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风电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28国电电力山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农电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场站风电场班组

国电电力山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罗 普

随着风力发电智能化大数据远程集控中心发展趋势,作为远在一方受控端的风电场,管理模式随着独立中心位置的改变发生了转变,人员结构由全员配置转变为少人值守,依然要面对较为数额庞大的风电机组和专业繁多的升压站设备,风电场作为集控中心和电网调度中心超强大脑指挥下的灵活手臂,更需要将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的每一道指令执行到位。作为风电场站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证员工门团结高效地协作,是每一名风电场场站管理者所必须思考的。

风电场站内部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风电场多数地处偏远,人烟稀少,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人员思想不稳定;机组占地区间大,管理区域广,设备类型繁杂,稳定性差,现场人员少,岗位人员配备不均衡,人员流动性大;从业人员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工作经验参差不齐。多数跨行业跨专业,入场后思想转变较慢,对新领域、新设备、新技术接收存在畏难情绪和惰性思想,工作低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能力;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数生搬硬套火电、水电管理模式,未真正形成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案和执行体系,易造成水土不服,滋生矛盾。

管理方法

团结全员,奠定基础。首先摸透员工及家庭状况,捋顺场站人员工作、生活关系,促进人员沟通交流,结合岗位实际调研,疏导化解矛盾,解决员工个人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顾虑,在人员之间建立信任,倾注情感,获得认可。

建立组织架构,构筑核心。将人员结合内外部环境进行适配要结构清晰,岗位层级分工明确的组织构成,少人值守场站以运检一体模式为例,配置岗位依次为场站长、安全(技术)专责、运检班长、运检员工四层组织结构,将日常工作中的管理部署、监督检查、执行落实实现全覆盖。采取“定岗不定员”管理方法以应对人员流动,岗位不随人员变动而缺失,场站自主掌握补位,管理人员对岗位来往人员交接过程和质量进行把控,突出层次,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完善考评机制,深化内涵。考察汇总全场各类工作,将其细化,按照劳动强度、工作时长、技术含量、作业环境等因素将各项常规工作量化积分,工作成效实行积分制公开公示,班组结合工作目标和计划外完成项对员工每天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场站管理人员从工作效率、完成质量、安全防护、物品损耗等方面进行监督核查,将月评分综合汇总以月度绩效的形式进行兑现,最大限度的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强化激励,注入活力。除了绩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外,结合积分评比推选月度星级班员,年度评比推荐上级单位参加评先选优活动。对班组采用弹性休假管理办法,将工作业绩中某项指标作为班组考核点,如检修工作中的风机故障率、消缺时长等,或运行工作中厂用电率、两票合格率等列入管理,完成指标奖励班组集体休假时间,未完成的进行相应的缩短。调动班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比拼赶超意识。拓宽员工晋升渠道,从技术比武、职业发展通道、职称评选、岗位竞聘等方面进行引导。

加强创新,提升品质。创新工作是场站生产生活的有效调剂,可以引导员工开动思路,丰富视野。充分利用风电从业人员专业多样性特点,立足五小发明创造,见微知著,微创新带动大改变,从安全、检修、运行、继电保护、自动化等专业着手成立QC小组和创新工作室,建立创新基金,以问题发起、方案讨论、执行落实、效果评价四个过程进行组织全员参与,场站协助员工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从技术层面到人员力量、物资采购都予以支持,跟踪每项成果进度,确保切实运用到生产工作中,转化成生产力,以创新工作为驱动提升员工创造力和成就感,形成带动效应。

猜你喜欢

场站风电场班组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新基建”背景下公交场站建设思路转变的思考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数字化风电场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海上风电场设施施工检验指南》(GD01—2020)发布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浅谈天然气场站设备及安全管理路径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考虑武器配置的多场站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路径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