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2021-12-28刘付慧

林区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潮政治思想

刘付慧

(海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口 570228)

引言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在社会上流行的一种思想趋势,反映了某种特定环境下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思想趋势或倾向。青年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不仅会受到社会环境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一种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社会思潮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则是社会思潮传播的重要载体并对社会思潮产生影响[1]。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传入后,大学生作为一部分接纳者,将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内化吸收后,再通过言行举止外化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群体效应,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去辨别和选择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思潮,去规避与摒弃掉其中的缺点,从而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当今主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思想趋势或者倾向属于意识范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社会主义体制转型和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外来的社会思潮通过不同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渗透并产生影响。

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思潮,不只是单向的接收,也会根据自身利益情况吸收,从而促进大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提升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大学生在接纳各种各样社会思潮的同时也提高了民主公正的意识,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国家意识。总之,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的传播,使大学生开始注重个性的发展与自我教育的问题,推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了许多积极有利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思潮自身的特点和我国社会的现实因素,一些社会思潮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

1.自由散漫的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它的主要观点是宣扬社会主义“过时论”;抨击集体主义,过度宣扬个人主义;主张取消公有制, 实行全面私有化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以及抹杀民族国家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鼓吹经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主要的影响体现在自由散漫这一词上,这种思想剔除了人的社会性,极端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从而忽视了集体的利益。使得一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自己的权利而忽略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将权利与义务割裂开来。过分地强调自我价值必然导致自私自利、不愿意付出的价值取向,责任感逐渐淡化,对于公共的与自身无关的事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意奉献只乐于享受,自由散漫且缺乏时间观念的生活态度必然影响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之间相处的同时,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2.唯利是图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有用即为真理,无用即为谬误”是其主要代表思想。“有用即真理”曾被多少大学生视为人生价值选择的指明灯。在这样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做任何的决定与选择都是利益驱动,以利益来衡量人的价值,没有价值没有利益的不考虑。简单容易取得高分的课程抢破头也挤不上,而陶冶情操拓宽眼界的课程却无人问津。

3.金钱至上的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使人产生了一种社会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也兴盛了起来。这一社会思潮在一部分青年大学生群体之间流行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物质的极大满足,导致了大学生在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上的竞相模仿,滋生了虚荣和攀比的不良心理。他们一味的追求高品质的精致生活,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追求潮流时尚,过分追逐名牌甚至奢侈品牌,从而导致一些校园贷、裸贷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趋向与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 社会思潮无时无刻不在青年一代身上演绎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2]。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大学生作为一种群体,是社会思潮的传播者,也是最直接的影响者。社会思潮自身存在的特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全面性,高校环境等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也是社会思潮产生影响的原因之一。

2012年7月,汉中市西乡县突降暴雨,堰口镇元坝村利用村级预警广播紧急呼叫,同时利用手摇报警器、铜锣等发出紧急警报,居住在河边和低洼地带的500多人安全转移无一伤亡;白勉峡镇马家湾村主任邓兴华利用手机向预警广播发出预警信号,将在睡梦中的群众叫醒转移后不久,4户房屋即被山洪冲毁,多间房屋进水受损,避免了人员伤亡。类似的事例还有镇巴县三元镇、城固县橘园镇等。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汛期全省共紧急撤离转移人员9.3万余人,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为近年来最少。

1.社会思潮具有广泛传播性、潜伏性和迷惑性

社会思潮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 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 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3]。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性是指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意识,起先是一个小的理论,这个理论需要去跨越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个社会认同的过程。而这个认同的过程反映了社会思潮是如何从一种社会心理到社会意识再到一种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思潮的潜伏性是指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从简单的理论就直接到达现实生活中的,它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从一种理论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反方面以后,才浮现于社会生活的表面,形成一种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的迷惑性是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理论基础本身就不够扎实,对一些主流或非主流的社会思潮抵抗能力有限,使得社会思潮有机可乘。而当今时代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播十分迅速,当某种主流的社会思潮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被一些标新立异的学生加以利用,形成某种群体效应之后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没有良好判断力的大学生群体就会模仿学习,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渠道,渐渐形成更大影响力的社会思潮。

2.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全面性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正式进入社会的最后缓冲,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完善,但仍有许多不足,这是造成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4]。首先从大学生的生理特点来说,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的鼎盛时期,处于人生中最精彩的环节,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也是最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基本已经成年,大脑和身体的发育水平也已经成熟,体力和精力都处于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群体都有着极强的智力思维去进行思想的激荡。其次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表现出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好胜心强,喜欢争论,有意识地去参加一些社会的热点讨论,想要参与时事政治,证明自己的心理。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生理心理特点,大学生群体的求知欲和表现力很强,富于创新,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思想趋势的影响,但是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较浅,辨识能力不够,对于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不能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缺乏足够的定力去抵抗,因而容易作出错误的价值选择。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前沿性与不全面性

从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来看,作为一个汇聚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民族的师生群体的地方,高等学校本身就是社会思潮的产地,是社会文化的发源地。这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传播着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也接受着来自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反馈,在各种各样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与摩擦下,更导致和加深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成为社会文化的辐射源头。社会思潮本身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观念,它的传播和影响需要有一定文化知识为基础的群体作为传播途径,高校的人群环境正适应了它的这一特性。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能够通过理性的方法去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自身的研究领域更加容易接触到本学科的历史背景,科学知识、人文知识融合在西方知识体系的传播下,使高校教师成为最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在日常接触中,高校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将社会思潮,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群体。

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没有系统完整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社会思潮,除了开设相关课程专业的学生,其他大学生接触社会思潮主要途径还是以课外为主。因此,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的环境背景下,面对过量的信息冲击如果没有足够支撑的核心价值体系,很容易同时树立多种价值标准,导致理论认知的混乱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缺失。

三、引导大学生应对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对策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一元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一元性,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武器,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标,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指导实际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有着广泛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脱离了实际,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些社会思潮,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首先,要将社会思潮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当代各种社会思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树立起核心价值体系。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社会思潮的引导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教育讲座、影视欣赏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直观充分地了解西方社会思潮。通过对比的方式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我国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的成果,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将社会思潮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后,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分类教育和分级指导。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水平群体采取不同程度的教学,避免千人一面的情况。根据不同程度设置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爱好,再根据社会实际进行针对性指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3.加大力度根植优秀文化于大学生的心中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我们要本着尊重人类文明成果多样性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归纳和吸收掌握。首先,我们不仅要区分和引导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更要培育和根植我们国家自立的优秀文化;不仅要注入中国精神,更要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的统一起来。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基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文化自信的源泉,要在社会主义的土壤中根植优秀文化,摒弃文化自卑的心理,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只有这样在面对不良社会思潮的文化冲击时才能够真正的抵御。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开阔大学生文化视野,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优秀文化的潜移默化,发挥价值引导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是新时代的弄潮儿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要合理地引导社会思潮的发展,指导大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对其吸收,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不同阶段的指导,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旨在让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西方的社会思潮能够与时俱进、为我所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社会思潮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思潮政治思想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