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研究

2021-12-28郑传娟毛玲朋洪晓畅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协同主体育人

郑传娟,毛玲朋,洪晓畅

(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2.温州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部,浙江 温州 325035;3.温州医科大学团委,浙江 温州 325035)

强化实践育人特别是要完善实践协同育人模式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各地高校开始探索实践育人的新途径、新方式,努力尝试搭建符合自己育人特色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实处。

一、协同实践育人价值内涵

实践育人涵盖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军事训练等实践教育内容,从价值结构角度来看,实践育人包括实践育人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介体。协同实践育人涵盖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与价值介体之间的协同与育人元素的融合。高校协同实践育人指由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学生、家庭等各个要素相集合,通过环境的变化和新序参量的出现,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责任分担、资源共享,从而使得育人目标共同产生实践育人功能的有机整体。实践协同育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以及推动“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推进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新途径,是高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思政工作的重要举措。要破解实践育人的“孤岛现象”,使社会、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各种力量、各方资源都能发挥育人功能,从而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协同效应”。在新时代形势下,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在“三全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视域下,对高校实践育人的协同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需求进一步实现

从实践育人的价值主体来看,大学生作为实践育人的教育对象,根据自身价值需求,参与各类实践,可强化家国情怀,对国家认识由远而近,对人民认识由虚到真,对使命认识由空而实,坚定专业志向,找到自身学习价值和人生使命;从实践育人的价值客体来看,高校、政府、家庭、企业、社会等既体现教育育人的主体性,又体现育人价值的客体性,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现实而具体的统一,通过协同实践育人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实践育人合作浅层化、内容形式化等明显育人难题,从而进一步发挥高校智力优势,促进企业和社会组织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校地、校政等合作力度,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途径;从实践育人的价值介体来看,实践载体随着实践育人的类型和内容不同而不尽相同,丰富和有效整合实践载体,可以充分满足实践育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利益契合点。

(二)育人规律进一步深化

马克思从认识论中实践的角度阐述了人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进一步实践的方法论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的产生是人对象化实践的结果,实践成为人主体性价值和主体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归宿。大学生知识结构和个人能力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特点,积极的思想观念其结构是有序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大学生承担民族复兴大任,其价值取向应是积极向上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旨在帮助大学生构建与维系价值取向积极的思想观念,使大学生能秉持正向的价值观念[1]。促进大学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全面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和改变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的内化要求[2]。协同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课堂,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既有的实践育人各项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应用价值,进一步深化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有效提升实践育人实效性。

(三)合作共赢模式进一步延伸

充分调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同时可以满足各主体间的利益需求,校企、校所实践协同育人有助于积极推动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校企合作共赢[3]。校政、校地协同育人,走进机关事业单位、基层社区,服务社会,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校内、校校协同育人有助于拓展素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远来看,协同实践育人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区、企业提供一个优秀员工资源库,有利于招聘高素质的员工,提高职业供需匹配度。能有效立体地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专业志向,规划职业发展,了解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状况,贴近基层,感知爱国主义情怀,厚植爱国主义精神。

二、高校协同实践育人典型模式

实践育人亟需学校主导、学生主体、多方参与、协同育人等多方机制协同联合[4],强调将学校和企业、地方等机构紧密结合起来,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具体体现。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大背景下,各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努力尝试搭建符合自己育人特色的多样化、立体化、高效化、个性化的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目前,协同实践育人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类:

校内协同。校内协同是指本校各部门育人实施者的协同,各高校部门、各岗位人员之间协同联动。教学部门、后勤部门等管理服务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进行协同,共同开展实践育人,实现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协同。

校政协同。校政协同的关键在于共建共享促进共同发展,高校与所在地方政府开展合作,是实践协同育人的重要形式,是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对接的有效抓手,对高校坚持需求导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校校协同。校校协同是各高校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开展与国内外本科高校和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活动,交流实践育人经验,如学校派教师在合作院校挂职学习取经,搭建合作育人平台,互通有无,共享实践育人资源,校校协同是高校之间通过加强合作,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实践育人效果的有效育人模式。

校企协同。校企协同是当前开展教学实践探索实践育人模式较为成熟的协同运行机制,通过共育人才、共同投入、共享资源、共筑平台,签订联合培养、顶岗实习等合作协议,近距离接触企业,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紧密的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所协同。校所协同旨在推进科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有助于加大创新团队培养力度,促进学院产学研合作。

校地协同。高校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挖掘地域资源和地域优势,与社区、红色基地、地方共青团、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团体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复合型人才。

三、协同实践育人现实困境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协同体系建设是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高校与政府、企业联系互动越来越密切,各方协同育人主体合作方式也不断进行探索创新,然而,在当前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各子系统的协同配合还有很大不足。

(一)缺乏协同育人机制的顶层设计

将协同育人教育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筹高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产生协同效应,进而提高育人实效性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与社会之间协同联动不足,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未就实践协同育人工作做出顶层设计以及相应法律法规政策,地方教育部门未就实践育人主体具体育人工作和资源提出明确要求,更多依靠各个育人主体的自愿原则和实际需求,因此协同育人过程中更多是自发层面,多数实践育人主体未开展深度合作,最终影响实践育人的育人效果和协同作用的发挥。调查显示,在校外,实践育人的牵头责任部门主要为教育部门和共青团,尽管各省教育部门与共青团出台关于实践育人的相关政策,组织开展各类实践育人活动,组织开展实践育人共同体项目,打造实践育人协同模式,但并未就协同实践育人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并未打破学校和企业、社会“无形的墙”。在校内,40.9%的高校,其学院党委成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主导部门。成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主导部门的为教务部门的占17.9%,学工部门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主导部门的占14%,团委作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主导部门的占26.4%,其他作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主导部门的占0.8。党委牵头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占62.6%,学校下发专门的工作和活动通知的占69.4%,列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或教学计划的占67.7%,按照项目化方式进行合作协同占38.7%,其他实践育人工作体制机制的建立形式的占2.6%。

(二)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尚欠缺

尽管当前各个高校全力推进社会实践协同育人工作,高校、政府、社区、企业、社会等各方主体联动开展社会实践的内容日趋丰富,途径日渐增多,形式逐渐多样化,但是,高校单方面育人责任的这种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在推进贯彻落实,以及工作监督、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还不够。从校企协同育人层面来看,部分企业接收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此外,大部分企业虽然乐于接收高校学生参与工厂实践实习,却无法保障大学生实习实践的合法权利,甚至个别存在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初衷,实践的保障政策落实不力。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的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实践内容、活动基地和平台、保障体系等都没有完善的配套措施,更多的是临时性、形式性合作协议[7]。从校政协同育人层面来看,政府、基层社区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合作形式较为固定,一般是需要青年大学生承担相应的地方党团工作、政府工作,且服务时间多集中于寒假和暑假,合作内容多为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老人、寻访当地特色文化以及挂职实习实践,一定程度上影响实践育人的成效持久作用发挥。从高校层面看,一些高校探索践行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理念,推动与政府、企业等育人主体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着力不够,课堂内外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内容脱节,严重地影响了实践育人的效果。一些高校将有限的优质资源投放给少数优秀的、积极性高的学生,导致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处于少数,被称之为“精英实践”,此外部分高校针对多数学生采取自主开展社会实践的方式,未能形成体系化的社会实践工作格局。从实践育人的价值主体来看,大学生为参与者和受益者,但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和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未纳入教学计划,专任教师没有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因此除了专业实习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只有学工系统与思政教师参加。大学生参与实践处于普遍性高、覆盖面低并存的局面。

(三)协同育人的协同能力有待加强

高校内部各育人主体之间以及和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合作模式陈旧,信息交流不通畅,需求不明确,在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拓展过程中,学生锻炼机会较少,高校提供资源和服务吸引力不强,岗位对接及专业匹配度不高,实践基地实践育人协同效果未落地。从与企业、社会等协同合作较多的实践项目看,不少实践项目多停留在参观考察、调查访谈等浅层次,离实践的全程化、社会化要求差距甚远。此外,社会实践更多是高校组织牵头。协同实践育人手段单一,实践育人通过不同方面、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来突出学生主体、立德树人、综合整合与协同共进等多层意涵[8],多层次意涵决定了实践育人的系统性,规定了实践育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手段的多样性。而单一的协同实践育人模式多以高校实践育人为主,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不强。

(四)协同实践育人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通过访谈得知,高校师生对实践育人的关注度和认同度与以往相比都比较高,但事实上对实践育人具体内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如将实践育人局限于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涉及到协同实践育人的方式方法问题时,师生的认识水平还未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与目标和任务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高校认同协同实践育人,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内外的协调联动,但是在实际行动上,高校及部分教师仍然重理论轻实践,即重视课堂讲授,而将实践育人看作是理论课程的补充或延伸,导致实践育人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其思想认识存在形式化与功利化的问题。加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高校往往在协同育人实践过程中具体执行过程简单化,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应付上级检查,导致实践育人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对于实践育人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党的宣传战线、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系统,在党和政府的其他部门以及全社会范围内尚未形成共识。

四、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的应对策略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视域下,提出要打造四位一体全链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构高校实践协同育人的良序系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政府建立支持与引导政策

政府建立实践协同育人的支持与引导政策,构建协同育人框架,明晰实践育人一体化建设,推动校内、校外育人主体形成协同效应,各类实践活动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效果,充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按照协同合作主体划分,实践育人分为校内、校政、校企、校所、校校、校地协同,因此顶层设计及相应法律法规要包含政校行企家协同育人、育人平台共建共享、师资内培外引等明确具体要求,使各相关方共生、协同与演进。欧美推行协同育人模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实践教学层面,校企协同育人已在我国应用型本专科院校的理工科教育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实践基地也进一步拓展,为进一步增强实践育人实效性,拓展实践育人渠道,政府及高校开始围绕三全育人寻找创新实践育人方式,如何拓展实践育人协同方式,加强育人主体间的协同并形成长效机制是当前高校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实践育人新的着力点,通过学校以及校外育人主体发挥各方力量、各种资源的育人功能,相互合作、配合,从而实现实践育人的协同效应。

(二)健全实践协同育人校内、校外联动机制

建立健全校内外协同实践育人运行机制,是建立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必要条件,要从协同育人主体、建立协同育人平台、整合平台资源等方面进行设计优化。需要多方主体等多方协同联合,从体制上进行整体优化,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首先要探索科学合理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协同机制的组织建构和机制建构,做到政令统一、协同合作,校级层面建立“实践育人”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各承担实践育人职能的部门协同作为“顶层设计”,学生处、校团委、招就处、教务处、宿管处等诸多职能部门与二级院、系、专业部明确实践育人职责。在统一机制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沟通交流学生实践育人工作的经验心得以及遇到的各种问题,群策群力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空间结构上,高校各职能部门与各育人主体组成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资源共享、人才输送、知识传递、信息共通等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建立需求导向、权责明确、发展共享、全程参与、过程评价的深度合作机制。其次,建立共建单位、实践基地等形式育人,高校实践育人可通过环境赋权,如着重打造与地方、社区、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平台与共享机制[9]。

(三)营造实践协同育人氛围

实践育人真正价值得以体现,育人氛围营造起着关键作用,要多层次全方位加强多方实践育人主体间的协同氛围。要努力突破价值观念融合的问题,学校、政府、社会、企业共同营造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重点就学校内部各实践育人主体相互协调、不同高校之间协同实践育人、高校与校外育人主体实践育人活动间的协同以及校地合作等方面加强氛围营造。建立网络协同育人平台,如抖音、B站、易班、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兴多媒体平台结合传统媒体营造协同育人氛围,拓展资金来源,开拓合作机制,提升育人主体的认同度。通过实践育人项目特色化、具体活动组织的科学化、教师实践育人专业化等方面营造实践育人氛围,从班级—年级—学院(系)—学校全层次的典型培养。

(四)加强实践协同育人引导激励

建立引导激励是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手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应充分加强实践协同育人的激励运行机制研究,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合理化和科学化,着眼于协同育人过程中的有形奖励和无形激励,有形奖励包括物质奖励、资金支持、经济效益,无形激励包括荣誉表彰、社会效益、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福利保障等。同时要积极推进各个实践协同育人的单元主体的均衡发展和均衡受益,包括人力、资源、技术、知识的共享,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协同育人联盟或协同育人平台。设计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化、多元化、规范化的考核标准,对施教者而言,工作业绩的考评要明确实践育人考评指标,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考核,具体包括育人规范、育人成效、育人目标等要素,对企业而言,考评指标的建立除了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还要满足企业的利益诉求,将实践育人考核进行量化,包括能否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是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是否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内容。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其考核指标要着眼于是否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是否认同实践育人的重要性等内容。对于社会而言,考核指标要围绕社会责任和性质进行设置,重在提升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科研等提升个人实践能力、思想道德修养。

猜你喜欢

协同主体育人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论碳审计主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何谓“主体间性”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