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不断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21-12-28郭颂霞
郭 颂 霞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甚至具有信仰的意味[1]。根据《礼记》中的记载,孔子就曾以“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来褒奖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人。从汉代的苏武,到南宋的岳飞、文天祥,再到清朝的邓世昌、林则徐,这些爱国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通过官方和民间多种渠道流传,以至于妇孺皆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外敌入侵时凝心聚力,抛头颅洒热血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独立。
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概念在我国逐渐排除了封建因素。在新中国成立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经历了知识分子阶层自发的讨论;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引领中国发展的重要价值观之一[2];新中国成立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结合近现代史和革命史持续开展了系统而规范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教育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就颁布了《共同纲领》等规范性文件,并结合建国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政治运动、大学生军事训练等实践当中,“为破除广大青年对新中国、新制度的迷茫,为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局势风云多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的兴起等等都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面临的新形势,我国又颁布《关于学习贯彻<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4]。“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提法出现在2004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此后,“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成为“八荣八耻”中的一条。“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成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内容。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活动的意见》中要求全国各部门、各学校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蓬勃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2015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对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鲜明特征做出阐释。
2016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强调将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地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归纳为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培养忠于国家、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5],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政策支持与教育依据。
二、新时代面临新挑战
进入新时代,在看到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新时代针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概念本身面临的挑战
“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列宁对爱国主义的定义[6]。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隔离被不断打破,建立在这种隔离基础上的情感也自然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一时期,全球化的概念被西方学者提出并迅速传播开来。这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概念非常生动而有前瞻性地概括了全球范围内产生的一系列新现象和面临的新问题,也对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民族国家的概念。原本,全球治理与各国内部的治理,解决全球问题与解决身边问题,做合格的世界公民和本国公民之间是可以高度和谐统一的。但当这些新概念被别有用心者传播,甚至借此夹带意识形态“私货”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而青年大学生群体正处在拔节孕穗期,接受新理念、新观点非常快,思考却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关注全球问题,认同世界公民身份本无可厚非,但本该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现实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青年学生过于沉醉于理论当中,盲目追求高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目标时,往往就会误入歧途,不但对国内社会矛盾的看法趋于偏激,甚至会干脆不认同所属民族国家公民的身份,甚至将这种认同视为狭隘和落伍。这种情况,在一些现实层面受挫的青年当中尤为常见。
比起听上去老生常谈的爱国主义,“普世价值”“世界公民”之类的概念确实显得“洋气”,对天性追求完美和理想的青年们尤其具有吸引力。但遗憾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并不因为这些概念的存在而消失;相反,这些概念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夹带着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对西方式自由民主的一味推崇等等。当爱国主义这一概念本身陷入一种需要被谈论的境地,当青年学生陷入自己是否属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思考陷阱时,往往就会开始过分关注身边的负面信息,将自己个体的问题归因于社会环境、体制问题等,质疑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向往认同其他民族国家身份。当我们看到了这一层,就不难理解为何不但盲目亲欧美之风久盛不衰,而且近年来“精日”“哈韩”一族在大学生中层出不穷,甚至相当高调。
(二)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模式对教育形式的挑战
手机上网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大学生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到了100%。可以说,移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这种信息传播具有高效、即时、碎片化的特征。正如美国学者麦克卢汉在电子媒体方兴未艾时所言的那样,媒介即讯息。信息传播呈现出的特点也相应地影响了受众对信息吸收消化的模式。当前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速度快,信息量大,但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往往较弱,存在跟风现象,不能深入分析和理性看待。
网络信息内容庞杂,形式多样,娱乐性强,以吸引流量为目的的信息传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和竞争利器。相比较这些,传统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枯燥而死板,很难让青年学生提起兴趣。这就仿佛一边是口味诱人的垃圾食品,一边是营养丰富但味道寡淡的健康餐,在短期内前者无疑会胜出,但造成的长期危害却显而易见。网络信息有猎奇、负面的特点,没有成熟的分析能力和理性的眼光,很容易被“带节奏”,对国内外社会现实产生错误的观点。越是长期接触网络信息,越会难以回到传统课堂的教育形式中,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便越容易进入负面循环。这就是近年来持续困扰思政课堂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
(三)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主要力量。中央要求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就表明了每个教师在这项工作中都责无旁贷。教师要引导学生爱国,首先自己要有对祖国坚定的爱和情怀。要想引导学生理性、深刻地思考国内外发生的种种事件,自己就首先要有深入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但现实是这样的教师并不多见。有的教师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事,与其他专业无关;还有的教师本身对爱国主义概念不清,对社会现实缺乏理性认识,没有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甚至在骨子里更倾向于西方普世价值那一套。在讲台上言必称欧美,盲目认同他国体制,却对西方国家历史没有深入了解,看不到某些国家崛起背后充满罪恶的原始资本积累历程,更看不到我国人民筚路蓝缕自力更生的发展成就,不但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爱国敬业,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三、新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创新途径
面临以上种种问题,在新时期要让爱国主义实现突破,应当有的放矢,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直面挑战,应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我们应当紧密围绕这一文件开展工作。在这一大前提下,我认为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着力:
首先要解决好理论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一线教育工作者要着力加强自身对理论的关注,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要从三个层面做好理论建设:第一个层面是对思政领域的相关理论要烂熟于心。要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自信。要对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教师首先要对党史国史革命史有深刻的认识和鲜明的态度。要让学生爱国,教师首先要有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第二个层面是全球化的视野。在全球化时代开展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国内情况了如指掌,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都要有深刻的认识,能够从源头上理解为什么当前民族国家的概念会受到挑战。第三个层面是要有哲学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理论涉猎。掌握了这些理论工具,才能够深刻理解和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等概念在新时代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造成的影响。我们的青年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他们的信息来源广泛,阅读面也广,也更容易在网络空间中迷失。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积淀,不了解网络传播背后的机制,将问题简单归结为现在的学生整天上网,被网上的东西教坏了之类,是无助于问题解决的。针对这个问题,有学者曾经论述过“后真相”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认为青年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意义被解构了。网络空间中“极端民粹者”夸大、渲染社会转型期与改革攻坚期的社会矛盾,通过贩卖焦虑、悲情叙事、激化矛盾、兜售苦难的方式激发草根群体共鸣,进而迷惑青年网民,在妖魔化现实中摧毁他们的爱国情怀[7]。这正符合学者刘擎从尼采的哲学思想入手,所论述的“视角制造真相”[8]。至此,就可以理解当前网络空间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正是这些理论问题在现实领域的显化。只有在理论层面正本清源,才能真正理解青年学生的错误观点从何而来,我们课堂内外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其次要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教育形式上给广大教育者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式。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爱国主义仪式等都是在课堂教学以外非常好的形式,是爱国主义课堂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且这两种形式都是被时间证明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以新媒体客户端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9]。例如学习强国APP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今年以来在全国各高校广泛开展的手机客户端“四史”学习等。要重视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高校管理者应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思政一门学科的范畴,也不是某个科目老师的任务,而应当是各科总动员,全体教师都责无旁贷的重要教育工作。要让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占据大学生思想的阵地,才能抵御不良思想对青年学生的侵蚀。这看似是一个目标,操作却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要解决历史虚无主义对爱国主义的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懂得目前取得的建设成就来之不易,这需要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学科发展史结合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史介绍给学生。要在引导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过去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让他们理解今天的建设成果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结果;要引导青年学习理性爱国,首先要理解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要从心理上掌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兴奋点,引导他们做好情绪管理和自我认识。要营造理性爱国的网络环境,就要让青年学生熟悉网络运作的机制,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让他们在浩瀚如烟的网络中始终如有明灯导航,不轻易迷失方向。所以说,要解决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从宏观层面来说需要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人文基础学科共同发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从教育教学实践来说则要重视课程思政工作,鼓励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衔接,做到思政课服务专业课,专业课中渗透思政元素。
最后,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生社会实践。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生命对生命影响的过程,而不是空洞说教的过程。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公民都是通过一根根命脉同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0]。这些联系不是来自头脑的想象,而是来自实践。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让学生结合亲身体验,完成从情感体验到知识体系层面的升华。近年来,针对儿童和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情感教育已成为共识。而一旦提到对高校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往往忽略了情感层面,只强调其中逻辑和理性的部分。其实,高校青年正处在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情感特别丰富,对外界世界的感知和回应中,情感的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且相比少年儿童,他们将情感上升为理性的速度更快,程度更深,效果更长久。相应地,青年学生们对单向灌输的心理阻抗也要更大。网络空间上的各种言论甚嚣尘上,要彻底杜绝这些言论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不现实的。疏胜于堵,鼓励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是一个更为有效的办法。让他们从手机和电脑屏幕前离开,走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当中,参与到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去,让他们看到自己能够为国家效力的可能性,感受到建构的成就感和知易行难的挫败感才是教育的最佳路径。当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深切连接起来,当他们在实践中拥有更加成熟的心智,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才能够得以实现。
不但要鼓励学生走出去,也要动员和支持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积极投入社会实践。高校教师普遍素质很高,但大部分高校教师工作以科研和教学为主,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容易局限于书本知识和头脑思考。这是部分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理不直气不壮的根本原因。只有传播的是自己真正信仰的理念,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这一点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尤为突出。所以高校要通过体制机制鼓励教师走出去,用专业知识帮助广大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党史国史研究、支教等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真正成为能培养爱国青年的薪火传递者。新冠疫情期间,不少高校师生通过做社区志愿者、支援疫区等方式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当中,感受到了家国情,实现了报国志。这些亲身经历通过教师的提炼和总结,在课堂上被呈现后将比书本上的事例更加鲜活和有说服力;也更能够有助于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
综上所述,新时代开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和挑战,但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并孕育着新的希望。鉴于此如何培养对国家、对民族有深厚情感的青年一代依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需要着力开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