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深度贫困县从江县发展案例探析

2021-12-25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从江从江县全县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1400)

一、从江依托交通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的现实意义

(一)交通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随着从江县通高速高铁时代的到来,农村客运崛起,水路航运兴起而形成的立体化交通优势,让全县千山万水皆成坦途,凸显大区位、引领大产业、促进城镇化、助力大开放、助推大扶贫。新交通格局对全县脱贫攻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江县加勉乡作为全省极贫乡镇之一,目前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便捷和快速,打通了全县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这些交通“毛细血管”的疏通,拉近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距离,促进了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助推了农特产品“黔货出山”,提振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发展信心,成为了村民发展产业的“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

(二)交通改变了乡村的生产生活

随着以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为首的“四场硬仗”强势推进,道路的建设给从江县的农村地区带来了最需要的生产资料、最重要的农业技术、最迫切的销售路径。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的强力推进,“高铁时代”“高速公路平原”正在给人们的时空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全省经济运行效率带来深刻变革,交通环境的完善,正引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资源。

随着全县一条条农村“组组通”硬化路的建成,一辆辆客车开进了村,一辆辆货车开进了山区,一辆辆农用车开到了田间地头,既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美化了村容村貌,也方便群众运出了资源、换回了钞票,加快了市场经济发展、科技种植养殖、电商服务平台等沿路传播,增强了全县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有效带动了农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三)交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交通与农村产业革命高度关联。一方面,从江的交通的发展和布局,对推进全县农村产业革命举足轻重;另一方面,从江的农村产业革命,农业做强做大,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交通提供保障。因此推进全县的交通和农业产业发展相融合,既充分发展路域资源优势,又有利于农业产业依托交通区位优化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发展壮大,实施农产品“涌泉”工程。交通让农业结构调整的规模和布局发生变化,带动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加快第二、第三产业以及小城镇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多元化农村和小城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改善农村道路交通,让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生产力布局得到全面优化,农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发展的基础,通过同城化效应、集聚效应、潜在效应和虹吸效应等若干效应,深刻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贵州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支撑了全省经济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围绕实现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发展为目标,通过完善从江县公路路网、码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构建通达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推进从江县经济向前发展和巩固脱贫成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发展情况

近年来,从江县的交通与农村产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帮扶下,公路基础建设步伐加快,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农村产业集聚发展程度不断提升,各类特色优势农产品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产业革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交通与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交通基础条件日新月异

从江县位于黔桂交界处的贵州东南边缘,素有“黔南门户,桂北要津”之称,321国道和都柳江河流穿境而过,辖21个乡镇,总面积3244.3平方公里,人口31万。全县自然资源丰富,金、铜、铅锌、钨锡、硅石、花岗岩等储量较多,从江椪柑、从江香猪和原生民族生态文化等都在全省、全国享有盛名。但是,由于地处偏远,山高谷深,从江交通十分落后,1964年县城才通车,是贵州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1992年,全县仅有公路16条,通车里程416公里,321国道是断头路,无一条达标公路,也没有汽车站,1997年,还有11个乡不通公路。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贵州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列入国家11个连片特困地区中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高坡陡,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贵州交通发展史上“四个里程碑”都在从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经济社会发展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全省挂末位置,被称为“省尾”。

1964年5月,从江县城至贯洞公路通车,是从江县通往全省各地的唯一公路,从江县城的通车标志全省县县通公路;1978年从江县西山区通车,标志着贵州省区区通公路,1997年12,都柳江腊俄大桥正式通车,腊俄大桥通车结束了我县汽车靠渡口摆渡的历史。2002年从江县光辉乡通车,标志着贵州省乡乡通公路。2002年11月,加鸠至光辉公路的建成通车,使从江县光辉乡成为贵州省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从江县通车里程在九十年代初仅为537公里,经过多年发展,在“十二五”时期通车里程增长至2819.9公里,“十三五”时期增长到3593公里。2019年底,从江县公路里程已达35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6公里,国道166.6公里,省道252.1公里,县道581.4公里,乡道609.5公里,村道1176.6公里,组道751.2公里,于2017年实现100%建制村通水泥路和100%建制村通农村客运,2019年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组路硬化的目标。现有通航河流里程共计266公里,涉水乡镇15个,涉水行政村50个,码头3座,渡口10道,顺江渡点2个,封闭水域9个,各类船舶950艘。

(二)农村产业革命现状

近年来,全县围绕重点的主导产业,不断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2019年全县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070亩,新增500亩以上坝区种植经济作物3730亩、亩均产值同比增长42%,粮经比调整到40: 60。生态鸡、食用菌、百香果、蔬菜4大产业规模分别达到86万羽、2839亩、1865亩和11万亩,形成了生态鸡、食用菌、百香果、蔬菜等为主的农村产业发展格局,广大农村面貌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1.生态鸡

全县明确了生态肉鸡“一核、一带、六点”和生态蛋鸡“一核、两翼”的产业规划布局,2019年完成生态鸡存栏86.12万羽,带动全县19个乡镇养殖和贫困户增收,积极引进和培育从江县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乡滋源农特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凤和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家龙头企业,通过新型组织方式带动农户增收,形成了持续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2.食用菌

2019年全县完成食用菌种植2839.35亩,带动农户在下江镇、贯洞镇等19个乡镇发展种植,主要品类包括灵芝、黑木耳、茯苓、毛木耳、香菇等,积极引进贵阳农投农垦集团公司、贵州以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坤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黎平好菇粮菇业有限公司、贵州大梯田综合农业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三穗县新惠农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通过新型组织方式,建立长期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大力推广“异地发展型、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的运作模式,实行“固定分红+效益分红”等模式,确保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3.百香果

全县明确了“一心两带”百香果产业发展聚集区的产业规划布局,2019年完成百香果种植面积1865亩,引进和培育贵州从江县真尊实业有限公司、从江县中科百香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金包树银包果农业种养发展有限公司、从江县乔森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从江从山香椿鸡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建立长期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百香果种植奖补办法、退耕还林政策和以财扶资金对企业、合作社进行量化入股,实现利益联接。

4.蔬菜

2019年全县累计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1.08万亩,强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打造坝区蔬菜产业,带动全县12个乡镇发展特色蔬菜,积极引进和培育贵州秀辣天下农业有限公司、麻江县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灵川县苏孛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贵州兴胜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西部娃食品厂、贵州洞庭香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通过新型组织方式,建立长期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就业、物化补助、种植收益、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入股实现利益联接。落实农校对接工作,与蔬菜供应基地按产品保底价回收签订收购订单,将产品配送各学校,实现县内产销对接。

三、交通在从江助推农业产业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从江在农村产业革命提出以来,在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和全厅各单位的努力帮扶下,全县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坚持把交通作为助推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支撑动力,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取得了重大突破,农村产业革命取得积极成效,一条又一条致富路、产业路、幸福道在苗乡侗寨延展。

(一)交通助力农村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从江县围绕全县四大农村主导产业,强化交通供给,满足产业发展的交通需求。针对从江县“两头好、中间差”(即高速路和通村通组路好,县乡公路差)情况,全县率先启动18条420公里县乡公路路面提升工程,极大改善全县交通出行条件。围绕区域农村资源禀赋,强化产业探索,在党翁村大力发展林下养殖项目,依托村里的林地资源,成立了贵妃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运用电商网络平台,强化农村特色产业的宣传力度,2019年1月党翁村的贵妃鸡蛋正式入驻电商平台。积极与农户构建利益共享联盟,党翁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631”的分红模式,利润的60%给贫困户,30%给村集体,10%作为管理资金,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随着村村通水泥路的完工并使用,不仅方便群众出行,而且方便群众的种植养殖产品、原料等对外出售,外出进入方便,开阔了眼界,极大地促进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围绕县情乡情村情实际,选择能够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短、平、快”产业,突出重点抓好食用菌、林下养鸡、百香果、蔬菜四大产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土地、林地等资源要素,实现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优做精。

(二)交通助力脱贫攻坚激发内生动力

全县大力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内生发展动力,省交通运输厅陆续派出多名专业人员挂任从江县委副书记、科技副县长、乡镇领导等职务,具体指导从江交通规划、项目建设申报、资金组织等工作,助力从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县强抓教育精准扶贫“扶智工程”,推进文教帮扶力度,强抓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与地方职能部门开展交流,深入从江县异地扶贫搬迁点学校、各乡镇中学等开展中职教育精准扶贫招生宣传。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职“从江班”就读109人,加勉乡籍24人,高职“从江班”就读62人,加勉乡籍12人。积极狠抓激发内生动力“扶志工程”,从“扶智”“扶志”“民生保障”三个方面精准发力,通过推进“一组一品”文化扶贫项目建设,设立农家书屋,打造“组组有文化阵地”,激励脱贫致富的内生力量。

在从开村建成“满天星刺绣坊”一个,同时依托“一组一品”文化扶贫项目开展关心关爱妇女儿童系列活动、开展防疫常识宣讲等。充分发挥交通行业优势,开展汽车维护、汽车驾驶农产品新媒体销售、电工、工程测量、乡村旅游等农村实用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提升能力,激发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

(三)交通创新劳务输出方式促进增收

从江的乡镇村寨田地少、山林也少,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把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作为从江的兜底之策。根据省委书记孙志刚在脱贫攻坚工作上给从江作出的指示,谋划的“4+1”工作,是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省交通运输厅通过组建路桥施工队等劳务合作社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帮助在家乡没有就业门路的贫困群众就业增收。2019年从4月份至7月份,从江县的加勉乡和加榜乡有组织地输出劳务人员共104人,分别在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公路集团承接的工程工地务工,仅4个月来外出务工直接创收达60多万元。

从江县有关部门为劳务输出合作社的组建和办证开辟了绿色通道,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有效帮助了大批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拓宽致富门道。2019年7月10日,第一个劳务输出合作社——从江县污弄工程建设专业合作社成立。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不仅吸纳从江县的劳务输出合作社人员,同时安排一些务工人员到技术岗位进行学习,对工效不足的部分进行过渡性兜底补助,充分保护了新来人员劳动的积极性。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从江县开展“从江班”“挖机短期培训班”等,增加村民外出务工技能。

(四)交通推动文化旅游拓宽产业渠道

从江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保持完好,有“养心圣地,神秘从江”等美誉,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香猪之乡”“中国侗族大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贵州长寿之乡”“最后一个持枪部落”“贵州革命老区”“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县”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稻鱼鸭)遗产地”等。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从江县一下子从贵州历史上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份,变成旅游热门地。高增乡高增村是个典型的侗族村寨,具有古朴的民族文化,走进村寨,精美的寨门,耸入云间的鼓楼、横跨于湍急溪流上的花桥、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其侗族戏剧文化浓厚,被誉为“中国侗戏第一村”。

随着两高和从洛一级公路通车,从江洛香综合旅游客运枢纽的建成,高增村旅游事业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新兴“农家乐”成为高增的主导产业之一。借力便捷交通,高增大力发展旅游,为侗族群众找到新的致富路子。交通发展提速后,一条条大交通线,串起从江“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世外秘境,使得从江县全域旅游由此启幕,通过充分挖掘交通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促进从江农村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猜你喜欢

从江从江县全县
水天一色梯田美
从江香猪种质资源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梯田稻熟
贵州从江:“铁牛”助农春耕忙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从江县委离退局召开“铸勤行动”动员会
从江县老干活动中心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老年体协柔力球培训
白雾从江上升起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