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27李晓玲

甘肃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李晓玲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化而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利于学生合作和探究。本文基于合作学习理念,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0—0062—03

受新课改的影响,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依然沿用“旧模式”,致使实际课堂教学与新教学方法之间的衔接度不高,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化课堂教学的内涵,所以,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1]。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求同存异”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其自身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快速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極转变教学观念,结合传统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创新教学方法,使小组合作真正为教学服务。下面,笔者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新课改实施后,各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备受数学教师的青睐。然而,很多教师没能了解通透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2]。一方面,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的需要,强行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将课堂内容与小组合作学习合理衔接,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合作方式的选择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使整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曲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理念,他们认为“合作学习”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过度注重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效果,弱化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身份,致使合作学习之前的任务设定,或者合作过程中的疑难点指导过于松散,没有给予学生及时合理的引导,导致有些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不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多方考虑,合理划分合作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合理划分小组是开启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结合学情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教学内容,在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能有平等展示机会的前提下,合理组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都能自主合作与竞争,相互帮助,在交流中碰撞思维,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具体地,小组合作以3-5人左右最为合适,但是具体的人数也需要和班级的整体人数协调搭配,做到人数适中,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互动交流的机会。还应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问题解决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均衡小组力量。但各小组成员并不要求固定不变,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水平、男女性别比例、兴趣爱好等灵活调整。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及确定的数学主题自由组合,最大程度满足小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新鲜感。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结合学生的个体特性,以及教学内容的需求灵活调整。只要能提升学习效果,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合格的分组[3]。

2.找准时机,确定合作学习任务。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但是没有合适的合作机会,贸然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会大大降低小学生的合作热情。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找准时机,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立足课标,紧扣目标,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内容,分解成具体任务,在目标任务的驱使下合作探究,完成合作小组的组建。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接套用公式讲解,学生的理解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让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纸板、剪刀等工具,提出具体要求,就此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在动手、思考、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还将单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转化为整个班级的合作互动,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解决,开阔了学生思维。

3.创设问题,创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导火索”,能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时,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需求,设计一些体验性、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合作的欲望,积极讨论。尤其,处于思考困顿、想表达自己见解的学生,从组员的相互讨论、观点碰撞中受到启发,茅塞顿开,有争议的问题越讨论越清楚,数学知识的理解就更深刻。例如,在“圆柱体表面积”的教学中,为引出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柱体纸筒问:“同学们,老师想要给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包上好看的包装纸,谁能告诉我应该用多少包装纸?”这个提问明确点明了本次合作学习的目标:计算圆柱体侧面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解决“怎样才能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展开讨论。此时,教师就根据学生的不同意见适当分组,让学生深入探究,拿出解决方案。

4.完善评价,提高小组合作竞争意识。小学生的竞争心强,很在意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教师就利用这一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以“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小组成员的凝聚力,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同时,积极开展奖励活动,加强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肯定表现突出的小组和有进步的小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奖励,激励学生竞争,增强小组合作意识。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确定位置”的教学后,为了帮助小学生巩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藏宝图,分发给班级中的各个小组,要求根据藏宝图上的信息提示标记出具体的寻宝路线,找到宝物的最终藏身之处。教师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模拟练习,用时最短、答案正确的小组获胜。然后,让冠军组的成员将他们的路线指示给其他同学,具体阐述本小组这么确定的理由。教师和其他小组的成员针对讲解的内容给出合理的评价。另外,针对没有获胜的小组,也请他们发表自己小组的路线图方案,各个小组的成员再相互讨论找出最优方案。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通过高效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化解数学学习中的难题,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为此,数学教师应该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引下,通过优化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活跃数学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邹霞.如何借助小组合作学习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生(下旬刊),2021(06):85.

[2]万立英.浅谈基于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40):84.

[3]刘念.小组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1(06):131-133.

[4]许晓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05):156-157.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合”乐而“不为”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