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祥云
2021-12-27陈中
陈中
藏区题材的绘画,主要是指内地画家从外部来关照藏区、表现藏区的绘画作品。该题材的绘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第一阶段,是上世纪40年代,为内地画家初涉藏地采风,并在作品里反映青藏高原的风土人情,让观众去想象藏区民族的生活状态;第二阶段,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绘画作品承载着藏区的社会巨变,以及当时藏区人民的时代风貌;第三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藏区热”,绘画聚焦于藏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以及对“和谐共存”精神的赞扬等。
本文以中国美术馆馆藏品为例,作如下介绍。
藏区题材绘画的缘起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为预防战争事态持续恶化,中国希望拓展更大的战略纵深,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于是“经略西部”成为共识。而就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许多科研工作者、摄影师和文人艺术家纷纷走进藏区,用自己的画笔、摄影机来记录藏区。这里面包括摄影师庄学本、孙明经、郎静山等。这是中国美术馆藏我国最早的摄影记者、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的郎静山(1892—1995),在1940年所拍的《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图1);而画家则有吴作人、叶浅予、张大千、孙宗慰、韩乐然等人。这些曾以青春的冲动经受荒原洗礼的艺术家,留给我们关于西部藏区最早的影像,也由此成为藏区题材美术的缘起。
著名画家吴作人(1908—1997)就曾在1943年、1944年进行了两次青康藏区采风之行。藏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触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通过画笔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了最早的藏区人文形象。其中他1944年所绘的纸版油画《甘孜雪山》(图2),就是他探索油画民族化之路的里程碑之作。甘孜指甘孜藏族自治州,隶属于四川省,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甘孜州府所在地康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原名城。作品中高原明丽的阳光、翻卷的低云,以传统石粉壁画的绘画语言,平涂在画面上方的二分之一处,从而更加凸显了雪山巍峨绮丽的体积感。而山脚下清晰而朴素的民居,分散了视觉的焦点,使傲视群雄的甘孜雪山,一下子有了烟火味。
另一幅1946年绘制的布面油画《藏女负水》(图3),则是吴作人1943至1944年历时16个月两次西行甘肃、青海写生后创作的。这是画家接触高原人民生活和敦煌石窟艺术,画风鲜明转变后的作品。人们在以前的油画中还从未看到过这样的蓝天白云和明丽的阳光,耳目为之一新。随后,吴作人将西行创作的大批油画、水彩、速写在成都、重庆举办了边旅画展,鲜明的写实新风格打破了当时社会沉闷的氛围。此次西行对他风格的形成和以后的取材具有重要影响,这两次藏区之行也促成了其画风的巨大转变。吴作人的艺术创作不只是关注表面的藏民族服饰和绚烂的色彩,到了后期,他甚至放弃了油画,常用水墨来绘制牦牛。其有独到的用笔和极强的水墨控制能力,以此发掘出藏人雄浑质朴的气质与青藏高原的苍莽气魄。
而从事绘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者、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叶浅予(1907—1995),也在抗战胜利后,接受时任西康省(现其所属区分别并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该省)主席刘文辉的邀请到康巴藏区采风。叶浅予在西康采风三个月,创作了大量的中国画作品,并写有自作插图的《打箭炉(康定旧称)日记》。当时他的画风稍见拘谨,但其1945年所绘的 纸本设色中国画《高原獒犬》(图4)般,作画能择善择要,笔墨能伸展自如,线条能畅如流水,设色能凝重洗练,能将西藏喇嘛与高原獒犬的“和谐共处”一览无余。
回到成都后,叶浅予还举办了一次西康采风作品展,而正是这次画展把张大千先生又吸引到了康区。1947年,张大千进入康巴藏区采风一个多月。在康期间,张大千创作了许多的康藏人物和山水画。后在成都舉办“张大千康巴西游纪行画展”,并在上海出版有《西康游屐》画册。
藏区题材绘画的兴起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西藏和平解放以及民主改革的进程,诸如董希文、黄胄、吴冠中、李焕民、牛文、潘世勋、方增先等内地画家,纷纷进入西藏,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西藏题材绘画创作的高潮时期。在题材选择上,画家们着重选择和平解放后,青藏高原上发生的巨变,特别是藏区的生产建设、民主改革和修建川藏、青藏公路等。这些画家们作为西藏解放和民主改革的亲历者与见证人,用饱蘸激情的画笔描绘了新西藏的社会变化,表现了藏族人民对于新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对于新的社会制度的满怀信心。
其中,创作多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的周昌谷(1929—1986),是上世纪50年代初涌现的青年水墨人物画家之一。他原来学油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并留校任教,后被派往敦煌莫高窟考察临摹。敦煌古老辉煌的洞窟壁画深深打动了他,从此改变初衷,毕生研究和创造中国的笔墨艺术。1954年绘制的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两个羊羔》(图5),是他结束敦煌之行进藏区深入生活后所作。画面上一位天真的藏族少女神情专注地凝视着两只初生的羊羔,充满对小生命的怜爱之情。此作以水墨为主,着色不多,以极其简练的形象营造出高洁清爽的视觉效果,造型生动并无素描痕迹,显见作者对水墨的悟性。此画1955年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
而上文介绍的叶浅予,自上世纪60年代后开始变法,笔墨解放,其创作亦步入了他的“画舞”高潮。如他的1960年所绘的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高原之舞》(图6),画中三位舞蹈的藏族青年男女迎风舒卷、翩翩起舞。线条的波折起伏,附和着欢快、悠扬的乐声,让人仿佛感觉到他们是自画面缓缓而来。藏族青年男女的笔墨刻画并不拘泥于骨法用笔,而是他所侧重的“意笔抒写”,也不板腐于“天台处士”项容或“八大山人”的墨分五色,而是把墨色作为画中的点和面,类似京剧的打击乐器,起到醒目提神的作用,造成氛围。他把藏族青年舞蹈者作为有形的音乐去创作,专一得其体而传其情,尽其态而足其神,产生一种乐韵,独到地解决了情态与结构的节奏关系、抽象的线条与运动的结构关系,创作了“情态结构”程序,开少数民族舞蹈人物画的一代新风。
著名女国画家于月川(1929—)的绘画创作,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上个世纪40年代,作为一位女大学生,她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50年代初随军进入西藏,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跋涉,雪域高原的壮美和西藏历史性的变化使她终生难忘。这幅1962年绘制的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翻身奴隶的儿女》(图7),便是作者根据自己入藏的经历而创作的。西藏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只有小喇嘛通过学习经文,才有断文识字的可能,而奴隶翻身之后,藏族儿童普遍获得了入学的权利。作者用写实的笔墨,描绘了藏族少年盘坐在毯子上学文化的情景。笔墨虽略显稚嫩,但孩子们专注的神态颇为动人,构图也简洁疏朗,看得出受叶浅予画风的影响。
受毛主席赞誉的油画大师董希文(1914—1973),可以说是最早关注西藏题材的油画家。他曾先后三次入藏写生和创作。这幅1963年所绘的布面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图8),是继他的《春到西藏》之后的又一件精品。他以朴素的画风和真挚的感情表现了西藏农奴翻身作主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的喜悦心情。画面中没有出人意料的情节,画家以土地作为揭示主题的契机,让那乌金一样的泥土随着笔触的翻滚唱出画中人和画家心中的歌。正如他自己所说:“被犁头铲起的新土,闪闪发光,熟褐色的湿土,可可色的干土需经形象加工,使它们散发出难以形容的芳香。”人物后仰的动势,牦牛昂首奋蹄的姿态和黑土地笔触的走向,使画面充满了行进感;高耸的雪山和碧蓝的天空,使人感受到了西藏的春天那略带寒意的心旷神怡,并恰好衬托出了画中人桃红色的上衣,使画面色彩明亮起来,也因之使内蕴的情感得到了强化。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李焕民(1930—2016),则自1953年开始就以美术工作者身份去西藏地区深入生活,并曾去西藏、甘孜、阿坝等地农、牧区30余次,每次去多则半年、少则两个月,与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西藏和藏民地区成了他的创作基地,因此他的作品多为描写与歌颂藏族人民生活。西藏通过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藏族人民真正翻身得解放。他的1963年绘套色木刻《初踏黄金路》(图9),即通过藏族妇女牵着满载青稞的牦牛踏歌而归的情景,反映了这历史的巨变,表现了藏胞初获丰收的新奇感和幸福感。金色调象征丰收,也象征着美好与未来。其构图富节奏感,刀法奔放而纵横有致,是一幅情景交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好作品。
创作以油画为主,多高原人物风情题材的潘世勋(1934—),始终坚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创作原则,强调写生创作。从1960年起,他曾先后五次深入西藏地区体验生活,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西藏风土民情的作品。在这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1964年绘布面油画《我们走在大路上》(图10)中,他以藏族青年筑路工人边走边唱的群像,表现了参加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藏族人民朝气蓬勃、热情高涨的精神面貌。虽是写实的画风,却注意运用笔触,注重画面色彩的节奏变化,同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了青藏高原上清新的空气和充足的光照。画家着意塑造的几位藏族青年女工的形象,以及他们那坚实有力、充满动感的步态都充分体现了此作品所要表达的时代主题,并令人想起当年流行的那首同名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藏区题材绘画的繁荣
由于藏区风土人情、地势地貌的特殊性,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提供各种表现的语言方式,所以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便陆续有不少内地画家深入藏区,去体验生活,去收集素材,去发现内容。
著名版画家牛文(1922—2009),在继承中国传统木刻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正是这幅1980年绘套色木刻《草地新征》(图11),标示了他的新画风的开始:从西方版画的块面结构向中国传统线形结构转型,完全在平面中以点、线、面的疏密构成黑、白、灰关系。他吸取中国古代徽派木刻的特色,加进密集的点和黑色块面,而类如中国画的白描画风。此作以阳刻的线条塑造人物,以灰色版密点表现柔嫩滋润的草地,以黑色块的管道横贯全画,点、线、面节奏流畅,黑、白、灰韵律优美,具有强烈的东方装饰意蕴和全新的审美效果,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个性。牛文从1950年开始,坚持每年深入藏区体验生活,其后作品以表现藏族人民生活、具清新的东方韵味而著称,并在1991年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社会历史发展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协议是西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新起点。2009年绘国画《高原祥云——和平解放西藏》(图12),就是艺术家韩书力(1948—)基于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
韩书力在西藏生活多年,这使得他可以从更加真实客观的视角上回望与表现这一历史主题。此作历时两年完成,三易其稿。作品一改以往“解放了,天亮了”的传统概念,整体画面追求泛黄泛灰的老照片色调。在创作过程中,他将西藏传统绘画元素与写实人物形象予以协调,利用“祥云”将二度空间的晕染与三度空间在视觉塑造上完美融合为一体,使得作品做到了真实、厚重与壮美。作品中,雄伟的布达拉宫、白塔、迎风飘舞的五彩旌幔与祈愿旗幡、缭绕升腾的祥云构成画面大框架,一列由五星红旗为先导的解放军工兵队伍在藏族同胞自发形成的围观人墙中阔步行进。军容整齐的战士们身披哈达,和气而自信,说明了这支跋涉数千里,一边筑路、一边行军与宣传的文明之师受到西藏僧俗各界的欢迎与接纳的大趋势。这便是韩书力在画布上对“和平解放西藏”这一主题的理解与形象阐释。
版画家李焕民曾说:“在水乳交融的生活中,藏族人民以朴实、友好、慈爱,哺育了一代代美术工作者。”众多画家走进西藏,正是一次次以平等、学习、尊敬的态度,和藏族同胞一起生活、唱歌跳舞,所以他们对西藏人民的感情是真挚的。他们把民族精神、民族团结、积极向上的时代魂魄,都留在他们的作品里,也因此成為他们艺术生涯的经典之作。
谨以此文,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