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警察教育训练模式的启示
2021-12-28郝家磊
郝家磊
(辽宁警察学院 公安信息系,辽宁 大连 116036)
警察教育训练工作是公安部门培养优秀公安民警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公安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警察教育训练工作中,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地区都有各自的培训模式。但是国内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警力资源限制,其警察教育训练仍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因此,国内外不同的警察教育训练模式可以为我国警察教育训练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借鉴和启示作用。借鉴国内外警察教育训练模式,我国警察教育训练工作可以在依法保障、科技赋能、科研助力、个性小班化和师资队伍专业化、实战化等方面得到启示和改善。这将为新时期我国警察教育训练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意义。
一、我国警察教育训练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警察教育训练工作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但是缺点和不足仍然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不够完善,警力资源不足
由于相关法律不够完善和基层警力资源有限,公安部门并不能保障每一位民警都能按时参加教育训练。大部分民警在从警生涯中,能够保证参加的教育训练是警衔晋升培训。除此之外,是否能够定期按时参加相应的教育训练取决于所在地区或者部门的经济水平以及警力资源是否充足。同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很多民警很难在工作和教育训练中找到平衡。因此在参加教育训练中回单位工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科技手段不强,设施不够智能
在教育训练中,科学技术手段使用不强,训练设施不够智能化。大部分教育训练都是以现场理论课程为主,实战实训课程较少。而在警力资源不足的背景下,民警参加现场理论学习这种科技手段不够强的模式就需要减少实际工作的时间。这明显不能满足实战部门对警力资源的要求在理论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比如“互联网+”的网络教学模式,减少民警参加现场教学的时间。同时,在实训实战课程中,训练设施不够智能化,或者智能化范围不足。有的培训部门可能只有几台智能实训设备,比如VR 模拟现场。这并不能保证每一位参训民警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实战实训练习。
(三)教学与科研相脱离
教育训练很少与科学研究结合,这就导致教学内容往往落后于实战需求。教官往往只注重教育内容,而不注重科学研究。尤其是在教育训练中,教官很少将培训内容与自己的科学研究相结合。而科学研究是推动技术革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公安民警与犯罪嫌疑人的较量中,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同时,在教学中,教官也会得到参训民警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就包含参训民警在实战中遇到的技术上的困难。这些困难就是我们科学研究的重点部分。只有在科学研究中,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到参训民警,才能实现教育训练的目标。
(四)以“共性化”教育为主
我国公安民警大致来源于三种途径:公安院校毕业生、军转干部、公务员考试录用。因此,公安民警具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公安院校毕业生接受四年的专业教育,对公安业务比较熟悉,也有相应的实战实训经验。但是,军转干部和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安民警,只有在上岗前有短短几个月的入警培训。这部分民警的公安业务和实战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参加教育训练的民警的教育程度和实战能力都不一样,存在较大差别。而当前教育训练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大多采用不加区分地进行“共性化”的教育训练模式。这种“共性化”教育训练模式会让部分民警出现“吃不饱”的情况,而对于另一部分民警,则可能出现“消化不了”的情况。这种“共性化”不利于促进公安民警的个性化发展,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达不到教育训练的效果和目标。
(五)缺乏专业化、实战化的师资队伍
在师资方面,教育训练部门的师资队伍专业化不强、实战经验不足的现象也很普遍。虽然现在好多训练部门都引进学历层次较高、技术较强的人员,但是这部分人员大多没有公安专业学习或者实战经历。这部分人虽然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术功底,但是在公安业务方面不够专业。这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与公安业务相结合的内容。这就会使教学内容相对枯燥,缺乏理论联系实战。
同时,培训部门的教师大多都是常年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平时到实战部门参加实战锻炼的时间很少。虽然教育培训部门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到实战部门挂职锻炼。但是教师本身有教学任务、科研任务,挂职锻炼的时间有限,连续性也不强,不能保证每年都有挂职锻炼经历。因此,教师队伍的实战化水平还不够高,实战经验还不足。这就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相结合,不利于教育训练的发展。
二、国内外警察教育训练模式
(一)国内警察教育训练模式
1.新疆警察教育训练的经验—送教上门
新疆宗教文化丰富多样,宗教势力纷繁复杂。这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势力。这严重影响着新疆地区的安全稳定。新疆警察多年来一直工作在维稳、反恐一线,具有符合实战要求的教育训练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新疆警察在教育训练中始终坚持问题指导训练,实战引领训练,积极推动警务实战训练升级转型。基于纷繁复杂的宗教形势,新疆警察始终把维稳、严打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全天候实战备勤、一级响应常态化。因此,抽调民警离开工作岗位参加集中教育训练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为适应实战需求、缓解实战压力、保证充足的实战警力资源,新疆警察教育训练创新性地积极采取“战中练,练中战”的模式。与以往选派民警集中参加教育训练的模式相反,在教育训练中选派教官组深入县市公安局的派出所、警务室、便民警务站、公安检查站、巡防大队、看守所、社区工作队等基层一线,广泛开展送教上门活动[1]。通过送教上门的这种教育训练模式,不仅可以让一线民警接受良好的教育训练,减少了民警在传统教育训练中来回奔波的辛苦,而且可以在教育训练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证基层警察的战斗力和充足的警力资源,为处理突发情况提供强大保障。同时,采取送教上门的教育训练模式,可以让教官组直接接触民警的工作环境,了解基层民警在日常警务活动中面对的现实困难,更好地了解基层民警的教育训练需求,与基层民警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这可以让教官组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警种的不同问题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训练,解决其实际困难。这种送教上门的教育训练模式,既可以保障充足的实战警力资源,又可以为基层民警解决其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其收获更多,提升其实战能力。
2.香港警察教育训练的经验—模拟演练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基础,香港警察采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助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香港警察在教育训练中采用先进的VR 技术,形成模拟演练的模式[2]。在警察教育训练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模拟演练模式。香港警察投资建设专业的警务战术训练大楼,设计相配套的模拟演练软硬件设施。在教育训练过程中,香港警察借助模拟演练软硬件设备,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真实情景再现和模拟演练的模式,组织民警观看学习,并亲身体验,亲自操作。之后,主讲教官再对大家在学习、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析,指出问题。这种模拟演练的模式可以有效帮助警员熟悉未来工作中可能面对的犯罪情形和犯罪活动,提早预判,提早准备。这深刻体现出教育训练的实战化特色。同时,香港警察在教育培训中注重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入到每一个训练科目中,通过模拟演练的模式将空洞的说教具体化。这种模式可以加深警察在教育训练中的印象,提高其理论和实战化技能水平。
3.上海警察教育训练的经验—轮训轮值
在人口如此庞大、如此密集的上海,维护社会稳定、处理突发事件是上海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上海公安拥有充足的警力资源。而在公安工作中,各级各类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保障公安战斗力、保障各项警务活动有序进行必不可少的一环。抽调民警参加教育训练与保证充足的警力资源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冲突。
为了解决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保证充足的警力资源,上海警察在民警的教育训练中首创“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模式[3]。上海公安民警不仅需要参加教育训练,而且重要安保时期还要暂停教育训练活动。参训民警参加重大安保时期的各项警务活动。例如,“轮训轮值”队伍曾经优秀地完成了上海世博会、世游赛等一系列重大安保和各类突发事件处置任务。这种“轮训轮值”的教育训练模式,可以在有效保证公安民警参加教育训练的同时解决实战部门警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这种创新模式可以将公安民警在“轮值”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带到“轮训”中,通过与教官团队交流互动,达到解决问题、提高实战技能的目的。同时,公安民警可以将在“轮训”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轮值”活动中,在“轮值”中验证理论。这种“轮值轮训”的教育训练模式可以让公安民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丰富理论的良好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二)国外警察教育训练模式
1.美国警察教育训练的经验—重视师资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拥有优秀、专业的教官团队是实现公安民警良好优秀教育训练效果的前提。美国在警察教育训练工作中也把师资力量作为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全面实行教官制[2]。美国警察对教官具有严格的选择和准入标准。首先,教官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被选聘的教官至少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次,警察教育训练部门的教官应该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所聘用的教官必须拥有五年以上的实战经验,甚至是某一方面的破案专家。这两点是美国选聘教育训练教官的最基本要求。同时,符合基本要求的教官还要经过严格的入职考试方能正式上岗。通过对师资的严格要求,美国警察教官在教育训练中可以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战、实战丰富理论的目标。只有具备优秀的师资力量,才能培育出优秀的警察。美国警察教育训练非常重视师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其教育训练质量。
2.韩国警察教育训练的经验—立法保障
警察作为执法的主体,应该尊重法律,学习法律。同时,警察的教育训练更应该得到法律的保障。韩国在警察教育训练方面具有完善健全的立法及相关规章制度,用于保障警察定期参与教育训练的合法权利[4]。韩国依法保障每一位警察的受教育权利。韩国还对警察教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训练规则、教官团队、组织管理、经费使用、考核以及职务晋升等均通过法律进行详细规定。即法律法规贯穿于韩国警察教育训练的各个环节,从而保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完善的立法体系为韩国警察的教育训练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3.法国警察教育训练的经验—服务实战
警察教育训练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实战,解决实战中遇到的问题,为实战打下基础。法国警察教育训练的重中之重就是服务实战[5]。法国警察在教育训练中根据学员未来从事的警种需要的实战技能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并且,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以及犯罪手段的不断更新,法国警察在进行针对性教育训练的同时不断调整完善课程内容和设置,从而让教育训练不断贴近实战,为实战提供保障。
同时,法国在警察教育训练工作中也采用边培训边工作的模式。在教育训练中,学员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边参加警务工作边参加教育训练,以工带训。这种模式可以让学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中结合实战经验进行理解。法国这种服务实战、理论联系实战的教育训练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员的实战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有效预防、打击犯罪提供坚实保障。
三、国内外警察教育训练模式的启示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国内外在警察教育培训中的模式和经验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保障教育训练
法律是一切社会活动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基本保障。警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更应该尊重法律,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同时,每个公安民警都有参加教育训练的权利。教育训练也是提升公安民警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的有力保障。我国在保障公安民警参加教育训练方面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在执行方面,却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和不足。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公安实战部门普遍存在警力资源有限的现象。如果抽调民警参加教育训练,实战中的警力资源就会严重不足。二是由于所属地域不同,公安民警参加教育训练的机会也不一样。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民警参加教育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多,反之机会就少。
因此,各地公安机关应该依法保障公安民警参加教育训练的权利。按照法律规定,让公安民警按时定期参加教育训练活动。只有在教育训练中,公安民警才能够学到先进的理论和实战技能,才能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这不仅是公安民警的权利,也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战技能的前提。试问,如果没有优秀的实战技能和先进的侦查破案技巧,又怎么能够有效预防打击犯罪呢?
同时,为了依法保障公安民警参加教育训练的权利,各地公安机关可以开放思想,学习先进模式,比如可以采用“轮值轮训”“战训结合”“教官团队送教到实战部门”等方式。通过改变教育训练方式,各地公安机关可以有效做到依法保障公安民警参加教育训练的权利,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实战技能。
(二)科技赋能教育训练
科技具有两面性。科技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给犯罪活动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例如,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电信诈骗手段不断更新,让社会大众防不胜防。这也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为了适应新时代层出不穷的犯罪手段,公安民警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侦查技巧和实战技能。而参加教育训练是公安民警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手段、提升实战技能的必经之路。
各地各级教育训练部门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辅助教育训练,让先进科学技术贯穿于教育训练的各个环节。比如,我们可以借鉴香港警察训练的先进经验,采用VR 技术,让民警在教育训练中能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警用器械在实战中的应用技巧。也可以建设专业的、先进的实验实训场馆,而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教室。比如,在网络安全或者公安视听技术相应课程的讲解中,教官可以在专业的实训场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官可以设定相应的实战案例,让公安民警借助实训器材或者网络平台进行实际操作,而不是传统的只听不做。同时,在网络电信诈骗方面,教官可以在专业的声纹检验和鉴定实验室,让公安民警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战操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安院校“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得以广泛应用。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也可以采用“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这既可以解决各部门警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公安民警参加教育训练的灵活度[6]。通过将先进科学技术引入到课堂中,公安民警在教育训练中才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从而提高实战技能,为预防、打击犯罪做好准备。
(三)科研助力教育训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公安民警与犯罪分子的较量中,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主动权。而科学研究是推进科技进步、产生先进科学技术的必经途径。因此,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各个培训部门都要重视科研的作用,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训部门要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将实战部门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只有不断加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战中,公安民警才能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在与犯罪分子的较量中取得优势。比如,研究先进的声纹识别技术,在电信诈骗过程中识别出具有相同声纹特征的电话诈骗人员,可以做到将案件串并,同时对电信诈骗起到预防预警的作用。众所周知,网络电信诈骗重在预防预警。只有研究出先进的预防预警手段,才能在源头阻止网络电信诈骗的发生。因此,只有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才能真正达到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才能有效提高公安民警的实战能力和战斗力。
(四)个性小班保证质量
公安民警在教育训练中缺少个性化培训。中国的公安民警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公安院校毕业生、公务员考试和转业军官。每一个公安民警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技术水平、实战能力都不一样。因此,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培训部门不能将大家放在同一个层面去考虑。培训部门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进行划分,进行个性化教育。例如,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公安民警的人员,可能需要重点参加公安实战训练,包括枪械使用、技战术训练、擒拿格斗、体能训练等等。而由公安院校毕业的学生,可能需要学习跟从事警种相近的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实战力和战斗力。因此,培训部门要制定个性化教育训练方案,不能对公安民警一概而论。
同时,现阶段的教育训练大部分都是采用大班模式。一个班级可能有20 到40 人的规模。这种大班规模不利于公安民警与培训教官进行深入交流。由于时间和人数限制,公安民警不能每人都与教官进行交流。部分地区受实训场所和实训器材限制,在实训阶段,如果班级人数太多,每一位参训民警并不一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战练习。这样就会导致教育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培训部门应该采用10 人左右的小班化模式。在教育训练过程中,这种小班化模式可以让每一位参训民警与教官有直接交流的机会,同时能保证每位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实训锻炼。这种小班化模式都将有助于提高参训民警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
(五)专业师资保障效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资是实现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训练效果的保障。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教育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培训部门聘请的教官应该同时具有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又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教师。这就要求培训部门的教师应该经常与实战部门的破案专家进行交流。培训部门只有定期让教师参与到实战锻炼中,参与到各种案件的侦破过程中,才能让教师熟悉实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培训部门的教师应具有多年的实战经验。这也同时要求培训部门要加强校局合作。培训部门应该为教师制定严格的实战锻炼计划。比如,培训部门可以规定每名教师每年都要进行一定时长的实战锻炼,或者每年都要参与到实战部门的案件侦破过程中。只有这样进行频繁的理论教学科研与实战锻炼,教师才不会脱离实战,才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战,在教学科研中解决实战中的困难。同时,只有深入到实战中锻炼,教师才会知道参训民警真正需要什么。教师才能为教育训练做好更充足的准备,而不是脱离实战的空谈理论。通过这种频繁交流模式,培训部门才能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实战技能的专业化师资团队,才能够保障教育训练的效果。
四、结语
新时代,我国警察教育训练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同时,国内外在警察教育训练工作方面都探索出好多符合实际的模式。这些各具特色的教育训练模式对我国的教育训练工作具有启示作用。以此为鉴,我国警察教育训练可以从依法保障教育训练、科技赋能教育训练、科研助力教育训练、个性小班保证教育训练质量、专业师资保障教育训练效果五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探索和调整。我国公安部门可以通过调整教育训练模式来提升民警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实战技能,为预防打击犯罪提供现代科技支持,为社会治安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