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的田园
2021-12-28郭发仔
◎郭发仔
一
三道堰的阳光通透,有一任平生的豪爽。大地上,一切都缄默着。
四周,草木青葱,绿树叠翠,有农家院舍掩映其间。脚下的青草绵软,路边鲜花灼灼,红的白的紫的黄的,在阳光里各色亮着。乡间马路入口处,有一仿古牌楼赫然而立,约莫三层楼高。红砂石立柱,左右各有一石狮,上有祥云浮雕。上方红漆木构,两侧阁楼均是飞檐褐瓦,作旧的檐灯在阳光下高高地悬着,仿佛惦记着隔世的风雨。
牌楼飞檐正中,有一橙色横匾,上面用楷书写着“青杠树”三个字,字是金黄色的,沉稳而厚重,也是鲜亮的,如同从阳光里捞出来一般。
青杠树,名字里透出郁郁葱葱的气息。我想象不出,牌楼的贵气与这个叫青杠树的村子有何关联,一个在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村子,何故借助这古朴典雅的牌楼宣示自己的存在?
疑惑间,一排林立的大树已在眼前了。
葱郁的树木将有些炽烈的阳光挡在外侧,马路上被隔离出清爽的荫翳。杨树、杉树笔直高耸,硕大的树冠蓬勃得无拘无束;黄葛树、杨柳树、山玉兰夹杂其中,高高低低,疏疏朗朗,小鸟依人般婀娜着。间或有虬枝碎叶的李树、杏树、桃树立于道旁,青涩的果子藏在叶间,忽地一见,有儿时嘴里酸涩的记忆。
青杠树的农人在道路两旁摆地摊,朴实的衣着,焦黄的皮肤,一副日头熬出来的模样。青椒、黄瓜、玉米、干豆角、荠菜,还有各色野菜,在地上码得很齐整,一家接着一家。来此游玩的人不少,大多是城里来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慢慢地踱步,把这乡下的日子晃荡得愈加闲散。游人探看农家的稀奇,农人则守着土地的馈赠,期待柴米油盐的充盈和富足。
路边一侧,餐馆鳞次栉比,“柳树饭店”“邻里”“味悦香草”,店名都是原生态的乡居特色。不过未到饭点,饭店有些冷清,桌椅空荡荡的。荫翳里漏下的阳光划过,留下一道慵懒的痕迹。
低头绕过丝丝缕缕的垂柳,曲折的马路一拐,眼前豁然。一大片湿地上,满是水生美人蕉,淡淡的粉红色,一层又一层铺陈,仿佛风里跳跃的火苗。点缀在美人蕉中间的,是柳叶马鞭草,细细的秆子,举着紫色的碎花,浅吟低唱,像藏在粉红海洋里的梦。
两色金鸡菊是不凑热闹的。茂盛的枝叶,立不起来,在一旁的草丛里斜卧着,擎着金黄色的小花,殷红的唇半开半合,对谁都是一副殷勤之态。路边的草地上,除了夺目的金鸡菊,还有各种兀自开放的小花,白的,红的,黄的,星星点点,在太阳里精神着。
在这乡间的土地上,不辜负这夏日的,还有前方满眼蓬勃的青青草色。宽阔空旷的草地上,牛筋草、马尾草、灯笼草、拉拉秧,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野草,在黑色的土地上峥嵘着,交错相拥,绿茵茵一片。空旷的草地上,有几个穿着洁净的小孩为这绿色的生命着迷,或躺着,或坐着,或翻滚着,童声咯咯,绵绵草色更青了一层。
田园有无言之美,土地却是乡人的语言。但这满眼逍遥的花草,何以接续乡间平常的烟火?正思忖着,一声干脆的咳嗽声,从微微膨胀的空气中传来。远处,隔着一层层深深浅浅的绿,有连片的菜地在阳光下亮得有些发白。田埂纵横,有沟渠东西穿插。地里,豆秧瓜架、玉米小蔬,郁郁葱葱。一个农人弯腰挥动䦆头,节奏不紧不慢,力道全在摆动的双臂上。
他认真地梳理每一寸土地,就像认真打理一家人的日子。
二
其实,青杠树村的日子仍旧离不开土地,只是把长出来的一部分换了一种新鲜的活法。
有人专卖农家腌制品,悬在屋檐下的酱红色腊土猪肉、土鸡土鸭、香肠等,在阳光的炙烤下,漫出一种丰足的年味。其中一农家特产店,产品以土酒为主,名曰“青杠树老酒”,大小不一,各式包装,新颖别致。“一壶老酒,杯杯乡愁”的广告词仿佛一柄岁月的剑,不觉击中了外地游子内心深处的软肋。我不喝酒,但农家小饮见得多。老家人喝的是浮子酒,劳作间歇,他爬上田埂,倒上半碗,兑了清凉的井水,既解渴又顶饿。平日里乡邻远友,来的都是客,米酒加上泡辣子,常有话里短长,情谊绵绵间,人间烟火多了几重。
青杠树村的烟火里,与酒为伍的,是各种口味的农家下饭菜。红油辣子、豆豉鱼、辣椒豆干等,土生土长的新鲜食材,土法制作,店里有样品可品尝。店内食品满架,有鲜香溢出,一屋子都是家的味道。后院半敞开,是制作间。墙角摆满大陶坛,上盖锥形棕帽,坛身上贴有菱形红纸,用毛笔写了“沉淀”字眼,许是酿酒用料。坊间的角落里,静立一侧的土法榨油用具,几根粗大的木桩用木插销榫接;一巨型圆木,用粗绳捆绑,从屋顶悬下来,有些发黑。古老的榨油工具早已不用了,在明亮的光影里静默,喧闹的场景、菜油的芳香,都藏在裂开的木纹里。院子中央,陈立着一具手推磨和一架手摇风车。这是乡间劳作用具,我少时在乡下使过,只是离开乡土太久,在这农家相见,几多旧时的细节一一清晰起来。回味间,有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走进来,看看、摸摸,一阵附耳低语后,指着这稀奇物件,窃窃地笑。有一人对风车研究了一番,来了兴致,勾起兰花嫩指,握着把手摇了摇。风车吱嘎吱嘎几声,鼓出一阵凉风来。
蓉绣坊,一家蜀绣店。门店简朴,有居家的气息。从门口的宣传栏中得知,这是一家蜀绣公司,主营双面绣、单面绣,以及披肩、蚕丝被、旗袍之类的实用品。其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致力于蜀绣的传承和村中绣娘的培养,为蜀绣行业龙头企业,首批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的优质单位之一。
扶门而入,瞬间古风乍起。屋内有各色丝绸用品,尤以披肩较多,上有花红柳绿、虫鸟鱼禽,在清幽的屋子里垂着,静水深流一般。屋子有些幽暗,小窗被百叶帘子遮掩着,燥热的阳光在屋外挣扎,只投进来一层金黄的影子。临窗一角,五颜六色的绸布中,一中年大姐伏案刺绣,引针走线,神情专注。见有人来,她只微微抬头,继续低头忙活,嘴角浮出自然的微笑。我走近前去,大姐继续低着头,手中的丝线在绸面上一点点拼合。看得出来,她正在绣一只五彩凤凰。桌面一侧,放着一堆花花绿绿的丝线,繁而不乱,如同大姐头上浓厚的青丝。我扫视了一下满屋子的蜀绣作品,轻声问:“绣一幅作品应该很快吧?”大姐说:“快?最简单的蜀绣作品也要一个多星期,复杂的有时要大半年呢!”我一听,为自己的无知和对劳动成果的轻描淡写感到有些羞愧。我不忍心打搅,立在一旁看着。大姐手中的针游龙一般,丝线一点点拉长,白色丝绸上的凤凰也一点点丰满起来。
环顾四周,所有的蜀绣作品都鲜活起来,我仿佛听见时光落在绸面上的声音。
三
走在绿色的小道上,前方石阶拱桥,垂柳丝绦中天光云影,上下亮成一个世界。
这是一处广阔的湖泊,石砌的拱桥俨然一个恰到好处的蝴蝶结,在狭窄处将两边的水域连接起来。岸边,绿树叠翠,水草依依,芦苇、黄菖蒲、梭鱼草、再力花、小萱草,或擎着小花,或夹着小果,葱茏水润的一丛,在夏日里蓬勃着。
湖水清幽,润如黛玉。水面中央荷叶田田,或端庄或俏皮,婀娜地立着。湖面很不规则,蜿蜒转曲,有柳暗花明的趣味。正叹平湖曲奇,绿杨荫里,几个身着黄色救生褂的年轻人划出一条小船来。桨声汩汩里,青年男女轻言细语,偶有轻盈嬉笑。
当地人介绍,此湖叫香草湖。据说,青杠树村民风淳朴,村民善做好事,因当地水系发达,为便利交通,曾自发修建窦章堰大桥和积善桥。村民的善举感动上苍,于是托梦给所有村民,在村里两处冬水田里遍植香草,可保青杠树村兴旺发达。后来村民照办,冬水田两边渐次香草离离,日子也过得风生水起。这片冬水田,也就成了今天的香草湖。
传说只是民间幻想的愿景,现实的丰满缘于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扶助。青杠树村党委设有4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有党员160人。在村党委的领导下,青杠树村对土地集约利用,科学规划集体建设用地,优化生活环境,将原始粗粝的青杠树村,建成一个田园综合体。全村人的追求是一致的,青年才俊纷纷回乡创业;乡贤扛鼎,挖掘文化资源,举办民俗活动,培育良风序俗。青杠树村人的追求是大胆的,是执着的,也是有成效的。目前,青杠树村已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美誉,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青杠树村的生活区,是城镇里的乡村,乡村里的城镇。村居是统一建筑设计的,均是两层楼房。青砖红瓦,深庭别院,依地形各有朝向,独门独户,自成一体又错落有致。家家房前屋后偶有小块菜园,青亮的辣椒、紫色的茄子,还有挤满枝丫的番茄,一垄垄,一畦畦,溢出农家浓厚的田园之风。
水泥道路是村子的血管,四通八达,把整个村子孕育得丰满充实。路边有垃圾分类箱,两岸林木葳蕤,林荫蔽日,但村居并不连接,一两户或三五户连片,没有刻意的规整感。住户之间常可见通幽小巷,其间扶苏叠翠,有石榴斜掩,修竹夹道。偶有沟渠池塘流布,细水潺潺,有水韵江南的写意色彩。村子里,大部分村民开起了农家乐,以绿色的食材和贴心的服务招徕四方来客。来此休闲者甚多,大多邀约而来,三五家,十多人,或在庭院树荫下谈笑,或于水岸静坐而思,或斜卧栏杆闭目养神。在青杠树村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以何种姿态,都能品味到最真切的自然。
傍晚时分,阳光瘦了下去,青杠树村依旧是一片丰满的绿。一步步走出村子,身心里仿佛沾染了散发清香的田园气息。我虽出生在农村,也曾为了逃离乡土而使出洪荒之力,但青杠树村仿佛一道逆光,把我原本对乡间的灰暗印象照得异彩纷呈。
村中的场坝上,一群村民准备跳广场舞。音乐兀地响起来,仿佛整个青杠树村都在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