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导入设计浅议
2021-12-28刘利娜
刘利娜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万事贵乎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虽然占用时间很少,但是关系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高职学生学习被动,学习能力差,巧妙的导入,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一节课能不能上好,关键看一节课的导入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高职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导入,对学生渴求知识欲望的调动,减少政治课枯燥和抽象的说教,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和课堂实效,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界有个术语叫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第一感知和印象会深刻影响后续对事物的认知,说明第一印象对后来的理解把握起着重要作用。布鲁纳说,就学习者而言,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就是最强的刺激;皮亚杰也曾讲到过,所有的智力工作所依靠的也就是乐趣了。那么,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用音乐渲染的方法导入
采用播放音乐的方式导入新课程,对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感等大有好处。托尔斯泰讲过,能够使理解不了的事有所认识,对未能感受的事物有所感受,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破除理论课的乏味,提升学习的自信心,依赖于一个宽松、轻快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减轻学习压迫感,在教学实践中印证:上思政课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而创设良好的宽松愉快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用音乐导入新课。
依据高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多都是零零后,他们有自己的偶像,喜欢文艺,爱唱歌,通过播放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进行课程导入轻而易举就会使他们对本课产生好感,并且依赖这样的导入也会使我们整个的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同时消除了上课的紧张心理,得到了鼓励,大多同学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疑问。在布局课程设计时,开场导入一定要依据课程内容择取与教材关联度高的歌曲。如在讲授《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时,在导入时可以播放学生能一起跟唱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在大气磅礴舒展妙曼的乐曲中,感受祖国辽阔壮观、人杰物美,从而产生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此情况下为本节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如在《家庭美德》一课时,老师让同学们一起唱《听妈妈的话》这首歌,随后发问:同学们,唱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触动?大家畅所欲言。学生:想爸爸妈妈;自己要变的强大才能保护父母;下课就给父母打电话;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同学们能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中,这是歌曲带给我们的效果,感染着学生入情入境。因此音乐是思政课的提味剂,是增强学生体验感的好的手段和方法。
(二)设置疑问导入
学习的起点在于思考,思考的起点在于有疑问,小疑惑有小进步,大疑惑学习就会有大进步。思维的开始发端于问题的提出。 古代学者陈献章也曾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疑问怎样的设置提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很大的影响。好的疑问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引发他们思考,他们会很自然地带着好奇疑问进入新课程的学习。运用此方法通常情况可以从课文的题目着手,猜测标题有什么内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这种方法意图明确直击关键,能在极大程度上引起学生渴求知识的乐趣。
如在《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课堂上,让学生齐读课题后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人生真的有价值吗?”“价值是什么呢?”“怎么区分有价值无价值?”“价值是经济学概念吧”…… 这种导入创设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
(三)猜谜语导入
没有幽默的生活是乏味的,教学中同样适用,没有幽默的课堂是万马齐喑的。美国著名学者保罗韦地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幽默感的老师最受学生喜爱。恰恰猜谜语是能体现老师幽默的很好的手段,因此把猜谜语也应该当作导入新课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可以针对课程的题目或者学习的内容,依据高职学生兴趣点来设计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以便同学快速地把心思收回来放到课堂内容上,开发学生大脑,开拓思维,启迪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人的本质》时,我们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什么东西早晨是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下午三条腿走路?答案是人,人本身,从而引出了本课主题。
(四)运用彩色平面画导入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最有利的因素去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就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心理学家认为视觉的刺激最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将视觉刺激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赏心悦目的画面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兴趣盎然,从而把学生的视线收回来,引起他们的渴求,促使他们乐观自动学习。如教学《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前,课件出示给学生一组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并让同学自己来辨认这是哪里?之后老师顺势导入:“祖国有高原有苏杭有世界屋脊有小桥流水,如此多娇,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五)从旧知识导入
思政课教学要求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重把已有知识进行拓展,培养良好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持续性地学习。由此看来无论采用何种导入设计,课堂都是致力于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知识重点,紧紧联系着课程内容。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60年提出一个重要的教育心理学概念——“先行组织者”,指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时,有必要给学习者提供引导性材料,构建一个连接新旧认知之间的桥梁。高职思政课中很多知识本来就是理论性、逻辑性的,学生很难聚精会神去听这样的课,更无消去迭代更新知识。如果老师总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学生会觉得这是老掉牙的老把戏,这样的开场一开始就显得意兴阑珊了。因此,选择具有引导性的导入课堂材料对促进学生形成新认知是非常关键的。新授“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一节时,老师可选用相声小品《幸福之家》的片段,看完后提出问题:过去回趟老家火车转汽车再转三轮再走山路,现在高铁修在家门口说明了什么?什么原因使我们过上今天的好生活?当问题通过引导材料和新知识建立联系时,老师可以引出要讲解的新内容。
(六)通过再现人物导入
怎么才能让21世纪的高职大学生还能有兴趣去学习一些文学家、历史学家等伟大的人物给我们留下的精华呢?很显然这是远离当今时代的久远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把这种距离缩短,通过人物再现法把历史人物拉近到学生的身边,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伟人们的感召力和风采,带动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思政课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一节,首先给同学们讲司马迁的故事,司马迁蒙受莫大的不幸,但他苦而不悲,孤而不堕,为我们留下不朽的著作《史记》……引入到个人理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七)古诗名句引入
有的同学对范仲淹这一历史人物可能了解得并不是很多,但提起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谓是妇孺皆知。在讲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可通过吟诵范仲淹的这两句名言开始导入本堂课,这句名言一定会使学生产生共鸣,于是绝大部分同学都会情不自禁地跟随老师吟诵起来。随后,老师即可解释这两句诗体现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八)时事热点新闻话题导入
形式与政策本来就是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任务之一,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解读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渗透。结合所要学习新内容,把有利于教学的国内外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作为导入会收到突出的效果。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把心思收到课堂上,可以谈谈当前热议的时政新闻或备受关注的民生热点事件,引起共鸣,启发心智,让他们主动去探求新知识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对高职学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帮助,能提升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课程导入中,如要讲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列举中央对农业每年的投入数字;在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时,可叙述泰国货币贬值引起的亚洲乃至全球金融危机帮助加深掌握等等。
(九)漫画导入法
利用漫画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导入,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他们以新鲜的刺激。如:“全面从严治党”这部分时,利用“国家蛀虫”、“把权力关进笼子”这种画风简单有趣但又寓意深刻的漫画,轻松集中学生注意力,然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制约权力?”“为什么要从严治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阅读课本及查阅相关文字材料,这样主动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很快弄明白:就当前党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党员干部是好的,但党内还存在一些亟待纠正处理的问题。比如腐败,腐败就像蛀牙,一旦有一颗蛀牙,周围健康的牙齿就会被侵蚀,腐败也是如此,从四面八方各个方面侵蚀着党员干部队伍,极大地影响着党内团结和党的建设,破坏党的风气。用漫画方式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复杂的学习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注意力。
(十)案例导入
案例教学最早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后来在医学及工商管理等学科得到推广,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等院校也开始在一些学科引入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案例导入可用于开篇引起学生兴奋点,启发引导。首先让学生观看案例内容,运用学过的所有知识,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分析事件的情节,尽量去探讨此事件中隐含的观点,然后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明辨事件因果,只有分析清楚事件的本质,才能得到案例显示问题的解决办法。如在开始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部分时,课前先让同学们观看马加爵案,引发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导致惨案的发生?”首先就是法律知识的欠缺。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有相应的法律基础知识,才能预防一些悲剧发生。这样很自然地点出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进入新的学习。
二、结语
导入没有固定的方式和定法,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一个好的导入它产生的实际效果与当时效应,在于把导入的基础理念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完美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使乏味无趣的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激情。所以,好的导入方式都值得我们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