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1-12-25汪海芳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徒实训技能

汪海芳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引言

目前我国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正在发生转型升级且发展较快,对现代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我国当前人才市场缺少高技能人才,导致某些行业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培养这类人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职业教育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相关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职业培训方面,包括已经发展较为完善的学徒培训,却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代学徒制是在学徒培训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徒培训和学校教育相互融合,有校企合作、联合招生、共同培养的特点,旨在培养实践技能与理论基础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已经需要现代学徒制度的推动,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具有可视化、可跟踪的特点,学校和企业能够全程了解人才培养过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训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能够促进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校企合作深化和提高的产物便是现代学徒制,这同样是企业和学校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的新模式,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为高职建筑类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2.现代学徒制概述与特征

2.1 现代学徒制概述

学徒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传统的学徒制是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徒制是一种口口相传的技艺传承方式。而现代学徒制是在学徒制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主要体现在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共同作为徒弟的师傅,并且在培训过程中更加注重技能的掌握,而不只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传统学徒制知识师傅教徒弟,让徒弟在一旁观看并进行现场讲解,使学徒可以在注重实际操作的同时学习,但没有相关理论的支撑。目前,高职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已然十分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得到实际性的效果。

2.2 现代学徒制特征

2.2.1 新型的招生方式

在校企联合的背景下,现代学徒制邀请企业进入校园一起参加招生工作,使招生工作与工作就业相结合,学生既有学生又有徒弟的身份。通过校企联合招生,能够让企业在招生的初期就参与进来,并贯穿整个培养过程,这样企业就具备了选择合适对象的主动权,在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培养下,学生很自然地从学徒过渡到职业人,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培养计划,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在后续的工作岗位中表现出色。

2.2.2 教学中企业占据主导位置

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培养占据主要教学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有所提高,主要通过师傅带领加企业内部技能培训,使企业不再是简单的实习场所,并且科目安排、课程内容以及培养计划全部由企业负责,学校进行审核监督,让企业能够全过程参与人才的培养。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不再是简单的教师授课,而是在教师授课的基础上,让企业师傅参与进来,通过对学校教师的理论知识教授,以及企业师傅的实践技能教学,能够使学生迅速成长。

2.2.3 改变授课地点

与传统的教育授课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更换了授课的地点,不再是单一的学校教学,而是以企业为主,学校辅助。现今,很多高职学校已经在校内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设了许多设施优良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学习实践环境,但是,与身临其境的施工现场的实际企业氛围相比,还是存在千差万别。学校组织与培训的相关内容都是之前预先设计的,甚至部分实践方法已经被停止使用了,由于少了动态更新,创新力不足;然而在现实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客户的实际需要和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不同的,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的特点。而现代学徒制以企业作为授课的地方重点,使学生切实感受企业现场的环境气氛。

3.现阶段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开设,除了传授具有专门的建筑工程技术知识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优秀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性技术人员。高职建筑工程师可以在建筑预算,建筑管理及其他涉及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产和管理中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然而,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技术学院培训出的建筑工程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3.1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无法理解工程图纸

身为建筑工程公司在招聘人才时,首先要考察应聘者的便是阅读图纸的能力,这是建筑行业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技能,如果读不懂图纸就无法开展后续工作,也无法从事建筑行业。通过近几年的招聘结果来看,很多应聘的大学生无法读懂图纸,并且相关基础知识薄弱,企业招聘进来后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进行培训,这是建筑企业无法接受的事情。

3.2 技能掌握不牢固,流于表面

在校大学生由于时间充裕,会参加八大员、测量中级工以及二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并且有些学生也拿到了相关证书,但是在实际操作是,有些学生还是无法正确放线测试;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在校学习工程造并进行上机训练,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很多学生面对一个工程时还是无法如从下手计算。因此学生没有牢固掌握相关技能,并且流于表面,这样一来,企业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二次培训,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对整个建筑行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3.3 认识不到位,学生流动性较大

高职建筑专业乃至大部分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最大的问题便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业和职位缺乏了解,部分学生对其能力和心理认知不够,学生在企业拿不到理想薪资和职位,因此会产生心理抑郁、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最终自我调节失败离开单位。

4.建立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型

4.1 扩大招生来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建设的关注也不断提高,建筑行业是一门综合类的行业,如何将专业知识和实际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始终屹立在企业关注的顶端,是继续考虑和总结的重要问题。在传统的当代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扩大招生来源,并且让企业真正地参与进来,结合企业的要求,制定切实的、符合实际需求的招生简章,采取这种新型的招生方式,为培养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基础。目前,中国的农民工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占工人总数的主要部分。但是,大多数的农民工都缺乏应有的理论知识,仅会简单地“动手”操作。因此,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被时代所抛弃,必须要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且国民素质水平的提高,会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将农民工引入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增强文化素养,需要得到国家、企业和社会的支持。首先,在社会方面,利用舆论媒体的宣传能力,进行宣传;其次,国家指定政策和规定,并在经济上进行鼓励与支持;企业也应当对于高校企业合作,提供教育平台,为农民工提供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只有国家、企业和社会都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到该项举措实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采取行动,才能构建出完整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2 课程体系构建

对于建筑行业施工人员及相关职业岗位的人群,成立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使得相关人员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现场职业技能,满足建筑施工现场的需求,能够熟练掌握建筑施工组织和管理、质量及安全管理的工作,培养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具备德智体美的全能型高素质人才。

针对人才培养的计划要求,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分析调研,结合调研数据,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施工人员以及相关职位员工的工作要求,归纳行动领域,建造基于施工现场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平台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及师徒实训实习教学三部分。平台教学主要是以高校内专职教师教学授课为主,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和自身发展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传授,这一阶段主要之中在爱第一学期。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结合在其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主要是能够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基础建筑理论和技术,形成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框架,在这一阶段是以双教师体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师徒实训实习教学包括对建筑识图、建筑测量放线、砌筑工、架子工、模板工、CAD 制图等基础技能实训,顶岗技能实训和综合实务技能实训,该部分教学主要以实践能力强的师傅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

4.3 建立广泛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推动现代学徒制建设的主阵地。学校必须要建立一个或多个的实训基地,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以保证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能够得以充分的训练;企业也必须建设足够多的多功能实训基地,不仅要包括跟岗实训基地,还要有顶岗实训基地,不仅能够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造,还能实现钢结构、砌体结构等各种典型结构的建设。

4.4 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在西方国家,学生要先获得企业学徒岗位,才能够进入现代学徒制项目,获得学生身份,得以在校企合作的环境下成长。以此,政府正确的定义“学徒”身份,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学徒”教育和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不仅能够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联系,而且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建筑行业学生对建筑现场生产操作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建筑类专业院校要掌握现代学徒制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培养的重点,并根据市场调研需求,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已经存在的小规模试点的经验,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为现代学徒制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和依据。

猜你喜欢

学徒实训技能
今日菜色
香港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权责划分及经验启示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劳动技能up up!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拼技能,享丰收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