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微项目式学习刍论
2021-12-24林雪婷詹志娟陈娟
林雪婷 詹志娟 陈娟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单元整合视域下把教材原生单元视作一个系统进行微项目式学习,教师可通过抓住单元语文要素,制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梯度单元微项目式学习活动,打通课文与课文之间、读与写之间、课内外阅读之间的壁垒,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文章从单元整合与微项目式学习概述着手,对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微项目式学习案例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微项目式学习;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1-0076-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项目式学习,并尝试将项目式学习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单元整合视域下的微项目式学习,即将项目式学习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有机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为学习活动有效地发生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下面,笔者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为例,对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微项目式学习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单元整合与微项目式学习概述
1.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即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将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文、语文园地、习作等)都统整在语文要素的视域内,围绕语文要素从阅读感知到梳理提炼,再到迁移运用的过程。单元整合方向大致包括:主题内容、教学内容、基础知识、表达方法、文本特点以及读写结合等。单元整合最重要的部分是找准单元整合点,统编教材采用的“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为教师寻找单元整合点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单元整合教学是将单元视作一个系统,整合与该系统内因素相关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对所学单元的整体感知。单元整合教学是对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与创新,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微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是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和目的,以完成項目、制作作品为过程。项目式学习能够促使教师指导学生对真实世界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新型探究性教学方式。项目式学习可以锻炼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完成项目的能力。另外,对项目的选择也可以让中小学生更早、更深入地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项目式学习离不开任务、活动、探究、合作等关键词,其具有以下特征:1)以项目为载体,以问题为驱动;2)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3)以学生为中心;4)强调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5)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微项目式学习是指在不改变课时的情况下,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15分钟~20分钟左右的探索性项目任务,或者在课外用类似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对某个内容或主题进行小探索。
3.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微项目式学习的意义
单元整合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微项目式学习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聚焦单元语文要素,整合单元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核心问题和核心任务,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借助多种学习资源进行探究,在常规课堂学习中完成任务,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部编版教材围绕语文要素和单元主题两条线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并且都有该单元对应的语文要素。将微项目式学习活动融入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内化单元主题及相关知识,从而可以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更充分地使用教材,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微项目式学习的案例分析
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微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关键是抓住单元语文要素,下面笔者以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设计微项目式学习活动。
1.创设单元整体情境,实现微项目式学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这一单元视作一个系统,创设一个整体的教学情境,并将微项目融入情境中,实现单元整合教学。在课堂开始阶段,笔者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并为学生播放课前录制好的相关故事的音频作为课程导入。故事的内容为:“在很久以前,有一座黑暗的城堡,小女孩芊芊就住在这里。这座城堡被施了黑暗魔法,只有找到‘美好品质宝石才能解除黑暗魔法,宝石藏在宝箱里,需要集齐四把金钥匙才可以打开宝箱。”这样的情境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都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微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每当学生完成一个微项目学习活动,笔者就会播放一段芊芊的音频,表达对学生的感谢,并给予学生以温馨提示。例如,下一关需要大家静下心来才能完成挑战,太感谢大家了,下一关更难了,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找到钥匙,等等。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振学生的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对下一个微项目式学习活动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四个微项目式学习活动全部完成后,笔者设计打开宝箱,获取“美好品质”宝石的动画过程,还播放芊芊对同学们的感谢和鼓励的话语,并代表芊芊向“优秀小组”颁奖,至此本单元的微项目式教学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圆满完成。
2.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促进全员目标完成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使全员参与学习的目标得以实现。为此,在微项目式学习正式开始之前,笔者按照每四人为一组的形式,把所有学生都编进学习小组,并将每组成员大致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121的比例进行组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这样的小组合作式学习不仅有利于优等生带动后进生进步,更有利于促进全员参与到微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在微项目式学习正式开始后,笔者要求每位学生都先独立完成各自的微项目式学习活动的预习单,再请同桌之间互改预习单,并互相纠错和给出评价。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和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交流答案,并投票选出最优的答案。在其他小组成员发言时,学生必须认真倾听,如果有不同意见要在其他小组成员发言后再提出。在统一答案后,学生要及时修改自己预习单上的错误。在整个微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纠错、互评、交流、讨论和倾听等环节的课程设计,不但使学生的微项目答案趋近于完美,更能促进全员参与学习目标的实现。
3.设计梯度学习任务,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该单元的学习共设计四个微项目式学习活动:火眼金睛学生字,借助支架说大意,关键词句悟品质,沉思默想巧迁移。
(1)火眼金睛学生字。生字是单元整合视域下语文微项目式学习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对生字的认读能力,扫清阅读障碍,为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奠定基础,笔者特意设置火眼金睛学生字这个微项目式学习活动。在进行火眼金睛学生字这个微项目式学习活动时,一方面,笔者通过同桌互改课前的预习单(给易读错的生字注音、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锻炼学生的纠错能力。另一方面,笔者利用希沃白板的游戏互动功能,帮助学生提升对易错字和多音字的敏感度。
(2)借助支架说大意。在学生充分掌握生字词之后,笔者设置第二个微项目式学习活动:借助支架说大意。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但本单元的课文篇幅较长,知识点相对较多,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概括学习任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支架——课文学习单,以此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概括文章内容。课文学习单内容如下: 1)因为( ),英子总是( )。新来的老师让英子( ),同学们为英子( ),大家的掌声给了英子( )。2)在郊外养病的列宁非常喜欢( ),一天,他发现( ),经过列宁的( ),小男孩( )。3)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白求恩把( ),坚持( ),连续工作了( )。
(3)关键词句悟品质。学生在教师的课文学习单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中人物的品质也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但是要想详细了解每个人物身上具备的美好品质还需要学生进一步品词析句,为此,笔者设置关键词句悟品质的微项目式学习活动。在关键词句悟品质的微项目式学习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并从人物名单(英子、同学们、列宁、小男孩、白求恩、战士们)里挑选出最喜爱的人物,感受其品质,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人物品质的解说。
(4)沉思默想巧迁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知识运用能力,笔者设计沉思默想巧迁移的微项目式学习活动。在沉思默想巧迁移的微项目式学习活动中,笔者通过设计实践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全文”,并尝试将问题答案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知识运用能力。
4.利用多种评价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评价通常是指教师的评价,存在過于主观和片面的现象,既不公平,又不科学。而在微项目式学习活动中,评价方式是多元的,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包括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样的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感,都能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本单元微项目学习活动评价量表具体内容如下。火眼金睛学生字:按要求完成预习单,正确认读生字词。借助支架说大意: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课文内容概括。关键词句悟品质:默读课文,概括人物品质,抓住关键词句,找到概括依据。沉思默想巧迁移:带着问题默读短文,找出相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
三、结语
在单元整合视域下,要想将项目式学习与语文课堂有效结合,首先,教师必须抓住单元语文要素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其次,教师要强化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充分体现教材按单元编写的特点,以取得单元教学的最大教学效益。最后,教师要在精准解读教材和切实作好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准确具体的单元整合教学目标,明确单元整合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凸显单元整合的大容量、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淑娴.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个案研究——以G小学为例[D].聊城大学,2017.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连接儿童学习的当下与未来[J].人民教育,2017(12).
[3]刘武.单元整合:习作教学的新途径[J].江西教育,2019(11).
[4]李广,洪星,李青.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以中国部编版与日本光村版第一阶段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5]熊梅,王敏,仲秋红,梁晓松,袁娟,刘华.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01).
[6]沈志秀.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7]刘景超,安奕霏.改革开放40年小学语文教科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05).
[8]吴姬玲.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Discuss on Chinese Micro Project-based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t Integration
Lin Xueting1, Zhan Zhijuan1, Chen Juan2
(1. Xiamen Minli No. 2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 Xiamen 361000, China;
2. Xiamen Siming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 Xiamen 361000, China)
Abstract: Project-based learning is a teaching method, students explore real and complex problems for a period of time, and obtain knowledge and skil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t integration, the original uni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regarded as a system for micro project-based learning. Teachers grasp the elements of unit language, formulate unit learning objectives, design gradient unit micro project-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between texts,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between 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 reading,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Chinese teaching. Starting from the overview of unit integration and micro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cases of Chinese micro project-based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t integration.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unit integration; micro project-based learning; language el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