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刍议
2021-12-23赵旭
摘要: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语文课堂是传达人文精神、提升人文意识的坚强载体。当下,各层面的语文课堂教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必要探求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途径。借鉴前辈经验,结合教学实践,重视语文课堂的提问环节,遵循导向清晰、难易适度、新鲜有趣、小中见大等原则设置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人文;课堂;提问;原则
从小学到大学,语文课堂都是传达人文精神、提升人文意识的重要载体。无论哪一个版本的教材,收录的篇目内容都是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人类美好情操的传扬,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感悟,对自然美好风光的讴歌,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对丑恶与黑暗的鞭挞,其中贯注的美好情愫,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以最有效的手段营造最佳的教学氛围,使教学者能够充分地将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美好的道德规范以切实可感的形象思维方式展示给学习者,并使之在学习者心中生根、开花、结果。但当下语文课程又实在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就大学语文而言,其学科归属尚未有明确的定位,尽管有诸多学者为之呼吁呐喊,也出版了很多著作教材,但其模糊性地位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虽然一直被视为与数学和外语相并列的所谓“主科”,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涌现出不少名师,但其教学方法也没有大范围的推广。语文教学的尴尬如吕叔湘所指出的那样:“效率差,教得不认真,学得不认真,教得不得法,学得不得法。”语文教学效果的尴尬也如吕叔湘所指出的那样:“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切实处入手,积极探求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途径,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环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提问就像优秀的向导,能够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的灵感。在语文课堂上,恰当的提问能够有效鼓励学生主动挑战难点,使学生有勇气带着疑问开拓新思路。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传授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研究能力,实现其素质的提升。陈献章《与张廷实主事·第十三则》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是对疑问之价值的极好注脚。
但是,当前语文课堂提问也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把语文课堂提问环节理解为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师提出肤浅的问题,学生回答毫不费力,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实际上对提升教学效果毫无意义。叶圣陶指出:“不足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考问方法最好不要用。”提问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获得学习者的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师生在提问和解答中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了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提问环节,笔者认为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来设置问题:
一、导向清晰
叶圣陶指出:“无沦阅读何种书籍,要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把当体会的体会出来,总得认清几个问题——也可以叫做题目。……心中存在着这些问题或题目,阅读就有了标的,辨识就有了头绪。”这段话虽然针对阅读而言,但对于课堂提问同样适用。语文课堂提问必须围绕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置问题。吕叔湘也指出:“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教师在课堂上导向清晰地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挑战难点的同时也给学生做出研读学习内容的表率,学生自学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模仿教师给自己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例如,讲授鲁迅的《祝福》时,教师可抓住短工讲述祥林嫂死因的言语“穷死的”提出问题:“祥林嫂真是穷死的吗?为什么?短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短工也很穷,他会不会穷死?”这样的问题涉及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情节的归纳和社会背景的分析,重点与难点兼顾。
二、难易适度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问题提得太难,学生回答不着边际,容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问题过于简单,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如,讲授《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教师如果直接让学主回答这句话有何深刻含意,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找不到思路。如果先让学生解释‘窥”的意义,再让学生辨析“窥”与“看”“瞧”的区别,在此基礎上去感受秦孝公君臣的野心,这样由解释词义入手,由浅入深,最后上升至赏鉴高度,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新鲜有趣
问题如果从新鲜有趣的角度提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研讨,从而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例如,讲授高尔基的《海燕》时,教师可直接问学生“全文分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显然有些平淡。如果换成这样的问题:“这首散文诗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三幅画卷,每幅都有海燕的形象,请你运用艺术家的眼光找出它们、评价它们吧”,这样的问题更富于形象感和鼓动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劲头十足地投入学习。讲授《守财奴》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最后一句“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向学生提问:“在巴尔扎克的心目中,基督教的作用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其推敲在“应该”“守财奴”和“基督教”三处不同重音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兴趣,推动学生主动地去体味和把握作者的情感和主张。
四、小中见大
在教材中有一些细微处,看似浅显易懂,学生们也往往认为没啥重要的东西。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匠心独具,从小处入手,提问时在一些细节处加以锤炼敲打,于无疑处设疑,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则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授鲁迅的《药》时,教师可以针对夏瑜说阿义“可怜”和结尾处夏四奶奶所言“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这两处细节设疑:“阿义可怜处体现在哪里?夏瑜被冤枉了吗?夏四奶奶为什么说儿子被冤枉了?”然后指导学生对这两处进行比较研讨,从小处着眼,结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使学生更深刻把握医治人的精神之“药”的文化内涵。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提问,这是一门教学艺术,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在语文课堂上,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善于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会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形成美好的和谐状态,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2]王伟.当代中学语文教育专家研究[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赵旭(1975— ),男,沈阳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研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语文教学法。