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究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综合考量
2021-12-28刘金英
刘金英,黄 莹
(哈尔滨学院 文法学院,哈尔滨 150086)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高度,提出高等院校未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指导方向,即高校应立足于“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教育工作目标,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在践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的目标指引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启了改革创新之路。高校教师不仅应当充实和发展专业教育知识体系、优化实践课程设置,更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工作服务专业价值观,在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优势、推动产教一体化进程中,搭建新型实践教学形式、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复合型人才,共创高等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共荣的发展格局。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较之研究性、学术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具有自身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已成为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职能、解决基层社会问题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为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传授、实践训练、就业引导等多维度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与改革,已经在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尽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体系与管理制度建设日臻成熟,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一系列内外部的制约性因素: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泾渭分明,长期处于分割状态
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长期分属于课程教学体系的不同方向,且理论教学课时量占比较多,实践教学成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方式。实践课程不仅实施方式有限、教学内容单一,甚至在一些课程互动环节中,由学生自主讨论来完成。实践能力培养过程被等同为理论知识的简单案例分析,抑或是基础理论模式的延伸和扩展。 这种理论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对实务能力锻炼的片面性理解,即认为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及其方法体系才是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根本。 这种实践教学的“边缘化”状态间接造成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忽视,以及实务实训教学的表面化和实践经验交流的形式化,学生在专业实习、专业见习过程中也偶有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的状况,因此,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优化实践教学实现路径,转变原有实践教学的弱势地位,将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2.学生兴趣爱好、职业偏好等个性化特征未纳入社会工作实践范畴
作为一种典型的“后发外生型”专业,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基础理论知识和服务方法)基本上是沿用西方社会工作的一般性理论框架,理论研究和经验探索的本土化反思尚处于发展之中。正是由于社会工作学科体系中的中国话语相对薄弱,社会工作教育者更应当在实践教学中,挖掘中国本土化情境下、符合中国特色文化传承和伦理价值规范的社会工作实务手段与服务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还应当改进教学思路和引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实践创新研究。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未来实践者和引领者,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与行动能力被长期低估,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长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在实践教学中,任务目标设定、实务课程设置、实习见习安排以及项目总结评估等诸环节,几乎均由社会工作教育者进行统一的教学设计,未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职业偏好和人生规划等变量,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实践安排。倘若能从学生的需求和专业兴趣出发,设计更多的实践内容和实习环节,将能较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习实践的参与度。
3.缺乏长效稳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联动机制
囿于社会工作实习机构、专业实践平台和专项实践经费的有限,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还面临着诸多内外环境因素的制约。一是“走马观花”式的实践体验难以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职业能力。一些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践的周期较短,难以亲自参与或独立完成社会工作机构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服务项目周期一般为1—2年),因而学生的实务能力培养缺乏连贯性,专业实践经验与心得体验也无法延续,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认知的断裂和碎片化。二是由于社会工作实践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一些与地方应用型高校对口的、可供选择的实践基地或实习机构相对稀缺,未能形成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社会化联动机制。对于一些社会工作机构或实习单位而言,专业实习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种课堂之外的体验式教学,旨在丰富学生的见闻,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能力培养方式。综上,这种置于辅助性实务规训情境下的实践历练,桎梏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往往难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校企合作模式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与功效
当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发展迅速,从其服务范围和内容来看,基本涵盖社区服务、社会福利、就业指导、社会风险防控、医疗卫生服务、心理咨询、压力管理等诸多领域。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参与主体来看,社会工作组织、心理咨询机构、医疗机构、中小学校以及企业单位等,都可以纳入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可见,这种新型实践教学方式不仅带动了社会工作实务操作的规范性,还为解决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层面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提供技术支持。
1.有利于促进学生建构主义取向下的自主学习过程
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内化和专业服务的拓展,有赖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理论模式和服务手法的运用效果。这种深度理解过程与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两种学习探索路径的本质特征与共性在于,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筑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问题解决框架。建构主义学习则更倾向于关照个体的状态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正如建构主义的教学隐喻:要创设利于交流合作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社群与实习场,以使学习者所掌握的知识具有高度迁移力和强大生命力[1]。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情境的建构并非源自于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借助创建各种外在协助和支持性条件,在个体学习内生动力的牵引下,产生对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和操作方法的深度理解。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模式更加有利于社会工作学习情境由认知情境(受客观因素制约的真实环境)向实训情境(专业知识建构的赋能情境)转化,从而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学习环境创造必要的条件。
2.有利于构建“‘双师型’+‘校企合作’”实践联动机制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教师团队素质能力建设、推进职业能力现代化进程提出顶层设计。从现有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来看,教师人才队伍中“双师型”占比较高,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均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教学经验以及中级社会工作师从业资格。事实上,在获得社会工作资格考试的从业身份之后,大多数专业教师都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强化一线服务技能和项目管理能力,专业督导能力建设更是难有施展空间。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重要平台,更是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服务策划能力的发展途径。“双师型”教师与“校企合作”的互惠共生模式,可以不断丰富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领域社会工作实务教学,让不同社会实践方向的学生能在各自的服务领域中模拟和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实现服务对象的增权和社会资源的重组。社会工作机构依据不同时段的社会需求,带动学生对服务对象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系统的干预,从而形成“以实践促理论、以理论拓实践”的双向互动机制。
3.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机制与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衔接
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2]。这种本土化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能力,更需要对个体生理机能和环境的外在塑造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形成公共服务机制导向下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输出高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化竞争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的。随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步伐的加快,多元化和竞争性项目推陈出新,社会工作职业能力发展的内容和要求也愈加丰富。由于社会公共服务大多具有复杂性、跨时段性、多维度等特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对受助群体及其相应实务方法进行深度学习,运用专业服务知识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逐步改善服务对象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另外,校企合作模式中微观社会工作实务的服务环节,如信访、戒毒、失独家庭、社区养老、康复服务等方面也正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薄弱环节,因此,校企合作模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基层社区工作服务经验与实务经验的积累。
三、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路径探究
1.打造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需要的校企合作机制
在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可以搭建以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组织为主体的“高校+企业机构”的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依托自身的地理位置与科研优势,加深对本省或本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项目合作。以哈尔滨市为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方向集中于养老社区服务项目和农村社会工作方向,这也与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民生需要和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发展相同步。
首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应加强与政府及民政部门的沟通,力求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获得更多政策与经费支持。其次,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广泛开展农村社会服务实践探索,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关注留守儿童、独居老人、低收入群体,从社会支持、增能赋权、生态系统视角,增强服务对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实现城市或农村社区与社会工作机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之间的有效对接。在有项目合作的城市或农村社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专员和实践代表,拓宽校企合作的研究土壤,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工作与公共服务。
2.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学时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
首先是从西方校企合作办学中借鉴有益的实践经验,如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等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地方应用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建立“理论教育为基,实践教育为本”的双重教学理念,塑造企业职业能力训练与学校理论教育的双向互动机制。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话语体系,而是根据微观服务模块和受助群体类型,建立起不同的实习实践教学目标。其次,根据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对原有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充。在每学期教学工作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校企合作的不同类型,完善理论教学的结构内容,以期保证学生投入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在老年服务机构实习,应先行了解和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老年学概论、个案工作等重要理论方法,而不局限于一门课程的讲授。最后,在企业或社会工作机构内部,建立以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宗旨的专项项目课程,并同步贯穿于学校专业教学的时间安排。在理论教学和实务实训同步推进的同时,设置课堂交流和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分享环节,提升学生的职业感悟和价值认同。
3.构建校企合作实践能力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是基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务能力建设而采取的一种企业与高校联合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注重实际能力的输出,因而高校与社会工作机构应建立起广覆盖、多维度、可视化的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它是衡量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岗位实习和技能实训状况的科学化指标,其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参与实习活动的工作岗位职责、项目参与程度、项目完成度、受助对象反馈、实务能力掌握程度等多重内容。
一是加大实践能力考核培养权重,确定明确评分标准。以项目式管理为例,一旦学生的阶段性考核未通过,将无法继续参与项目实践,也无法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二是以过程评估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成效。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教学培养为根本”的指导理念,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状况进行跟进,并要求学生定期(通常在1—2个月内)进行实习工作的阶段性总结,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文本记录主要包括方案设计、服务记录、实习总结、调研报告、影像资料、项目成效等文本数据[3]。这些都是学生在实习活动中应当完善的重要部分。其中督导评估、指导教师评估和同学评估等评估方式也是考察学习成效的重要参照。三是建立以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为导向的结果评估方式,对开展服务项目所获得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对项目成本核算、人员配置、服务评价、综合业绩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
同时,还应加大地方政府对高校校企合作实习机制的资金、政策和人才支持,以高校社会工作的科研实力,促进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校企间社会资源的有序流动,回应学生的学习体验需求,逐步将社会工作机构的实践场域建设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