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探讨
2021-12-27薛原
薛 原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产业融合是将不同产业或一个产业中的不同行业互相交叉渗透以融合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当前,产业融合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鼓励在养老服务中融合相关产业,促进其创新发展,以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7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继续深化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2017年,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省全面推动中医药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江苏省是中医药大省,在如今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全面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积极发展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产业、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及健康食品产业,促进其与第一、第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缓解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压力,提升江苏省养老产业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将江苏省建设成中医药高端医疗养生休闲养老基地。
1 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自2013年6月起,江苏省开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已建立起省、市、县、乡、村5级中医药服务体系。现阶段,江苏省基层服务网络已日趋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大幅提升,相关基层中医药服务人员亦大量增加。在“十三五”规划初期,全省已有97%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具备了提供中医药相关服务的能力,80%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已配置专门的中医药服务区,全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中全年医疗总服务量中中医药服务量占比约为26%,65周岁以上老年及3周岁以下儿童的中医药健康护理覆盖率均超过50%。至2020年底,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均可提供高质量的稳定中医药服务,且基本设有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的中医药服务区(如国医堂、名医堂等),江苏省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提供的中医药相关服务量占总医药服务量30%以上。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探索和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目前江苏有3种主流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新建、增设及合作。新建即重新构建养老护理机构,以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相关服务。增设指“养增医”或“医增养”两种情况,即在养老护理机构中增设中医老年病科室,或在中医医疗机构中增设养老护理部门。合作即养老护理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合作,设置转诊“绿色通道”;或养老护理机构与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形成合作,共同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1]。
江苏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扣国家指导方针,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对于未病的老年人提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对于已病的老年人积极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对于病后的老年人给予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此外,江苏省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延伸至养老产业各领域,辐射周边关联产业,如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产业等。
2 中医药健康养老与其他产业融合机理
2.1 产业融合的前提在于产业关联性
产业间关联性的强弱决定了产业能否相互融合发展,及其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是为老年人群体提供中医药的养生、护理、养老等服务活动的产业。向各类人群提供多种服务的产业自然也包含老年人群,因而这样的产业也可融合。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广义上包含中医药保健行业、中医药膳食行业、中医药旅游行业、中草药种植培育行业,以及中医药文化教育传承行业等,且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具备极强的外延性与渗透性,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效带动其他产业,乃至催生新产业。
2.2 产业融合的根源在于市场需求
据《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江苏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1 834.16万人,占江苏省全部户籍人口总量的23.32%;65周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1 330.29万人,占江苏省全部户籍人口总量的16.91%;8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280.04万人,占江苏省全部户籍人口总量的3.56%。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近年来,全省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对加快发展养老产业要求迫切。中医养生思想深得老年人喜爱,将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有机融合,则可缓解养老服务压力[2]。
2.3 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科技支撑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障碍,给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智慧养老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中医药的大力推进,中医药相关多种医养结合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将老年人群及其家属与医疗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医护专业工作人员紧密联接,可实时共享老年人群健康数据。此外,通过网络还可将中医药健康产业及养老产业对于其他需要融合的产业需求传递出去,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
2.4 产业融合的方向通过政策引导
养老服务的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江苏省始终致力于为本省老年人群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推动促进江苏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2012年,江苏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等11部门联合发文,提出“老年精神关爱”概念,这是国内首次相关尝试。2014年,江苏省民政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意见》,第一次从全省层面进行医养融合制度的顶层设计。2015年,江苏省民政厅等12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全省养老服务产业提速发展。同年,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通过《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条例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指明江苏省养老服务发展方向。2020年1月,江苏省提出需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破除障碍,激发市场潜力,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支持配合国家层面的系列政策,提升了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便利性。
3 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的融合方向
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旨在为老年人群提供养老、养生的产品与设施,可与医疗产业、各相关服务产业等进行融合。
3.1 融合医疗产业
健康养老产业与医疗产业的融合不是简单合并养老机构及医疗机构,而是要把两个产业的资源互相渗透整合。江苏省非常重视建设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将中医药的养生、“治未病”理念融入医疗卫生领域和健康养老领域,可更高效利用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切实做到“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对老年人进行全面健康管理,串联患病前、患病中及患病后不同阶段[3]。此外,可在医药院校中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中医药健康养老相关专业人才,提高相关专业能力,提升包括护理人员、医疗人员、老年人群及其家属在内的全社会中医药理念,将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同步建设成为实践教学教研基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3.2 融合旅游产业
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旨在将养生、养老、健康管理,以及中医药特色文化游乐等有机整合,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目前,江苏省在此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如位于江苏省茅山风景区的康缘养生谷为全国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这些中医药健康养老旅游基地中设有中医药科普文化体验中心、康养中心、药膳美食中心、多样化养老公寓以及老年医院、养老院等,开发有药浴、药枕及中医药护肤品、保健品等旅游特色商品,使老年人群既可享受旅行快乐,亦可了解中医药养生知识、体验中医药养老服务。
3.3 融合体育产业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体育产业与健康养老服务产业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创造条件鼓励融合。根据2020江苏体育产业大会发布的2019年江苏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江苏体育产业总产出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58%,对全省的经济贡献日益增大。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在融合养老产业时应结合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特点,按需建设一些服务于老年人群的体育运动场馆,对标老年人群体育消费倾向,设计研发融合有中医药特色的体育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等,切实推动中医药与养老养生健身的融合。
3.4 融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强调,要进一步规范化中药材种植,结合“互联网+”将中药工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进行转型升级,提升中医药相关知识产权、技术产权应用能力,形成大型中药产业集群。江苏省南京、泰州、连云港的医药制造业较发达,江苏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十三市均为全国百强市。因而可在全省建设多条中医药种植—参观旅游—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结合“乡村振兴计划”,招商引资,吸引鼓励更多知名中药企业在江苏种植中药材,引进高新技术,促进全省中医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研发中医药健康养老产品,利用发达的交通和贸易优势,帮助相关特色产品走出去。
4 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4.1 坚持中医药发展规划的理论指导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江苏省中医药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贡献突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理念也逐步转变,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群对于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进一步释放。《江苏省中医药发展规划(2016-2030)》提出,以“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为目标,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提供丰富、多元、有效的高水平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开发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
4.2 寻求中医药健康与养老产业融合突破点
截至2019年末,江苏省常住人口达8 070.0万人,生产总值达99 631.52亿元,人均GDP位列全国各省份第一,综合经济实力全国领先,这是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得以发展的有力基础。《江苏省中医药条例》提出,有条件的地方需加快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在养老机构中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深度融合各级别、各层次中医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业养老服务。《江苏省中医药发展规划(2016-2030)》亦提到鼓励社会办中医,鼓励更多社会力量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办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切实融入老年人群健康管理中,发展多水平、多模式、多途径的中医药康养服务,支持建设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疗养机构、护理机构。此外,江苏还致力于建设发展中医医养结合相关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人才队伍的中医药相关知识水平,让更多的护理人员与养老服务人员能熟练掌握中医药知识,满足老年人群健康养老需求[4-5]。
4.3 扩大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覆盖面
2018年,由中国国际中医药大健康博览会发布的“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指数”显示,江苏省排名名列前茅,位列第4。江苏省自古以来名医辈出,国医大师、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经验丰富,在众多国医大师、名中医、中医领军人物的引领下,全省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省居民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较高。江苏省还致力于将优质的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建设各级各类医联体,目前全省各级中医院的诊疗量占全省医院诊疗总量的20%左右。江苏省《中医“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目标,截至2020年,要在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50%的村卫生室中开展中医健康诊疗服务。目前总体建设成效良好,江苏省60%以上的养老机构可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现在,江苏省几乎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均可提供中医药相关医疗健康服务。江苏省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全国唯一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试点省份。
5 促进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5.1 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在全省及各地市养老发展总体规划中纳入中医药健康养老保健服务,明确中医健康养老保健服务的优势与地位。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特色健康保健产业,促进该产业高速发展[6]。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见表1。可以看到,国家非常支持中医药融入养老产业,江苏省应把握契机,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助力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产业。
表1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支持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相关政策
5.2 协调统一省内医疗保障制度,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跨城市养老存在的一个较大障碍是各地的医疗保险尚未完全联通。江苏省各地的健康养老服务提供模式、服务覆盖面、服务标准不尽相同,而中国内地的医疗保障制度又与户籍制度相衔接,医疗保险报销不联通不利于养老人口跨城市流动[7]。在江苏省内构建一致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得全省医疗保险报销互联互认,破除江苏省老年人群享受养老服务的户籍限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健康资源、养老资源共享。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刷脸、指纹等身份认证,提升人口流动的便利性,促进全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5.3 开设相关专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目前,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现阶段应先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和医疗机构已有的教育资源,开展针对性的专业项目技术培训,提升现有中医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其次,尽快构建中医药特色全生命周期研究专业体系,积极争取国家与地方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等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快培养中医、中药、护理、老年医学、康复、全科医学、公共卫生、心理健康等紧缺人才。鼓励具备相关条件的大专院校设立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学院,设立中医保健、中医康复医疗、中医健康管理等专业,扩大专门人才培养规模。2020年10月,江苏省民政厅为进一步支持选拔、培养、任用和评价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决定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和尝试。
5.4 使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
“互联网+中医药健康保健服务”是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最新模式之一,互联网技术以及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搭建了更多平台、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互联网科技,可以共享和集成医疗健康大数据,实现健康养老服务机构与各级医院无缝对接。在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居住社区和医院之间,可搭建中医药服务平台,进行远程咨询与会诊,开通不同机构间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便于分级诊疗实施,且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满足老年人群多层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