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两提升四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12-28杨笛费虹陈开政刘莉
杨笛费虹陈开政刘莉
(六盘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1)
2017年11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1]的印发,标志着我国从国家层面将师范类人才培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后在2018年1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就更加凸显了教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师范类专业培养的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师范类专业的办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地方师范类专业必须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探索一条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应激流勇进,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培养活力,培养社会真正需求的高素质语文教师。
一、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性人才”[3]127。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4],凸显了地方师范院校担当振兴教师教育行动的主体地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对毕业5~7年毕业生职业跟踪调查得知,该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人数较少,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对口现象十分突出,而地方偏远山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却紧缺。当前,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教育振兴计划、全面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深厚教育情怀,扎根山区的语文教师,成为六盘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其中“培养什么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核心问题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明确了方向,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的指导下,六盘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要求,坚定从教、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良好的语文教师素养、过硬的教学技能和语文教育创新研究能力,适应贵州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在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成为地方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六盘水师范学院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有着良好的办学传统,也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近五年毕业生的职业成长情况调研和城区部分中学调研,对照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指标体系,现有培养模式的一些弊端也就呈现出来了。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六盘水师范学院自2009年升本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修两次,在修订中只考虑学科专业培养的问题,忽略了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难以适应中学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描述不够清晰,追求宽口径,培养人才的定位目标不够准确。如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能力,能适应并推动中学语文教育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师资及从事新闻、文秘、文化宣传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达到培养目标的宽口径,课程设置就要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教育类课程、专业知识类课程占比不足50%,且教师教育类的课程主要开设语文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和心理学,其他教师教育类的课程很少涉及,导致学生对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现状、新课程标准等了解不够深入。再有就是缺失教育研习环节,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也仅为12周,往往刚到实习学校熟悉情况,实习就基本结束,师范生锻炼的机会较少,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不充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一个合格的师范生应该能写好规范字,讲好普通话,上好一堂课。虽然在课程设置中开设有书写技能训练、普通话等课程,由于缺乏四年一贯制的过程监控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书写技能得不到持续的提升;二是学生以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为目的,通过测试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存在下滑趋势;三是部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欠缺,这既可能导致课堂教学能力难以提高,也可能导致班级管理能力的缺乏。就近几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情况而言,学生掌握的教学技能情况不尽如人意,有的师范生上课表达不清楚,不敢面对学生;有的师范生知识点掌握不错,但是板书却不好;有的师范生上课不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总之,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较为欠缺,一方面反映出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另一方面看也反映出宽口径下对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不够重视。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9日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5]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校应该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核心工作来抓。六盘水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师资较为薄弱,硕博比低,高学历占比少,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且由于历史原因,教师得以专业提升的机会很少,导致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整体不高。
三、“两提升四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7年11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印发,加快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六盘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在广泛开展调研(调研对象有市中心区部分中学、市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实习基地、在校学生、毕业班学生、中文系教师)基础上,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的OBE理念,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判,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和学生专业素质技能提升两个核心问题,探索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坚持师资队伍素质与学生专业素质技能的提升
第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师是开展本科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大学教育的灵魂所在,其教学理念的先进与能力的不断提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3]132,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擅长理论教学和学术研究,与其他理工科教师相比,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教学方式也是比较传统的讲授式,且学校在引进教师时,不太重视“师范”背景,因此很多青年教师缺乏师范教育教学能力和对行业现状的了解,因此,对教师的培养要突出对行业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进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活动计划,通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说课、听评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方面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多元化培训,分批次派出青年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专项培训,把行业领域的著名专家请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另一方面,引入“双导师”制,聘请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把中学教师引入高校课堂,开展中学语文教师座谈会及教学研讨会等方式,了解基础教育教学的前沿动态,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情况,把握中学对语文教师的现实人才需求等等,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行业知识相结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这也促进教师对学生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第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技能。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师范生应该能写好规范字、讲好普通话,上好一堂课,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前能达到毕业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求学生接受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具备科学思维、教育教学技能,具备从事语文教学和管理的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导师制和双导师制加强学生专业素质技能的培养,1~2年级,采用导师制(一名专业老师带一定数量的学生),注重学生专业认识及专业兴趣的培养,督查学生阅读、练字、普通话训练等情况,3~4年级实行双导师制,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实习见习基地聘请的职业导师,加强对职前教师的实践指导,这有利于师范生尽快地了解、熟悉和适应自己未来教师职业的角色要求,促进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少走弯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困惑。
(二)“四驱动”培养路径
第一,课程建设驱动。课程教学是落实人才培养的渠道,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师范类认证指标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校三平台一环节(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结构的指导思想下,优化课程设置,增加课内实践环节,在诸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些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中,增加课内实践课时。例如为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把写作课程的学习贯穿整个本科阶段,第一到第四学期开设文学写作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第六学期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第七和第八学期撰写毕业论文。不仅让写作课程贯穿整个学习,而且还增加实践教学,文学写作课程的理论讲解和实践训练各占50%,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教师教育类课程开设达到18学时,教育实习见习实践环节达到20周。对课程的建设,一方面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理念转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训练学生分析鉴赏归纳的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养。
第二,教学改革驱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面对新时代的要求,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改革不仅是体现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体现在对学生评价的改革。评价方式体现的是培养目标导向,其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作用十分显著。传统考核形式较为单一,注重考核结果,忽略考核过程;注重客观知识的记忆,忽视主观能动创新能力的考量。比如文学类的课程,更偏重于客观知识的记忆,有些老师闭卷考试的科目,客观性知识的量高达75%,多数都在60%左右。高校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将学生学习过程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不仅能合理恰当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提高培养的质量。
第三,实习见习研习驱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是师范生对职业认知的关键性一环。合理安排三个阶段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熟悉职业、认同职业,为毕业后走上教师岗位做好准备。三习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学生通过课程观摩、听课评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搜集、班主任见习和语文教研等活动,进一步培养从事语文教师职业的情怀和信念,积累语文课堂教学常识,提高语文教学基本能力,初步获得语文教学的感性认知。因此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做好动员工作,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通力合作,让学生在说课、课件制作、试讲各环节得到充分训练,进而反思,进行教育研习,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第四,专业技能考核驱动。为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达成“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写得一手好文章、练就一笔好字、讲得一口标准普通话、上得一堂好课”的培养目标,六盘水师范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了若干专业技能考核小组,形成考核标准,从第二学期到第六学期分别进行普通话考核、书写考核、写作考核、阅读考核和教学技能考核。参加五项考核合格,给予2个创新创业学分,准予毕业,不合格者给予一定的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不予毕业。以学分制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考核的重视和积极性。通过专业技能考核办法的实施,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也更好地推动地方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6年六盘水师范学院被确定为贵州省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试点高校,本着为社会和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宗旨,汉语言文学专业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摸索形成了“两提升四驱动”培养路径,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将持续改进、大胆探索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让师范生毕业就能上岗,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地方建设尽责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