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双减”政策,提升教学质量

2021-12-26何璧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何璧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出台,教育形势发生了变化。为规范教学行为,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教育质量提升,不断满足家长、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提供令人满意的教育。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不仅要减轻学生负担,还要从升级课程、重构课堂、优化作业等途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双减”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学质量;小学教育

自“双减”文件颁布以来,部分解读文章过多突显“减轻负担”,选择性忽略了“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际上,“双减”政策在强调“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更强调“提升教学质量”。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笔者认为,升级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升级课程,促进全面发展

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建设的新常态。随着“双减”政策的到来,教育形势发生了变化。校外教育机构的兴起,学校教育难于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需要。当前,寒暑假、休息日、节假日校外培训机构不能提供学科类培训,学校要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就应该升级原有的课程,尽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把握课程升级原则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就应抓住“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而不能偏离。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也正是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设置。对于学校而言,在“双减”政策下,要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出作业辅导类托底性课程,以减轻家长的焦虑和担忧,开发出素质类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学校应该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课程。落实的关键是三个“开齐”,不能只重视语数英,忽略其他學科。开齐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保证;“开足”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课时量安排课程,不能缩减课时,或者是长短课的形式,减少上课时长;“开好”要求是提高质量,高标准落实,从师资到课堂教学,都要认真落实。升级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守这一原则,不能为了追求校本化的课程,而动摇了基础。

甄选优秀教育资源。学校在引入校外教育资源的时候,要把握好标准,凡是负面的、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不符合学生年龄实际的一律不得引入。学校可以考虑成立以学校行政、教师代表、家委代表、社区代表为主体的课程指导委员会,增强辨别能力,严把入校关。

(二)勾画课程升级路径

走向统整。当前,大多数学校都开发了校本特色的课程,但是学校开发的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有相当一部课程相对较为松散,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不能发挥课程的应有价值。因此,“走向统整”就是比较理想的做法。

链接生活。课程不能远离生活,如果只是纯粹的知识呈现,势必让学生心生厌烦。让课程作为桥梁,打通生命与生活,这样的课程才具有现实意义和生命价值,才符合教育的规律。

满足个性。教育面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特点,让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教育的使命。课程升级应该着眼学生的不同个性,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开发课程时,学校应该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设置菜单式课程单,尽可能减少“一刀切”的课程设置模式,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二、重构课堂,促进深度学习

课堂是落实课程的主阵地,是育人的主阵地。“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要更加重视课堂,重视教学研究,要通过课堂的改革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深度学习”的提出,是对当前碎片化、浅表化学习的一种回应,是提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关于“深度学习”,已经有了诸多论述,笔者从下面三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从“知识导向”到“任务导向”

课堂中,“知识导向”是长久存在的一种倾向。教师以传授学科知识为重要任务。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但是现代社会,只是拥有知识,不具备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则难以有更大的发展和提升。从学习的意义来看,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以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为例,如果是“知识导向”型课堂,教师就可能围绕着“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特点”等问题展开教学。虽然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大多数相关的知识,但没有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知识的作用,也难以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任务导向”型课堂,则是设计出具体情境下的任务,让学生围绕着任务展开学习,例如设计出“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选择一两个景点,为家长做讲解”这样的任务,教师需要借助文本中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从“碎片化”到“主题化”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学习的优势在于节奏快,方便快捷;不足之处在于知识之间缺乏关联性,是以一种无序的方式存成。而“主题化”学习,则是以生活中某一个主题,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主题化”的学习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学习方式、学习成果较为多样。

例如,某校以“天空农场”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测算农场的面积;策划农场种植蔬菜的品种;计算开支和收入等。这个主题活动涵盖了数学、语文、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在这样的主题之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三)从“输入学习”到“输出学习”

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都属于输入性学习。所谓输入性学习,就是从外界接受新的经验。“输出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具体的任务,进行表达、运用。上述《故宫博物院》中的任务设计,就属于“输出学习”。学生要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和内化,再在具体的任务中输送出来。在输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调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重新加工处理。重新加工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无论是从动机,还是从深加工,都属于高阶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影响巨大。

三、优化作业,减轻学业负担

“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一个重要目的。这些年来,学生的学业负担非常重,既有校内的作业,又有校外机构的作业。过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作业管理是学校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强化管理,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依靠大量的刷题就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而实际上,据一项研究表明,过多的家庭作业对学生学业的提高效果不大,学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呈现“过度练习”的状态。因此,学校要强化作业管理,转变教师的观念。

首先要严抓作业量的控制。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总量控制在一小时之内。学校可以通过检查作业登记本、访谈、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作业量的情况,通过公布、约谈等方式约束教师作业布置。其次要通过各种数据、调查、座谈等形式,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过量的作业对学生带来的危害。最后还可以设计长效机制,将作业管理纳入到校内的规章制度管理,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

(二)优化设计,克服随意

作业布置较为随意。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缺少对作业的规划,也不清楚作业设计的目的。因此,学校要强化作业教研,优化作业设计。

教研组可以围绕着“教—学—评”的一致性开展研究,做到“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在同一层次。实际上,“教—学—评”的不一致,也是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的一个原因。还可以加强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班级学生存在差异,布置一样的作业,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业的布置方式,既考虑到普适性,又考虑到个别性,可以有效杜绝部分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

(三)引进技术,提高实效

作业量过大,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如果能够通过引进相关技术,实现大批量智能批改作业,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让教师通过智能、大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学业掌握情况,有的放矢,精准辅导。

总之,在“双减”政策之下,学校管理者不仅仅是落实“减负”,更重要的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内学足、学好,让家长和社会各界满意,才能让“双减”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