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1-12-24严春蓉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16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抗疫医学生

严春蓉(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在这场堪称世界级抗疫教科书的斗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过数月连续奋战,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并塑造出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生动的抗疫故事和伟大的抗疫精神,对医学生而言,是一次思想洗礼和灵魂熏陶,也给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的精神力量。因此,深挖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融入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抗疫精神”的形成与集中表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做出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部署,医护人员“逆行”奔赴抗疫一线,全国人民总动员,以各种方式参与到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抗疫精神是新时代全国人民乃至全体爱国同胞携手共进、团结抗击COVID-19疫情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集体意识。

1.1 “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2]。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3]。”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延长春节假期,学校推迟开学,企业停工停产,哪怕经济下滑甚至“停摆”。7 500多名工人连夜奋战,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建立16家方舱医院,提前拨付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专项资金;不遗漏一人,不放弃一人,COVID-19患者的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1]。抗击疫情的重大决策、行动部署、行为表现无不体现着深厚的“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的人本主义精神。

1.2 “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

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2]。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披荆斩棘、勇克难关。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强忍失去至爱亲朋的痛苦,咬紧牙关,团结坚守。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80多支医疗队,4.26万名医护人员和965名公共卫生人员逆行驰援湖北、武汉;数百万医务人员战斗在全国抗疫一线。14亿人民遵照国家指示,宅家过春节,自觉居家隔离“憋”死病毒。在湖北、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在医疗防护物资极其紧缺的时候,全国各省市以惊人的速度把最紧缺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武汉;已经放假的口罩生产企业立马复工复产。国外的华人、侨胞、留学生纷纷抢购口罩、防护服发往国内,甚至包机运往武汉,在包机上循环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等爱国歌曲,感动和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

1.3 “舍生忘死”的顽强意志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2]。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临危不惧,英勇向前,舍小家为大家,以生命赴使命,奔赴在抗疫的各条战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层干部、广大志愿者不辞辛苦,日夜值守,摸查情况,承受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有的几过家门而不入,有的冻成了“雪人”,有的累瘫在地上,有的汗水浸透了衣衫,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抗击疫情,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责任在肩,全国3 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 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1]。

1.4 “尊重科学”的实践品格

面对COVID-19疫情,中国人民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以严谨的态度践行科学,与病毒作斗争、与不健康的卫生习惯作斗争、与消极抗疫行为作斗争,不畏艰难,团结拼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2]。”广大疾控和医护人员不辞劳苦,科学研判,先后修订了多版诊疗防控方案,收治率、治愈率大大提高。更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行动起来,加快病毒溯源、病毒传播、快速检测、重症救治研究,开展试剂药品疫苗联合攻关,不断取得重大突破[4]。“无接触配送”“无接触测体温”“无人机侦察执勤”“远程化办公”“大数据监测”等先进技术纷纷“上线”,为科学防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在这场重大斗争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5]。

1.5 “命运与共”的道义担当

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2]。疫情发生,我国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汇报,通告国际社会,建立透明的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协力开展科研攻关,毫无保留地分享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中国人民重情义、重担当,对在疫情严重时刻帮助过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铭记在心,涌泉相报。即使在我国面临巨大疫情防控压力的情况下,也竭尽全力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捐献物资,派出医疗专家组。广大医务工作者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6]。从2020年3月15日至9月6日,我国总计出口口罩1 515 亿只、防护服14亿件、护目镜2.3亿个、呼吸机20.9万台、检测试剂盒4.7亿人份、红外测温仪 8 014 万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2]。中国人民始终是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2 “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抗疫精神是新时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表达,为医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职业素养、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养。

2.1 秉承爱国主义的伟大传统,培育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大难面前,无数仁人志士舍小家为大家,“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前线,不大获全胜、决不收兵。对比国际社会消极的抗疫举措、政党表现、人民反应,中国人民倍感自豪,更能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OVID-19疫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内在的深厚的家国情怀,有力地反击了民族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增强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抗疫思政课就是要立足于中国抗疫的伟大实践,秉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医学生心怀天下,心怀人民,心系祖国,做忠诚的爱国者;心胸宽广,摒弃政治偏见,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守护人类的健康。

2.2 践行“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坚定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

医护人员是应对此次COVID-19疫情考验的主要群体。绝大部分医护人员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给予的使命,尽显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数量与从业人员储备均呈现“不增反降”的趋势,致使疫情期间出现大量“突击”招人的现象[7]。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医务人员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者。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广大医护人员的长征路。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8]。将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着力于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抗疫故事、抗疫精神的宣传教育,激发医学生的从医热情,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从医理想,引导医学生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到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过程中去,勇担卫生健康发展重担,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2.3 提升“救死扶伤”的职业素养,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医学是直面生命的科学。如何从医学的角度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敬佑生命是医学生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就是要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的人本主义精神和“医者仁心、敬佑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医学生向抗疫英雄、医学前辈们学习,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尊重生命,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命生态观;维护生命、敬佑生命,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秉承优良医德、坚定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生命救护观;发展生命、实现生命,将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完善融入到全人类生命健康的大业中去,树立健全的生命价值观。

2.4 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增长医学生的本领才干

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全国人民的“健康梦”是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责任担当既来自医学生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科学认识,也来自外界先进典型的精神激励和教育引导。抗疫精神恰是特殊时期所呈现出的先进精神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抗击疫情这一重大教育契机,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青年一代肩负的时代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在服务社会中茁壮成长[9]。作为有担当的医务工作者必须有严谨的态度,高尚的医德,更要有精湛的技术。与其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面临疑难杂症之时的束手无策,不如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学知识,踏踏实实学习,自觉把这种责任意识转化为不断增长自身本领才干的动力,求得真本领、真才干。

3 “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抗击COVID-19疫情的过程,孕育着深厚的精神力量。教育者理应抓住时机,遵循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提升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 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坚持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情感熏陶、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的重要活动,亦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抗疫思政课,就是要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方式推动抗疫精神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立足于生动的抗疫故事、先进的抗疫人物,凝练出丰富的精神力量,有计划、有准备、有针对性地融入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理论讲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优秀榜样,大力弘扬“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人道主义精神,传播正能量;要结合党和国家、社会、人民在抗疫中所持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立场,强化医学生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华民族悠久爱国主义传统,引导医学生端正学医动机,坚定专业自信,提高医学生的荣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医学生自觉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

3.2 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

将“抗疫精神”融入到医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要在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坚持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医学生、关怀医学生、关照医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及时伸出援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工作,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10]。COVID-19疫情的出现给医学生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思想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追踪其思想情绪变化,及时疏导他们的恐慌恐惧、解决思想困惑、纾解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动力。在点点滴滴的学习生活中,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关照学生,发挥师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只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以人为本,医学生毕业后才能将这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带到自己的工作中,也才可能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3.3 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党团建设,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校园文化活动和党团建设以其鲜明的主题,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凝聚着广大的青年学生,充分发挥着隐性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因势而导,因时而新,抓住时机,把握机遇,加强情感熏陶、精神引领和价值塑造。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抗疫故事和抗疫精神,尤其是本校的先进抗疫事迹,通过主题报告、媒体宣传、人物访谈、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培育医学生的文化自信,更关键的是提升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专业自信。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1]。中国人民再次以详实的数据和客观事实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抗疫素材,整合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资源,培育医学生学医、尚医、重医、从医的文化环境。

<1),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3.4 融入医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提到:“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11]。”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要把对抗疫英雄、抗疫精神的敬仰、学习、感动化为实际行动,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增长知识、磨炼意志。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挖掘抗疫过程中的志愿服务事迹,整合教育资源,凝练精神力量,积极“搭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文化’的载体,将‘志愿文化’纳入医学人文教育,将志愿者行动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以加强对医学生的道德实践教育”[12]。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积极引导医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抗击疫情最紧迫的时候,有很多的在校医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抗疫工作中,发挥了先进的集体主义精神。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COVID-19并未完全得到控制,我们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作为医学生,我们既要谨遵国家和学校的要求,自觉做好自我的防护工作;也要立足专业,尽自己最大可能为防疫工作作出贡献,比如制作小视频宣传防疫知识,参加基层和社区服务,通过体验、感悟等方式全面践行抗疫精神。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抗疫医学生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 若干着力点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