中的“到底”是评注副词,用于强调某种事实或原因,相当于“毕竟”。

辛慧考察了“到底”由动宾短语语法化为评注副词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了四个阶段[2],但“到底”其他副词用法的来源未被提及。孙杏丽从句法特征、语义内容、语用功能三方面对“到底”进行了多角度研究[3],但未从历时角度分析副词“到底”的形成过程。张秀松结合相关方言,论证“到底”的疑问副词和评注副词用法均源于其短语用法[4],但副词“到底”形成的动因与机制等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到底”的语法化

《说文解字》:“到,至也。从至,刀声。”“到”的本义是“到达,到来”,用作动词。例如:

(4)田者男子以战备从斥,女子亟走入。即见寇,鼓传到城止。(《墨子·杂守》)

(5)子胥归吴,吴王闻三师将至,治鱼为鲙,将到之日,过时不至,鱼臭。(《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说文解字》:“底,止居也。一曰下也。从广,氐声。”“底”的本义历来存在争议,一种认为“底”的本义是“停滞,止住”,用作动词;一种认为“底”的本义是“最下面,底端”,用作名词。但我们能确认的是,“到底”中的“底”源于其名词用法,名词“底”在先秦时就有用例,并一直沿用至今。例如:

(6)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列子·汤问》)

(7)且冬且夏,且春且秋,上穷至高之末,下测至深之底。(《淮南子·兵略训》)

(8)掷飞枝于穷崖,踔空绝于深硎。蹲谷底而长啸,攀木杪而哀鸣。(谢灵运《山居赋》)

“到”“底”最早在唐代紧邻共现,最初的意义是“到达底部”,后又引申出“到最后”义。例如:

(9)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寒山诗三百三首》)

(10)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方干《上郑员外》)

(11)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贯休《秋居寄王相公》)

以上例句中的“到底”还未凝固成词,皆是由动词“到”和名词“底”组成的动宾短语。其中,例(9)和例(10)中的“到底”用其本义,表示“到达底部”,“到”和“底”都有具体实在的词汇义,动词“到”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移,前面往往可以补出主语,“底”表示物体的底部,往前可以补出定语,如例(9)中的“到底”可以补充为“秤锤到海底”。在例(11)中,“到”和“底”的词义发生了虚化,“到”由表示“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移”转而表示“抽象的时间位移”,“底”由表示“具体事物的底部”虚化为表示“抽象时间的尽头”,“到底”释义为“到最后,到尽头”。“到”“底”词义的虚化对“到底”的语法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两者间的句法关系依旧明显,仍未凝固成词。

同一时期,出现了“到底”的副词用法。例如:

(12)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王彦威《宣武军镇作》)

(13)到底根元是何物,分明只是水中金。(吕岩《赠乔二郎》)

在例(12)和例(13)中,“到”和“底”的语义进一步虚化,不再表示具体实义,两者间的句法关系模糊,“到底”已经凝固成词,在句中作状语。其中,例(12)中的“到底”是评注性副词,表“毕竟”义;例(13)中的“到底”是疑问副词,表“究竟”义。这一时期,“到底”的副词用法还极少,副词“到底”处于萌芽阶段。

宋代时,副词“到底”的用例依旧很少,但这一时期,“到底”的时间副词用法萌芽。例如:

(14)文章事,到底将身自误。功名难料迟暮。(苏泂《摸鱼儿》)

(15)笔墨有时闲作戏,功名到底是无缘。都城处处园林好,不许山翁醉放颠。(陆游《初到行在》)

(16)又有嘲巧宦而事反拙者:“当初只谓将勤补,到底翻为弄巧成。”(杨万里《诚斋诗话》)

以上例句中的“到底”皆用作时间副词,在句中作状语,表示“最终,终究”义,后常接倾向于消极色彩的内容。

元代时,副词“到底”在用例和用法上并无多大变化,三种副词用法并存。从使用频率上看,表“毕竟”义的评注副词用例最多,表“究竟”义的疑问副词用例次之,表“最终”义的时间副词用例最少。例如:

(17)阿公,亲的到底是亲,亲生儿子不留在家,到倚靠着媳妇供养。(《琵琶记》第二十出)

(18)也非俺只记欢娱不记冤,到底是女孩儿的心肠十分样软。(《全元杂剧·杨显之·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19)被鸦鹊啄破面门,狼狗咬断脚跟,到底是自己孩儿看的亲。(《全元杂剧·王仲文·救孝子贤母不认尸》)

(20)功名,到底成何用?悉是:南柯一梦中!(《全元散曲·无名氏》)

(21)眼看儿夫难共守,生抛幼子若无亲。手足自今同一处,姻缘到底属何人?(《全元杂剧·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

(22)苦!我如今便死,我如今便死,暴露我尸骸,谁人与遮盖?天那!我到底也只是个死。(《琵琶记》第二十五出)

例(17)~(19)中的“到底”是表“毕竟”义的评注副词;例(20)和(21)中的“到底”表“究竟”义的疑问副词;例(22)中的“到底”是表“最终”义的时间副词。

明代时,副词“到底”的用例增多,此外,表“最终”义的时间副词“到底”发展出了新的用法:一是“到底”的后接成分出现了在色彩义上倾向于积极情感的内容;二是发展出表“始终”义的新义项。例如:

(23)此是刘员外广施阴德,到底有后;又恩待骨肉,原受骨肉之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24)所喜者,隔着多年,又如此远路,到底团圆,乃像是天意周全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25)却说吕省、郤芮迫于秦势,虽然一时迎降,心中疑虑,到底不能释然,对着赵衰、臼季诸人,未免有惭愧之意。(《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六)

(26)郭信道:“当初接着东西便用,那管他来路是怎么样的?只道到底如此。”(《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例(23)(24)中的时间副词“到底”表“最终”义,在时间轴上指的是一个点,例句中“到底”的后接成分倾向于积极的情感,表示经过种种变化和曲折,终于出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例(25)(26)中的时间副词“到底”表“始终”义,在时间轴上指的是一个段,表示某种情况或心情在某个时间段内一向如此,但值得一提的是,“到底”的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清代时,“到底”的三种副词用法出现了大量用例,副词“到底”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例如:

(27)钟离权见他如此容易了澈,不觉点头叹赏道:“到底是根器深厚的人,比其他聪明人,又高一筹。”(《八仙得道》第八十二回)

(28)他两个战一番,到底邪不胜正。不逊邪魔被瓜精正气骂败,便望四方叫救人。(《东度记》第三十八回)

(29)玉吉听了此话,越不能解,遂携手问道:“到底什么事?你这样着急。”(《春阿氏谋夫案》第十回)

(30)“怎么又拿出看家的本事来了?”姑娘到底不作一声儿,索兴躲到挨门儿一张杌子上,靠门坐着。(《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

(31)当铺里人得了主意,便寻出两个绅士,去和侄少爷说情,到底被他诈了八百银子,方才把当事的放了出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四回)

(32)宝玉道:“我们倒去等他们,有丫头们跟着也够了。”薛姨妈不放心,到底命两个妇女跟随他兄妹方罢。(《红楼梦》第八回)

综上所述,“到底”最早在唐代紧邻共现,用作动宾短语,表示“到达底部”。同一时期,“到”和“底”的词义发生虚化,“到底”发展出了表“毕竟”义和“究竟”义的副词用法,在句中充当状语,副词“到底”萌芽。宋代时,“到底”又发展出时间副词的用法,此后,副词“到底”的三种用法并存,但用例一直较少。直至清代,“到底”的三种副词用法大量出现,副词“到底”完成语法化,发展成熟。

二、“到底”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一)“到底”语法化的动因

“到底”由动宾短语语法化为副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动因与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成了“到底”的语法化。

首先,韵律制约是“到底”发生副词化的重要动因,汉语的双音化趋势是促使语法系统发生变化的一大动力。“汉语的两个音节构成一个标准音步,一个标准音步就是一个标准的韵律词。”[5]“到底”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标准韵律词,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潮流,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容易将其组块成一个整体来使用,使“到”“底”之间原有的界限变得模糊直至消失,语义融合,动宾短语“到底”最终凝固成词。

其次,句法位置的改变为“到底”语法化为副词提供了句法条件。“实词的虚化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为途径。也就是说,一个词由实词转化为虚词,一般是由于它经常出现在一些适于表现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从而引起词义的逐渐虚化并进而实现句法地位的固定,转化为虚词。”[6]一般而言,补语和状语的位置最容易发生虚化。唐代时,“到底”就出现在状语这一句法位置上,“到底”的词义发生虚化,这对“到底”虚化为副词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后,使用频率的上升也是“到底”语法化为副词的重要动因。“使用频率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种语言形式在话语中出现得越频繁,就越容易语法化。”[7]唐代时,“到底”的副词用法萌芽,但用例极少,且只出现了评注副词和疑问副词的用法。宋代时,“到底”发展出时间副词用法,但用例依旧较少,后接成分单一。到了清代,副词“到底”的三种副词用法大量出现,副词“到底”在高频使用中逐渐发展成熟,作状语的句法位置得以巩固,后接成分也变得丰富多样,我们可以将其重新分析为副词。

(二)“到底”语法化的机制

主观性增强是“到底”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8]“到底”最初用作动宾短语,用来客观描述具体事物在某一空间中的位移,未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如例(9)中,“到底”只是对秤锤在东海这一空间中的位移结果作客观描述。随着“到底”描述对象的变化,即从描述具体事物到描述抽象事物,“到底”的主观性增强,包含了说话人对某事的主观看法和评价,如在例(8)中,“到底”在语义上指向的是“穷”这一抽象状态,是言者对这一状态持续时间的主观看法,反映了言者的主观态度和立场。虽然此时的“到底”仍是动宾短语,但由于其主观性增强,“到底”的语义也开始由实变虚。随着“到底”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主观性越来越强,“到底”的语义也不断虚化,两者间的句法界限模糊直至消失,最终凝固成词。可以说,“到底”虚化为副词的过程也是主观性增强的过程,这种主观性反映在语言层面,就促使了副词“到底”的形成。

隐喻是“到底”语法化的另一重要机制。“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现在常说成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9]“到底”从动宾短语语法化为时间副词,就是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完成的。动宾短语“到底”属于空间域,用来表达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移,即某物到达某一空间的尽头,隐含“尽头”义,时间副词“到底”则属于时间域,用来表示抽象时间的位移,表示到达某一时间段的尽头,同样隐含 “尽头”义。动宾短语“到底”和时间副词“到底”暗含语义特征的相似性激活了隐喻机制,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人们便用“到底”所表示的具体空间尽头来表示抽象时间尽头,完成了从空间域到时间域的投射,“到底”的词义由具体变抽象,语法化为副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唐代时,“到底”开始在线性序列上紧邻共现,释义为“到达底部”,在句中充当补语。同一时期,随着“到”和“底”的词义发生虚化,“到底”也随之发展出了表“毕竟”义和表“究竟”义的副词用法,副词“到底”萌芽。宋代时,“到底”又进一步发展出时间副词的用法,但用例一直较少。直至清代,“到底”的三种副词用法大量出现,副词“到底”完成语法化,发展成熟。

猜你喜欢

动宾主观性用例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基于HSK 作文语料库的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
汉泰语动宾结构研究综述
从物性结构和语义特征看“动宾式动词+宾语”的语义基础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资费拨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用例规约在课程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