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价值和发展演变——老龄化率研究评述与思考

2021-12-26陈银虎王磊

老龄科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总人口高龄老化

陈银虎,王磊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102488;2.中国社会科学院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北京100006)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人口老龄化”概念在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被提出后,就引起学者们的广泛讨论,同时也一直是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人们对于老龄化程度的测量仍然存在着诸多不一致之处。当前国际上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有两个。一个是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则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另一个是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提出的人口老龄化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则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增长的过程或趋势,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般被称为“老年人口系数”或“老年人口比例”。部分学者在衡量老龄化程度时,还会采用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老化指数和老龄化比率等指标。部分学者在研究老龄问题时,常常会使用老龄化率来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但是“老龄化率”一词并未见诸人口学专业词典中,也很少有研究对其具体内涵做出详细阐释。老龄化率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需要在把握“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等概念之本质的基础上,系统阐释其内涵,从而为老龄问题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发掘老龄化率的应用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就开始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起初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之经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理论,主要从经济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行测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老龄化相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学术界测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也越来越多。虽然当前国内关于老龄化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是对于老龄化测量方法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老龄化测量、老龄社会界定等方面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老龄化率”进行概念界定是老龄问题研究的必要环节,在构建与老龄化相关的模型时,对“老龄化率”的概念界定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明确“老龄化率”的概念界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理论方面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拓展和完善老龄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针政策,对于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厘清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还具有速度快、规模大和未富先老等特点,老龄化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关于老龄化程度的衡量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本文力图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对老龄化率的内涵、价值和发展演变等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厘清既有研究在应用老龄化率和老年人口比例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亦针对“老龄化率”的概念界定和人口老龄化衡量标准的系统性、科学性提出相关建议。

二、“老龄化率”之内涵的发展演变

关于“老龄化率”的内涵解读,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些相关研究。在这一时期,人们对“老龄化率”的具体含义尚未形成共识,所使用的“老龄化率”概念也比较混乱。田雪原(1982)最早在其研究中使用“老龄化率”一词。他在研究发达国家人口研究动向和人口问题时,对日本适龄劳动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适龄人口老龄化率”(45~64岁人口/15~64岁人口*100%)的概念,并对其做出解释。另外,曹利群(1982)、郭志仪(1982)也在其研究中对“老龄化率”概念做出解释。曹利群(1982)在研究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时认为,“老龄化率”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和14岁及以下人口之比。郭志仪(1982)在研究战后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时认为,老龄化率可以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世界人口老龄化就在不断发展,无论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还是老龄化发展速度,发达国家都高于发展中国家。以上两位学者所使用的“老龄化率”和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少比”或“老年人口抚养比”概念大体类似。老少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重要指标。人口老龄化早期表现为生育率下降导致的底部老龄化。所谓“底部老龄化”,是指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下降(金字塔底部人口减少)形成的人口老龄化(Stolnitz,1992;杜鹏,1994)。生育率下降导致青少年人口相对减少,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收缩。在研究世界人口增长或发展的特点时,学者们采用老少比指代老龄化率,可以更好地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这与他们的研究主题、所使用的数据以及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有关。杜维钧(1986)在研究我国人口问题时提出了“相对老龄化率”。他认为,“相对老龄化率”是中位年龄以上和中位年龄以下的人口数量之比,这与前几位学者的观点又有所不同。他把年龄中位数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固定年龄,进而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

21世纪,我国进入老龄社会,此时学界已经认识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迫切需要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和现状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进而探讨如何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2000年,日本的老龄化率达到了17%左右,是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学习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也有助于认清我国的老龄化现状。在日本,通常采用“高龄化率”来表示人口老龄化程度,其内涵与现在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同,都是用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来表示。一部分学者在研究日本老龄化问题时,为了方便在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常借鉴日本关于“老龄化率”的概念界定,认为“老龄化率”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陈茗(2001)采用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来指代老龄化率。王伟(2001)指出:日本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率将持续上升。在王伟看来,老龄化率主要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王桂新 等(2005)指出,日本的老龄化率接近20%,是亚洲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根据其文章中所用到的数据,文中所言之“老龄化率”也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这些学者所采用的“老龄化率”和目前普遍使用的“老龄化系数”“人口老龄化程度”等概念的含义相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老龄化率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学界关于“老龄化率”之内涵的共识也在增多。罗淳(2002)在阐释“高龄化率”的具体含义时,借鉴了“老龄化率”的公式,设立“高龄化率”的参量指标,认为“高龄化率”是指,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与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率之比。另外,蔡昉等(2004)、李军(2006)、原新 等(2009)、林闽钢 等(2010)、汪伟(2010)、胡鞍钢 等(2012)、王志宝 等(2013)、陈卫民 等(2014)、谭海鸣 等(2016)、陈璐 等(2016)、李钢等(2018)、吴连霞 等(2018)、逯进 等(2018)、高向东(2018)、王红霞(2019)、陈彦斌等(2019)、蔡昉(2020)等人都在相关研究中明确提到了“老龄化率”。以上学者基本上都认为,“老龄化率”是60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蔡昉 等(2004)认为,2004—2039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和老龄化率都将持续增长。他们在研究中使用了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老龄化程度。原新 等(2009)用“老龄化率”指代老龄化水平,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是老龄化水平,假设他们的生育率、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都保持1983年水平不变,预测得到的1987年的老龄化率和真实老龄化率之间的差异就是人口惯性作用对老龄化的贡献值。林闽钢 等(2010)在研究东亚福利体制时提到,东亚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在3%~5%之间。陈卫民 等(2014)指出,老龄化率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相对较低的老龄化率有助于服务业发展。可见,目前多数学者使用的“老龄化率”和“老年人口比例”的概念界定相同,都是先定义老年人口,用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指代老龄化率或老年人口比例。

另外,翟振武 等(1993)在整理常用人口统计公式时,认为老龄化比率(相对老龄化比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幅度与总人口增长率之比,用以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相对速度;而罗淳(2000)、吴雪(2018)则在研究中采用老龄化率来表示老年人口增长率与总人口增长率之比,从动态角度测度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增长速度。这与老龄化速度所关注的内容一致,即更加关注人口年龄结构的整体变动。即将进入老年期的人口群体(55~59岁人口)以及新生人口的变动,会影响老龄化率和老龄化速度,这是从结构性视角来考察老龄化水平。当老年人口增速快于总人口增速时,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将进一步增长,人口年龄结构更加老化;当老年人口增速慢于总人口增速时,年轻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将进一步增长,人口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人口老龄化速度也会逐渐放缓,从而有利于人口结构发展和人口政策调整。

目前我国关于“老龄化率”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和明确,虽然学界普遍认同,老龄化率是基于固定年龄老年人口的一个测量,也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但对于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仍需要更为系统的理论探索。在关于老龄化的早期研究中,因为我国对老龄化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所以早期使用的“老龄化率”概念的参考价值相对较低一些。2000年以后,学者们在使用“老龄化率”时有了相对可以接受的定义,与老年人口比例这一概念的内涵相同的“老龄化率”(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概念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可。

三、老龄化率的相关问题探讨

学界关于老龄化率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而是同时还涉及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一)老龄化率、老化率与高龄化率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人口逐渐增多,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高龄化的发展态势。高龄化是老龄化的延续和演变,是在老龄化的发展基础上孕育产生的,不仅是指老年人口结构内部的老化,也代表着老年人口个体的进一步老化。

一般认为,在老年人口结构内部,60~69岁老年人被称为低龄老年人,这部分老年人是老年人口的主体部分,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被称为高龄老年人。高龄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占全体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逐渐上升的过程。这里所说的“高龄化”其实和“人口老龄化”的概念类似,只不过更多地是指老年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有学者认为,若要高龄化现象在老龄化中显现出来,则需要从老龄化发展阶段、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和老年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如果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或增长速度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或增长速度,“底部老龄化”向“顶端老龄化”转变,则可以认为人口发展阶段由老龄化阶段进入高龄化阶段。罗淳(2002)借鉴“老龄化率”概念设立“高龄化率”的参量指标,认为“高龄化率”是指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与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率之比。也有学者研究老年人口的老化率。与测量人口结构在年龄层面的老龄化率不同,“老化率”(个体老化速度)主要是指个体的老化,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速度。老化率的测量主要借助可以测量的衰老特征和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的变化速度两个指标。黄匡时等(2012)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高年龄段人口的老化率微高且在总体上相对稳定;在其他年龄段,个体老化率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老化率和高龄化率的研究更加关注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比低龄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更差、自理能力更弱,需要社会和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和社会保障,老化率和高龄化率相关研究有助于推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适时调整。

(二)老龄化率和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养老需求增多给社会和政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分析老龄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把老龄化率作为一个变量加以考虑。李军(2006)在分析老龄化因素对于经济平衡的增长路径时引入了“老龄化率”的概念。其“老龄化率”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数据可以体现人口老龄化程度。他还把老龄化率作为能够体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变量引入索洛增长模型。李军(2006)认为,现实经济中不同的养老水平、储蓄水平和老龄化程度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胡鞍钢 等(2012)采取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认为,老龄化率的增长对人均GDP、人均产出和未来经济增长都是十分不利的。王桂新 等(2017)在研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老龄化率”和“人口老龄化速度”这两个指标,对人口老龄化速度采用连续变化率计算,计算公式为Uage=(lnDt2-lnDt1)/n。式中,Uage为人口老龄化速度,Dt1,Dt2分别为t1,t2两时点的老龄化率,n为t1,t2两时点的间隔年数,老龄化率指的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他们认为:老龄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虽然我国的老龄化发展很快,但是当前我国的老龄化水平并未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陈彦斌 等(2019)在研究人工智能、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认为长期的人口老龄化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较为严重的冲击,相比较延迟退休政策,人工智能的作用更大,中国更需要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来应对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冲击。

老龄化率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多数学者认为,老龄化率对经济发展会产生负向影响;但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近二十年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基本没有出现“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妨碍经济发展。蔡昉 等(2004)等提出,经济发展不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影响。此外,有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建立在一定限制基础上的,即只有当老龄化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快时,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都阳 等,2021)。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需要在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转型之间进行平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顺应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调整生育和退休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需要发展人工智能,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老龄产业的促进作用。

(三)老龄化率的区域差异和演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人口老龄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王志宝 等(2013)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符合全球人口老龄化演化的一般规律,在受到经济发展推动的同时,并未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以人口老龄化程度(老龄化率)作为衡量基准,中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相似,但沿海地区的老龄化率增长速度比其他地区要快一些。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演变也将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推进。

无论是“老年人口比例”还是我们以往所说的“老龄社会”等概念,其实都是从静态的角度测量老龄化程度,从动态视角测量老龄化的研究较少。吴连霞 等(2018)采用动态年龄指标,测度老年人口与老龄化,并且将其与固定年龄指标测算方法相比较,进而分析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其中所提到的“老龄化率”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他们认为:在动态年龄指标测算下,未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与老年人口抚养比均趋于下降,空间格局转变较为复杂;而固定年龄度量的老龄化程度与老年人口抚养比则趋于上升,空间格局主要呈东西分异特征。

逯进 等(2018)在研究我国老龄化率及其空间差异演化时认为,老龄化率是65岁及以上人口和总人口之比;并依据以往的老龄化率建立预测模型,探讨我国未来老年人口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化特征。其研究发现,我国的老龄化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老龄化率的高低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未来将形成以中部为核心的老年人口集聚区,中部地区的老龄化率也会超过东部地区。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别很大,并且将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大。在空间演变趋势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并且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步推进的趋势,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在时间演变上,逯进 等(2018)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老龄化率呈上升趋势,老龄化率增速也将呈现加速趋势。面对复杂的老龄化率演变趋势,明晰“老龄化率”的内涵,基于老龄化率建立分析预测模型,把握老龄化率发展状况,有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四、回顾与思考

通过对老龄化率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发现人们对于老龄化率的测量仍然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多数学者认为,“老龄化率”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所占比例;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老龄化率指的是老年人口增长率和总人口增长率之比。这里强调的老龄化率,更多地代表着老龄化速度,人们由此可以观测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发展速度。

虽然老龄化率和老年人口比例在人口老龄化相关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直接针对老龄化率本身的理论研究还很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老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剩余寿命增多,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老龄化率仍然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对于“老龄化率”这一概念的和内涵和外延,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很多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测量标准都是基于固定年龄作出的,随着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继续延长,以及国家对退休年龄的一些调整,未来的老年人口划分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并将进而影响人们对“老龄化率”的定义。另一方面,关于“老龄化率”是指对静态人口状态的测度,还是指人口事件在时间轴上的动态变化,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在人口统计学中,“比”和“比例”指标往往测度静态的人口状态或结构,而“率”指标则通常用来测度事件的发生强度或描述时间轴上的人口状态变化速度。在以往的研究中,人口老龄化率的衡量指标大多为“比重”。

在老龄化的衡量标准上,老龄化率、老化率和高龄化率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对老龄化水平进行衡量。老龄化率是在群体层面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最直观地反映其老龄化程度;老化率(个体老化速度)主要是指个体层面的老化;而高龄化率则是在老龄化率的基础上引申出的概念,是为了探究高龄化速度和老龄化速度之间的关系。在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老龄化是否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向影响,以及怎样产生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虽然多数学者认为老龄化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负向影响,但他们同时也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发展人工智能、延迟退休年龄等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在老龄化率的区域差异演化上,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空间演化方面,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相似,但沿海地区比其他地区的老龄化率增长速度更快一些;在时间演化方面,固定年龄度量的老龄化程度与老年人口抚养比趋于上升,空间格局主要呈东西分异特征。

猜你喜欢

总人口高龄老化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石台行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全国总人口预测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基于回归模型的北京市房价涨跌与人口密度的调查报告
全面二孩第一年:比上年多生了131万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杜绝初春老化肌
全美亚洲人群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