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视角看影视剧艺术的发展趋势
2021-12-23刘萍娉
刘萍娉
【摘要】影视戏剧艺术不仅在新时代中扮演了文化传播载体的角色,更肩负了传承文化的重要任务。在当今社会中,戏剧艺术的传播特点也与时俱进,使得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在无形中面临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以日渐普及的新媒体作依托,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也更为现代化与大众化,这一趋势使其能够与大众需求更为契合,同时也与人民群众生活更具融合性。但在此情况下,影视戏剧艺术本应具备的文化内涵也出现了缺失的现象。
【关键词】影视戏剧艺术传播;传播趋势;现代化;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8-0092-02
在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丰富的新时代中,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相应呈现了多样化趋势,在此背景下,更为丰富的娱乐形式应运而生。尤其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各类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无形中极大幅度地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与交流速度。而影视戏剧艺术以新媒體为载体,也出现了更为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在传播渠道日渐丰富的情况下,影视戏剧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影视戏剧艺术传播在当今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一)当今时代影视戏剧艺术的机遇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当今时代具备了更为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各类新媒体的产生为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在智能手机日渐普及的前提下,各类影视客户端都为影视戏剧艺术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观看各个影视戏剧作品。与此同时,文学创作的通俗化也为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使受众群体更为广泛。[1]。
(二)当今时代影视戏剧艺术的挑战
在传播渠道日渐丰富的新时代,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不足也日渐凸显,其中最应当为人所重视的是戏剧影视艺术的同质化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更多人乐于使用碎片时间完成信息接收环节。在此背景下,影视戏剧艺术为提升影响力,使自身具备更高的传播速度,往往存在内容缺乏深度的问题。在影视戏剧艺术的长期传播过程中,大部分作品已逐步形成了固定模式,而这一模式对影视戏剧艺术应当具备的内涵存在严重的忽略现象,大部分影视戏剧作品更趋于快餐化。高质量的影视戏剧作品需要长时间的打磨与积淀,而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
在当今环境下,已很难有制作方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对作品进行打磨,从而使得影视戏剧作品内涵与质量都急剧下滑。影视戏剧作品创作者也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使得作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影视戏剧作品的传播过程存在风险,原创作品播出后取得何种市场前景是不容易准确预测的,因而投资方对原创作品的选择也更为谨慎,即使存在优秀的原创作品也难以投入拍摄[2]。
影视戏剧艺术的娱乐化与庸俗化趋势日渐明显,使其自身艺术性与以往相比更为淡薄。在影视戏剧作品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制作方为谋取更大利益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媚俗,刻意迎合大众口味而忽视了作品自身应当具备的艺术性。投资方也在作品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元素,占据了作品本应具备的艺术性。而在大众时间日趋碎片化的时代中,影视戏剧作品创作者也潜移默化受此影响,难以对作品进行深入加工,使得影视戏剧作品往往创作时间较短,而本该具备的艺术性在快速制作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展现。制作方将更多精力放于影视戏剧作品的特效与背景等方面,而对其艺术性则不够重视[3]。
此外,影视戏剧艺术过于追求明星效应也是现阶段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作为影视戏剧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好演员能够使角色与自身更具契合度,并以此提升观众收视体验。利用这一优势本无可厚非,但在大众文化进行传播的环节中,部分投资方为谋取更大利益而存在对明星效应过度追求的现象。这一现象虽能使影视戏剧作品更具吸引力,但在挖掘作品自身具备的价值方面则相对出现了减弱的情况,无形中降低了作品的艺术性[4]。
二、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现代化与大众化发展策略
(一)提升影视戏剧作品的社会批判功能
社会批判功能的缺失是当今影视戏剧作品应当重视的问题,随着影视传播大众化,作品也过于媚俗,为迎合观众而流失了自身的社会批判价值。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将影视戏剧作品题材与现实社会生活进行更多融合,以此创作出更为贴近社会生活的影视戏剧作品,从而重塑社会批判功能,使影视戏剧作品自身具备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5]。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涌现出众多优秀影视作品,如《离开雷锋的日子》《张思德》等,此类影视作品在树立社会主义良好道德风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当代社会仍具备较强的教育功能。
(二)提升影视戏剧作品的人文价值
影视戏剧作品属于文化产品范畴,因而具备一定的大众教化功能与社会功能。在当代传播方式下,影视戏剧作品出现严重商业化趋势,使自身本应具备的人文价值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减。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人文价值。而要提升影视戏剧作品的人文价值,则应当在创作过程中对我国具备的浓厚文化内涵进行有效挖掘,以此为影视戏剧作品注入更为丰厚的人文内涵。
这一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肃清影视戏剧艺术作品发展道路,更在一定程度上与影视戏剧艺术作品自身正确的发展规律相契合。在提升影视戏剧艺术人文性的过程中,需要突出作品自身的育人功能,使观众在观看作品后能够对自身所处的生活具备深入的思索。为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影视戏剧创作者在创作初期对作品主旨进行准确把握,同时对观众审美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综合考量,并以此为依据对作品方向进行全面分析。在创作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彰显中华文化所具备的浓厚内涵与特点,使作品中的人文成分更为丰富。后续环节中,影视戏剧作品投资方与制作方也需要对作品进行认真筛选,以此使作品自身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从而达到作品经济效益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使戏剧影视作品逐步摆脱缺乏深度的境地[6]。
(三)对明星效应持客观态度
为更好地迎接影视戏剧艺术在新时代传播过程中的挑战,需要大众对明星持客观态度。就大众角度而言,对影视戏剧作品的关注范围,不仅要将重心放在演员方面,更应当注重影视戏剧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大众需要树立正确认知,意识到明星也仅是服务于影视戏剧内容的众多创作者中的一员,在此情况下,才能将关注点重新放在影视戏剧艺术本身。从另一方面看,明星自身也需要承担新时代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责任,承担这一责任不仅是为作品负责,更是为自身前途负责,在具备这一意识后,才能创作出更具人文色彩的影视戏剧作品,从而提升作品内涵。
针对此问题,1992年拍摄的电影《霸王别姬》可看作一则正面教材。《霸王别姬》的导演陈凯歌在挑选了姜文、尊龙等一系列明星后,最终大胆任用了香港明星张国荣扮演主角程蝶衣。接到任务的张国荣第一时间从香港赶往北京,跟随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曼玲老师学习电影中涉及的戏曲片段。第一次见到张曼玲时,张国荣首先伸出手去与对方握手,同时自我介绍“我叫张国荣”,这一细节在张国荣逝世后仍多次被张曼玲谈起,一句“我叫张国荣”,而不是“我是张国荣”,足以说明其敬业与谦逊。学习戏曲身段的过程中,面对京剧《贵妃醉酒》中的“卧鱼”动作,张国荣仅用十五分钟就学会了。在拍摄时,与他合作的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贵妃醉酒》中为其配演高力士,这位以不苟言笑著称的艺术家在观看张国荣扮演的杨玉环后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个人学了几年戏了?”得到了“没学过戏,香港明星来着”的回答,老艺术家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由此可见,明星自身在拍摄作品过程中肩负的责任尤为重要。
(四)适度减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在科技取得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数字化技术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的运用已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为影视戏剧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数字化技术的过度应用也导致了影视戏剧作品出现泛娱乐化的趋势,尤其在特定历史时期题材的作品中,过度使用数字化技术已使作品出现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情况,反而降低了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影视戏剧作品是锦上添花而非必要,过度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影视戏剧作品如一枚钻石,容易使观众忙于收集光环而丢了钻石,从而难以在观看影视戏剧作品的过程中收获应有的体验。例如,20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红楼梦》《西游记》等作品,虽不具备较高的数字化技术,但在当今时代也仍旧属于经典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影视戏剧艺术在新时代需要面临更高的传播需求,传统创作手法与传播手段已难适应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针对在新时代呈现出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虽更为人所接受,但也相应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相关投资方与制作方等各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在对作品进行选择与拍摄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作品具备的艺术性与内涵,以此提升人文价值,防止出现娱乐化与庸俗化的问题,从而有效达到提升影视戏剧作品整体行业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鹏宇,李肖.立足当代主流文化 提炼影视创新经验——评《影视叙事与艺术创新研究》 [J].传媒,2021,(16):
98.
[2]刘瑾璐.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影視作品中艺术价值的多元审视——评《中国电影影像表达与跨文化传播》[J].林产工业,2021,58(08):143.
[3]余馨,程栋.传承与创新:智媒时代西安城市形象的影视化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1,(08):83-85.
[4]王丹.戏剧影视作品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5):86-88.
[5]乔秀丽.陕派影视剧中陕西新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电视剧《装台》为例[J].今传媒,2021,29(08):92-94.
[6]杨宜滋.从《小娘惹》审视中华文化影视传播的创作[J].今传媒,2021,29(08):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