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生物核心素养下的教学与设计——以《生态系统的组成》为例

2021-12-24

科学咨询 2021年46期
关键词:调查报告分类生物

拓 宁

(北京八中兰州分校 北京 100000)

一、基本情况

(一)背景简介

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下,分值便是一切,初中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中考科目中的小科目学科,在家长、学生眼中始终难以得到重视。课时量少,学生学习重心倾斜度低,学习停留在浅知识层面,很难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对此,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应时而出。在此大背景下,为解决初中学生面对科学课程出现的理解困难、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难以记忆等问题,不得不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下,采用大课堂理念,即课前铺垫—课中教学—课后延伸,充分实现对学生的素养培养。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多为科普类知识,易与生活相结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结合生物学科这一特点,可更好地应用大课堂理念,除课中的传统教学外,可在课前、课后向生活延伸,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融会贯通,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搬进课堂,在课后可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学以致用,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带回生活。近期,我校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利用公开课比赛的机会,我按照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精心设计了新课标要求下的《生态系统的组成》这节课。本文试图通过笔者对该节课的设计、教学、教师评课等活动的思考,为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生物课程的设计、教学和研究提供示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二)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北京八中兰州分校八年级某班,该班学生整体基础较好,思维也比较活跃,有一定的类比、探究、合作和自学能力,善于思考,绝大部分学生有着较高的生物学习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班级中部分学生课外知识面较广,在课堂中具有带动性,可拓展补充同类知识,为班级其他同学的思考过程提供素材。

在前一章对生物多样性的学习中,学生已知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能掌握具体的生物和抽象的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并能说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名称,但未知生态系统准确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分类。本节课较为宏观,理论性较强,学生好像能通过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但是又好像无法真实感受到这个宏观的系统。传统教学课堂上无法外出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只能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单纯地进行讲授,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实现大课程理念的教学,教学设计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课前利用周末时间,组织部分学有余力或感兴趣的学生实地调研生态系统的组成,并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通过视频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样的设计,既鼓励了参与视频录制的同学,也可让其他同学真实感受到生态系统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希望学生达成的学习期待为:能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清生态系统中按物种分类和按功能分类两者的区别,学会观察生态系统,会填写调查报告。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十九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本章围绕着剖析生态系统展开,本节为本单元的开篇章节,在学生认同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后将课程设置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生态系统的成分,第二课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和生物富集。学生可通过观察活动,在已建立的生态系统学习基础上深入学习系统的组成。教材编排逻辑性较强,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层层相扣,从简单的概念,到对概念进一步解读的分类,再至功能的学习,从易到难,从浅到深,既为本章后续其他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是学生形成生态学理念、树立生物与环境是统一体观念的基础,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观念。

(四)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观察,能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说出生物成分的分类。

(2)通过学生实践观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认同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能够关注身边的生态系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周围的生态系统,说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成分。

2.教学难点

说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成分,分清生物成分按物种分类和按功能分类。

(六)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

(1)情境创设法:播放环境视频,情景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2)讲授法:讲授生态系统的概念。

(3)实践教学法:课前带领学生实践观察生态系统的组成。

(4)演示法:课上演示课前实践组学生的调查结果。

2.学生学法

(1)实践学习法:学生课前参与调研生态系统的实践活动,自主观察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

(2)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生物成分按功能的分类。

(3)观察调研法:课后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完成调查报告。

(七)课前准备

受兰州市11月份天气因素、学校周边环境以及学生出行安全性影响,综合考虑协调下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资源中心,计划带领学生调研农田生态系统。课前教师查阅资料[1-2],结合高校学生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及其他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形成符合我校初中学生能力水平的农田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利用课前周末时间,带领部分学生前往甘肃省农科院,对人工建造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系统组成的调研。学生分组观察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填写调查报告,各组交流讨论后,汇总调查报告。

二、课中过程设计与意图分析

(一)创设情境

播放生物和环境生生相息的视频。

师:【提问】离开这些生物,地球会怎样?离开这些环境,地球会怎样?

生:【认真思考】后积极回答出“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二)概念讲解

师:【过渡】生物和环境缺一不可,是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称为生态系统。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展示】此时教师展示一个鱼缸,鱼缸内有鱼、水、水草,提问,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生:是,满足了生物与非生物构成统一整体。

师:【指出】生态系统从范围上看有大有小,从类型上看多种多样,从组成上看生物与环境统一体,从功能上看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练习】一条河、一块菜地、一条鱼、一间空教室、一片草原的所有生物、一块农田哪些是生态系统,哪些不是生态系统。

生:生态系统有一条河、一块菜地、一块农田,其余为非生态系统。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升华讲解,再次明确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不仅学会概念,还能够分析生态系统。

(三)活动展示

师:【过渡】那生态系统里都有哪些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呢?这需要同学们对不同的生态系统进行观察,但是由于课堂场地的限制,大家不能在上课时间走出去观察生态系统,因此以视频的形式一起来观看课前部分同学做的实践调查。

【播放】以视频的形式展现课前农田生态系统的观察调研活动。

生:同学认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带领部分学生感受生物学实践调研活动,体现生物学科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四)结果展示

师:【视频结尾留出悬念】同学们想知道调研组的孩子们看到了哪些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吗?我们一起回课堂看看他们的调研结果吧。

【展示】以图片的形式展示调查组同学们填写的调查报告,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生:学生观看调查结果,并思考自己能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观察到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的观察结果讲授,提高学习兴趣。

(五)自主学习

师:【提问】在同学们的调查报告中我们把生物按物种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可是想想,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体现的功能相同吗?如果按功能分类要怎么分?

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2页内容,自主学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

师:【讲授】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生物,以此获取食物和能量;分解者多数为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设计意图:由于此部分知识较为抽象,让学生当堂自学,再讲解,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六)结果再现

【展示】再次展示课前实践观察结果,让学生分析,是植物就是生产者、动物就是消费者、微生物就是分解者吗?

师:【提问】我们再来看调研组提供的这张调查结果,是植物就是生产者、动物就是消费者、微生物就是分解者吗?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按物种分类和按功能分类是相同的吗?

生:【思考后回答】蚯蚓是动物,但是属于分解者。

师:菟丝子虽为植物,但并不是生产者;蜣螂、蚯蚓、秃鹫虽为动物,但是分解者;自养细菌是生产者。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反例,让学生知道生物成分中按物种分类和按功能分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七)总结与巩固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课,并设置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板书设计与总结相同)

习题:

设计意图:梳理所学内容,巩固练习。

(八)作业布置

采用分层的形式布置作业,C组同学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记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B组同学完成配套练习;A组同学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可以自行分组,观察身边其他的生态系统,填写调查报告,或制作生态系统模型。

设计意图:以分层作业的形式,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系统,并加强对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认知,形成生物与环境统一体的观念,保护环境。

三、教学反思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本节课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如下:

在课前,组织部分学生实践观察生态系统,在观察的过程中,既提升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度,也让学生认同生活处处有生物学,生物学也能用在生活各处。在实践观察活动中,严谨地以发表在各类期刊上的论文为依据,制作调查报告,既符合中学生学情认知水平,又能全面地体现生态学的调查方式,在分组对生态系统进行观察调研活动中,小组分工明确,科学严谨,达成了生物学科中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课中通过自主学习生物成分的分类,让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状态。根据对八年级学生作业反馈的问题可以看出来,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分析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更注重积累老师所传达的知识,但课堂时间有限,更重要的应该是带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本节课安排需要深入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深入讲解,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

课后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水平,再去感悟生态系统,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记忆,也是对本节课的延伸,可以让学生感悟到身处的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树立要爱护环境的观念。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同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这一观念贯穿课堂始终,无论是在课前的调查活动中,课上的视频展示、概念讲解还是课后构建生态系统的模型中,均在反复强调生物与环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体现了生物学的生命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爱护环境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

通过设置情景创设、概念讲解、调查结果展示等教师教法以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生学法,学生能够说出生态系统的成分,能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在课堂检测环节中,学生能正确判断出生态系统。

在自主学习环节,能够分析出生物成分的功能类型,体现出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分析出生物成分按功能分类和按物种分类的区别,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布置的环节中,均在引导学生认同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培养了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猜你喜欢

调查报告分类生物
生物多样性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分类算一算
第12话 完美生物
玉树州囊谦县贡觉洞壁画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兼职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