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探析
2021-12-23张俭华
摘要:2017年版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累言语经验,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积累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其中,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核心要素。向前辈学习,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维品质;方法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语文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并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多向思考,从而多层次地解读文本。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线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注重知识点讲解,缺少真实情境的思维训练。笔者认为阅读是思维训练动态的过程,要求在一定情境下读者与文本、作者产生真实的对话。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尝试在阅读教学中以语言文字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有效训练。
一、抓住语言文字,形成感性思维
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语言,离开语言文字的教学会违背语文阅读的本真。2017年版新课标明确提出:“注重学生语言的实践能力,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表达,实现思维发展。”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揣摩作品的内涵,从而让思维有效发生。
首先,放大文本中敏感的字词,形成感性思维。每个学生在初步阅读文本时都会形成自己初步的阅读感受,或许是一些敏感的字词,抑或是一些动人心魄的语句。教师需要紧紧抓住这些敏感区,有效地设置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从而进行深度阅读。比如,学习《老王》一文时,许多学生对文本中“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人的愧怍”中的“愧怍”一词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学生的“敏感点”。教师可以放大学生的这一敏感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何愧怍?文本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愧怍之情?“愧怍”一词能否可以换成“同情”?“愧怍”一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教师巧妙地抓住“愧怍”这一敏感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学生会自然地从文本的语言出发,仔细咀嚼。比如,有的学生扣住“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这一句深度解读,形成自己的个性见解:“当然”是按照本分不应该要,这里写出了杨绛一家作为知识分子的高素质,不占小便宜。同时“当然”一词也流露出“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人力车夫老王面前有一种优越感,没有真正把老王平等看待,巧妙地切合了文本中的“愧怍”一词。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构建文本的多维情感,全面把握杨绛先生多年后回忆“老王”,了解其创作的真正意图,即杨绛先生不仅仅是对老王这样底层人身上的美好品质的赞美,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多年后回想曾经的岁月自己不经意行为的悔恨。这是一种伟大的悲悯情怀,也是一种自我深刻的反思。教师紧扣关键词,并且逐步放大关键词在文本中的情感,从而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刻。
其次,进行细致批注,形成形象思维。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内核,破译文字密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对细节进行批注分析,开启形象思维。比如,阅读《品质》一文时,教师可以紧扣文本中的细节,让学生对“格斯拉”进行评价,并且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细读文本,开动脑筋。有的学生认为:“格斯拉是一个很好的工匠,他对于自己定做靴子的质量要求苛刻,能够站在顾客的角度去对待自己的手艺。他所做的靴子成了精美的艺术品,是对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肯定。”还有的学生认为:“格斯拉是一个不知变通、顽固不化的人。他不知道在工业进程中改变自己的营销理念,改变自己的制作风格。随着工业革命的加快,他必然会被抛弃在历史的尘埃中,被活活饿死。”教师可以结合學生的不同认知,引导他们扣住文本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状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学生会从文本语言的内核出发形成自己的理解,从点到面,联系社会现实,构建形象思维。
二、注重因果关系,深化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在学生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逐层探究从而揭示文章的主旨。学生需要运用整体思维来阅读文本。整体思维就是整合文本的关键节点,发现其因果链,从而推导出文本的核心意义。
首先,注重整体阅读思维,由果推因,形成逻辑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事情的结果,据此梳理文脉,从而推出事件发展的本质缘由。比如,学习《祝福》一文,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小说三要素着手,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从而揭示封建制度的黑暗。这种阅读方法固然可取,但长期使用难免会阻碍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学中不妨整合文本的的关键节点,引导学生组成信息链条。笔者在执教时,巧妙地抓住了祥林嫂的三次“哭”这一细节,从而整合信息链。具体如下:1.祥林嫂第一次“哭”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伏笔,逻辑信息)2.第二次回到鲁镇,鲁镇人对祥林嫂与第一次态度有何差异?(隐含信息)3.祥林嫂想捐门槛,为何?(动机)4.捐了门槛祥林嫂的生活怎样?(隐含信息)由此,学生从祥林嫂哭的结果出发,追溯文本,发现源头。
三、补充空白,注重深度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避免学生思维的浅表化。教师要注重在文本空白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不断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
补充空白,进行文本的重构,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在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有些事件看似发生偶然,却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比如,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充贝尔曼雨夜画叶子这个空白点。学生在补写中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深夜,打着灯笼,爬上梯子,那么灯笼挂在哪里呢?贝尔曼冒雨将一片叶子画在墙上,那么这片手绘的叶子怎样才能避免被雨水打湿呢?在画叶子的过程中,苏艾参与了吗?如果苏艾是知情者,当时她看着贝尔曼画叶子又有怎样的内心感受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想象力得到激发,同时在补充空白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教师在学生补写的片段中也会发现其思维的混乱,会发现学生习作逻辑不当。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贝尔曼始终是用自己的身体抵挡着雨水,还不住地骂着这个鬼天气,骂琼珊的白痴想法,一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对于学生这种补写,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细读文本,探究这种想象是否合理,从而让学生认真思考,思维得到深化。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设计一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中获得学习语文的美感,实现思维品质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杨大忠.祥林嫂的人生之“哭”[J]. 中学语文教学,2015(2).
作者简介:张俭华(1979— ),男,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板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