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OW语料库的徽州历史文化名人 在英语网络媒体的影响研究
2021-12-23殷明明
【摘要】徽州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通过梳理其中一些代表人物在NOW语料库中的报道情况,发现他们之中只有朱熹、胡适等少数获得了英语网络媒体一定量的报道,而且关于他们的报道一般不突出他们的地域性。可见,外媒一般不会主动关注历史人物与地域文化关系。徽州历史文化名人要取得有效的对外传播,需要注重在大众传播的背景下,提炼出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与徽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徽州历史文化名人;NOW语料库;徽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8-0109-03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安徽文化在美国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SK2019
A0690)。
一、问题的提出与方法的选择
徽州地区人文荟萃,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人物,是徽州文化昌盛的根基,其人数之多、影响之大在中国区域人文中十分突出。不少徽州历史人物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本文将基于NOW语料库,对徽州历史文化名人在英语媒体中的出现情况进行梳理。
徽州地区历史文化名人众多,难以尽数,所以本文综合了黄山市举办的“千年徽州杰出历史人物评选”的评选结果前十位,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和黄山市人民政府网所载历史文化名人,选择了毕昇、方腊、陶行知、朱熹、胡适、戴震、詹天佑、黄宾虹、程大位、渐江、王茂荫、张小泉、赛金花、张曙等14位徽州人物进行考察。
二、检索结果及其梳理
(一)检索整体情况。将上述14人输入NOW语料库进行搜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方腊、戴震、程大位、渐江、王茂荫、赛金花、张曙等7人无结果。
提到张小泉的文章名为《弘扬工匠精神,杭州推出新手工艺》,其中提到了张小泉剪刀,同时提及的还有油纸伞和紫砂壶等。提及詹天佑是一篇介绍河北建设集团的文章,文章提到该集团3次获得詹天佑奖。
毕昇以Bi Sheng为关键词输入有结果7个,属于6篇文章。3次是出现在对重要发明的概括中:1次是新加坡MICE Times《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的重要发明》(19-02-15)概括出中国6个重要的发明——纸、火药、丝、指南针、算盘、印刷术;1次是新加坡MICE Times《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18-01-08);1次是爱尔兰的Interesting Engineering《中世纪的机械工程:弹射器、机械钟和更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18-04-28)概括出公元476年至14世纪间重要的机械发明,它列举了投石车、机械钟、眼镜等19种,其中就有活字印刷术。1次是印度Navhind Times(20-09-05)一篇关于惊悚小说的书评,文章指出文学在文字出现,特别是印刷术出现后,在人类生活中有重要地位。随之提到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1次是美国New Yorker的文章指出印刷术在破除知识垄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古腾堡之前,毕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次是尼日利亚The Punch(16-12-27)的一篇名为《谁发明了印刷机?》,该文指出古腾堡的印刷机对欧洲影响巨大,但印刷的历史远在古腾堡时代就已经开始了。11世纪时,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朱熹以Zhu Xi输入有结果8个,属于8篇文章;以Chu His和Zhu zi(朱子)输入,无搜索结果。其中3篇是谈到有学者写了关于朱熹的书;2篇是引用了朱熹的话、1篇是引用了朱熹的诗《观书有感》;2篇是谈到了朱熹在儒学传承中的地位,其中1篇是美国Opposing Views的文章《儒家的圣书是什么?》,该文梳理了四书的定型过程。它指出公元12世纪,朱熹编纂了儒家的圣典,简称四书。另一篇是中国香港Wall Street Journa的文章《对于是否需要儒学教育中国台湾展开了论争》(11-04-07),这篇文章说中国台湾为了纠正青少年的道德滑坡,加强了儒学教育,但这一举措引起了不少反对,很多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认为这些古代的教科书对于当代青年的道德发展并无多少帮助。该文提到《论语》等朱熹在12世纪强调后,成为中国科举考试的主干。
陶行知以Tao Xingzhi输入搜索,有结果4个,属于3篇文章。其中1篇是关于以陶行知命名的人造卫星的发射,美国NASA Space Flight(19-06-05)报道了中国首次在海上进行火箭发射,发射了长征11号,携带了“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暨“天启三号”卫星。加拿大Monthly Review(18-11-01)的文章《人民币:一个世纪的变革》的一条注释引用了陶行知的话,陶的这句话指出,日本侵华时其武器40%是英国和美国提供的。第3篇是美国The Atlanti (11-02-03)的一篇文章谈到中国早期幼儿教育家孙铭勋时,提到他是陶行知的学生。
黄宾虹以Huang Binhong输入有结果6个,属于6篇文章。1篇是一个当代艺术家说自己受到了黄宾虹影响。2篇是谈到一个拍卖会将拍卖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等现代大师的作品。2篇是关于展览的,其中1篇是新加坡Asia One(18-07-18)报道在第29届香港书展中名为“浙江之旅”的展览将展出浙江著名画家和漫画家的作品,包括丰子恺、黄宾虹和潘天寿;1篇是美国的Stanford University News (10-02-17)报道了斯坦福大学康托尔艺术中心将首次在美国为四位中国现代水墨大师——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和潘天寿——举办大型展览。1篇是英国的Independent (10-01-15)提到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正播放一部关于黄宾虹的纪录片。
胡适以Hu Shih输入有结果12个,属于12篇文章。其中6篇是引用了胡适的话;1篇巴基斯坦The News on Sunday (18-08-04)讨论摄影与诗关系的文章引用了胡适的诗《梦与诗》。1篇是美国New York Times关于美籍华人李美步的文章,提到了她与胡适的对话。1篇新加坡The Independent(19-05-06)关于五四运动的文章提到了胡适。1篇尼日利亚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16-10-20)在列举康奈尔大学著名校友时,举了胡适为例。1篇是加拿大The Globe and Mail(16-01-21)提到有人写了一本关于胡适的书。1篇是美国NPR(12-07-15)报道了Pauline A. Chen 改编了《红楼梦》,文中配了《红楼梦》已知的最早手稿的图片,在对图片的说明中指出这份手稿属于胡适。
胡适以Hu Shi输入有结果6个,属于6篇文章。1篇引用了胡适的话。1篇是香港Asia Times (20-01-02)讨论中国思维的文章提到了胡适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逻辑方法的发展》,认为这是第一部中国逻辑史。1篇是美国Forbes (20-08-10)提到胡适与郭秉文、杜威等人是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的创立者。1篇是香港EJ Insight (19-05-03) 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文章提到五四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后来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美国The Atlantic的《莫言:国家的朋友》(12-10-29)提到鲁迅与同时代的胡适、郭沫若、老舍等都曾在各个政府部门任职,没有留下任何污点。美国的Hollywood Reporter (11-06-23)关于《建党伟业》的一篇影评,谈到了电影中出现的角色胡适。
三、对主要结果的讨论
张小泉和詹天佑不仅被提到的次数仅各为1次,且不是作为一个人物提到,是作为品牌或奖项名出现。陶行知出现的次数虽有4次,但3次是提到其他事物或人物时出现,另一次虽然引用了他的话,但只出现在注释中。所以在英语网络媒体中作为历史文化人物有一定影响的是毕昇、朱熹、胡适、黄宾虹。
活字印刷术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这6篇文章中,都肯定了毕昇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其中4篇明确指出毕昇的发明早于古腾堡约4个世纪;其中3篇指出是沈括记录了毕昇的发明。
不过毕昇的籍贯是有争议的。按照《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的说法,毕昇“北宋发明家。歙县人,一说英山(今属湖北)人。”[1]183但《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的说法不是常见的观点,一般认为毕昇是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现湖北英山)人,此外还有益州和杭州说。
朱熹是儒学大师、理学宗师,谈论儒学理学或者是科举考试,乃至于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朱熹都是绕不过去的人物。和朱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英语网络媒体中朱熹的出现率其实是偏低的。
朱熹属于祖籍徽州,按《安徽历史名人词典》所记:“祖籍婺源(今属江西),自祖父因官留居闽中,故又称福建人。”[1]266朱熹后来虽两次回乡省墓探亲,但未曾久居。
黄宾虹是新安画派在当代最重要的代表之一,艺术品拍卖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所以黄宾虹出现在一些画展、拍卖会等的新闻中,也就很自然。但是和同时代的画家相比,黄宾虹的受关注度并不高,如齐白石以Qi Baishi进行检索有结果45个;徐悲鸿以Xu Beihong进行搜索有结果50个;张大千以Zhang Daqian进行搜索有结果58个;吴冠中以Wu Guanzhong进行检索有结果59个。不过黄宾虹的检索结果也不是最少,如吴昌硕以Wu Changshuo进行检索有结果4个、潘天寿以Pan Tianshou进行检索有结果5个。
黄宾虹也属于祖籍徽州,他祖籍徽州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1876年黄宾虹13岁时因参加童子试第一次返回歙县,其后也多次返乡,他的艺术创作很多也与徽州有关,是新安画派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胡适在文化界、政界都有很大影响。他在英语网络媒体中出现的次数在徽州历史人物是最多的,而且远超其他人物。和同时代的历史人物相比,他出现的次数不算少。如陈独秀以Chen Duxiu输入检索有结果31个;蔡元培以Cai Yuanpei进行检索有结果9个,李大钊以Li Dazhao输入检索有结果12个。
胡适与徽州的关系要密切得多。他1891年生于上海,1895年便随母亲返回绩溪,直到1904年订婚后才离开,其童年和少年皆是在徽州度过,这十年的影响对他深刻而持续。
四、徽文化對外传播存在的问题
涉及这些人物的报道,绝大多数不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进行的。提到地域的只有两则,而且两则都不是关于徽州的:一则是把黄宾虹作为浙江的著名画家、一则是把张小泉作为杭州的著名品牌。
这首先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决定的。由于技术的优势,网络媒体具有及时性的特点,这也反过来使得网络媒体关注的更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历史人物如果没有和新近发生的事件关联在一起的话,其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会很有限,所以即使是像朱熹这样的人物,其实在网络媒体新闻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像胡适这样出现频率高的人物,也有一半是作为引证材料出现。
其次是外媒的关注点导致的。对于外媒来说,这些历史人物都是中国的著名人物,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这些人物的言论和贡献。至于他们的籍贯,若没有特别的原因,外媒并不十分关注,他们并没有义务和兴趣关注某个中国地域文化。如有论者指出的,“‘地域’还应是一个比较性、对照性的概念,任何地域都应有一个可资比较、对照的参照物,然后此一地域文化之特点才能彰显。”[2]124中国的区域文化是建立在中国国内各区域的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对于国外媒体来说,他们最自然的参照物是中国文化,而很难是中国的某一地域。
反过来说,在这些徽州历史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徽州文化特性并不强。地域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二是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了有影响的人和物。因为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就意味着一种差异,朱熹、胡适、陶行知等固然是与徽州有血脉关系的历史名人,但他们是因为有很大的文化贡献被历史铭记,他们的贡献本身并没有非常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像朱熹,按照研究者基于谷歌图书的百万书籍大数据的研究,朱熹稳居中国文化名人国际知名度前十名。[3]99但这是基于朱熹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而不是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按照有学者的研究,朱熹在古时徽州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尊崇,他的学说没有特别的徽州色彩,“通过考察清代徽州文书、宗祠记载和徽州学人文录,以及当地朱氏后裔的真实口述,可以发现:虽然朝廷为了政治目的将朱熹神圣化,但实际上平民百姓并没有对其顶礼膜拜;新安朱氏对朱熹的宗族认同并无特别的自豪与尊崇;而学者反对或攻击朱熹思想更是屡见不鲜;朱熹本人的形象及其影响在徽州本土遭遇到了异样的对待。”[4]678
这里可以将黄山市与徽州在英语网络媒体上的出现频率做一比较,黄山市是现在的行政区划、徽州是一个是历史文化名城,两者各有侧重。由于黄山市以黄山这座世界名山来命名,在网络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在Now 数据库中,以Huang shan和Yellow Mountain作为关键词输入,时间跨度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5日,出现313次,直接讨论作为风景区或行政区的“黄山”有257次。而以Hui Zhou 等词汇输入Now Corpus进行检索,则无关于徽州的结果。
可以看出,作为旅游地的“黄山”的受关注度远大于作为地域文化的“徽州”。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并非同类事物,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因为旅游是现代人很普遍的休闲方式,而徽州文化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研究的对象存在,从大众传媒的选择来说,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黄山也就比作为地域文化的徽州有更多的报道。
五、结语
徽文化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地位早已确立,国内徽文化研究也蒸蒸日上。但这并不会直接转换为徽文化的对外传播,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在大众传播和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凸显出其地域文化特性和现代价值才能有效扩大化。
参考文献:
[1]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编辑委员会.安徽历史名人词典(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王祥.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4,(4).
[3]张亮亮等.大数据中的中国文化名人名著:500 年国际知名度分析[J].学术论坛,2016,(6).
[4]徐道彬.朱熹在徽州本土遭遇的尴尬[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6).
作者簡介:
殷明明,男,安徽黄山人,文学博士,博士后,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