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区域活动,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
2021-12-27朱云纤
朱云纤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是一种创新型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区域游戏中发现教育意义的这一理念,所形成的课程类型。因此,游戏课程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日常生活,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有益的教育,有助于提升幼儿智力水平,提升幼儿综合素养。在教育改革和研究中,许多人会对游戏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产生质疑,认为游戏课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而且无法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此,要针对幼儿区域活动游戏课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探究游戏课程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效用。幼儿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吸收和经验的积累。在日常学习和游戏中,幼儿会接触到生活中的必备知识,形成独特的个性人格。因此,针对幼儿区域活动教育必须要依托科学、合理、有效的游戏课程,利用游戏课程的独特优势,提升幼儿教育综合水平。
一、整合设计生活游戏,锻炼幼儿生活能力
很多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常会忽视幼儿给游戏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比如,在进行幼儿游戏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可能需要的知识,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改变原有的教学步骤,以此来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对于课程模式的构建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需要进一步根据生活化标准和教学经验进行框架构建和具体实施。因此,教师可以将手工活动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和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从而进行手工创作。针对生活化资源的开发,教师一方面要从自己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吸取经验,借鉴一些良好的教育模式,并将这些游戏教育模式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创设更适宜本土或是本园幼儿发展的生活化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重视在游戏化教学中所获取的额外信息,这些信息有些是来自于教师的自我反思,有些是来自于幼儿学习过程中所迸射出的智慧火花。当教师把这些区域活动内容进行有效收集和整理的时候,就会发现教学课程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充实。当然,搜集资源是重要的任务,对于这些资源的处理,教师也要有自己的把控。有些教育资源适合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有些教学资源则会影响原本教师的教学思路,阻碍教学进程的发展。针对这些资源,教师要进行挑选,才能够促进幼儿游戏课程实施策略的提升,优化生成课程实施的结构模式,进一步实现生活化教育改革的目标。
二、整合设计合作游戏,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区域活动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那么在合作游戏教学活动中,利用合作组合形式增强学生的游戏感知体验、提高学生的游戏感知收获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区域合作教学的首要位置。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以自身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去完成游戏练习。这种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观感知能力,还会丧失游戲教学的价值。无论是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无法在区域教学活动中获得发展。因此,教师要利用必要的手段提高学生对合作组合形式的认知。游戏感知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选择哪种合唱形式,适应哪种合唱类型都是有所倾向的。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意志,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合唱活动中。据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合唱组合形式,提高游戏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兴趣,不能将游戏感知和游戏学习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
三、整合设计情景游戏,发展幼儿综合素质
在幼儿区域活动教学中要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幼儿教师,要重视课程游戏设计,同时要打造师生互动的氛围,此外,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以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激情。在实践中,作为教师要利用科学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感受、认知、欣赏。在教育过中,区域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的心理想法和行为特征,还要根据幼儿对游戏的感受,合理选择合适的动手内容,让他们能够自主表达对区域活动的看法和感受,才能进一步推动游戏课程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小组合作、集体探讨等方式,营造更加自由的教育环境,不断提升幼儿综合创造能力,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需求。比如,有的幼儿在绘画涂鸦时,可能会给树叶涂上黄色,给龙画上翅膀,给小猫带上项链等,实际上这是幼儿对于形象的一种认知,也是幼儿想象力的一种表现,可以为教师更好地传达出一些信息,让幼儿教师能够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辅导。其次,对于工具材料的运用要开放,不能局限在大人的普遍认知里。比如,绘画的材料可以是笔、纸,也可以是花朵、树叶等材料。手工制作可以是纸片、彩泥、七巧板、拼图等,不同的教育工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都是不一样的,能够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游戏课程是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推动教育改革为目标的一种新的幼儿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原则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在学习中能够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推动幼儿区域活动的发展,让幼儿在生活、学习和游戏中获得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