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审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25马晓红王映红范永胜朱红彩杨京华刘震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冬麦区周麦新科

马晓红 王映红 范永胜 朱红彩 杨京华 刘震宇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453002)

新科麦168 是以矮抗58/周麦16 F1为母本,洛麦21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好,于2017 年4 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豫审麦2017015),2020 年4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国审麦20200075),2018 年7 月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NA20150391.6)。

1 特征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

新科麦168 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31 d,成熟期比对照周麦18 早1 d。幼苗半匍匐,苗期叶片较宽,叶色浅绿,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苗脚利索,抗倒春寒能力中等。株高半矮,平均76 cm,茎秆粗壮、弹性较好,抗倒伏能力中等;株型适中,旗叶小、上冲,抽穗较早,穗下节长,穗层整齐。纺锤型穗,大小较均匀,长芒,结实性好,籽粒半角质,黑胚率低,容重较高,饱满度较好,外观商品性好。根系活力强,后期叶功能好,耐高温,成熟落黄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平均亩穗数42 万穗左右,穗粒数34 粒上下,千粒重50 g 左右。

1.2 品质分析

2017 年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洛阳小麦联合体区试抽混合样,经原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检测:容重795 g/L、蛋白质(干基)14.26%、湿面筋30.3%、稳定时间1.9 min。

2018 年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洛阳小麦联合体区试抽混合样,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检测:容重809 g/L,蛋白质(干基)15.4%,湿面筋34.6%,稳定时间1.9 min。

1.3 抗性鉴定

2016-2018 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中感—高感赤霉病。

2 产量表现

2016-2018 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洛阳农林科学院 (牵头单位) 科企联合体冬水组区试,2016-2017 年度平均亩产541.5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 增产3.7%,增产显著,21 点汇总,13 点增产≥2.0%,增产≥2.0%的试验点比例61.9%,居12 个参试品种的第6 位;2017-2018 年度继续试验,平均亩产473.7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 增产2.5%,增产不显著,23 点汇总,17 点增产≥2.0%,增产≥2.0%的试验点比例73.9%,居15 个参试品种的第11 位。2 年平均亩产507.6 kg,比对照周麦18 增产3.1%,2 年汇总44 点次有30 点次增产≥2.0%,增产点次率68.2%。

2018-2019 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洛阳农林科学院 (牵头单位) 科企联合体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8.0 kg,比对照周麦18 增产5.8%,汇总21 点有21 点增产,增产点率100%。

3 高产栽培技术

新科麦168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 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3.1 播前准备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粉碎秸杆,根据测土结果或地块肥力水平,实施配方施肥,一般亩产550 kg 以上的地块亩施氮磷钾的比例按N 16 kg、P2O58 kg、K2O 6 kg 施用,硫酸锌1 kg。耕翻土地,耕深应25 cm左右,做到上虚下实。保证足墒下种,播种时土壤含水量达17%~18%,浅播匀播。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确保苗匀苗全。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 mL 加苯醚甲环唑悬乳种衣剂240 g 对水600 mL,均匀搅拌到50~60 kg 麦种上,晾干播种。

3.2 播期、播量

适宜播期为10 月8~20 日,适宜基本苗18 万~22 万/亩,根据播期、墒情和地力等适当增减播量。

3.3 田间管理

3.3.1 冬前管理 出苗后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或在小麦3~4 叶期移栽,疏稠补稀。冬前化学除草宜在11 月中旬至12 月上旬,小麦3~4 叶期,杂草2 叶1 心至3 叶期进行防治,日均温10℃以上晴天进行。对于阔叶杂草每亩用10%的苯磺隆10 g,或巨星1 g 对水30 kg 喷雾; 结合浇水或趁雨后地表湿润时喷药效果最佳。对以单子叶杂草如看麦娘、野燕麦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6.9%骠马50~75 mL 喷雾防治。对于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亩用6.9%骠马50~75 mL加75%巨星1 g 对水50 kg 混合喷雾防治。对缺墒、秸秆还田和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5℃时(常年12 月上旬)进行冬灌。

3.3.2 春季管理 根据苗情分类管理,群体80 万以上有旺长趋势的麦田,深耕断根,控旺防倒。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 kg 左右。群体70 万左右的壮苗麦田,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2 kg。群体在60 万以下、叶色较淡的麦田,起身初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2~15 kg,促弱转壮。

3.3.3 中后期管理 在孕穗期、灌浆期分别使用20%三唑酮乳剂75 mL,加40%氧化乐果50~100 mL,对水30~40 kg 喷洒,能有效预防白粉病和蚜虫、黏虫等虫害。新科麦168 中感—高感赤霉病,后期应注意赤霉病防治,小麦齐穗期至扬花初期,若天气预报有3 d 以上连阴雨天气,每亩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或多菌灵胶悬剂、微粉剂80 g 加水50 kg均匀喷施小麦穗部。间隔7 d 二次喷药。如施药后3~6 h 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喷。提倡使用喷杆喷雾机、电动喷雾器施药,加大喷液量。抽穗开花期墒情不足时,选择无风天气进行小水浇灌,此后一般不再灌水,严禁浇麦黄水。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打,以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加粒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3.4 适时收获 新科麦168 最适宜的收获期是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联合收割机收割的适宜期为完熟初期,此时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呈现品种固有色泽。

猜你喜欢

冬麦区周麦新科
矮败小麦技术体系在黄淮冬麦区南片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中国四大冬小麦主产区品种农艺性状的综合性分析
周麦36 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新科空调逆势增长200% 2019年销售目标200万套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
奥斯卡新科影后朱丽安·摩尔:爱,是朵不曾辜负的“勿忘我”
小麦品种“周麦27号”创出高产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