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道路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逻辑

2021-12-28曹典顺

理论探讨 2021年3期
关键词:范式逻辑哲学

◎曹典顺

江苏师范大学 哲学范式研究院,江苏 徐州221116

就哲学基础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的理论建设与社会实践具有影响的哲学元问题,就包括要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都是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如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个客观性存在,那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不存在的。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就理论内涵和理论发展的视角理解,还是就理论研究和理论使命的视角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一个客观性存在。

一、理论内涵的现实化逻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事实存在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事实性存在,是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理论上能够存在,还在现实中客观存在。正如张岱年和程宜山所认为的那样,“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1]。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理论,意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具有现实化的哲学意蕴。这一现实化,就是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表现在中国道路的社会实践中、在中国制度的政治实践中、在中国逻辑的实践生成中、在中国价值的实践规范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坚持完善中国制度,发展中国逻辑与践行中国价值等都在表明,中国发展道路中的各种具体社会实践,无一不在表征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实存在,并且具有重大影响。

(一)中国道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实践

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凝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成果,中国道路的发展不仅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契合中国人民的现实需求,即中国道路蕴含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能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又能为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的道路[2]8-9。这就是说,一方面,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符合人类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基于西欧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规律总结,并不是要求每个民族国家都必须经历这几个发展阶段。马克思以俄国社会发展状况为例,主张以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每个民族的发展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中国道路正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和确立的科学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中国道路是一条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愿望的道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志。从唯物史观视角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的需要和愿望推动社会变革不断地向前发展[3]。就中国人民的需要而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的愿望是取得革命胜利与民族独立;新时代的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臻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道路是一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满足人民需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道路。

(二)中国制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实践

中国制度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政治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阐释和确立中国制度的根本理论依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包括人民性、革命性与实践性,这三个基本范畴与中国制度高度契合。其一,人民性是中国制度的崇高特性。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并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制度。中国制度明确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4]。这就是说,中国制度表征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点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其二,革命性是中国制度的坚定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5]。中国制度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在创新发展中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中国智慧。其三,实践性是中国制度的自觉特性。中国制度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制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确立起来的制度,他们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中国制度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制度,使其能够在实践中落实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制度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具有超高的执行力,能够将制度真正落实到行动之上。中国制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实践,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三)中国逻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逻辑

中国逻辑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践而诞生的理论体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逻辑,即中国逻辑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的实践,中国逻辑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任务的实践,中国逻辑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方法的发展。其一,中国逻辑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的实践。中国逻辑继承并实践了马克思立足人民群众把握和凝练时代精神的基本立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都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中国逻辑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任务的实践。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逻辑继承了马克思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类解放的哲学旨归,并将其作为自身的基本任务。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起来,才能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其三,中国逻辑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方法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对此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6]。中国逻辑继承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并践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针对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江泽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当前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实事求是”[7]。实事求是是中国逻辑的关键所在,是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方法的实践发展。

(四)中国价值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规范

中国价值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的价值准则方面表征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范性内容,因此,中国价值也就可以被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一,中国价值规范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国家价值观的贯彻。中国价值凝结着当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的要求体现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国家价值观,即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经济建设方面,马克思将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中国价值则将其概括为实现国家富强的要求。在政治建设方面,中国价值表征的民主就是指人民民主专政,是对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观的中国表达。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国价值将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概括为文明,表明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积极成果的文明能够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价值的社会和谐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成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国家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价值诉求。其二,中国价值规范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价值观的践行。中国价值规范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即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马克思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再囿于某个生产部门,可以自由地在任何生产部门从事各种劳动生产[8]537。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将通过依法治国保障人的自由发展、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等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即中国价值通过制度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公正的权益。其三,中国价值规范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人价值观的落实。中国价值从个人价值观层面要求规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实践,即要求个人在现实社会活动中树立并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价值方面明确了个人在对待国家、对待职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要求,即中国价值要求个人对待国家,应该确立爱国主义精神,对待职业应该做到爱岗敬业,对待他人应该友好良善,对待社会应该做到诚实守信,这既是中国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体现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相结合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要求。

二、理论发展的丰富化逻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创新存在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存在,就是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和不断丰富的过程。该认知的逻辑根据在于,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9]。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伴随中国实践而不断丰富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即由五四运动开启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经历了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历史阶段。从初步传入、深入发展到逐渐成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合乎逻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或者说,中国道路探索的不断深入促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创新。限于整个理论发展的脉络众多,本文只是选择改革开放后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之中的研究对象,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属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一)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逻辑起点,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为逻辑终点,始终坚持真理观与价值观相统一,成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其一,就思想路线理解,确立思想路线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问题,邓小平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10]。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逻辑前提,实事求是是思想解放的实践原则,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客观实践。为清除僵化的思想认识,邓小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重新确立了实践的核心地位,本质上就是要求回归实事求是,回归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其二,就中国道路的建设问题理解,邓小平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加以阐释,坚持中国道路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必须由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解决的原则。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我们走自己的路;我们现阶段的建设,也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11]95。其三,就实践原则理解,邓小平坚持将实践原则作为真理观与价值观统一的客观根据和现实基础,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立场。不仅如此,改革开放也是邓小平坚持实践的原则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他认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一项全面而崭新的事业,需要冲破过去僵化的体制阻碍;主张开放就是要解除闭关自守的僵化思想,将中国发展置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实现中国现代化发展。总之,邓小平理论充分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与原则,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江泽民紧紧围绕“生产力”“文化”“人民”创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江泽民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只有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才能在理论上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哲学逻辑,在实践中保障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表征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社会关系逻辑。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哲学视域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指认了科学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12]206,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越来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3]275,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积极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其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文化”范畴脱颖而出表征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意识形态逻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先进文化囊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文化发展表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求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其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维护,表征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群众史观逻辑。江泽民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13]284。这就是说,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人民群众而非英雄人物为社会历史创造者的社会发展逻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又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哲学逻辑向前发展的需要。

(三)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石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人与社会的稳步发展。胡锦涛深刻认识到发展观对党和国家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认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14],进而指出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通过统筹兼顾的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认知,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重要问题,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发展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对“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加以科学规划。就全面发展理解,社会各方面共同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12]172科学发展观是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共同发展作为现实基础,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继承和丰富。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哲学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哲学逻辑作出了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15]。这就是说,只有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世界发展大势,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哲学逻辑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辩证统一的整体历史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观。就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将人民幸福与否作为检验党和国家事业是否成功的标准。就辩证统一的整体历史观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运用历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规律,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强调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逻辑主线。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观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坚持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审视中国的发展。他强调中国以及世界各国发展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435。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运用与发展,既为中国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三、理论研究的范式化逻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学术存在

黑格尔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16]。黑格尔之所以把哲学视为“神”一样的存在,正是因为哲学自身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即哲学是一个学术性存在。如果说理论内涵的现实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现实根基,理论发展的创新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先进性与科学性的重要保障,那么,理论研究的范式化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葆生命力的学术根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概括为多种研究范式,如经济哲学研究范式、政治哲学研究范式、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和社会哲学研究范式等。限于篇幅,本文只是论证经济哲学研究范式、政治哲学研究范式、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和社会哲学研究范式。需要指出的是,各种研究范式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哲学研究范式

经济哲学研究范式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表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建设逻辑。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1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思路的转变与经济建设实践的发展要求经济领域内的理论创新,由此,经济哲学研究范式应运而生。经济哲学研究范式是用哲学的思维来探索经济问题、研究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17]。经济哲学研究范式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建设逻辑的理论表达,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相一致的。其一,经济哲学研究范式包含对中国经济建设道路的反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18]10,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经济特征就在于生产力相对落后,因此,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其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把握。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国民经济学不适用于中国经济建设,而教条化地照搬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无法真正解决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即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要想发挥价值,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就中国经济现状而言,使市场在宏观调控的监管下发挥资源调配的决定性作用才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其三,经济哲学研究范式蕴含着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路径的探索。经济哲学范畴的提出、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都是出于现实发展的需求,即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服务。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建设的理论表征,经济哲学研究范式在把握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同时,也从理论层面指引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实践。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哲学研究范式

政治哲学研究范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表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建设逻辑。纵观人类政治发展史,不难发现,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无论是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政治建设问题总是统治阶级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政治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沉思,而是指向活生生的政治实践”[19]。因此,政治哲学研究范式的产生不应该是纯粹思辨的结果,而是源于政治建设实践的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建设逻辑也应该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逻辑。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而言,其一,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政治立场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真正发挥党领导一切的核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进行。其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只有始终坚持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治才能稳固,政治建设才能有序进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保障民生就是抓住民心的关键所在。其三,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与否,不仅要看其是否实现民主制度,还要看其法治水平。全面依法治国是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才能有效保障政治的稳固。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哲学研究范式

文化哲学研究范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表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建设逻辑。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成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文化哲学研究范式的提出与发展,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或者说,中国需要且应该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文化哲学研究范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化领域内的理论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8]97,这就意味着文化哲学研究范式不仅应该反映现实的文化现象与问题,而且应该致力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看,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建设逻辑在思想道德领域的体现。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在全社会弘扬主旋律,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从而“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18]160-161。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角度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建设逻辑在价值领域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的凝练与概括,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从社会文化繁荣的角度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1],社会主义文化是否繁荣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与质量,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哲学研究范式

社会哲学研究范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表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建设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是服务于社会建设的,与此同时,社会建设又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因此,对社会建设的关注理应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题中应有之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包含极为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即“无论是唯物史观逻辑,还是共产主义理论,抑或资本逻辑的批判理论,它们基本的研究内容都包含有社会建设理论”[22]。也就是说,社会哲学研究范式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建设逻辑的理论表达,应该将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作为理论基石,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有机结合。无论是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都指向同样的目标,即建设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马克思在阐明其对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时提出,“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8]185。这就是说,和谐社会应该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建设目标[23]。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而言,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其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事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有民生得到保障,社会才能稳定。其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化解社会风险,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冲突和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其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完善和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等三者的关系问题。社会的良性运行离不开三者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只有在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的基础上,整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有序运行。

四、理论使命的人民性逻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文化存在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事实存在、创新存在和理论存在,表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科学性和彻底性,而由于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意味着该理论能够说服群众,所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具有理论使命上的人民性,换言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一个文明逻辑意蕴上的文化存在,即人民文明化的文化存在。所谓人民文明化,就是指人民具有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意识和认知能力,或者说,就是指人民具有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文化能力。之所以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文化存在,是因为无论是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的现实化而言,还是就其理论发展的丰富化和理论研究的范式化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都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为理论使命。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主体前提表征人民文明化的文化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主体是其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和依据,即人民主体前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文明化存在的逻辑起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尊重历史规律,人民主体前提是必然选择,人民主体的确立也意味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理论自信的文化存在,即人民主体前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成为文化存在的科学性根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人民群众为主体,人民群众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也选择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双向选择是人民文明化的具体体现。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人民群众为主体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强调历史主体的整体性,即人民是群众性的群体,而非指某个具体的个人。人民主体前提,在中国语境中就是指人民当家作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尊重历史规律,立足中国具体实际,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要素,明确人民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136。就人民群众选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人民主体前提的确立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影响,即形成了中国人民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自信。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11,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服务的主旨及其现实指导作用所彰显的科学性和彻底性,使得人民群众坚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理,这就是说,人民主体前提的确立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正是人民文明化的重要表现。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至上思想表征人民文明化的文化存在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意蕴和本质要求,人民至上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存在的依据之一,即人民至上思想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表现出人民文明化的趋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民的哲学,不仅在于它明确人民主体的理论前提,还在于其表现出人民至上的实践起点和实践原则。一方面,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民利益问题放在首位[24]。人民利益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最根本的问题,习近平指出,要做好执政党的建设,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135,这就是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关键问题,即将人民至上思想作为解决人民问题的实践起点。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人民至上思想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共产主义事业成功与否在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将人民至上思想具体化为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精神,坚持以群众的观点审视分析问题,用群众路线解决问题。群众观点是对人民主体立场的肯定,群众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既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人民问题的效率保障和质量保障。党和国家践行人民至上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文化存在的现实表现,以人民至上思想为依据的执政理念和执政精神也是人民文明化的现实影响和重要趋向。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服务人民逻辑表征人民文明化的文化存在

人民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的贯彻离不开理论的维护,人民主体前提和人民至上思想决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具有服务人民的逻辑,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前提和思想上体现人民性,而且需要在实践中服务人民。所谓服务人民,就是指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指导,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基本目标,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追求。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人民文明化的理论目标上看,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其作为文化存在的条件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国家和政府应当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此架构服务人民的逻辑。一方面,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利益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8]4,努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把服务人民落在人民关心的各领域;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人类文明的重要指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用辩证统一的思维看待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我们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社会共识,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前进。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人民文明化的途径看,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其作为文化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由人民掌权[25]的思想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人民性,积极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观和人民观,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人民逻辑不仅体现其作为文化存在的理论原因,而且体现其发展生生不息的实践性根据,正是因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服务人民逻辑,人民群众的发展呈现出文明化的趋向。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发展逻辑表征人民文明化的文化存在

如果说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6]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发展逻辑,那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发展逻辑,就应该是如何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哲学逻辑。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实现了人民的文明化,或者说,人民发展逻辑是人民文明化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目标,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并以制度的形式保证人民的发展。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整体历程看,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政治条件和基础,使人民文明化成为可能。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人民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他把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理解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11]110。江泽民运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的思维明确了人的发展和其他发展的关系问题,认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3]295。科学发展观表明了人民发展逻辑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逻辑的科学性所在,即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须协调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方案,即在新时代背景下,不仅要推进新发展理念,而且要扩大人民主体范围,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普遍性。事实上,无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何种理论形态出现在群众生活中,其人民发展的逻辑和意蕴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哲学理论,而是一个与中国道路探索密切相关的动态存在。当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不是没有自我逻辑的中国实践的被动反映;相反,它虽然根源于社会实践,但又无可争议地指导着中国道路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确立,即不断深入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逻辑,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范式逻辑哲学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创新的逻辑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菱的哲学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小包哲学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