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2021-12-25何润明林志鹏苏子珊

光明中医 2021年24期
关键词:肝郁健脾胃炎

何润明 林志鹏 苏子珊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病变[1]。该疾病在中医上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的范畴,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食欲不振、闷胀、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慢性胃炎的发生多与饮食失调、外邪犯胃、七情内伤、劳倦内伤等因素相关,正气亏虚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关键,脾为后天之本,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易感受外邪侵袭;若脾虚运化失职,则痰湿内生,日久化热,致痰湿或湿热内蕴[2]。因此,中医根据辨证将慢性胃炎分为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及肝郁气滞型。西医多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存在不良作用大、治疗不彻底等问题,据相关文献报道,中医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课题就以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刺和中药结合的治疗方式,观察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课题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科就诊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基于试验需要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占29例,女性占21例;年龄分布22~67岁,平均年龄为(42.1±7.3)岁;其中脾胃虚弱型患者20例,脾胃湿热型17例,肝郁气滞型13例。研究组患者50例,男性占27例,女性占23例;年龄分布24~66岁,平均年龄(41.6±6.2)岁;其中脾胃虚弱型患者22例,脾胃湿热型16例,肝郁气滞型12例。本项课题研究的目的、试验开展进程已详细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100例患者均同意参与本项研究。将2组患者的各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有关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并经胃镜确诊为慢性疾病;年龄>18周岁;患者未接受过慢性胃炎治疗。脾胃虚弱型以胃脘胀满、隐痛、喜按、乏力、大便稀溏等为主症;脾胃湿热型以胃脘胀满、胀痛、恶心、呕吐、舌红、舌苔黄腻为主症;肝郁气滞型以胃脘胀满、胀痛、情志不遂加重、喜太息等为主症[4]。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胃部疾病患者;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对本研究中涉及药物过敏患者;无法进行正常沟通患者。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07,规格:10 mg),20 mg/次,1次/d,疗程10 d。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针刺治疗:对梁门、足三里、内关、巨阙、百会、中脘等穴位予以2寸毫针进行针刺,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15 min,每隔1 d针刺一次。对脾胃虚弱型患者给予四君子汤合黄芪加减,党参15 g,黄芪15 g,白术10 g,茯苓10 g,炙甘草6 g,陈皮5 g,砂仁5 g,鸡内金5 g。对脾胃湿热型患者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10 g,竹茹10 g,枳实10 g,法半夏10 g,陈皮5 g,炙甘草5 g,茯苓8 g,生姜5 g。对肝郁气滞型患者给予逍遥散加减,柴胡10 g,白芍10 g,白术10 g,茯苓10 g,当归10 g,甘草5 g,川芎5 g,枳壳5 g。患者均以汤剂服用,每日1剂,早晚各1次,疗程14 d。

1.4 观察指标以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中医症状总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指标。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参考《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5]《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6]中的证候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表示显效;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表示有效;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表示无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将症状主要分为重、中、轻、无4个等级,并按规定进行评分:主要症状由重到无分别是6、4、2、0分;次要症状由重到无分别是3、2、1、0分。生活质量主要参考SF-36健康调查简表,主要评价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4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胃痛胃胀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经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6.35±2.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15.32±1.43)分,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增加;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例,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经针刺治疗后出现皮下血肿,1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占比6.00%(3/50);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5例患者出现胃胀胃痛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占比20.00%(10/50)。经分析,t=4.3324,P=0.0374,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多发疾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是由多种病因引发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一般发生于急性胃炎之后,因胃黏膜炎性病变久治不愈而发展成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该疾病病程长且迁延不愈,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位居第一[8]。中医认为,脾胃是身体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胃腑具有主受纳,腐熟水谷宜和降的特性,生活中若饮食不科学,脾胃虚弱往往成为慢性胃炎发病的基础诱因,若受外邪侵袭情志所伤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极易导致胃失和降,引起气机不利、造成胃失濡养而发病[9]。因此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该疾病的基本治法是补脾益胃。西医治疗中常使用的药物是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杀灭机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但是存在治疗效果不持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缺点[10]。

中医治疗中,对人体的梁门、足三里、内关、巨阙、百会、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可以起到振脾胃阳气、健脾胃、活血化瘀的作用,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根据不同的证型的患者,给予不同的中药汤剂口服。在脾胃虚弱型中,四君子汤合黄芪具有调节胃肠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11],其中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12];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茯苓健脾;陈皮具有行气止痛、消食健脾的功效;砂仁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效;鸡内金具有健脾胃、消积滞的功效,炙甘草调和诸药。脾胃湿热型中,所用黄连温胆汤出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方中黄连、半夏、茯苓、枳实可和胃健脾、清热燥湿、止呕降逆;陈皮可理气健脾;竹茹可清热止呕,涤痰开郁;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热燥湿、和胃健脾之功效[13]。肝郁气滞型中,逍遥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健脾养血的典型方剂,用于治疗伴有肝郁脾虚证的多种疾病。方中白芍具有滋养肝血的作用;茯苓、白术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枳壳具有行气宽中的作用;甘草具有缓急止痛、益气补中的作用;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当归具有养血柔肝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的作用,诸药联用,具有疏肝健脾、养血益气等功效,经过辨证施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4]。

在本研究中,经常规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6.00%);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6.35±2.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15.32±1.43)分,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6.00%,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20.00%,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法(针刺结合中药)的优势更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肝郁健脾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疏肝益肾汤治疗肝郁肾虚证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