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背景下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积极意义与实践路径
2021-12-28肖呈生
肖呈生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劳动,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在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时提出明确要求和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实施劳动教育,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高校需要从自身层面开展好劳动教育工作,医学生党员作为医学生中的骨干,是贯彻执行和践行党和国家政策、任务的重要力量,因此,以志愿服务为契机,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积极意义,积极投入劳动的热潮之中,塑造劳动精神,培养劳动品质,努力成为一个践行党的宗旨意识强、医学知识和技能精湛、服务百姓健康本领高的医护人员,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劳动教育背景下的医学生党性教育与志愿服务实践
(一)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概况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以劳动为载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让他们观念层面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培养担当奉献的劳动品格。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精神,锻炼学生意志,淬炼学生品格,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针对数字时代的生产生活实际和学校轻视弱化劳动以及忽视综合素质等弊端,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在国家层面提升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方面的比重,是新时代教育领域的一大变革。该意见包括: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共五个方面内容,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做了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是新时代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也对学校实践育人体系的健全完善提出了新要求。
(二)医学生党性教育需要加强劳动教育
党性教育是每个共产党员修身养性的基本环节,是共产党人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忘党的宗旨的时代要求,更是强化自身服务本领、强化党员工作作风和能力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
医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从来不是一纸空谈,更不是纸上谈兵,是实实在在的真抓实干,不仅需要从理论层面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还要在案例中突出党员的党章党纪教育的党风廉政教育,更要在实践中践行和检验党的宗旨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筑牢思想之基,夯实工作之效,增强信念之根。医学生党性教育,更要在党性教育基础上更加突出医学背景和专业特色,结合大学生角色和身份,重视在“做中学”的过程,更要以锤炼品行、实践锻炼为主要手段。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积极意义,不仅倡导参与者劳动精神的树立和劳动品格的养成,还突出强调对劳动行为的崇尚弘扬以及价值观念的正面引导,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和党员教育的有效载体,更是广大医学生党员提升党性修养、淬炼意志品格和增强百姓情感认同的基本途径之一。
(三)劳动教育中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医学生党性教育
志愿服务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人或团队基于奉献精神与爱心,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无偿奉献自身精力、时间和专业技能开展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属于劳动育人的范畴。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与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
劳动教育强调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同等重要,不仅要重视劳动的育人价值,同样强调劳动精神和劳动品格的养成,鼓励通过劳动这一实践活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发现身边的美,弘扬身边的美。志愿服务通过自身精力和时间的付出,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奉献精神的快乐以及付出爱心的精神满足。医学生党员是具有专业医学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在奉献爱心、健康扶贫领域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应该主动、积极融入到国家劳动教育的政策中。作为一种党员教育活动,医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奉献了爱心,增强了与群众的情感联系,增强了党性修养,也亲身实践了劳动教育的宗旨和初衷,在奉献爱心中让党员光辉形象到处流传,让专业的医学健康扶贫行为使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二、劳动教育背景下医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的积极意义
参与志愿服务情况是党员发展考核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是强化党员理想信念、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党的宗旨的应有要求。站在新时代,结合劳动教育需要,具备党员身份的医学生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有着非比寻常的积极意义。
(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党性教育,提升党员服务群众本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和平与发展,他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来看待。
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性、无偿性、服务性的活动,遵循自愿原则,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精神追求,切实体现了互帮互助、大公无私、敬业奉献的大爱与操守,这一点非常符合我们党一心一意为百姓增进福祉、千方百计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光荣传统和宗旨观念。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医学生党员送医送药、健康宣教、心理健康咨询与维护、基本的健康检查诊治,这些活动无不密切关系着普通百姓的健康,温暖着基层民众的心田,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心理距离,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的思想,并通过志愿服务展示了党员的形象,增进了党员的基层情感与为民服务的观念,切实落实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同时提升了党员服务百姓的本领,不仅服务了群众,而且凝聚了群众,也为党凝聚了更多人民的力量。
(二)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检验医学知识与技能,端正学习态度,推动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与专业技能运用的相互促进
医学是一门专业技术、应用针对性强的科学,也是一门关系民生、改善民生的科学,医学的发展最终目的都是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医学领域相关的职业,都要求严谨科学、精准高效和精益求精,这就意味着,作为未来将要承担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天职的医学生,不仅需要雄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不断的技能训练和实践锻炼。
志愿服务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多集中于社会公益活动和文明倡导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或者知识储备。从这个角度来说,医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独特的价值意蕴。医学生党员是医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多为品学兼优、具有奉献精神的群体,他们可以选择参与一系列与百姓健康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医学生党员参与健康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一定医学知识作为基础,同时还需要运用医学知识,因此,医学生党员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仅是作为党员的责任来体现的,更重要的是在志愿服务中,他们在实践中检验了自身医学知识学习情况,并通过医学知识的运用巩固了医学技能,提升了医学生职业素质,督促医学生党员回到学校进一步强化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医学技能的临床锻炼,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有助于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与医学专业技能运用双向机制地进一步无缝衔接,相互促进。
(三)志愿服务利于培养劳动精神,从整体上促进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借助当地资源也实现了校地共建,良性互动并且互利双赢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合作是高等学校的五大基本职能,医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工作,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和劳动精神的养成。
高校具备良好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志愿服务让医学生党员深入到基层中,了解社区情况和人们的健康水平,为当地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诊疗服务、心理健康咨询、助老敬老和爱心陪伴以及文明宣导等公益活动,能够起到帮助群众关心自身健康,引导互帮互助以及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在实际上也是高校重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应有之举,更是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推动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生动体现。与此同时,高校在推动医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之际,了解了更多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具体要求。如果当地能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那就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条件,有利于实现学校发展与社区繁荣的校地共建,推动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实现双方的互利双赢。
三、劳动教育背景下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实践路径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即: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主体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主观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0.新时代劳动教育背景下,医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要在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基础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多渠道、有规范、体系化、专业化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整体设计,积极调动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打造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平台
志愿服务具有强化医学生动手能力、强化医学生与基层百姓情感的直接作用,然而,当前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依然存在活动类型多样化、活动临时性强、缺乏整体规划,碎片化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很有必要强化整体设计,大力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打造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平台。首先需要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医学生志愿服务不仅仅需要医学专业知识,同样也需要强化人文社科类等相关知识的运用,因此要对志愿者参加相关技能培训,端正志愿服务观念,强化服务理念。其次需要整合校内外志愿服务资源,对校内志愿活动进行整体构想与设计,避免同质化和粗糙性,应充分利用不同医学学校、学院、专业特色,开展符合医学生专业背景的志愿活动;同时,对校内外的志愿服务实践基地进行规范,建立规范的志愿服务基地名单,争取经费并邀请相关单位对校内外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二)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动志愿服务的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与体系化,提升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服务能力
信息互联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信息化的最大优势是最快捷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最大的便捷性与舒适性。针对志愿服务的碎片化、零散性的问题,信息化建设是最为重要的支撑措施。首先最为紧要推动的是高校与志愿服务基地或单位的信息对接,对双方的供需信息,如要求、规格和队伍情况、人员、对象等信息做出明确要求,并且要实时更新,这样就实现了信息的精准化,保证了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其次要对相关志愿者、志愿者管理、服务人员开展信息化培训,提升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还要对志愿者相关机构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改变以往传统的手工盖章记录志愿服务时长等低效性工作,采取上网操作。要将志愿者相关信息采取全程信息化对接跟踪,推动志愿者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信息化与体系化。
(三)做好志愿活动计划与安排,选择医学专业对口的志愿服务活动类型,切实构建专业化的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机制
医学生党员具备现在的医学专业背景,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不仅有条件,更有必要开展专业性的医学专业公益帮扶,这样也更能体现医学生党员的价值。因此,在活动实施方面,需要切实做好提前相关准备工作。首先在志愿服务类型上应该选择健康宣教、医学诊疗、心理辅导、爱国卫生等相关活动,其次活动前需要做好详细周到的安排,如路线和交通方式的选择、具体活动内容、过程安排、应急预案、经验总结等,不仅要在志愿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方面做到专业化,还要志愿服务类型、内容和过程上突出医学专业性特色,强化劳动观念,凸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医学生的医学专业背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