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戳脚在河北地域传承现状的研究*

2021-12-24马威周嵩山赵禹涵河北体育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拳种习练传统武术

文/马威 周嵩山 赵禹涵(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省是全国武术资源大省,本文对河北地域的戳脚拳种进行单独研究,通过对戳脚传承现状的综合梳理,进一步明确戳脚的传承系谱、技法沿革、依存现状等,以期推进戳脚拳种的学术研究,促进戳脚在我省乃至全国的发展,为其他地域武术拳种研究提供参考[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北地域戳脚传承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河北省图书馆、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体育学院图书馆、保定市图书馆、沧州市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等,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及馆藏古籍资料、相关武术论著等;通过对各级武术协会官方网站、中国知网、中文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以“戳脚”“拳种传承”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990至2021年,共计100余篇,其中针对本论文的硕博士论文尚属空白,与“戳脚”相关论文共计20余篇,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只有1篇。通过对所得资料的归纳总结,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参考依据[2]。

2.访谈法

针对河北省区域内戳脚的发生与嬗变,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传承历史脉络,相关技术体系,以及各门派的历史源流和传承现状等与本研究相关的问题,进行实地、电话、邮件访谈,并记录访谈内容。

3.田野调查法

在研究过程中,为获得一手资料,弥补公开发表文献资料的局限,本人深入河北地域具有戳脚悠久传承历史的习练戳脚群众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和聚集地,进行实地研究。

4.比较法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河北地域戳脚传承主要区域衡水、沧州、保定、廊坊四地的技术体系和风格特点进行比较,尝试梳理出不同风格戳脚的演变过程,为促进戳脚的交流、发展提供指导。

二、河北戳脚的历史渊源

(一)戳脚名称释义

戳脚全称“九番御步鸳鸯勾挂连环悬空戳脚”,又名九番鸳鸯脚、趟子腿、九枝子,后人简称戳脚。戳脚的套路称“趟子”。

(二)河北戳脚的技术演进

戳脚称谓较多,如鸳鸯脚、趟子腿、九番九枝子等。枝子是以腿法为根,其他技击手段均由腿法派生,犹如树枝叶,并与腿法配合。又因“枝子”的腿法讲究左右腿法连环踢击,如鸳鸯形影不离,故称“鸳鸯脚”。综上所述,戳脚武艺遵从由“民间武术”和“军旅武术”的转型规律,在技术上经历了以单一腿法技术为主的枝子,手脚并用的鸳鸯脚,拳理拳法明晰的戳脚,吸收革新的戳脚翻子的演变。

三、河北戳脚的分布及系谱传承

(一)河北戳脚的区域分布

近代以来,戳脚自冯克善初步定型,而后在河北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以河北饶阳、蠡县、肃宁、固安一带为聚集的众多武术村落。戳脚在河北地域传承区域见表1。上述区域大多都在河北地域有着悠久传承历史和良好群众基础的戳脚聚集点。简言之,河北境内戳脚的分布表现为乡土聚居性特征[3]。

表1 河北戳脚目前的分布区域与传承情况表

(二)河北戳脚的区域性特征

村落武术因注重护邻护乡、自卫卫人的实效性,而表现出较强的技击性诉求。被誉为“北腿”的代表拳种,享有“北腿之杰”美誉。

1.衡水饶阳戳脚的技术风格

冯克善在衡水饶阳传习为戳脚传授的起点,属于套路的萌芽期,戳脚传承套路也叫“九转连环鸳鸯脚”,简称“九枝子”,由于各路均可互接互换习练,故称“九翻”。

2.沧州肃宁戳脚的技术风格

戳脚于清嘉庆年间传入沧州境内。据传,沧州肃宁县北白寺村附近居有一武林高手,保定蠡县魏老方(又称魏洛万)保镖南下途中遇强敌,邀蠡县、饶阳、肃宁等地区武林好友助阵,被邀者中有一精通短拳者尹长春。据当地流传,尹长春根据魏老方(又称魏洛万)诉说,依照强人招术特点创编“36招法”,名曰“开卦”,授予魏,后靠此术大败贼寇。

3.保定蠡县戳脚翻子的技术风格

清代中后期,天理教(又称八卦教)首领之一的冯克善躲避至衡水深县封家庄境内教授拳法,期间为躲避官兵追捕,曾化名赵灿章,与深县封家庄人张敬修(号老敬,自幼习练翻子拳)以武会友,相互切磋武艺,互为取长补短。

4.廊坊固安戳脚的技术风格

冯克善为躲避官兵追捕,隐姓埋名,其和杨景、唐有义在河北中部奔走,行至固安县齐家务时在将家开设武场,传授技艺,门徒有将氏本族子弟及若干人,传播地域为固安县及周边村落。

5.河北戳脚的传承谱系

从目前史料来看,戳脚传承比较有序:第一代:冯克善(又称赵老灿)。第二代:段老绪、刘老旺、李老题、刘贵馨、魏洛芳、刘攀贵、周老亭。第三代:曹志忠、计老宏、赵老志、王老元、刘振江、王占鳌。第四代:王五更、赵樊福、王云鹏、肖春荣、魏跃先、吴振堂、张勤增。第五代:路德仁、宋中和、王组织、尹学杰、王德鑫、魏宗汉、吴志刚。第六代:宋君杰、苗晓兰、金文志、李炳才、于四季。

四、河北地域戳脚技法比较

从历史看,戳脚在河北境内的发端、传承过程中,技术发展并不具有均质性。形成众多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其中,河北戳脚体现了戳脚拳术古朴端庄、成熟稳健的风格特点;京津戳脚则体现戳脚拳术技法细腻、舒展大方的风格特点;东北戳脚体现了戳脚拳术刚猛爆裂、小巧紧凑的风格特点;江苏戳脚体现了戳脚拳术灵活快变、结构精悍的风格特点[4]。

五、发展戳脚的当代价值分析

(一)戳脚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

习练是通过人体肢体运动来实现的,习练者只要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就能够增进健康,即使是在以武术作为技击手段的古代,人们也没有忽视它的健身价值。戳脚是以脚部运动为主要部位的拳术,在其套路演练和功法训练过程中十分注重腿脚的训练,练习途径也相应丰富。习练戳脚拳除具有普遍意义的健身价值之外,还具有其特有的健身价值。由于该拳种习练以腿脚为主,长此以往必定使习练者下盘功夫稳健,腿脚灵活。

(二)戳脚具有鲜明的育人价值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非信、廉、勇不得以传兵论剑,其与道同符,内可治身,外可应变,君子比德已”的记述。作为传统武术的重要构成“武德”所具有德育教化功能,其提倡的仁、礼、信、勇,是为习武者精神信念,也是行为准则,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技击功能逐渐弱化。在肢体训练的同时,体悟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践行着“文以泽心、武以观德”的习武之道,体现了传统武术育人功能的“知行合一”,对于解决当前“德育溃退”和由“诚信缺失”引发的社会道德下滑有其独特作用。

(三)戳脚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戳脚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承、发展、习练戳脚拳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其经济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一个人习练,带动社会参与;另一方面是“武术搭台、经济唱戏”,通过举办“戳脚拳术展演”“戳脚功夫年会”等活动起到招商引资、对外宣传的目的。戳脚拳种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养生健身、育人树德的特色内涵,加以整合利用,都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地方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河北戳脚传承面临的瓶颈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后继乏人

实地调研走访,对沧州肃宁苗晓兰戳脚培训点进行实地调研;对保定蠡县武术社团,对衡水市饶阳县戳脚协会,对廊坊固安戳脚协会进行实地调研,并借助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民俗民间文化节进行现场调研。通过上述实地调研得出结论,现在习练戳脚呈现少儿多、青年少,短期多、持续差的特点。

(二)传承模式单一,非遗意识有待强化

长久以来,传统武术多根植于农村这一赖以生存的沃土。由于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生活方式发生的变革,武术在民间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被蚕食。相关管理部门应与传统拳种的传承者沟通,摒弃保守的传承观念,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配合把传统武术根植于学校教育,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教学优势加大后备人才培养。

(三)传承内容单一,道艺传承淡薄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的传承路径虽然步伐缓慢,但也在通过学校教育这一路径拓宽田间地头的传承思路,通过调查发现,学校教育只是在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和技能掌握的教学方法上为传统武术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可是对武德以及与传统武术相关的文化背景方面反而弱化,只有高等院校的体育院系存在对传统武术理论基础的讲授,而在中小学阶段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使习练者掌握必需的理论基础。希望在对传统拳种进行技能传授的同时,也打下相应的理论基础,可以采用师资聘请、集中学习等多途径解决传统武术传承的单一性。

七、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查询戳脚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戳脚始发于宋,初成于明,定型于清,继承于民国,发扬于新中国,戳脚在河北的广泛传播也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从技术沿革看,戳脚武艺遵从由“军旅武术”和“民间武术”的转型规律,在技术上经历了以单一腿法技术为主的枝子,手脚并用的鸳鸯脚,拳理拳法明晰的戳脚,吸纳革新的戳脚翻子的演变。从传承现状看,存在自身价值认识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后继乏人、传承模式单一、非遗意识有待强化、缺乏对外宣传、传承内容单一、道艺传承淡薄等诸多瓶颈。

(二)建议

(1)对戳脚价值进一步挖掘整理,整理沧州肃宁、衡水饶阳、保定蠡县、廊坊固安四县区资源,通过比对资料,进一步理清戳脚在河北地域起源与传承,并确立传承主线和脉络。(2)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立足传统武术传承的特殊属性,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建立数字资源库,并为建立河北省武术数字博物馆提供相关资源支持。(3)走学校与农村相结合的传统武术人才培养模式,把传承场所搬入学校,传承代表人物可作为客座教师进行传授,优秀习练者还可以聘为教师,既解决了习武者的就业,又拓宽了传播路径。(4)加大“申遗”力度,充分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向社会展示戳脚拳种。确立法定的河北地域戳脚传承人,通过立法保护,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

猜你喜欢

拳种习练传统武术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以“模件”思想解读中国武术拳种与流派规模化产生的机制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武术套路的本质研究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